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沂蒙山小调》作者至死也没见到歌曲署上他们的名字 |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沂蒙山小调纪念馆里,阮若珊和李林的雕塑
文/摄 纪晨
说起《沂蒙山小调》,人们并不陌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首歌被认为是一首山东民歌,甚至在音乐教材中都如此标注。直至上世纪80年代,在一些公开场合下,《沂蒙山小调》的词曲作者才被提及,外界才知道原来这首《沂蒙山小调》是诞生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首原创作品。历经八十余年的传唱,如今的《沂蒙山小调》演变成了歌颂党、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旋律。
探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
晚上11点17分,随着G1585次列车驶进临沂北站,记者开启了这次寻访《沂蒙山小调》诞生地之旅。2019年11月26日,鲁南高铁正式开通,原来从北京到临沂十多个小时的路程缩短至3小时零7分钟。乘电梯出站,一块四米多高的灯牌吸引了过往乘客的目光。远看白底的灯牌上是两个大字:临沂。直到走近才发现,这两个字是由众多临沂的旅游景区名字共同组成的:王羲之故居、中华奇石馆、孟良崮旅游区、沂水山东地下大峡谷、云瀑洞天、白皋公园……在这些名字中,字号最大的就是沂蒙山旅游区。可见,沂蒙山是临沂旅游资源中的王牌。
距临沂市区65公里之外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便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1940年,《沂蒙山小调》在这里唱响。
白石屋村背靠蒙山,如今,这里已经划归为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每年前来旅游的游客众多,景区讲解员刘洁介绍:“我们这里淡旺季不明显,全年来爬山的游客都很多。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就是《沂蒙山小调》的诞生地,但是看到牌子上的歌词,都能唱出来。”
讲解员刘洁为游客们介绍《沂蒙山小调》的诞生过程
刘洁所说的牌子,是一座立在上山必经之路的大理石石碑,上面刻着《沂蒙山小调》的简谱和歌词。石碑右上角刻着:阮若珊词 李林曲。这个纪念碑和它旁边的纪念亭,是费县县委县政府于1999年9月26日设立的。从石碑处继续前行,就能看到一片崭新的、用石头垒成的房子。2016年7月16日,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正式开业。白石屋村被划进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后,全村整体搬迁到景区外的东侧。原来白石屋村的村址翻修、重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石头房,还建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纪念馆。游客登山之前,都会途经这里,大家都愿意走进纪念馆看一看。
走进《沂蒙山小调》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阮若珊和李林的雕塑。雕塑塑造的是李林坐在白石屋村特有的白色石头上拉着二胡,阮若珊站在旁边歌唱。刘洁介绍:“大家面前的这个雕塑,还原了当时《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
80年前石屋写就抗日经典
雕塑的一幕发生在八十多年前。1938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部大学第一分校在延安创立,1939年2月,迁至山西太行山。根据抗战形势和工作的需要,抗大一分校文艺工作团随后成立,5月到8月之间,文工团陆续调来了19位文艺工作者,其中就有李林和阮若珊。之后,抗大一分校和文工团向山东进发。1939年11月,队伍进入山东解放区临沂地区,1940年1月5日进入沂蒙山区,并在这里开辟建立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抗大一分校的上课地址是游击的,文工团也跟随他们在附近的村子里工作、生活。那时,沙沟峪、马头山一带有一个名为黄沙会的组织,这是一支带有封建色彩的武装组织,被国民党利用,破坏革命根据地。1940年6月,在多次与黄沙会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抗日军民不得不以武力解决。与此同时,文工团进驻白石屋村。为了揭露黄沙会的罪行,文工团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搜集创作素材。文工团主任袁成隆让文工团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担任创作任务。在接到创作任务后,两个人就在白石屋村一间乱石搭建的小房子中共同创作,阮若珊写好歌词,李林根据歌词谱曲,创作出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据当时文工团团员胡荫波回忆,曾看到陈李二人促膝坐在炕下的小凳子上推敲作品。文工团其他成员聚在一起排练其他节目。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李林拿着手稿,另一只手拿着快板,兴冲冲地站上小屋门前的山坡,把歌曲唱给正在排练的团员们听。由于这首《反对黄沙会》旋律朗朗上口,很受当地老百姓和抗大一分校学员们的喜爱,很快就传唱开来。这首歌出色地发挥了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大作用。
