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作为恩格斯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需要学界深入挖掘。恩格斯在其著作中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原因、严重后果三方面进行严肃的批判。迄今,《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仍没有过时,其时代价值包括: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城市经济;树立生态意识,培育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基本素质和习惯;健全生态文明相关制度,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化;合理制定城市整体规划,有效协同治理环境。
关键词: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简介: 陶林,博士,南京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一、前言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四、结语
作为伟大的“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以马克思的助手和学生自居,但实际上恩格斯的个人思想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在有关恩格斯思想的研究中,对于其早年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研究总体成果不多。《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25岁时的经典著作。笔者2020年底在中国知网中检索篇名含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论文共有55篇,其论题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思想、工人阶级阶级意识、工人阶级道德状况及工人贫困问题。总体而言,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关注不多。西方学者也认为该著作是“都市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恩格斯通过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看到了无产者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但笔者尝试换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尝试对其生态文明思想进行重新解读,阐述其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对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尽管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但是其著作中含有大量涉及人与自然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因此,笔者尝试对恩格斯早期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解读,阐述其时代价值,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伟大导师恩格斯的纪念。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
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其写作背景和生态文明的视角,二是关于工人生活状况的环境问题及其主要表现,三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四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
(一)提出生态文明的新视角
和马克思相比较,恩格斯出身于工厂主家庭,家境优越。1842年恩格斯就来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纺织厂”当总经理。经过20多个月的实地调查,结合当时搜集到的材料,他在1845年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本经典著作,并于1845年在莱比锡出版,其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恩格斯在书中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集中反映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和生活状况,也多角度谈及城市化问题,包括城市人口、住房、环境、犯罪、失业等多方面。他在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同时,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英国的工人阶级状况和劳资矛盾,其中关于工人阶级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生活状况的论述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和阐发。
关于恩格斯有无生态文明的思想,长期以来西方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声音,代表性学者如詹姆斯·奥康纳、卢卡奇。有的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生态环境的论述,早期著作多于晚期著作,且生态文明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理论体系中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就说恩格斯没有生态文明思想。也有学者认为,尽管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重要概念,但是其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思想,可以视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如豪沃德·帕森斯认为恩格斯关注生态唯物主义,“从未抛弃生态唯物主义。” 笔者更加支持有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张。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是否具有生态文明思想的判断标准,不能简单地以文章论述的多少、篇幅的长短而论。论述少的不一定不重要。我们应该以“整体性的原则” 看待恩格斯的相关生态文明思想,不能因为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论述较少就否定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我们会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发现大量的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如果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仔细研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会发现书中有大量关于环境污染和工人生活的描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英国工业化初期城市的环境污染,理解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价值。生态文明的早期形态实际上就是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的环境问题。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部经典著作,不仅仅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加以解读。因为恩格斯在著作中阐述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涉及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等问题,也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恰恰是生态文明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我们也可以从生态文明的新视角加以重新解读。
(二)反映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中的环境问题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14个部分,主要描述了工人阶级的产生、工作和生活状况等。书中不仅论述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而且分析了工业化导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指出:“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社会一切灾难的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书中不仅描述了工人阶级当时恶劣的生活状况,而且还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导致的严重环境问题。这些思想可以视为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深刻批判,对于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详细描绘,可以视为他探讨生态文明的社会制度因素的重要历史起点,在很多西方学者的论著中这一点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1.工人阶级恶劣的生活条件
