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本体回归”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2022年1月9日,《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举办了主题为“‘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本体回归”线上工作坊,围绕“双减”政策背景,学校体育如何落实学生的成长性与教育性问题,探寻体育教育之本。做主旨发言的专家有国务院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晓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水泉教授,湖北省骨干教师、武昌实验小学徐仲书。





“‘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本体回归”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体育与科学》主编程志理编审在论坛开场白中说,双减政策下达已经半年了,起初期刊之所以没有立即组织文章,主要想看看双减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的执行情况,基于事实平台的学术研究才是解决问题的研究。半年后的今天我们举行这样一个论坛,期盼各位专家和参会的学术伙伴,对双减政策下我国学校体育的观念转变以及发展,还有体育课外培训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学理上能够予以研讨。

程志理说,“双减”政策与国家“教育分流”与人口红利消失后劳动力市场的社会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与长时间高考升学率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与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的青少年体质下降有直接的关系。双减政策出台后,他多次访谈式地接触过一些学生家长,文化科目的教育培训依然有需求。文化科目的教育培训被限制以后,非学科的体育教育培训火爆起来,但体育培训机构依然按照中考体育的项目设置内容,并不主要是着眼于提升学生运动素养或者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其实,双减政策的出台,倒是在国家制度层面给了作为教育有机部分的体育回归本体的一次机会,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让体育作为学校课程有效落实,解决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成长性与教育性问题,是需要作学理上辨明与确认的。

 

汪晓赞主旨发言的题目是《坚守与突破——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的价值与使命》,她从三个坚守和三个突破进行表述。第一,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让运动场更有温度。首先要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其次要打造优质的体育健康课程,华东师大课程研发团队开发的KDL体育健康课程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Know it(知之)、Do it(行之)、Love it(乐之)的课程理念,旨在培养懂运动文化、有运动能力、热衷于运动的人;同时要严抓课堂教学质量,课标组组长季浏教授在2015年就提出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课堂教学要满足运动负荷的要求、每节课十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结构化运动技能的学习三个要素;最后还要营造浓郁的活力校园氛围。在双减政策下,华东师大团队就已经尝试了入校指导放学后四点半以后的活动。强调运动场更有温度不仅仅是孩子们在运动,还要触动教师走到运动场,每天锻炼一小时。第二,坚守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底线,让全民共享学校体育的红利。第三,坚守以体育人的功能与价值,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不仅能够提高认知,增强注意力,还能改善不良情绪。


三个突破分别是,第一,突破固有的教育思维,从传统的体育向新时代体育转变。2020年12月,华东师大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提出了“兴、融、亲、常、智”五+体育行动愿景和五大行动方案。第二,突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从孤军奋战向家校社联动转变。第三,突破固有的评价体系,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希望通过坚守与突破,让学生在体育与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贾齐主旨发言的题目是《以减负为背景的学校体育发展》,从三个方面讨论。首先,体质问题的基本性质和学校体育定位偏差。青少年体质下降和学校体育是怎样的一种因果关系?sports的基本性质是自由性和余暇性,强制性参与或剥夺都不符合sports这一原始属性。体质属于生物学范畴,把增强学生体质当作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显然是不合适的。其次,关于减负和体质的关系。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将来的生存质量才有可能有保障,而不认同所谓的职业教育,课外补习浪潮应运而生,导致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减负仅仅是对学校教育外部环境的一个改善,并没有直接把家长的担忧削减。再次,学校到底是干什么的?基础教育是关系到长治久安的不能忽视的政治问题,现在青少年体质已被提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基础教育已远远落后于社会。我们要考虑怎么把这个危机变成一个发展契机?需要行政手段界定基础教育哪些方面是强制性的以及程度和界限,同时要合理采用选拔性评价和非选拔性评价。

 

  王水泉主旨发言的题目是《双减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双减”背景下体育课程、教育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展开。基于对国家出台《“双减”意见》的背景,其中体育课程、教学的位置,以及其主旨(“精准施策,重在质量”)的解读,指出“双减”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在时间和机会得到保障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是切实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且后者才是根本。另外,针对《“双减”意见》将校外体育培训看作非学科类培训的说法,他还对体育是否属于学科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支持体育应该作为一门学科,但指出由于没有独特的学科理论和独特的研究方法的支撑,当下的体育还称不上一个学科,体育要成为一门学科,必须从这两方面去努力。

 

  徐仲书主旨发言的题目是《双减政策下的学校体育优质发展如何落地》,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双减政策给学校体育优质发展带来的机遇。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了,现在家长对孩子体育重视程度提升了,体教融合的空间在增大。第二,需要把握方向和改变思维。学校体育应该扎根于教育,明晰义务教育的核心是普及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一定要抓好体育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第三,关于体育中考。当下的新中考,考试科目是有增无减,最后减少的只能是学生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小学中高年级体育课程的学习要回应中考内容,因为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习内容和需要中考的课程科目多,在小学进行必要的、充分的学习,就能做到学生在初中“减负”。以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在政策的落实相对要比中学更好,因为它有时间和空间。


最后程志理做了提炼性的总结,他说,听了四位专家的主旨发言颇有启发,汪晓赞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的新体育课程体系蓝图,这是中国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创新之处。汪教授的观点与他在阐释“体教融合”时提出的“体育三性”——命赋性、成长性与教育性,有相似之处,因为体育是一项以体力为基础以智力为灵魂的事业。贾齐站在国家基础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义务教育与体育校外培训市场的关系;“无体育不教育”口号的合理性置疑;体质测试和运动技能的关系;一刀切选拔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比如体质测试)和非甄别性评价(比如过程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体育作为教育对一个国家来说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是关乎国家命脉的问题。长治久安的全民身心健康是民族体质人类学的命题,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更是一个民族体质健康的基础。王水泉教授仔细解读了“双减”文件精神,讲了体育教育的质量问题和体育的学科属性问题。体育教育的质量需要从体育课程论与教学论入手阐释,自然就涉及体育的学科属性。新中国以后我们的体育学建设遵循苏联体育学模式,强调“巴甫洛夫学说是体育的自然科学基础”的理念,认为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这就与生物学交叉,失去了学科独立性。在“体认范式”本体论理路引领下,近些年的体育学研究开启了行为学转向。由研究“人体”的“生物体育学”定位,开始向运动行为叙事的“行为体育学”迈进。已有的基于科学还原论的研究成果,作为相关性研究为体育学走向独立学科门类,提供了运动行为多元互证叙事中“证实亦或证伪”的学术依据,我们找到了一条体育学逼近运动行为真相的“方法学路径”。这次论坛我们在做方案时,特地请了体育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徐仲书老师以他在小学教体育切身感的体会,讲了“双减”政策给学校体育优质发展带来的机遇,体育课程校本化解决影响学校体育优质发展落地的关键性、重点性、难点性问题。

 

本次工作坊的学术综述全文将在《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2期中刊载,敬请期待。









往期回顾 

邀您参加| “‘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本体回归”线上学术工作坊

《体育与科学》入选《2021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从“郎平话语”看体育传播中的集体记忆嬗变

“身体美学的体育价值和意义”学术工作坊顺利召开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