随着黄沙会逐渐瓦解,阮若珊对《反对黄沙会》的歌词重新进行修改。保留了前两段歌词,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删去,换成了抗日内容的歌词,取名《沂蒙小调》。8月,《沂蒙小调》在垛庄战斗祝捷大会上演唱。参加这次祝捷大会的有多支山东抗日队伍。这首歌曲经过部队和群众的演唱,很快传遍沂蒙山区。后来这首歌又跟随部队,传到了鲁中、鲁南、胶东、滨海、渤海等抗日根据地;随着各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和战争形式的改变,又传到了华中、华东、华北、晋绥等各大根据地。歌词前两段始终没有改变:“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根据战斗形式的不断变换,后面的歌词内容在不断调整。
由于歌曲是跟随抗日队伍口口相传开来的,大家只知道这首歌是山东的,至于词曲作者是谁并没有人了解,就连这首歌的歌名都不甚清楚。在抗日战士们口中,它曾被叫《人人都说沂蒙好》《沂蒙山好》,甚至还被以歌词中的衬词命名为《那个》《那格》《哎嗨哎》等。
《沂蒙山小调》最终定型
《沂蒙小调》首次印刷出版是在1949年5月27日,美乐图书出版公司印制的《民歌集》在上海出版,其中收入了这首《沂蒙小调》,但没有提及词曲作者是谁,歌词也只有三段。
1953年秋天,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要到青岛、烟台一带巡回演出。在准备演出曲目的时候,时任文工团副团长的李广宗、乐队指挥李锐云、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三个人商议,要给早在渤海军政文工团时就以擅唱民歌出名的女高音演员王音璇增加一首民歌风味浓郁的歌曲。他们对已经搜集到的民歌进行了一番筛选,最后选中了《沂蒙小调》。他们认为这首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但是当时搜集到的歌词不够完整,只有两段,给人有头无尾的感觉。于是由李锐云、李广宗、王印泉三个人重新记谱,在已有两段歌词的基础上又补写了后两段歌词:“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这样一来,使四段歌词融为一体,既完整妥帖,又充满诗情画意。这首歌被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之后,在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的《山东民间歌曲集》中,收录李广宗、李锐云、王印泉三人收集并创作改编的歌曲《沂蒙山小调》。至此,《沂蒙山小调》被最终定型。
1964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韦友琴用甜润的嗓音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这首歌被录制成唱片。1975年,全国歌曲调演,沂源县文工团的王世慧,将《沂蒙山小调》唱进了中南海。后来,王世慧走出临沂,进入山东艺术学院,跟随王音璇学习声乐。1984年,在全国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王世慧获得第二名。
王世慧演唱《沂蒙山小调》(音频)
经过王音璇、韦友琴、王世慧、彭丽媛等几代山东籍歌唱家的演唱,《沂蒙山小调》不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曲,还与《茉莉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蜚声海内外。
如今,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的纪念馆里,挂着王音璇、韦友琴、王世慧、彭丽媛四人的照片。纪念馆里循环播放的是王音璇版的《沂蒙山小调》。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内,游客们可以听到《沂蒙山小调》传承人宋守莲现场演唱《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传唱人宋守莲
宋守莲出生的地方,离白石屋村只有10公里,用当地口音演唱《沂蒙山小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她曾凭借这首歌登上过《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的舞台。如今她扎根家乡,让来到此地旅行的游客们,能够听到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小调》。
是原创还是民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沂蒙山小调》都被认为是山东民歌。1985年,原任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时任上海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陈沂,在上海接见部分山东老文艺工作者。在聚会上,李林演唱了这首《沂蒙山小调》。现场有老同志提出,这首歌明明是李林和阮若珊两位同志创作的,怎么就成为山东民歌了呢?听到大家的热烈讨论后,陈沂对李林说:“山东百姓承认它是山东民歌,就是对这个作品最高的评价,比标出你们的姓名更有意义。”李林也表示同意这一看法。
