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厦门最落魄的“百万富翁”
❶
80后张元将在古城西路上开的“有年杂货”旧物店,最近热闹得反而让他有些不习惯,平日里冷清的老城街道,如今却因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引得媒体们频频上门采访。
毕竟在厦门卖了十年旧物,他店里早就屯了无可替代的市井回忆。借助这一股东风,让更多的人了解旧物店未尝不是件好事,张元将十年来的等待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十年间,他从为爱南下的小伙转眼成了四岁孩子的父亲,看着厦门的旧物行业从无到有,再从举步维艰的寒冬走向顶峰,如今却又重新陷入尴尬境地,挣扎在转型的前夜。
从事旧物收集行业的人一部分开始转型,投入到新的行业中开辟商机,一部分人则彻底放弃,步入职场。
能像张元将这样,愿意在一个行业耗上十年的人并不多见。尤其在旧物市场尚未打开的那几年,把一堆“废物”当成宝,用高价收购别人家里不用的“垃圾”,甚至大费周章租仓库存放它们的人,看起来简直可笑至极。
❷
2007年,为了陪伴在厦读书的女友,张元将毅然辞去工作到厦门打拼。偶然结识了旧书店老板“老岛”,在他的影响下在大同路开了一家旧书店。
由于经常要去旧货市场淘旧书,他开始对老物件产生兴趣,于是慢慢转变了收藏方向,只要是能体现过去记忆的老物件,都想收入囊中。
军用手摇电话机、老式自行车、电话机、缝纫机、唱片机等都是张元将的心头好。半年时间,他收藏了近2000多件“宝贝”,堆满了家里的每个角落。后来他干脆把这些旧物都摆到书店里,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旧物店,取名“时光老家具”。
彼时的厦门,旧物店并不时兴,人们对旧物的了解少之又少,往往将这些用过的老旧物品当做“废物”,更枉论掏钱买单。偶有一些识货的人来光顾,但对整个市场而言却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这样的时代土壤中萌生的旧物店,存活下来的屈指可数。何况大多数经营者都出于个人兴趣,根本没有任何市场经验,更谈不上规模化运作,所谓经营,几乎全靠个人喜好在死撑。
初入旧物大门的张元将作为为数不多的经营者之一,自然逃不过市场开拓初期的冲刷和洗礼。
即便是当年早已声名在外、规模庞大的旧物仓,也避免不了惨淡的命运。
2012年7月31日,旧物仓在东浦路正式开张,老板杨函憬足足用了30辆卡车才将所有“破烂”运完,把1000平方米的仓库塞得满满当当,成为当时厦门最大的旧物店。
图片来自网络
张元将刚入行时就听到不少关于旧物仓的“传奇”故事,当时它正作为一种充满情怀的新兴业态,被一波又一波的媒体争相报道。但曝光度并没有转化为营业额,收集旧物和仓库租金消耗着大量资金,杨函憬很快就濒临破产。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忍痛将手中的旧物出售,变现还债。
而作为厦门较早一批旧物店的“物不如旧”,也在开业不久后便迅速走向运营瓶颈,转型成如今的弘印茶堂。
这个关于旧物的生意,似乎在市场上总也讨不到好处,让背后执着的经营者们显得有些“愚笨”。
❸
可即便如此,当时的张元将还是和大部分情怀者一样,没有考虑太多市场好坏,一头扎进淘货的洪流中。刚入门的他没有师傅带,全凭个人天赋和运气,自然吃了不少哑巴亏。
入行之初,张元将最苦恼的是如何辨别物价真假,并用合理的价格买到心仪旧物。业界中常有人会将较新的物件或是仿真赝品高价出售,在交易过程中,卖家只提供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其余全靠买家自行判断。
有年杂货 - 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瓷茶壶
除了市场价,还会存在“心情价”,依着老板的心情来决定售价,有时候老板舍不得太快卖出自己的宝物,还会故意以高价“吓退”买家,倘若有人真的瞧上,只能忍痛割爱。也有时高兴,再贵的物件,说送就送,图个缘分与交情。
行里有个不成文的行规,旧物的标价并不一定代表物品本身的实际价值,也不会明码标价。眼力,是这场交易中取得胜利的唯一筹码。
最初张元将因为缺乏经验又不熟悉行规,经常以高价购入低价值的旧物,常常囤在店里卖不出去。
但行业里似乎又有一个“认栽”的传统,如果因为眼力不足而吃亏上当,卖家只当自己手段高明,而买家往往就当交了学费。
有年杂货 - 民国丗二(1943)年鸡公碗
张元将就曾经栽在一个熟识的地摊老头手里,对方见他对旧物颇有兴趣,便领到家中看宝贝。当时并不老练的张元将,最后以一万多元高价成交了一箱据说是“民国瓷器”的旧物,后来却被同行告知是现代新瓷器。
如今已成老手的张元将发现,入行头三年,基本都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
“你不能想着自己每一次都要赢,你要随时准备买错。输的起才能赢得起!”
