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站在理性与感性的黄金分割点上挥动着指挥棒…… | 人物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19-08-31



文 | 冯乙历



“你们目睹了一个奇迹,比赛结果就是古典音乐的未来!”2002年,张弦获得首届马泽尔·维拉指挥比赛第一名,作为比赛评委的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如是说。如今的张弦在国际古典音乐界取得的成就应验了马泽尔深不可测的智慧和敏锐独到的眼光。曾任职于美国纽约爱乐、意大利米兰威尔第交响乐团的指挥家张弦,于近日携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来华巡演,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之后又回到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与恩师俞峰院长及众多音乐学子座谈。


早在23年前,21岁的张弦便作为中国指挥界的新秀出现在《音乐周报》的版面上。23年后的今天,已然成为世界一线指挥家的张弦再次面对本报读者,畅谈她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切身体会。




弹着“钢的琴”考进中央

  


张弦出生在辽宁丹东,一座与北朝鲜隔江相望的边境城市。她和大多数音乐家一样,来自有音乐传统的家庭,父亲是丹东乐器厂的制琴师,母亲是丹东二职专的音乐老师。从4岁起,张弦开始在父母的共同协作下,开启了音乐学习之路,几乎每天练琴6至8小时。父亲主要提供硬件支持:上世纪70年代,要买一台钢琴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绝非易事,然而张弦的父亲通过四处采购零件,亲手为女儿制作了一台钢琴,直到现在,这台“钢的琴”依然完好地安放在他们丹东老家的房间里,优雅厚重的红色美得令人动容。母亲作为科班出身的音乐老师,负责张弦学琴的“软件维护”:每天陪同练琴,定期指导新作品;如果出现练琴的障碍和倦怠,就定期对张弦的“音乐软件”进行升级,或是做一个补丁程序(修理一顿)。


张弦父母对她从小的培养和未来的规划有着超越普通父母的远见,不是仅仅让孩子陶冶情操,学一门技术。他们让12岁的张弦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他们的远见让张弦的音乐事业有了更高的起点。所幸的是,张弦人生第一次起跳就完美落地:作为那年惟一一位从地方考入中央的公费学生,在人才济济的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张弦的钢琴技艺依然技压群雄。



现实版“跳一跳”高手



张弦在指挥道路上的成长经历真是一个大写的“顺”字。12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16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指挥系,先后师从吴玲芬、郑小瑛、俞峰;20岁获得登台指挥《费加罗的婚礼》的机会;本科毕业后保送本校指挥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而后考入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攻读指挥博士学位;在美国参加首届马泽尔·维拉指挥比赛,与另外一位选手并列第一。然而只有她成为了洛林·马泽尔的助理指挥,而后顺理成章地升任美国纽约爱乐副指挥。这一路的开挂升级堪称现实版“跳一跳”游戏的高手。


行文至此,没人会反驳幸运女神对张弦的真心宠爱,而这样高品质的幸运只有在张弦这样刻苦、自律与天赋并存之人的身上才能持续起效。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张弦为了准备1小时左右的作品,会花80个小时研究总谱。她练就的“内心听觉”读谱能力更堪比MIDI软件,能够将总谱上所有声部、所有乐器的音响效果直接在心里播放出来。谱面上所有的和声关系、曲式结构、音乐标记……最终都汇聚成为她个人的音乐风格。


张弦近几年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出场次平均每年80至100场。这样高频率的演出意味着每周至少2场演出,至少4次飞行,而且几乎都是跨国、跨时区的演出。暂且不计算演出和排练的体力消耗,光是每月几次倒时差都是对身体素质的极大考验。得益于吴、郑两位女性恩师做出的表率——她们都是到临产前才放下指挥棒——张弦同样也怀着7个月的身孕从美国飞到意大利,完成经纪人在她怀孕前就替她安排好的演出。然而大腹便便的张弦依然用绝对专业、完美的指挥实力让演奏员忽略了她隆起的肚子,并在这位“孕妇指挥”的带领下,取得满堂喝彩的演出效果。随后的晚饭时间,米兰威尔蒂交响乐团的经理Barconi向张弦提出正式的工作邀请:“是否愿意来米兰担任我们的艺术总监?”就这样,身怀六甲的张弦再次完成从副指挥到艺术总监的轻松起跳和完美落地。



