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学习语文的 | 2017北京高考语文最高分获得者分享(附个人高中阅读清单)
今天推荐一篇2017北京高考语文最高分获得者的语文学习感悟。这位考生是来自北京八中高三(6)班的王泰程,高考语文成绩为141分。
在这篇感悟中,王泰程分享了名著阅读、演讲、话剧表演、文言文学习等多种语文学习方式带给自己的收获,娓娓道来,干货多多。在他看来,语文学习是长久的积累,无论如何,一定不要停止阅读!
相信这篇文章对中小学生及家长都会很有启发。(最后所附的作者本人高中阶段阅读清单,值得大家好好参考)
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素养,
是对文学的了解和名著的基本认知
在6月23日拿到成绩以前,我一直不认为全市第一这几个字眼与我有什么关联。尽管在语文学习上得益于小时候阅读的习惯,加上我的语文老师葛老师的关心,学得还算不错,但也从没想过最终的成绩会这么高。其实现在再想,这一切都自有缘由。回首三年语文学习的点滴积累,讶异地发现其实我们所学到的远比考试考的更多。
也许我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细细地讲一讲这三年学语文的种种。
一开始上高中的语文课,就感觉到并没有死扣课本。葛老师经常拓展讲出很多课外知识,同学们听的也都十分高兴。不过当时也有同学质疑,说语文课不讲课文反倒讲很多文学常识,肯定对考试成绩极为不利。但到高三最后,当作文成了多少人的心病时,当时认真听讲的同学们会发现,原来当初老师讲的内容,作文里全都是可以用的。
但这只不过是最低层次的,对于所谓“考试成绩”的讨论。对于一个学习了很多年语文的学生来说,他必须具有一种基本的修养,即对文学的了解和著名文学作品的基本认知。少了这些,不但是语文课的失败,可能更是语文教育的失败。幸而我们并未成为这种失败的牺牲品。同学中有些人不是很喜欢读文学作品,但至少在阅读中具备了一定的文学修养。比如谈到《人间词话》,至少同学不会连这本书讲的是什么都没有听说过。
在班里,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演讲
再说到我们的各式各样的活动。
先说说演讲,每个同学都要参与,我们经历的几轮,如“今天我演说”“我的偶像”等。最初是演讲“我的偶像”,内容是讲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要说明理由。不少同学其实开始都犯了难,我的一个朋友还专门让我给他提个建议,当时我说,我只能给你提我敬佩的人,但这个人很可能不是你最敬佩的人。而这个演讲的题目并不是去讲别人的,而是讲自己的想法。跟他说到这,我突然也明白了。演讲是在干什么?训练写讲稿,训练逻辑能力,为以后写作文做准备?可能也有,但不主要。核心很简单——要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这是让我们认识世界的开始,要有自己的想法,要能自圆其说。
后来的另一个演讲题目,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选择一个词为题目,很多同学都是两眼一抹黑,不知所措。但我们忽然发现每个教室的墙上都贴着呢,我们怎么会视而不见?但最后大家讲的其实都不错,于是我想,这一课大概是说,要有自己看法,同时不要流于表面。我们每一轮演讲都会由全班同学选出最佳演说家,大家很是骄傲。
话剧表演的意义不在结果,
而在于练习表演的过程
大概到了下学期,我们举办了话剧表演活动,我们班的剧目是渑池相会,这件事同学们一直津津乐道,当时留下了不少照片。后来还演过一次《茶馆》,不过那次并不那么成功。其实它的意义并不在最后的结果,而在练习表演的过程。比如我演秦王,那可必须摆足自信的架子。比如演王利发,那要求就更高,当时的时局如何,王利发逆来顺受的性格等等,都要吃到肚子里,记在脑子里。总之,如果对剧本本身的理解不到位,演出来就怎么也不像那么回事儿。
还有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活动是诗歌朗诵,当时我选择的作品并不是一首像《水调歌头》或是《江城子》那样的名词,而是一首《八声甘州》,并不是柳永的。不过我实在对朗诵不太在行,于是也就没有代表班级出赛。出赛的作品其实我已经遗忘了,印象最深的是同班一位余同学在班里朗诵的《兵车行》。他朗诵的气质是不同的,从朗诵角度来说并不那么好,可明显感受到他对这首诗的一种感情,一种敬仰。对于同学来说,朗诵的技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词本身。你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和拿高考那6分去死记硬背,而是因为自己喜欢那首诗,于是就把它背下来。看起来这么简单,这么自然的事情,如今又有谁肯做呢?
