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波教授访谈录​:从“清华模式”到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王松,陈怡莹 体育与科学 2024-02-05

摘要  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为切入点,围绕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议题,对清华大学刘波教授进行学术专访。他认为,清华体育百余年来一直践行“体教融合”、追求“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了“清华模式”,这与清华体育的历史、理论、实践相关。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从以大学体育教学为主的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两个维度发力。除此之外,他还重点提出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主张,探索并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理论体系、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其相关论点对新时代大学体育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从“清华模式”到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刘波教授访谈录

文 | 王松,陈怡莹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5期)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希望同学们发扬好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心怀“国之大者”,追求一流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和体育育人的实践,对于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与实践指向作用。“清华模式”是我国大学体育的旗帜,要进一步发挥清华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引领和全面带动作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伟大旗帜,科学研判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探索并建立中国特色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提出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

刘波,现任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兼任中国奥委会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副组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秘书长、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副主任委员。自1998年硕士毕业留校工作以来,全面参与清华大学国家级学生运动员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2008年从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博士毕业,进入清华大学体育部工作,作为清华体育工作的负责人,见证了“清华模式”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演进。同时,刘波立足大学体育实践,将大学体育实践转化为系列理论研究,如德国体育研究、体教结合与体教融合研究、大学体育研究等。因此,刘波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者与管理者。现将对话内容整理如下,以期为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谈起


笔者:刘老师,你好。非常感谢你抽时间参加这一次的访谈。这次访谈的出发点是一年前,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清华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也涉及体育。当时,你作为清华体育的负责人,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清华体育,在此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刘波(以下简称“刘”):我感到很激动,也很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来视察,是因为清华大学110年周年校庆,但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清华体育这是我没想到的。这充分肯定了清华体育传统、清华体育现状以及清华体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又能够把这些内容展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面前,这是令我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的。


笔者:我们与你的感受是一样的,我想这对于每一位清华体育人来说,都是难忘而又振奋的一刻。那么,你能给我们讲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内容吗?我们非常想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清华体育乃至整个大学体育作出的最新指示。


刘:可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具体内容,我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清华大学西体育馆,在体育荣誉室观看历史照片、实物展览,了解体育馆保护利用、学校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展体育教育等情况,并表示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希望同学们发扬好清华大学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毛主席的说法来强调体育的重要作用,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还强调了由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和一直坚持的“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都非常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针对体育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当时由我给习近平总书记讲解,能明显感觉到,清华体育尤其是清华的体育传统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也给予了深切期望。


笔者:体育在清华大学中举足轻重,具有光荣的传统与传承,同时体育也是大学校园文化有机组成部分。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具体内容?


刘:我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理解是体育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塔尖,需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大学体育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体育教育和一流的体育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育人的重要指示,引领我国大学体育迈向高质量发展,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


笔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就曾指出清华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清华体育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一面旗帜。那么,你作为清华体育工作的负责人,在接待习近平总书记的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感受?


刘:在接待习近平总书记的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随和、平易近人。可以看得出,他对体育运动很热爱,也很熟悉和了解,同时也对体育非常重视、心怀殷切希望,而且还为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就是要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笔者:习近平总书记来清华考察,能够看体育、谈体育,我想这对于后续清华体育工作一定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对此,你能否谈一下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下清华体育工作应如何开展?


刘:对,我感觉清华体育任重而道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我认为清华体育工作将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加强:一是要强化体育育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体育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使体育工作成为学生价值塑造的重要渠道;二是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坚持做好长跑和游泳两个特色体育项目,组织更多课外锻炼和竞赛活动,使学生至少掌握两门运动技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是要起到更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清华体育的影响力,让清华体育的经验和做法影响更多高校,发挥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笔者:目前,我们也可以看到、体会到清华体育已经不拘泥于外在的形式,根植于每一位清华人的内心,这是传统,这是精神,这也是文化。这不禁让我们对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产生浓厚的兴趣,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刘:清华体育离不开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而且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认可。清华的体育传统,与清华建校的历史有很大关系。我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1911年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使得清华大学自建校起就对体育运动格外重视。它引进的是西方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而且屈辱的建校历史也促使所有清华师生怀着强烈的爱国心,所以马约翰先生曾经说过,送去美国的学生总要像样一点儿。1914年,清华实施“强迫运动”,注重体育的迁移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马约翰体育思想。这为开拓清华体育做出了特殊贡献,马约翰所倡导的爱国爱校,经常说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英文是fight to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以及体育家道德也就是sportsmanship等成为清华体育传统的内核之一。因此,马约翰先生也被誉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笔者:你刚提到了马约翰的体育思想,包括注重体育的迁移价值,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十分有价值,能为我们详细展开讲讲吗?