1986年夏天,曾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支部书记的史屏提意,由原文工团团员胡荫波执笔,撰写一篇关于《沂蒙山小调》前身《反对黄沙会》创作情况的文章。史屏之所以请胡荫波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胡荫波是这首歌创作过程的第一见证人,是最有发言权的。文章写完后,两个人亲自带着这篇文章从武汉赶到北京,找到当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主任、时任农机部常务副部长的袁成隆。袁成隆看过文章后,稍作修改,以《人人喜爱的〈沂蒙山小调〉》为题,刊载于抗大历史研究会主编的《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中。文中肯定地表示,《沂蒙山小调》的创作和诞生,是在我党领导下,由部队专业文艺工作者李林和阮若珊两位同志,根据当时当地形势与任务,以某个流行于民间的小调为素材而创作的革命歌曲。
上世纪90年代,对于《沂蒙山小调》到底是创作歌曲还是民歌依然存在争议。1990年,李林在给音乐学家吕金藻的回信中写道:“关于《沂蒙山小调》原来究竟系属山东还是河北民歌,我已记不清楚了。因为当时闯关东流落街头讨饭的人,大多系山东、河北人。我当时年纪小,很难分出是哪儿的民歌,只是听着好听,(听得)多了、熟了,就留下点印象。至于(听到的)唱词内容,已经一点也记不清了。只凭记忆,边哼唱边用简谱记下来。(自己)总哼,就越来越顺口了。”1992年5月,吕金藻在《人民音乐》杂志上发表文章《再为棘手歌曲作者正名》,其中明确地指出:《沂蒙山小调》根本不是山东民歌,而是一首创作歌曲。
1998年6月30日,李林在上海病逝,享年81岁。阮若珊于2001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两位《沂蒙山小调》的作者,直到临终都没能看到他们的名字与作品连接在一起。
2003年,军旅作曲家若屏在《歌曲》和《军营文化天地》上撰文《〈沂蒙山小调〉和它的作者》,在歌词和简谱右上角,明确地标注创作者为李林、阮若珊,从此改变了这首《沂蒙山小调》一直无作者的历史。至此,李林、阮若珊的名字首次得以同他们的作品一起被印刷在正式刊物上。
在我国,音乐界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民歌是没有作者的。但放眼国际,很多民歌都是有作者的。例如舒伯特的《菩提树》就是民歌,意大利的《我的太阳》《重归苏莲托》《桑塔·露琪亚》都是有作者的。李林、阮若珊之女阮丹妮始终认为,《沂蒙山小调》可以作为山东民歌出现,但也要明确地写上阮若珊作词,李林作曲。
2006年12月,《沂蒙山小调》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沂蒙山小调》继续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申遗尚需时日,但《沂蒙山小调》和沂蒙精神生生不息。去年12月26日至28日,中央芭蕾舞团的原创芭蕾舞剧《沂蒙》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2018年12月,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济南首演,此后这部作品还在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过。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临沂市文化馆、临沂艺术学校、临沂红色沂蒙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合作,排演了临沂版的歌剧《沂蒙山》,于去年6月13日在临沂大剧院上演。未来,这部作品也有望在旅游旺季时,成为当地的常演作品,让来到当地旅行的游客们都能领会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继续发光。
原山东费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家训,也是费县当地的民歌专家,他认为,《沂蒙山小调》作为沂蒙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沂蒙山小调》无论是其民歌的艺术价值,还是它衍生出来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商业价值,都为沂蒙山乃至整个山东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沂蒙山小调》也带动了山东民歌的发展,它不仅是山东音乐的艺术瑰宝,也是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山东费县史志专家张乃军认为,《沂蒙山小调》凝聚了抗战时期军民的斗争信念,又汇聚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沂蒙山小调》代表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咱们的共产党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历经八十余年的传唱,如今的《沂蒙山小调》演变成了歌颂党、歌颂沂蒙山秀丽风光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旋律。在新时代下,它继续鼓舞着人们,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时,牢记沂蒙精神,带着犟劲儿和拼劲儿勇往直前。
手风琴演奏《沂蒙山小调》(演奏者:姜杰)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热门文章精选
传唱82年,中国近代史中没有任何一部大型音乐作品如此震撼心灵 |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