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冬奥精神:“中国梦”的国家形象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2022年4月8日)的讲话中所提出“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北京冬奥精神,这是继“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等之后,未来体育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昨天本刊编辑部以学术工作坊的形式召开了“北京冬奥精神: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召唤”主题论坛,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罗岗、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宏、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路云亭、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智慧四位专家,做了主题性主旨发言。



程志理主编在开场白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提出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北京冬奥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尽善尽美的人生准则,更是中国梦的明晰化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中得以落实,也对应了2021年国际奥委会所增添的新格言“更团结”的意义,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人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贡献。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不可估量的精神召唤,特别是在俄乌战事国际动荡的当下,其和平意义尤为凸显。北京冬奥会的巨大成功意味着奥林匹克运动过去的结束,新时期的开始,又一个奥林匹克运动黄金时代的来临。体育运动是国之重器,代表着文化正统。世界不能没有体育运动,体育运动为世界树立文化在场,运动场就是不死的文化场。


罗岗从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说起,分享了他对北京冬奥精神的理解。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一次文艺的叙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卷。他对2008年北京夏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进行了比较诠释,北京“双奥”有“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的分别,展现了从“中国”的故事到中国“故事”的文化传播学理路,并将之称为“我们做了一次减法”。2008年北京夏奥会开幕式讲述的“‘中国’故事”重点在“中国”,思考的是怎么把“中国”作为一个故事来讲,太极八卦等传统文化符号的极致运用及奇观化的表现方式。程志理说这是一次民族体育世界传播的形象化文化再生;而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则以开放性的结构与时代感讲述了中国的“故事”,其重点在“故事”,是整体性、情节化的呈现,重点突出以人为本。当“中国”的故事成为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故事的时候,“中国”不再是静态的文化元素,而是具有高度能动性的参与者——大众在中间扮演着重要角色,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人公。2022年冬奥开幕式做到了民族性与人类共性的统一,做到了时代与历史的融合,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积极参与的精神气质。


丁宏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出发,对北京冬奥精神做了政治学意义上的学理分析,认为北京奥运精神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充分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长期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更多的代表西方文明理念,中国人作为参与者而入其中。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随着中国文化和智慧为奥林匹克精神增添新活力、给予新启迪,中国人从参与者逐渐变成主导者。从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到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期间所呈现的不仅是体育的变化,也是中国百年变局的缩影,对我们来说是包含经济、文化、民生等全方位的变化和发展。北京冬奥精神的诞生也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分不开。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到了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重要性。通过举办冬奥会,在冬奥精神的弘扬中,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对体质健康的关注。总体来说,北京冬奥精神与建党精神一脉相承、相互融通,和其他的建党精神一样,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不同表现,其内涵和实质则是激励我们要切实把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路云亭从多元化的视角对北京冬奥精神予以解读,展现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文明性,认为,第一,北京冬奥精神弥补了中国目前信仰危机的问题。第二,北京冬奥精神实现了和历史的和解的问题。第三,北京冬奥精神具有了“仪式化治疗”的意义。今年的北京冬奥会相比较与14年前的2008年北京夏奥会,我们不再把中国作为符号概念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消解了压抑感。这实则是一次仪式化治疗,抽象的“中国”人成为了自然人。第四,北京冬奥精神是一次礼乐文化的重构,以礼乐文化为新的起点,呈现了中华礼乐教育文化或者说儒家文化新的表达。程志理说这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礼乐文化是有两千余年历史的文明共同体的形态,表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根基,反映了传统文化是有底蕴的文化。而这也是中国为什么与欧美等国不同,为什么要记住这个命运共同体,而不和欧美的新教伦理等搅在一起的原因。北京冬奥精神所体现的强大、传承等,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思想的日益成熟,即已经把礼仪文化完全兼容,这是一个很大的文明进步。


王智慧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北京冬奥精神对当前社会的整合意义和时代价值,他讲了这样几点,首先,北京冬奥精神回答了共同体何以凝聚的时代之问。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是不同团体、不同社会组织、不同个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这种共同体凝聚,表征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也为北京冬奥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力量根源和实践品质。从这个意义上看,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国人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创立的适应、改造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伟大行动,不仅强化了“家国一体”的伦理观念,而且还引领了精神共同体层面上的“家”和“国”的“共同体化”实践过程。第二,北京冬奥精神强化了社会团结中的集体意识。在北京冬奥会的筹备及举办期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普通民众在“一起向未来”的口号感召下,呈现了由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基于“集体意识”而建立的共同体连接。反映了北京冬奥精神在个体原子化的现代性语境之下整合社会连接,进而实现社会团结的一个重要触角。传递了从连接到团结、个体化与社会化、集体性与公共性的社会团结互动机制。第三,北京冬奥精神提供了人类文明演进的中国方案。北京冬奥会的顺利、成功举办,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效运营状态。北京冬奥精神不仅促进了共同体凝聚和社会团结、书写了无与伦比的中国故事,同时也为奥林匹克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演进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





往期回顾 

“体育强国”,一图能读懂吗?

程志理//北京冬奥:奥林匹克运动黄金时代的精神召唤

陈小平教授对话录:中国运动训练发展

本期推荐| 钟南山院士学术访谈录:体育融入生活的“主动健康”模式探索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