刘:我认为马约翰对体育的认识是非常全面的。他在1925年到1926年第二次去美国春田学院留学的时候,完成了他的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就是体育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强身健体,二是育人,即人们能够把在体育运动中所产生的优秀品质转化到社会生活中。所以马约翰当时得出的结论是:体育是培养优秀公民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在他这种认识下,清华从建校开始,就特别重视体育的育人价值,把体育作为学校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以马约翰体育迁移价值理论作为支撑的。而且,蒋南翔校长曾在庆祝马约翰在清华服务五十年大会上,对马约翰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的热心倡导下,培养了清华师生热爱体育锻炼的风气,树立了清华大学良好的体育传统。清华体育工作方面的建设和成绩,是同马约翰先生的正确认识和长期努力分不开的。


笔者:除了体育的迁移价值,“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也流传甚广,这也是清华体育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吧?


刘:是的。说到这个口号要从蒋南翔校长对体育的重视开始讲起。蒋南翔校长一贯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重申了清华的传统“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提出清华体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方针指导下发展,又从“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对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作出科学诠释,即要努力做到“四好代表队”,运动员在保证竞技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兼顾学习成绩。1957年,蒋南翔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句广为人知的口号。它蕴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及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努力目标。这是蒋南翔体育教育思想的高度凝练,也是蒋南翔体育教育思想与时俱进的最佳体现。从“红”与“专”的辩证思考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科学阐释,蒋南翔体育教育思想也从萌芽走向成熟,传承着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


笔者:我们作为一名清华体育人,也一定要坚定信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咱们清华体育还有别的口号与理念吗?


刘:有的。“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是2001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希提出的体育教育观。他指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真正体现“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指导思想,必然要求我们在学校体育的价值体系中,要坚持“育人至上”的原则,即培养人是学校体育的最高价值。还有,在2014年,咱们学生自发喊出的“无体育,不清华”。当然,这一口号从诞生到传播,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这实际上反映了清华人对清华体育传统和清华体育精神的认同。我们在2020年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清华学生对“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和“无体育,不清华”等口号的熟知和认同程度,甚至超过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笔者:那么这些口号与理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刘:在我看来,这些口号与理念联系起来,其实就是清华的体育传统比较完整的表述。从马约翰“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到蒋南翔“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陈希“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再到新时代的“无体育,不清华”,清华大学在体育口号与理念的谱系上,体现了从卡里斯马到集体无意识的价值导入,呈现出大学体育价值理念的文化记忆。如今,清华已逐渐形成了“有理论、有理念、有目标、有口号、有实践”的全方位体育教育体系和体育文化传统,这其中,“体育的迁移价值”是清华开展体育工作的理论指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是清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每一个清华人都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而“无体育,不清华”则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和清华重要的办学特色之一。



2

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审视——以清华大学为例


笔者:你对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的讲解,使得我们对清华体育有了历史性、系统性与完整性的了解,我们再一次对清华大学体育的传统有了全面的认识。虽然我们也是清华体育人的一员,但之前只是断断续续的碎片化了解,这次听完你的讲解我们学习到了很多。还有,我们注意到你在近些年针对大学体育开展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请问当初你是如何关注到大学体教结合和体教融合这个研究领域的? 


刘:这其实与我在清华学习、工作经历和德国留学经历三方面有关。


笔者:我们了解到你在清华学习的经历是材料系本科、经管学院硕士,这些经历看起来与大学体育的关系并不是很大?


刘:不能这么说,我上大学时是一名学生运动员,是校田径代表队的一员,对清华体育有着深刻的认识。对于我而言,清华体育百年来一直践行体教融合,这也是有章可循的。马约翰曾说过,有人说他只留心运动员,不关心全体学生,这是对他的误解。他其实一方面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清华扬名,一方面要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可以说,这应是最早谈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校体育发展观的论述,对清华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学校体育上,清华大学自始至终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两方面的培养。


笔者:在工作方面呢?


刘:我于1998年硕士毕业之后留在清华大学团委工作,一段时期内,我负责清华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工作,比如赛艇队和跳水队等代表队的管理。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当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试办过程中,学训矛盾和制度冲突日益凸显,这成为体教结合的主要困境。


笔者:德国留学经历一定对你之后的研究道路影响很大吧。


刘:是的,2002年我赴德国留学,攻读体育学博士学位。我发现德国在培养运动员方面普遍采取俱乐部模式,这一培养过程并没有出现学训矛盾。我对德国体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俱乐部体制为德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足球和冬季项目等在德国开展非常普及的运动项目。尽管因为国情和体育发展阶段不同,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体制暂时还不适用于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但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举国体制、多种培养模式并存发展的思路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所以我觉得我关注到体教结合的研究领域,跟在学校的工作经历和在德国的留学经历都是有关系的。


笔者:当前,体教融合已是学校体育重要议题,伴随着《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涌现出一系列的有关体教融合的研究,你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还有着丰硕的成果,对此,你能否向我们简单陈述一下目前体教融合的研究进展?


