查看原文
其他

何见平:想入非非,立足于视己无存

遇见 IDEAT理想家 2022-05-23


白日见梦,想入非非


设计一张海报,与设计一幢高楼,孰易孰难?在国际知名设计师何见平看来,二者的难度可能旗鼓相当。由此,我们或许可以说,25年来,何见平一步步以图形文字为砖瓦,造出了一方“平面王国”


▲国际知名设计师、独立出版人何见平©️hesign


而3月底在招商蛇口旗下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开幕的何见平个展“daydream”,则向新朋旧友悉数呈现了这方“王国”如何在台前与幕后历经时空变迁,由一砖一瓦、一花一叶累积,长成如今独树一帜、枝繁叶茂的天地。


▲何见平个展“daydream”海报。展览主办:设计互联,展期:2021年3月27日-5月30日©️hesign


何见平是国际知名设计师,同时也是独立出版人、教育者、策展人。你能从许多地方体察到他性格中超出常人的严谨有序——25年来,何见平完整保留了所有设计项目的全部草稿、信件、日记、明信片、电子邮件、相片、数码相片、新闻报道、印刷打样、样书、材料测试、剪报等。


▲何见平个展“daydream”©️hesign


为了筹备此次个展,何见平又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中挑选出与九大主题相关的设计作品、手稿、信件、物件、收藏、册页,以小圆磁铁密密麻麻固定于包了钢板的展墙上。


▲何见平个展“daydream”©️hesign


以蒙太奇、模糊、山水、肖像、文字、艺术、阅读、形象和策展九大主题为线索,一位设计师的“想入非非”便这般坦然而诚挚地编织开来——有设计项目完稿的果实,亦有结果前历经反复辗转与推敲的花朵枝叶。


▲何见平“daydream阅读系列”©️hesign


朵朵片片都是时空的切片,映照他从中国杭州富阳到留学德国柏林并旅居至今的上下求索,亦串起他与师友、同行们交往的情感脉络。


▲何见平“daydream山水系列”©️hesign


不难想象这背后长年累月所倾注的巨大心力。身边的人也无不佩服何见平对设计创意工作一以贯之的热爱与投入。Nod Young 提及何见平对于设计作品的收藏“几乎达到了小美术馆的级别”,如此身体力行地做信息和经验的收集、收藏、分类、归档整理工作,“是真正的爱设计”。


▲何见平个展“daydream”©️hesign


香港设计之父石汉瑞亦曾评论何见平的每件作品都有“龙骨”贯穿其职业生涯始终——“在俏皮诙谐的特质以外,总有一种对作品清晰性和丰富度的坚定与忠实”。石汉瑞觉得“Jumping”这个英文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何见平“积极进取、灵活通达,但却很少优柔寡断的性格”。


▲以Glitch形态将何见平作品碎片式编制成动态影像,由TGE柏林制作 ©hesign


成就何见平的,当然不只是强大的理性与严谨,他还具备恰到好处的感性与灵活,拥抱偶然与模糊,给“想入非非”以萌芽的土壤。


专访中,他饶有兴致地向我们讲述了布展中的一则轶事:某个夜晚,一位工人在往展墙上印序言的过程中不小心手一抖,把文字稍稍印了错位,看上去像醉酒后的视觉效果。工人一脸歉意告知何见平,准备刷墙重新印一遍,而何见平走上前,看到那段文字恰好是关于梦的,就说:“你帮个忙,把隔壁这段文字也印成这种错位的样子吧。”


▲何见平个展“daydream”局部,工人一不小心将“梦”的文字印了错位,形成巧妙的重影,何见平决定保留下来,摄影:书韵。


创意是精灵。它无形无味、无枝无叶,却时隐时现、若即若离……设计的创意随风而至,随题而变。”何见平在其个展序言中如是写道。既然创意如此缥缈不定,又该在何处准备,何以寻觅?


