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笔谈系列④】高山冰 | 社交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高山冰 阅江学刊 2023-01-13

编者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生物技术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联合积聚力量,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也使之成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学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成果丰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人类创造了更加智能的生产活动、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但是,在政府治理、法律、安全、道德伦理等方面,人工智能也提出新问题甚至挑战,也是新的学术议题和学术增长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长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控制论、信息论等方面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相对缺少。

 

2021年7月,本刊编辑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展开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编辑部根据专家发言整理并形成笔谈,从不同角度展现人工智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为推动学术界对人工智能课题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作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碳人工智能;机器人;社交机器人;机器伦理;数字劳动;算法;社会正义



社交机器人领域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高山冰




我们团队这两年开始关注社交机器人应用领域,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熟悉这一领域,我们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对社交机器人国际发文现状做了分析。


社交机器人近几年受到非常多的关注,这从国际发文数量上就能看出来。从2010年到2020年发文增长率非常高,2019年达到最高的163篇。国内相关研究也是类似的情况,成果主要集中在2019—2020年。


社交机器人研究呈现出多学科的背景,成果分布在61个学科领域。其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传播学及通信科学等。


从科研成果的署名信息来看,美国是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共发文235篇,占社交机器人总发文量的37.24%;其次是英国,共发文61篇,占总发文量的9.83%;其他国家虽有发文,但与发文量最高的美国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从中观层面统计科研机构对社交机器人领域的关注情况发现,全球有600多个机构曾参与社交机器人的研究。国内现在也有一些研究团队,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诸多学者可以从传播学、哲学、法学等领域一起来探讨社交机器人应用的话题。


我们通过高频关键词及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揭示社交机器人的主要研究主题。图1呈现的是关键词聚类图谱,节点及关键词标签的大小代表词频的高低,同一颜色代表具有相似研究主题的聚类,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代表共现频次的多少。



目前社交机器人的研究主题主要聚焦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技术赋权下的社交机器人治理。主要是从技术治理层面来探讨两部分内容,即检测和模拟。前者研究内容侧重于社交机器人的检测方法与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科学在做的事情。后者是关于社交机器人活动路径的实验及跟踪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后续的研究者提出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和防御策略。


第二个是社交机器人的角色和影响。学者们围绕一些实际案例来研究,比如在美国大选、法国大选中,大量的社交机器人参与选举活动中,干扰了舆论走向。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学者分析了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及之后的1400万条推特消息,发现社交机器人在虚假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第三个是关于用户对社交机器人的看法及态度。最初的研究主要落在具体的行为层面上,比如转发、回复等。现在开始延伸到影响更为广泛的认知和态度层面,即分析社交机器人和人类用户在信息发布的主题以及情感上的差异,并做一些引导关系的研究。我们团队也在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实验来进行分析。


第四个是社交机器人和人类特征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交机器人发文的长短、发布的时间点、语义的情感表达,甚至不同社交机器人的头像、主题词的定位等内容的差异来进行研究。这个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是通过比较分析法展开的。



针对社交机器人应用出现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我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大家批评。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关注社交机器人检测的问题。需要去了解社交机器人的角色与影响,社交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特征,社交机器人与人类的差异性等核心问题,进而探讨如何从技术角度对社交机器人进行治理。


其次,关于伦理的问题。这是现在人文社科类学者研究比较多的议题。有学者认为使用社交机器人存在欺骗性,带有政治操纵的性质,是一种腐败的行为,会扰乱网络秩序且不利于形成网络信任等。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可能高估了社交机器人带来的危害。我们团队通过抓取推特上的数据对社交机器人干预中国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相关议题下可能同时有不同用途的多种社交机器人参与其中,但社交机器人对一些中国议题的影响力相对有限。


再次,关于研究本土化的问题。现在很多研究都是以推特平台为主,很少涉及微博等国内社交平台的研究。国内也没有类似于Botemeter这样专门识别社交机器人的工具。所以,在国内其他平台上,社交机器人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否跟推特存在差异性等问题,也是我们团队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另外,社交机器人在国内政治动员等领域缺乏土壤,但是涉及商业欺诈、粉丝操控、隐私侵犯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去研究、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治理,值得各方思考。


最后,除了关注恶意机器人带来的负面问题,也不能忽略对善意机器人的研究。


此外,提到社交机器人,谈的更多的是在社交媒体上的算法程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分析对象可以从代码程序集上升到具有社交属性的其他智能体,比如智能音箱、车载智能体等。此类研究有可能会颠覆一些经典理论,也是我们下一步可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本文引用格式:

段伟文、吴冠军、张爱军、高山冰、韩东屏、孙伟平、程广云、杨通进、何云峰、刘方喜、蓝江、吴静、郑曦、秦子忠、崔中良、赵涛:《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笔谈)》,《阅江学刊》,2021年第4期,第29-30页。


段伟文,吴冠军,张爱军,高山冰,韩东屏,孙伟平,程广云,杨通进,何云峰,刘方喜,蓝江,吴静,郑曦,秦子忠,崔中良,赵涛.人工智能: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笔谈)[J].阅江学刊,2021(4):29-30.




责任编辑:李海中

微信编辑:侯苏皖

校对:来向红、沈丹、李海中

作者照片:本刊编辑部提供

文中插图:源自互联网

复审:刘伟

终审:渠红岩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精彩

【笔谈系列③】张爱军 | 社交机器人与美国伪选举


【笔谈系列②】吴冠军 | 人工智能、智人与神圣人


【笔谈系列①】段伟文 | 人机伴生:从机器人伦理到道德机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