在文言听力中培养文言语感,
让我们非常受益
高一下学期左右,我们开始正式攻坚一个难题,就是文言文。而在八中的学习经历,是我在很多学校都未曾听说过的。文言听力——和英语听力一样。老师读一段文言文,然后让大家复述内容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有些同学笑言,给我文章看我都看不懂,别说听了。老师每次都会随机地叫人复述内容。有时候大家都没完全听懂,于是七拼八凑,好不容易凑出一个故事,再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结果全班哄堂大笑,凑出来的故事总是大概正确,但在关键的一处错的离谱。后来听同学讨论文言听力,一个同学说,听都听懂了,还怕卷子上印的看不懂吗?在文言听力中培养出文言语感,我们很是受益。
葛老师常说,我们的学习文言文难点就是平时不看文言文,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是肯定学不好的。我们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还设置了文言口试。考试时是诵读课文中的段落,当然会把标点去掉,我们抽签,抽出一段来,读没有标点的文段,自行句读,不能读错字,不能添字或漏字,不能重复。后来,大家的文言语感提高很快,不仅读文言的课文很流畅,就是大家的文言断句也有所提升,现在看来文言口试功不可没。
文言文方面,自然不可能这么简单就算结束了。这三年里,我们阅读批注了全套的《古文观止》,我们那个版本共四卷。我有时还在下面批注一些感想和看法,可以说是给文言文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文观止》,正所谓观此即止也可。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起我高一刚入学时,当批注完最后一篇《古文观止》,文言功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坚持下来很有奇效。
没有思想的深度,不仅会造成作文的低分,更会让人变成一个不完整的人
高一开始,我们成立了“子云读书沙龙”,每周活动一次,高二是“子云沙龙”活动的高频期,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读书。大家会对某一本书发表自己的意见,经常会有意见相左的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然后其他同学便也会谈到他们所争论的问题。这样的碰撞是很难得的,在这样的年纪,一群爱读书的人之间的交流,会让思考越来越深,愈加精微。没有思想的深度,不仅仅会造成作文的低分,更会让人变成一个不完整的人。
我们这一届高考要求的6本名著,其实我们在之前就读过一些。高一暑假葛老师带子云沙龙去参观了大观园,那次我们又算是复习了一遍红楼梦,每个同学负责讲解一个景点,我们在认真准备的过程中,收获很大,那天引来了不少游客,讲解的同学也很自豪。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写了很多,想了很多,关于红楼梦的种种。从开始的文笔幼稚,思想肤浅,到最后的也能“写出点东西”来,中间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看了许多名家的文章,才知道红楼梦竟然如此的博大精深。我们还由我的同学王逸微做主编编辑了《红楼探梦》,这个时候,一些同学是真正对红楼梦产生了兴趣,不是因为考试微写作要求写一个“红楼梦里我最欣赏的人物”而去胡编乱造,而是真正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
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物时,你根本不会发愁去想我到底应该怎么写这个人物,而应该手到擒来。语文学习终究要用情感的。语文也有理性,但语文不能全是理性的条框。
高考前,语文老师的考前嘱托,
整理了每道题的注意事项
到了高三,葛老师给我们整理的时事素材和专题素材。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积累写作素材,对于理科生来讲,这些材料,最后的确对我们帮助很大。有些同学在高考中用的就是当初老师所给的材料。毕竟说理需要材料支撑,而高三冲刺阶段没时间看新闻读书也是不争的事实。最后这些素材,也给很多人吃了颗定心丸。
临考的那天,葛老师并未多讲什么,而是发给我们一封很长的考前嘱托,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楚地整理了每一道题的注意事项,扉页上还有李赞给我们的祝福,原来2011年高考的语文单科状元李赞,也是葛老师的学生。没有想到几年后葛老师的学生又是语文单科状元。但看看我前面所说的这些,可能这也是必然的吧。
作文为什么拿不到高分?