——其实,“daydream”个展标题已经揭示了他的秘密心法:在梦境与清醒之间,敞开头脑与心灵,任经验的碎片游离、发散,任点与点相联结,让新的关系激发新的思考视角。“想入非非,立足于视己无存。从忽视自己的那刻起,阳神出窍,神游太虚。才会,花雨缤纷,仙乐齐鸣。”


▲daydream入口处,以Glitch形态将何见平作品碎片式编制成动态影像,由TGE柏林制作 ©hesign


在“daydream”个展开幕论坛上,这番来自著名策展人崔灿灿的肺腑之言也让我们心有戚戚。


▲何见平“daydream模糊系列”©️hesign





IDEAT理想家✖️何见平


▲何见平©️hesign



何 见 平  平面设计师、自由出版人


1973年出生中国富阳,现居德国柏林。获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就读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专业,获硕士和博士学位;获柏林自由大学文化史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柏林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作品曾获华沙海报双年展金奖、德意志国家设计奖金奖、德国红点奖、奥地利Joseph Binder金奖、伦敦D&AD黄铅笔奖、德国Ruettenscheid年度海报成就奖等奖项。





从你最初选择平面设计到现在这么多年,它的意义有没有发生过变化?


就意义而言我想变化不会很大。平面设计的实质就在于信息的传递,这一点我想是不会变的。变化的只是技术和媒介。平面设计师的角色从“纸上媒介的信息传递”的创造者慢慢变成了“多元化媒体的信息传递”的创造者,跟印刷的关系慢慢减弱了。


▲蓦然回首(何见平东京大日本印刷ggg画廊个展),2012 ©hesign



媒介的变化给平面设计行业及从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并不觉得平面设计本身衰退了,反而可能面临的需求更大了。变化只在于角色转变到,或者隐藏到数字工具背后的信息编排工作中去了。“想入非非”这个展览主要聚焦我在25年时间跨度的一些纸上印刷媒体的特征,但纸张只是呈现了设计结果。最艰难的也最重要的还是图形创造的能力。只要平面设计师具备这样的能力,其实媒介的转变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何见平个展“daydream”展览海报©️hesign



“想入非非”这个主题侧重于创意工作中异想天开、无序率性的那部分,听上去可遇而不可求,但设计也非常强调逻辑和系统性的思考,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其实平面设计跟公众的认知有一定的误差,大家可能以为平面设计比较浅。事实上,平面设计师的设计命题和设计任务可能来自于截然不同的领域,需要做深入的功课才能准确地领会所要传达的信息。


▲何见平为廿一客设计的蛋糕打样,2014 ©️ 21K & hesign



德国设计师Helmut Schmid说:“设计是一种见解(Gestaltung ist Haltung)。”我特别赞同。与此同时,“理解”只是第一步,不一定保证你找到传达信息的形式。这时幻想、想象力可能会带来激发惯常逻辑之外的可能性,也就是我说的“想入非非”。当然,这种方法是相对不可控的。


平面设计师相比艺术家需要更多的理性和冷静。Bruno Monguzzi 说设计就是数学,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比例、文字编排、色彩等都跟信息传递的层级先后有关。从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预测、预埋了体验者接收信息时的心理反应,而这就是设计。我们当然都渴望创意“灵光一现”,但大多数时候它其实很难发生。


▲天堂电影院——厉槟源个展,深圳坪山美术馆,2021,柏林©️hesign



没有“灵光”的时候怎么办呢?


阅读、理解和整理。找不到灵感,这又涉及到艺术的重要性了。艺术有审美在里面,一张美丽的画可能胜过一个特别深奥的一个理论,这未尝不是一种设计的表现方式。“美”就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中国美术学院75周年 (校庆海报),2003 ©hesign


采访、撰文、编辑:书韵

新媒体编辑:CHICHI

图片提供:设计互联、hesign



本文为《IDEAT理想家》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告知转载事宜,侵权必究。



那个在你家做保姆的女人,或许还藏着其他身份


改造伦敦街头的因卡·伊洛里,如何用非洲未来主义“拯救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