与乐团的“沟通之道”



很显然,在乐队演奏员地位越来越高、演员工会的发言权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成功的指挥家需要具有一种讨人喜欢、令人信服的正面领袖气质。张弦深信:尊重,是与乐队完美合作的前提;而获得尊重的前提是你的音乐专业水准、客观的态度和全面细致的谱面工作。


与世界各大乐团的管理层、演奏员良好沟通,张弦说,需要建立在一种“聪明”的特质之上——要足够“聪明”到不怒而威,让不同乐团的管理层、演奏员接受自己提出的要求,而后用尽全力地配合你的指挥棒,在起落开合之间完成令观众满意的演出,最终还会让乐队在与你的合作中感受到整体水平的提升,感受到你与其他指挥家稍有不同,却并未离经叛道的个人风格。现任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的张弦在乐团成员的眼中,是一位可以带领整个乐团在未来20年都能取得长足进步的优秀引领者。


在此之前,与意大利威尔第交响乐团合作8年之久的经历,令张弦切身感受到意大利音乐家对艺术、对美感的诚意。他们是一群走心的音乐家,他们的演奏通常会给你惊喜,尤其擅长情感浓烈的俄罗斯作品。在最后演出的那一刻,他们经常会迸发出95%的音乐强度,极具现场感染力。这是她指挥生涯中激情得以燃烧,并绽放璀璨光芒的光荣时刻。



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指挥

  


张弦不仅是各大指挥比赛的评委和评委会主席,也曾担任范·克莱本钢琴比赛的评委之一。除此之外,她还有更重要的身份: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让父母牵挂的女儿、一位忙碌的妻子。


卸下指挥家的光环,回到家里,她也跟很多指挥家一样热衷于做饭。她喜欢用自己这双拿总谱和指挥棒的手,把新鲜的食材变成餐桌上的菜肴,这个过程既有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可惜这样的爱好必须为她的指挥工作让路。牺牲个人的业余爱好,成就指挥家的专业素养是指挥家必然的生活方式。在家人生病,或者孩子不舍妈妈的时候,转身就走的痛苦煎熬,更是对指挥家迅速控制情绪能力的严酷考验。


张弦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如果觉得痛苦也要坦然接受。她的老师曾经告诉她要学会享受当指挥家的生活,学会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年轻时的张弦还不明白如何“享受”这一切,只知道埋头认真学习。直到她成为母亲,挺着肚子排练时,才了解其中的奥秘——原来她的孩子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是《春之祭》和《天方夜谭》!特别是《天方夜谭》中经典的小提琴独奏响起时,肚子里的孩子前所未有地激动,跟着音乐手舞足蹈得令她简直受不了。这也是一位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女指挥才能够收获的神奇体验。


被洛林·马泽尔誉为“古典音乐的奇迹和未来”的张弦,并不喜欢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但是不得不承认,她最迷人的地方便在于:她刚好站在理性和感性的黄金分割点上挥动着指挥棒。






- THE END -



推荐阅读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快收藏!改革开放“40载·40歌”完整版来了


潮·涌 | 改革开放40年之“十大古典音乐事件”


学钢琴的好处很多,但有一样好处人们却很少谈及


演唱方法,是工具不是束缚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对不起,流行唱法并不以美声为基础 | 争鸣


阿卡贝拉就是“清唱”?这几个天团用歌声告诉你答案


孙鹏杰泄露天机:钢琴比赛中评委一分钟内就已打出分了


声乐演唱中的“矛盾体”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