都是因为读的书还不够
在语文学习上,我其实没什么独特的方法。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看书看的很多,我只能很惭愧的说,我看书看得真的很少,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很遗憾的地方。也有人说,你是不是有什么考试技巧。的确有,但那可能并不那么重要。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种误区:有人认为学语文不用太用功,反正到时候有人瞎写也能蒙高分。这种说法也未免太看不起阅卷老师了。语文当然是要练的,但不是像我们刷数学或是理综那样,比如写作,微写作和大作文全要练,但很多人练的特别狠,最后也写的很不好,这到底为什么?
写作要抓住写作的规律,就像做数学要抓住条件的内在逻辑联系一样。一旦你明白了那种规律,那么只要肯练,必定有效。如果不明白那种规律怎么办?也很简单,那就是学。向写的好的同学请教,看看他们的文章有什么共性,然后认真总结,可以有些“小套路”,但不要总那样写。因为题目总在变,一个套路不可能走遍天下。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停止阅读,不要停止阅读!作文为什么总是三十六七分,为什么自己写出来的文字总是没有灵性,不生动,不深刻?那都是因为读的书还不够。读书这件事,功到自成。如果你读的书够多,那你在语文学习中就总是心里有数的。读书这件事越早越好。我的很多同学在高一的时候也看到了以往学长的嘱托,结果心中不以为然,最后只得自吞苦果。
语文靠的是长久积累,
一定要听语文老师的建议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一定要听老师的建议。没有人比语文老师更懂语文,如果肯学,老师必然帮助,只是要能吃得了苦,努力总会有回报。
最终还是要说,语文靠的是长久的积累。不是什么培训机构也不是考前作文冲刺班,听一个讲座不如读几篇文章,去外面补习一节课不如思考一下怎么改改上一篇作文。再有,太看重分数的人,最后都无一例外的没有得到分数,切记。
附:高中阶段读书清单
没有加入12本高考要求名著
(个人看书习惯不好,杂而不精,不建议大家学习)
名家评点及研究类
《人间词话》王国维
《蒋勋说唐诗》蒋勋
《蒋勋说宋词》蒋勋
《周汝昌梦解红楼》周汝昌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经典常谈》朱自清
《政治秩序的起源》弗朗西斯·福山
古典类
《孙子兵法》
《儒门经济长短经》
《鬼谷子》
《论语》
《庄子集解》内篇【清】王先谦
《资治通鉴》卷一二
《焚书》
小说,散文,传记及其他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围城》钱钟书
《白鹿原》陈忠实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
《我们仨》杨绛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沈从文集》沈从文
《一辈古人》(散文集)汪曾祺
《彩云聚散》(散文集)汪曾祺
《受戒》(小说集)汪曾祺
《正红旗下》老舍
《小型的复活》老舍
《旷代的忧伤》林贤治
《把栏杆拍遍》梁衡
《古典之殇》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王开岭
《愿生命从容》周国平
《浩气长存》林非
《清欢三卷》林清玄
《走出历史的烟尘》
《陈寅恪与傅斯年》
《毛泽东传》
《毛泽东选集》卷一
《我与地坛》史铁生
《民主的细节》
《傲慢与偏见》
《菊与刀》
杂项类
《三体》1-3
《银河系漫游指南》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卷
《明朝那些事儿》
转自:NLP萨提亚亲子,ID:NLP_333
· · ·
更 | 多 | 阅 | 读
转载:请自行注明以上相关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文中观点仅为作者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开篇注明的文章来源信息,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这里,有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