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发展是用文化的语言写成的——《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乡村振兴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简讯


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部署之一,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乡村振兴上,体育发挥着独特作用,能够促进城乡体育融合、全民健身战略等的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是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产物,也成为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探究体育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关系,阐释操作过程中的意义和实现路径,《体育与科学》编辑部于7月2日召开”乡村振兴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学术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特邀了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改革处李君良处长、江苏省政府研究室社会处金世斌处长、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胡庆山教授;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李平教授、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董红刚教授、泉州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任慧涛博士。另外线上听会的学者参与了研讨与交流。


《体育与科学》主编程志理在开场白中说:乡村振兴计划是十九大的战略部署,也是国家脱贫致富攻坚战略的号角,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特色乡镇建设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解决城乡经济差距的方式。中国的“乡土实践”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民国时期梁漱溟先生到费孝通先生,一大批学者都有著述。温铁军等先生关于“乡土建设”与农村发展的论述,都对乡土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今天的特色乡镇建设是继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后的再一次乡土实践的操作。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种措施,孕育于国家特色乡镇建设规划,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能够为今后体育特色小镇尤其是国家特色乡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李君良立足于江苏省近几年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实践成果,从特色小镇是什么、乡村振兴应该做什么、体育特色小镇怎么做三个方面做了主旨发言。首先,特色小镇是现代的新型产业布局形态之一,是培育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吸引人才、资金、产出多功能的集约开发空间。他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有地域特色、充满生态魅力且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空间,可以通过“三生”融合、“产城人文”融合等六大内涵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诠释。其次,乡村振兴要聚焦乡村的发展、乡村的建设和乡村的治理三项重点工作。他认为,乡村的关键在于发展,乡村的发展建设就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要通过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体育+”等第三产业。最后,体育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对其他产业具有辐射作用,能够形成立体多维度的产业生态链。因此,要聚焦体育装备产业、品牌赛事以及独特的体育休闲产业“三大方向”,把握宜居环境、人才吸引以及市场主导“三大核心”,实现同质经营走向错位发展、单一走向多元以及体育休闲走向体育文化“三大同步”。


金世斌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三个关键词对体育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进行了阐述。首先,他回顾了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经历了较少关注、迅速成为热点到大幅降温三个阶段。从一定程度上看,特色小镇更准确来说应该叫特色产业小镇,是一种微型产业经济区,与园区和开发区有着本质区别,其立足于“集聚理论”和“田园城市理论基础”的指导思想,既有横向扩展又有纵向延伸,既要有城市功能,又要有乡村氛围。其次,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之间是相互赋能、相互助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表现为空间布局一致、功能作用一致以及价值追求一致。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乡村振兴更加宏伟、系统,而特色小镇则更加微观、具体。最后,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要处理好长期与短期、个性与共性、政府与市场、功能与平台的关系,要着重把握突出体育特色、突出市场主导、突出顶层设计、突出人文性、突出数字赋能五个“着力点”。


胡庆山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分析农村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特色小镇之间的交叉切入点,聚焦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问题。首先,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在增强农民身体健康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强调,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农村生态区的发展、农村的乡风文明及治理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体育特色小镇对农村体育的推动大有可为,是实现区域产业化发展的一种城镇化的新形态、新业态。其次,当前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缺乏成熟的模式,同质化严重,大量建设是政策红利还是真实的消费需求推动,如何确保体育特色小镇的长期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是后期发展需要直面的问题。最后,基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他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是推动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当前农村体育的发展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满足农民群众美好健康生活需求,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也要着力于政策融合、体育融合、生态融合、健康养生等方面。



学术交流部分

工作坊的第二部分是对话式的学术交流,李君良回答了李平提出的体育特色小镇内生动力、市场中政府与企业角色扮演的问题,他认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应该更多地依靠自然禀赋而非政府规划,依靠特色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强调人才和资本这两个关键要素,同时要合理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机制,促进市场和政府的有机结合。李君良还回答了董红刚提出的如何将社会组织培育起来并形成的市场社会政府共建的局面,以及体育赛事运作体系的问题,他认为在与市场合作时要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这一资源,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打造地域品牌特色休闲项目以及品牌赛事,突出不可复制性。在回答任慧涛提出的产品跟消费之间如何平衡和匹配,以及怎样看待其他产业打破传统产业原有格局的问题时,李君良说两者之间难以平衡,但可以通过引流达到相对平衡,同时要明确其他产业(房地产)和体育特色小镇两者之间的手段和目的关系。

金世斌回答了任慧涛提出的文体旅融合与体育特色小镇的内在逻辑,以及如何看待县级政府进行体育产业开发的问题,他认为两者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有边界,而体育产业集团的建设是第一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则需深入思考。金世斌还回答了李平提出的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育小镇的问题,他说要融合中国文化元素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不能割裂有机整体。



这次学术工作坊,是在体育特色小镇社会实践发展进程中的研讨,多年的实践有积累有教训,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土壤,形成了“质料”。体育运动是社会的构建方式,对于解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以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具有工具理性的意义。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三农问题”“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立足文化地域特色,聚焦社会市场需求,植根传统文化血脉,在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下谋求发展新方向。



往期回顾 

“体育如何纳入国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听听这些专家怎么说

我们谈体育学研究,为什么总是离不开母体学科?

俄罗斯的体育强国是怎样炼成的?

2022年高考作文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可以这样写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经济发展是用文化的语言写成的——《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乡村振兴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简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