主要包括衣、食、住三方面。
其一,当时英国工人大多数穿着条件差。恩格斯说:“绝大多数工人都穿得很坏。” 其中爱尔兰工人尤为突出,他们基本上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其二,工人饮食条件差。工人阶级除了穿得不好,饮食也比较恶劣。他们平时买的土豆质量差,很多蔬菜都不新鲜。买的肉类有的是腐烂的,甚至是病死的家禽。
其三,工人居住环境恶劣。工人阶级不仅吃穿较差,连居住的条件也很恶劣,恩格斯花费大量篇幅分四种情况对此进行描写。
一是居住在恶臭的贫民窟。恶臭主要来自工人住宅区,“最常见的是一排排两层或一层的砖房,几乎总是排得乱七八糟,……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
二是很多工人居住区厕所少,到处散发着臭气。曼彻斯特本城的议会街“每380人才有一个厕所,而在议会道,每三十幢住满了人的房子才有一个厕所。”工人们基本都是居住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中。
三是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无产者居住的都是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或者阁楼,这些地方破旧不堪,几乎连一扇完整的窗户都没有,墙快塌了,门也是坏的。地下室本来用来堆放杂物、储存东西,但由于住房紧张,也被用来居住。这种最差的住房在当时也挤满了人。在利物浦,“全市人口中足有五分之一,即45000人以上,住在狭窄、阴暗、潮湿而空气不流通的地下室里,这种地下室全城共有7862个”。
四是住在夜店甚至露宿街头。除了居住在肮脏拥挤潮湿的地下室,还有很多的工人露宿街头或住在条件很差的夜店。英国有大量无固定住所的流浪者。伦敦每天早晨“有5万人不知道下一夜将在什么地方度过”。
2.英国工人阶级面临的环境污染
当时英国是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导致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工业革命相伴而生,当时英国工人阶级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情况。
第一,严重的水体污染。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需要利用水力,因此很多工厂开设在河边。由于工业化的生产忽视环境保护,英国的很多河流遭到污染。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工厂的废弃物、居民的生活污水也排放到河里。日积月累,像艾尔河这样美丽的河流最终也变成“一条狭窄的、黝黑的、发臭的小河,里面充满了污泥和废弃物”。
第二,严重的空气污染。工业化初期的英国忽视空气污染防治。当时空气污染主要有三个源头:
一是垃圾随意堆放,生活垃圾导致的恶臭;
二是由于煤炭没有充分燃烧所产生的排放物如二氧化硫、粉尘等,容易形成酸雨;
三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出的废水、废气。斯泰里布雷芝有的房屋“被煤烟熏得黑黑的,破旧的。”整个城市建筑基本都受到污染。
第三,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除了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当时英国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也比较严重。由于缺少合理的城市规划,下水道、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因此在工人居住的地区,杂乱无章,固体废弃物随处可见。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大城市”一章中这样描述伦敦工人居住区的环境,由于没有下水道,没有厕所,“全部垃圾和粪便要倒到沟里面去。”伦敦是这样,其他的城市也是如此。“这些地方堆积着污泥、垃圾和各种废物,这些废物在逐渐腐烂、发酵。”这些肮脏的固体废弃物到处可见,根本无人清理。
(三)剖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严重后果,具体表现为:工人阶级普遍健康恶化、老得快、死得早,文盲程度高、道德堕落,等等。恩格斯认为,恶劣的环境“成为百病丛生的根源。”
1.工人疾病多发
由于恶劣的居住环境,加上不健康的饮食,繁重的工作使得当时英国工人疾病多发,很多工人患了结核病、伤寒。长期贫穷的生活条件,过期的蔬菜和变质肉类食品使得大多数工人营养不良,引发瘰疬和佝偻病。即使患了病,工人也没钱医治,他们会使用假药,甚至放弃治疗,通过酗酒来麻醉自己。
2.工人平均寿命大幅缩短,死亡率急剧升高
“1840年,利物浦上等阶级(贵族、自由职业者等)的平均寿命是35岁,……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只有15岁。”繁重的劳动、恶劣的环境、饮食不卫生、贫困疾病使得工人寿命大大缩短,有的生病也没钱医治。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死亡率每年约2.25%,即45人中每年有1人死亡。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有57%以上不到5岁就死掉。
3.工人阶级学历低、智力低
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受到限制,繁重的劳动压榨了他们主要的精力。根据恩格斯的记录:“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子不知道2×2等于多少。”由于工人的贫穷,加上当时英国用于国民教育的开支很低,因此很多工人的小孩上不起学,迫于生计,他们早早就进厂做工。因此,当时英国工人阶级包括子女受教育水平受到限制,学历低、智力低下成为当时工人阶级家庭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四)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
恩格斯不仅分析了当时英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还对产生这一状况和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他认为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城市化、科技革命的影响,根本原因则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逻辑导致的生态矛盾。
1.科技是产生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英国工业革命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张和环境污染。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开篇导言中,恩格斯直接把蒸汽机等发明视作推动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力。“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上个世纪后半期,随着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而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工业革命……”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城市成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城市的人口也不断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雇佣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于是,社会渐渐出现两个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者说资本家和工人。恩格斯这一认识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由于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得以极大提高,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转化为产业工人,使得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2.工业化城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社会被分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恩格斯还在该书中对无产阶级进行了分类。资产阶级是富人,“高等的资产阶级住在郊外房屋或别墅里”,工人则居住在贫民区,贫富差距在他们的居住环境上体现得最为直接。工人和资本家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居住在拥挤、潮湿、肮脏的地下室或者阁楼。资本家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人阶级则生活环境恶劣,常常食不果腹。
3.工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恩格斯认为爱尔兰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是“使英国工人陷入困苦状况的另一个原因”。工业革命时期,大批的爱尔兰人迁移到英格兰来,“他们也带来了肮脏和酗酒。这种不爱清洁的习惯是爱尔兰人的第二天性。”他们把城市看作乡下,随便乱扔垃圾和脏东西在自己家门口。因此,“不爱清洁的习惯”也是导致英国大城市工人生活区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异化的制度根源