刘:好的。在《意见》出台之后,我国体教融合研究成为学校体育热点议题,主要聚焦在体教融合的理念阐释、价值引领与政策解读,以及体教融合背景下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体育院系改革与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我认为目前在理论层面上,一些研究已经对体教融合概念、理念等进行了初步探索,而且也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内容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则也已经出现了解决体教融合困境、探索体教融合路径等具体做法。但总体而言,我认为体教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未能从历时性与共时性来看待体教融合,也未能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来研究体教融合。并且,体教融合不仅仅是体育学议题,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议题,不能割裂来看。比如,2021年7月,国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我国基础教育有着非常明确的未来指向,与此同时,这也是实现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基础所在。因为,青少年只有从作业和课外培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


笔者:基于此,我们还特别想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大学体教融合的?


刘:我对大学体教融合的理解是,体教融合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诉求,具有鲜明的政治站位,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阶段既是青少年参与学校体育的“体教融合”最终阶段,又是承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新时代大学体教融合价值在于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切身的运动经历、工作经验以及当前体教融合研究动态,我认为清华体育百余年来一直践行着“体教融合”、追求着高质量发展,并形成普及与提高并存的“清华模式”。其提高意义上的“清华模式”,即体教结合“清华模式”,是指自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其普及意义上的“清华模式”,即学校体育“清华模式”,即全面育人。因此,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该从以大学体育教学为主的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高质量发展两个维度发力,实质就是蒋南翔校长提出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这与清华体育传统不谋而合。


笔者:你刚提到“清华模式”,如今清华模式已经成为清华体育的代名词。那么,清华为什么会开展体教结合的探索,它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呢?


刘:是这样,当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要是通过“举国体制”这一途径来培养,并且在一段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同时也加大了“体教分离”,并衍生出一些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学训矛盾。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实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我国开始在高校探索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径。清华大学被批准为首批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校,从1994年开始采取体教结合的方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即体教结合“清华模式”,明确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指导思想建设高水平运动队。1994年组建清华大学田径队,1997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跳水队,1999年复建清华大学赛艇队、清华大学射击队,2000年在原有基础上组建清华大学篮球队。当时体教结合“清华模式”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要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成立清华大学跳水队的时候曾明确要将体教结合“清华模式”作为现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笔者:“清华模式”最初是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出发点的,我们也看到杨倩去年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东京奥运会的首金,许多人说这是“清华模式”的成功。你如何看待“清华模式”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刘:从体教结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体教结合“清华模式”应该算是很成功的。这与清华大学竞技体育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民国时期的清华注重校际竞赛,曾主导发起了北京体育竞技会,并联合协和和汇文两校成立了校际竞技组织,形成了校园竞技文化根基,包括校内竞技和校际竞技,逐步完成大学的体育普及工作,也就是让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体育锻炼。新中国成立以后,蒋南翔校长便提出了“普及基础上提高”的代表队发展指导思想,探索提高,遴选出一批运动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建设体育代表队,围绕“业余赶专业”的训练目标,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如田径队的蓬铁权、胡方纲、吴文虎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清华大学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途径,重点培养在校学习、训练的学生运动员,形成体教结合“清华模式”,并形成了探索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理论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出胡凯、刘青、李翔宇、王宇、滕海宁、李俊霖、刘天佑、曹逸飞、杨倩等一批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可以说,清华大学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进而验证了“清华模式”。


笔者:我们可以看到,大学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重要阵地,从体教结合“清华模式”的角度来看算是较为成功的,你认为体教结合“清华模式”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吗?


刘:我认为体教结合“清华模式”推广起来有一定难度,它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理论、文化等。而且,“清华模式”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复制与推广,其他高校要从学其“形”转向悟其“神”。


笔者:确实,在学习体教结合“清华模式”的过程中,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地探索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在此之前,你能具体说一下“清华模式”存在的意义吗?


刘: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清华模式”存在的意义:打破了多年来体育与教育分离的局面,将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探索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新路径;为其他大学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提供了参鉴思路;为全方位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融合”培养模式打下了基础。


笔者:体育是清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育人至上”的时代使命。你如何看待“清华模式”在大学公共体育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刘:我刚才已经提到了“清华模式”有两种意义上的理解,外界公认的或较为显性的是体教结合或体教融合“清华模式”,事实上,清华大学的学校体育,也就是大学公共体育,也形成了“清华模式”,只不过这一提法比较隐性,或者说是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清华模式”的光芒所掩盖。学校体育关乎青少年健康发展,大学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对于青少年体育观、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体育精神等的塑造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大学公共体育的“清华模式”更加重要,在这个方面,清华也探索并尝试了许多特色举措。


笔者:哪些特色举措是清华体育所做的探索?


