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中国合唱挤一挤“泡沫”,理一理乱象

Music Weekly 音乐周报 2022-04-23


文 | 方圆



这几年,我国合唱事业飞速发展,全国上下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合唱团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合唱活动接踵举办。一批优秀合唱团逐步与国际水准接轨……从数量来说,我国已经称得上“合唱大国”;从质量上来说,我国还在通往“合唱强国”的路上奔走。然而,在我国合唱飞速、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浮于表面的“泡沫”和乱象,逐渐迷住了很多人的眼睛,其中既有合唱爱好者,也不乏合唱工作者……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国内外合唱活动按下“暂停键”,国内合唱活动突然“降温”对合唱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也给了业界一个反思的时机,国内合唱界人士都表示,这段时间让他们跳脱了之前过于火热的环境,沉下心来回顾思考,挤一挤“泡沫”,理一理乱象。



出国“镀金”成风



与前些年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打卡”成为音乐界流行的风气如出一辙,这几年合唱圈里“出国拿奖”的趋势也在悄然蔓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出国费用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不是负担,比赛顺带游学、游玩的合唱活动也顺势而生,大中小学合唱团在国外拿了奖,光荣;老年合唱团出国,比赛旅游两不误。国际上有分量、水准高的合唱比赛不少,但大多国内合唱团和民众对这些比赛知之甚少,真正能够达到这些比赛所要求的水准、并在这些比赛斩获奖项的国内合唱团更是凤毛麟角。很多合唱团为了迎头赶上出国镀金的热潮,只求能参加一个在国外举办的比赛,至于这比赛水准如何、参加后有何收获,很少会考虑。导致了很多国外比赛变成了“中国人的游戏”——评委是中国人,参赛、拿奖的都是中国合唱团。这种时刻,在国外举起奖杯兴高采烈之余,我们是否也会有“独孤求败”的寂寥之感呢?



专业之争没有绝对



合唱在我国是一个“舶来品”,从理论到实践形式都是一代代合唱工作者经过不断学习、摸索、实践得出的不易成果。与其他音乐门类相比,合唱学科在音乐学院里是一个“年轻人”,真正有机会系统学习合唱学科各个门类知识的合唱指挥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目前合唱庞大的需求量,大多数合唱团的指挥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着成功经验。即便是有过系统学习经历的合唱指挥专业学生,也必须经过合唱演唱训练、指挥训练的多年实践,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合唱指挥。学科系统训练的不足与这个职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使得国内很多合唱指挥是凭经验带团、指挥。在专业上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其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是好事,可谓“真理越辩越明”,关于专业的争论永远是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但目前有一种势头是“谁也不服谁”,你觉得你说得对,我觉得我说得好,谁都想着压倒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一方。甚至在一些时候,专业之争还演变为“势力之争”,这对于合唱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真正落实到专业的争论,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行业都是欢迎的,因为争议的出现意味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现了,解决了问题,专业的发展就会更进一步。这个过程中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严谨科学尚且有发展余地,主观意识决定审美标准的合唱艺术,更不应该有“绝对”之说。



“热闹”不等于繁荣



国内合唱事业的飞速蓬勃发展也吸引了很多人发展合唱经济的想法。以合唱节、合唱比赛、合唱活动聚拢人气,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双重发展,成为了近年合唱活动的普遍模式。如果良性发展下去,这不失为一个既促进合唱发展又使各方受益的多赢路径。但随着投入其中的个人、组织、机构等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了活动水平参差、方向出现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很多业余团队来说既浪费金钱又耽误了时间。一番热闹景象之下,是否最后等于合唱事业的真正繁荣,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正如一位合唱指挥发出的感慨:合唱经济可以有,但把合唱、合唱团作为挣钱工具的想法需要矫正一下。挣钱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无论如何,保证水准、先把活动自身做好,把促进合唱艺术发展放在首位,才是合唱经济的安身立命之本。 




- THE END -


 热门文章精选 


郭文景的率真与陈丹青的私心 | 争鸣


《音乐周报》官方琴童家长交流群成立啦!


第12所音乐学院来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8月开建


如何立体打造线上合唱原创作品?


全国演出市场因疫情退票超300万张:等待重启依靠本土


张国勇:欣赏音乐要有一个良好心态


亚健康!中国歌剧之现状


好的合唱团,好在哪里?


声乐老师,你的声乐理论从哪里来?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