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19-08-31

高伟指挥合唱团演唱



文 | 陈茴茴



排练经验丰富的合唱指挥和喜爱观看合唱演出的观众都会发现,音量大、音色粗糙等问题会使合唱团的声音听起来“炸”,破坏合唱的和谐美。这种现象在业余合唱团尤为明显。合唱指挥家高伟指出,合唱团声音“炸”,这是困扰中国合唱团的一个大问题,问题不小,解决不易,急躁不得。



“炸”不容忽视



一般情况下,合唱团声音让人听起来觉得“炸”,主要就是音量大、咬字不归韵、唱起来收不住等。高伟认为,这与很多业余合唱团平时训练不够严格有很大的关系,行腔、咬字的要求都不严格。合唱源于欧洲,演唱上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一个长音就会有很多变化:由弱到强、由强到弱,强弱变化明显。而我们中文语言的特点是具有“颗粒性”的,如果没有掌握一定演唱或合唱技巧,出来的声音就不是“线”状的,会因为不连贯给人以“倒豆子”的感觉,声音不美。中国的戏曲因为有归韵,强调字头、字腹、字尾的咬字方法,有旋律有转腔,在不断“转弯”中保持连贯,大家听起来就会觉得美妙动听。而很多业余合唱团演唱的大多是节奏性很强的“硬性歌曲”,演唱时节奏过强、气口不对,导致各种“断”,声音就容易“炸”。高伟以大家熟悉的《大海啊,故乡》这首作品为例:“‘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这一句,就不能大口呼吸换气,要不就容易形成断裂。”



学会融合



高伟总结了合唱团声音容易“炸”的几个原因——审美习惯问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声音观念,很多人习惯大嗓门说话、开口大声唱歌;对音量过于追求,认为“声高则美”,认为音量大是歌唱能力强的体现;不注重呼吸咬字的训练。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团员学会在合唱团里融合。


不少指挥过业余合唱团的指挥都有这样的经历,团里总会有一些学习过歌唱方法或有过独唱经历的团员,他们有的人会成为合唱团的中坚力量,但有的人也会因为独唱时养成的习惯,总不自觉地突出自己的声音,起不到很好的融合作用,也会让合唱团的声音出现突兀的感觉。这也是不少优秀的独唱演员,成为不了优秀合唱团员的原因。他们习惯了独唱时发出很亮的声音,在合唱团里不是不想融合,而是已经学不会融合。当年指挥大师严良堃招收合唱团员时,就希望多招收“小嗓门但很融合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如果追求音量的团员数量一多,合唱团的声音是好不了的。



俗话说“相由心生”,其实有时候“声也由心生”,性格张扬的人,有时候声音也很难在合唱团里融合。合唱团里的融合,既有声音的融合,也有性格的融合、心的融合。



巧用作品 培养感觉



要改变合唱团声音“炸”的问题并不简单。高伟在多年带专业团队和业余团队的丰富经历中发现,选择恰当的作品,逐渐培养团员声音上的感觉,也能改善声音“炸”的问题。比如,一开始用简单二部合唱进行训练。可以选择《送别》这样的曲目,淡淡的情绪,可以让团员在情绪中体会声音的轻柔融合,同时,声音概念一定要规范化。此外,黄自创作的清唱剧作品《长恨歌》里“山在虚无飘渺间”这首作品,是女声三声部合唱,是女声合唱训练选用的经典作品。类似的还有由作曲家陆在易创作的《葡萄园夜曲》等。抒情性的合唱作品,可以让团员学会把声音“连起来”。如果是本身声音就比较“炸”的合唱团,要尽量避免选用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的部队歌曲和红歌进行日常训练,在团员具备一定的声音控制能力后再谨慎尝试。其次可选用柔和的外国作品,让团员们反复练习5个母音,树立合唱声音的正确感觉。第三,指挥每次排练中国作品前,先让团员朗诵一遍,读完就会发现哪些地方是开口音、“炸”音,排练时注意把这些地方收拢。


高伟总结,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正确的声音审美理念,选择使用一些恰当的作品,根据作品的性质训练合唱团,可以慢慢改变合唱团过于“炸”的音色。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事情,作为指挥要有充足的耐心与恰当的方法。




- THE END -



推荐阅读



76名乐手考试30人落选,22年前中央乐团那次改革经历了什么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他让大半个中国的孩子在琴凳上做起了钢琴梦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1987年,我们的电视连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32年前,他是第一位登上人民大会堂演唱的外国人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小渔村里成立的交响乐团,如今跻身国内乐团第一方阵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文革”后胡坤在国际知名小提琴比赛获奖惊了世界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纪录片中的音乐神童都成“家”了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1979年小泽征尔携波士顿交响乐团来华,发生了什么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孙鹏杰泄露天机:钢琴比赛中评委一分钟内就已打出分了


歌词里的“的”:是de还是di ?


乐感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误解了“合唱”这件事


怎样才能 “打开喉咙”?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直接发送“订阅报纸”到后台。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