城市化初期,由于资本逻辑驱使,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异化现象,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忽视改善工人的待遇。“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谋求经济效益。”工人的劳动是被迫劳动,其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压榨,工人成为机器化大生产的牺牲品。因此,恩格斯认为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他指出:“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该到个别的缺陷中去找,而应该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之中去寻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总根源。资本逐利的本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当时的生态环境恶化。
恩格斯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城市空间存在两极分化。一方面,工人阶级的衣食住行、受教育条件都很差,广大工人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另一方面,城市中的资产阶级享受着最优越的环境和奢侈的生活,接受最好的教育,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恩格斯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不仅目睹了工人阶级的真实生存状况,而且分析了导致其恶劣状况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城市两极分化以及生态恶劣的根源。这一深刻批判独到精辟、发人深思,初步彰显了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对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
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一)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仍不过时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这一光辉著作发表已有170多年了,但其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至今仍不过时,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恩格斯晚年
1.恩格斯晚年的自我评价
作为恩格斯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自1845年该书在德国莱比锡首次以德文出版以来,又以多种语言数次再版。作为作者本人,恩格斯对这本著作有一番自我评价。他在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谈道:“但是当我重读这本青年时期的著作时,发现它毫无使我羞愧的地方。”一般来说,在人生晚年人对自己一生的学术回顾会比较客观公正。当时72岁的恩格斯对自己青年时期著作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针对后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恩格斯有两点补充说明。
第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意识到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改善机器设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这些更隐蔽的方式赚取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不能再采取早期那种野蛮的手段。
第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也意识到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性,不能让自己及家人成为城市环境疾病(比如霍乱、伤寒、天花以及其他流行病)的牺牲品。
因此,恩格斯当年书中描述的早期英国资本主义时期的恶劣生态危机逐步得到改善,工人的环境也得到改善。恩格斯还非常有预见性地认为,英国已经完成了这一过渡时期,而法国、美国、德国,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将要发生像英国这样的情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生态文明之路证明了恩格斯科学的预见性。
2.马克思和列宁对这一著作的高度评价
1845年《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文版在莱比锡出版。刚刚出版就得到马克思等同时代人的高度评价。马克思认为,在当时它是几乎完全符合他的思想的唯一的书,并且在某些基本点上还发展了他的观点。马克思后来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也论述了类似的观点。例如,《资本论》强调,工人居住环境的恶化是伴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贫困化现象,资本逻辑和劳动异化导致工人阶级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些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可见,早期恩格斯的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可谓不谋而合,都是建立在对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基础上,阐述工人阶级的使命和解放等问题。也就是说,恩格斯实际上是按照自己的研究思路,几乎得出和马克思一致的观点。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可谓殊途同归。列宁也认为:“恩格斯第一个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迫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列宁认为这部著作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极严厉的批判,其蕴含的无产阶级斗争和解放的思想在当时“完全是新的”,是对现代无产阶级状况的生动描述。可见,无论马克思还是列宁都高度评价恩格斯的这一著作,从而表明恩格斯这一著作的重要价值。
3.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和方法论没有过时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发表到今天已经170多年,得到很多学者的研究和肯定。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站在工人阶级立场,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恩格斯晚年进一步修正自己早期观点,“整个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在重复100多年前的英国和50多年前其他发达国家的城市病,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和一般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不同,恩格斯没有把工人阶级状况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都市问题,恩格斯以英国工人阶级作为分析对象,以小见大,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相比较,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认识到造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深刻批判和揭示其最深层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根本矛盾。恩格斯呼吁工人阶级进行斗争,“总有一天,资产阶级的整个国家的和社会的建筑物将连同它的基础一同倾覆”。其分析问题的唯物史观方法论和无产阶级的立场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所阐述的资本逻辑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的论断是非常深刻的。
(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1.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生态文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第一,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并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环境污染对工人阶级造成的严重后果,分析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我们应该引以为鉴。
第三,我们要警惕自然的报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的早期资本主义工业化中的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发展城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敲响了警钟。正如后来恩格斯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恩格斯的思想启示我们应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城市发展中遵循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牢牢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热爱自然的理念。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好地发展城市经济