在这一行,新手想要赚钱基本不太可能,毕竟已经没有多余的肉让你去捡。但乐趣也正来源于此,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全凭淘物者的实力。
❹
那两年,张元将基本处于入不敷出的经营状态,赚的钱不是“交学费”涨见识,便是拿去进更多的旧物。
最夸张的时候,他连店租都交不起,一度在店门外挂了个转让的牌子。
但即便如此,他的店里还是跟其它旧物店一样,屯了很多非卖品,一件也不舍得卖。
店里至今珍藏着一个陈列柜,里头收集着从1900年到2017年,跨度100多年历史的纪念陶瓷,每一个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陶瓷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可能成为孤品。
他足足花了4年时间才将它们集齐,而这些“肯定是不卖的”。
店里还有一座1989年龙溪(漳州)第一期民警班纪念的陶瓷警察雕像,曾有位警察想要留作纪念,让张元将随意开个价,只要肯卖都好说,张元将硬是没答应。
在他眼里,这些非卖品缺少的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和有缘人,“它们都在等待”。
十年来,张元将砸在旧物上的钱,前前后后也有上百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算得上是个有钱人,却也是个落魄的“百万富翁”。
在旧物圈里,像张元将还有很多,他们对收集的旧物有着至深的情怀,哪怕破产,也不愿轻易出售给不知其价值的人。
这样的想法始终没有改变过,一直延续到3年前,他将“时光旧货”交与姐夫打理,离开了古玩店聚集的大同路,转而到老城区沙坡尾,与朋友朝远、小波三人合伙经营“不辍旧物馆”。
❺
跟大部分行业一样,旧物店的经营状况跟市场息息相关,但也会受到货源的极大影响。
早在2005年,因为大面积的拆迁盖房,市面上流出大量的老物件。当时的南中广场和中华城都成了旧物爱好者必去之处。
这段时期成了厦门旧物出货的高峰期,但那时多在行业的圈子里流转,并没有真正售卖到市面上。
不辍旧物馆 - 间谍照相机
而在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旧物资源的不断消耗,致使旧物市场“僧多粥少”。
失去货源的旧物商们开始纷纷转型,有的转行去上班,有的则试着扩大淘货区域,将货源收集地辐射到漳泉及广东等周边城市。
不辍旧物馆 - 清代火药罐
直到2年前,旧物市场出现了新的转机。厦门掀起一股复古风潮,年轻人开始崇尚复古,爱上带着时光印记的旧物,而具有时代感的装修风格也随之兴起。
尤其是中山路、思明西路、升平路的一些古着店咖啡店,常常会大量买进皮箱、复古桌椅等老物件作为店内装饰。
借着这股浪潮,这两年厦门开始涌现大量旧物店,原本潜藏家中的旧物收藏者开始纷纷投入市场。张元将和同伴们也在这次洗牌中大获全胜,摆脱了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行业中的这批人进进出出,不停更替,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大浪淘沙,留下的终归是在历史洪流中胜出的一批人。
不辍旧物馆 - 舵轮
❻
去年9月,“不辍旧物馆”由陈朝远接手管理,张元将在古城西路寻了一处店面,开了如今这家“有年杂货”,作为自己收藏旧物的新领地。
寻求转型的陈朝远,将“不辍旧物馆”作为传播闽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载体和平台,并将沙坡尾文化结合其中,使旧物馆发展成一个“街角博物馆”。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和讲座,如新书发布会、小众音乐交流会、公益学堂等,增加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同时也带动着旧物观念的传播。
“不辍旧物馆在城市的社会意义,会远大于它的经济利益”,这是陈朝远一直秉承的信念。他对旧物馆文化层面的解读,无疑为厦门的旧物行业开辟了一条新路。
读书会
莫西子诗
曾经名声赫赫却负债累累的旧物仓,如今也已经跨上新的台阶,杨函憬在原有单一的旧物贩卖基础上,延伸出中古厨房、生活美学院,同时立足旧物,开发并售卖自己的原创设计产品,把旧物当成文创产业进行运作。
图片来自goodone 旧物仓公众号
而张元将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在新兴的社交媒体上,转变自己的售卖方式。每天上午,他都要发至少十几条的微信朋友圈,在上面售卖店里的旧物,这让他的客源迅速拓宽,把旧物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
但相比快节奏的网络世界,有年杂货里的时光似乎总是过得缓慢,足够他慢慢观望,静静等待。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新的出口,又或许是在等待一个新的转机。
“决定命运的事情早已经发生了”,而这些旧时光里的摆渡人相信,自己只需要做好准备。
沙坡尾首个吃喝玩乐资讯圈已上线!
进入艺术西区,点击菜单栏“混圈子”
32+商家全场九折的玩家卡免费领取中……
艺术西区 | 原创发布
----------------
欢迎分享
图片由 张元将 、陈朝远 提供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旧物仓公众号
文中旧物仓的资料来源于腾讯大闽网
记者 / 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