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非常名不副实的大学
但也有不少典型“名不副实”的高校,校名相当有误导性,甚至不少同学在报考时也糊里糊涂地填上了志愿,结果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才追悔莫及。
那么,国内有哪些典型的“名不副实”的大学呢?
河北工业大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北洋大学,是河北省唯一的211工程高校,但这所学校实际并不在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的校址是在天津,而且一直从未离开过天津。但其管理却是属于河北省,是全国唯一的“异地办学”的211高校。
这个奇怪的现状,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之前天津和河北的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历史。
天津从1949年解放一直到1958年,一直是直辖市,而1958年2月被撤销直辖,并入河北省,还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然而1966年,河北省会又搬到了保定,天津恢复为直辖市。
这段历史可以简单理解为天津和河北来了个闪婚闪离,但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当时的河北工学院,作为这场不成功的婚姻需要分配的共同财产,被划分给了河北省。
而当时天津是大城市,而河北穷得连个像样的省会都没有,该校师生本来就不愿搬迁,再加上本来就离北京比较近,声音可以很容易被中央听到。
他们直接上书国务院,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高校等单位不宜搬迁”,于是河北工学院就留在了天津。
而当时评211工程时,河北省本来倾向于另一所根正苗红的河北大学,但当时举全国之力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中,发电机组核心技术研究中河工的专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再加上确实优势学科突出实力过硬,于是在关键的专家评审中压过了河大,当时实际上让河北全省教育界面目无光…….
虽然都算亲生孩子子,在别人家养的打败了自己亲手养的,这算怎么回事….
但由于河北和天津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河北工大的毕业生基本都会选择留在天津或者北京工作,基本对河北省经济建设没什么贡献,也使得这所大学的地位越来越尴尬。
但大学整体搬迁基本不可行,划归天津市管理河北又坚决不干,于是这么多年只能维持现状,等待后人去解决了。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之间有什么关系渊源?你能分清吗?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应该是:毫无关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共青团中央直属,教育部与团中央共建的唯一一所重点高校。以共青团工作和政法为特色和优势,涵盖文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则是一所专科高校,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北京团校,该校多年以来最大的骄傲是:其校名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这点比不少本科院校还要牛……..
但在北青政上学的同学有一点好处:经常能遇到一些本来在这个层次学校里见不到的牛人。但这些人多是填志愿时手贱,本以为一本二本一定能上,后面的专科志愿是瞎填的,结果一不小心掉到空里就来了…..
一般来说,名字里带“中国”二字的,都应该是全国同类型高校中最好的,至不济也应该能排前三,但唯独中国医科大学是个例外。
但按照医米调研2016年发布的国内医学院综合排行榜,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实力雄踞榜首,其下是北大复旦南北双雄,再然后是上海交大,川大华西,浙大医学院…….而中国医科大学则排在第20位。
中国医科大学的霸气校名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其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和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算是中共创建的第一所高校,而且跟着中央军委参加了长征,从江西一路走到了陕北,但后来因为革命需要,进驻了辽宁沈阳。
该校地处东北,也是一个不利因素,虽然东北曾经号称共和国长子,辽宁省的工农业产值50年代曾经达到过全国的30%,但现在东北经济的全面衰落和人口流失,已经是中央都承认的事实,这所以“中国”命名的医科高校想要重回当日的辉煌,确实非常困难。
江苏省外的同学可能90%以上都不知道,江苏大学实际上并不在南京,而在镇江。
一所位于镇江这个GDP在江苏省内排名不高的地级市的高校,在江苏这个名校林立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里,能拿到以省为名的高规格,江苏大学确实也是很不容易。
江大的命名也和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有关,南京从1927年到1949年解放期间一直是国家首都,就像现在的北京一样属于中央直辖,而江苏当时也像现在的河北一样处境尴尬,其省会一直就设在镇江。
南京有南大,苏州有苏大,无锡有江南大学,所以基本也不会去眼红江苏大学这块金字招牌。
虽然江苏大学并非211工程高校,而且实际上偏向工科,但实际上校园是相当漂亮的,尤其是该校的图书馆,据说是砸了1.5个亿盖的,冬暖夏凉,学习环境顶呱呱。
北京工商大学属于那种历史底蕴相当深厚,校名也很诱人,但最近十几年的关键发展期没有抓住,于是flop的非常快的高校。但近些年此校的招生分数线每年都非常高,让人有点搞不懂。
北京工商大学的前身北京商学院,是和中央财经大学基本相同层次的财经老校,人大的前校长,前两年被处分撤职的纪宝成就是该校毕业的。
但从96年左右和北京轻工业学院延迟并校,因而永远失去了进入211工程院校行列的机会以后,北工商在财经行业内和在北京市内的排名就一路下降。
03年北工商因为招生过多,超过了教育部明示的红线生师比22:1而被教育部黄牌警告,限制招生。此事对于北工商的打击也是颇大。
03,04年时,北工商还能在北京市大学排进前20名,但后来就再也没进过这个名次。网上还流传了不少关于来自不同系统的校领导内斗的传闻。目前的综合实力基本和同城的首经贸相当。
近些年随着良乡校区的硬件逐渐完善,以及当年合并带来的副作用渐渐消失,北工商渐渐开始恢复元气,但失去的十几年发展黄金期却很难再弥补回来了。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让不少同学觉得,和已经并入上海大学的工科名校上海工业大学有关系。
但实际上,它在全国各省都是按照二本招生,十几年前还是专科,实力相当一般,分数线在上海的二本高校里也是处于比较靠下位置的。
在中国,校名里带交通二字的高校有好几所,而且其中不乏强校,包括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北交大,西南交大,还有远走台湾的台湾交通大学,实际上都是源于民国时期的交通大学。
但华东交通大学的水平和前面几所交通大学差距却比较大,而且校址是在华中的江西南昌,和“华东”的名字显得也是毫无关系。
该校的前身是上海铁道学院,1971年合并了同济大学的铁道工程专业,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机车车辆系,取名“华东交通大学”,然后就随着中央转进三线的号召,搬到了江西南昌,从此留在了江西。
前面的一些大学是一般学校起了个牛气冲天的校名,但长安大学则是典型的改校名失败的例子。
长安大学的实力实际上相当雄厚,211工程工科强校,其桥梁,隧道,公路,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水平都是全国一流。
该校原名西安公路学院,实际上在行业内非常响亮,但换的校名——长安大学,本来想取十三朝古都长安之意,大气磅礴典雅厚重,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听起来就和不少民办三本高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