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启示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是加快生态领域的经济供给侧改革,对于一些高能耗、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的产业进行纠偏,同时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能源、新科技、新产业。
二是重视产业结构优化,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努力生产环保、生态的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也立足于全球化,以走向国际化为长远目标。
三是重视创新驱动战略,重视科技创新,以生态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四是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协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3.培育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基本素质和习惯,树立生态意识
恩格斯在书中强调了爱尔兰人不爱清洁的生活习惯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人类只有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对待环境的态度,才能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公民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基本素质和习惯,树立生态意识。
一是重视系统的学校宣传教育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大脑,建立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体系,从而形成长效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机制,促进广大民众养成爱护环境、绿色生活、文明生活的习惯。
二是重视实践养成。在社会上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化氛围,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没有消费就没有伤害。我们应该提倡良好的消费习惯和饮食文化,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化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
三是培育健康的消费习惯。通过绿色产品、绿色旅游培养人们绿色生态生活消费习惯,养成绿色消费模式。
四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入心入脑,逐步培育公民良好的生态意识,并形成生活习惯。
4.重视生态文明的各种制度建设,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化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生态民生的概念,强调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舒适的环境。《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2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35.8%。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压力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健全相关的生态文明制度,在城市规划中遵循以人为本和绿色共享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平等的、共生的。“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审议通过了40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改革方案,依法打击和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公报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生态文明法治化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障,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建设。
5.做好城市整体规划,有效协同治理环境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生态城市的理念和城市规划被提上议事日程。正如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言,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产阶级忽视了合理的城市规划,卫生设施、排水设施、下水道、城市清洁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现代城市治理应该做好整体规划,有效协同治理环境,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系统性和节能原则。
一是科学设置城市规划方案,避免重复建设,严格保证城市绿化带和绿化面积的占比。完善城市人口规模设计,充分利用城市环境资源,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二是利用好城市的湿地,加强海绵城市建设,重视城市下水道的及时清理,增强排水排污能力。
三是重视城市交通设计,强调低碳环保,合理设置生活区、工厂,确保城市和郊区的交通便捷、方便出行。2018年11月,上海虹桥商务区被授予全国第一个 “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标识”,这对于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具有里程碑意义。
四是重视新技术、新能源,开展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有效治理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五是城市治理还需要协同参与治理,除了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还包括环境社会组织以及公民的积极参与,社会媒体的监督。只有形成有效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城市生态治理。
综上所述,《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作为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镜鉴,其生态文明思想丰富深厚,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恩格斯对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工人生活环境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深刻的揭露,其对于资本主义导致的生态危机的深刻批判并没有过时,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回顾全球历史,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危机,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具有一定的重要参考价值。2021年中国已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必须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奋斗目标。《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没有过时,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该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的辩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空间,避免资本逻辑对于城市开发的“劫持”,避免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两极分化的现象;尊重和保护广大工人的权益,健全工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发展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本刊刊文版权包括纸质版与网络版版权,均属于《阅江学刊》编辑部拥有,任何形式、任何媒介的转摘译或结集出版均须标明来源于本刊(详见本刊引文格式)。
欢迎学界朋友或学术媒体推广传播。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有意愿转载,请后台留言或拨打电话025-58731054获得授权,联系人:李老师。
本文引用格式:
陶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阅江学刊》,2021年第5期,第5-14页。
陶林.《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阅江学刊,2021(5):5-14.
责任编辑:李海中
微信编辑:徐逸菡
校对:来向红、沈丹、李海中
作者照片:本刊编辑部提供
文中插图:源自互联网
复审:刘伟
终审:渠红岩
往期回顾
周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和耦合协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