刘:这个首先还是要从清华体育传统的角度来谈。早在马约翰时代便贯彻实施了“强迫运动”,规定学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下午4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不能待在室内,必须到户外的操场去开展一些体育运动,老师们则会在操场上进行监督和辅导。马先生每次一到锻炼时间,就会拿着小本子,四处寻找学生、督促学生,十分尽心尽责。学校还通过举办校内运动会来促进清华体育运动的开展,并配以必要行政措施如“体育不及格不毕业,不能从清华出国留学”,来普及清华的体育运动。当时的标准有两项:总体力分超过300分和通过五项运动试验。五项运动试验现在听起来可能比较陌生,它包括一百码赛跑14秒,半英里跑3分钟,掷铁球20英尺,跳高45英寸,了解足球或篮球的比赛规则及普及知识或射箭获10分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强迫运动”的效果是明显的。可以说,在一段的时间内,“强迫运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运动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笔者:近些年,清华体育是否探索过一些新的举措?


刘:是的,在继承和发扬清华体育传统的基础上,目前清华的公共体育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坚持把体育课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二是我们采取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加强长跑锻炼;三是坚持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并在自主招生中增加体质测试环节;四是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竞赛活动;五是积极发挥体育代表队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六是在体育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尤其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清华体育工作能够长盛不衰、始终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为了提高大一新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我们从1998年开始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新生赤足运动会”。为了加强清华体育传统和体育精神的教育,2014年开始学校恢复了大一新生“第一堂体育课”。为了增加学生对长跑的兴趣和热情,在北京马拉松报名人数受限的情况下,我们于2015年4月成功举办首届清华大学校园马拉松比赛并坚持至今,每年都吸引超过3000名师生校友参加。为了增加重视体育的实际抓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对体育的严格要求,我们从2017年开始恢复了“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等等。这些积极的尝试都收到了良好的反馈和效果。


笔者:最后,你能用比较精练的语言总结一下什么是大学公共体育“清华模式”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清华模式”吗?


刘:没有问题,这也是我特别希望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大学公共体育“清华模式”也就是目前清华全方位的体育教育体系,可以用“5个有”来形容,即有理论、有理念、有目标、有口号、有实践。马约翰先生提出的“体育的迁移价值”是清华开展体育工作的理论指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是清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观,“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每一位清华人都在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无体育,不清华”则是由清华学生自发喊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清华特色的体育活动和发挥引领作用的工作思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清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主培养学生运动员”,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入校后在学校学习、住宿、训练,并通过集中编班的方式解决学训矛盾,以高质量的训练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通过在专业队注册的方式参加专业赛事,最终实现“业余赶专业”的目标,即以业余运动员的身份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3

新时代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向


笔者:你谈到的“清华模式”,使我们明确了“清华模式”不仅仅包括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清华模式,还有学校体育发展的清华模式。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应沿循什么样的逻辑进路?


刘: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在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大学体育在“全面育人”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觉得可以聚焦到政策制度、文化自觉、竞赛体系三个方面。


笔者:你能详细地说一下政策制度、文化自觉、竞赛体系这三个方面吗?


刘:好的。首先,我认为要从政策制度入手,加强顶层设计以保障高等学校体育高质量且有序的发展。在制度建构方面,切实把大学体育“全面育人”融入大学“立德树人”工作中,使大学体育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大学体育政策的执行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其次,在文化上,我觉得要唤醒体育文化的意识,形成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传统。挖掘大学体育的文化根基,从物质、制度、精神以及行为等方面建构大学体育文化,并重视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最后,在竞赛体系上注重“常赛”,建构大学体育高质量赛事体系。在理念上,要以大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务必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在赛事体系上,要面向所有大学生,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我认为还有一个关键的点是要通过打通大学体育联赛体系与职业体育赛事体系之间的通道,实现高水平运动员的流动。


笔者:当前的发展阶段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层面去做一些探索,你是否可以对今后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展望并对大学体育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刘: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研判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关键环节和发展趋势,并深化研究其历史使命、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旨在坚定不移推动大学体育迈向高质量发展。那么,在研究层面,我认为未来应着重从以下三点开展。


第一,我国大学体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为实践指向,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内容,从中挖掘大学体育的功能、价值与使命,形成新时代大学体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聚焦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维度,即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一方面要解读大学体育 “全面育人”内涵,形成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大学体教融合理论研究,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体教融合”发展道路。


第二,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演进与文化传承研究。应系统梳理百余年来我国大学体育发展史,研究大学体育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从历史进程中寻踪其文化传承,总结大学体育的“中国经验”,做新时代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研究。也要把目光放之四海,分析并总结欧美日等大学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体育的国际借鉴方略。


第三,需重点加强大学体育学科研究,即新时代大学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研究。要清楚我国大学体育学科体系的演进历程、历史成就与现实困境。立足国家“双一流”建设背景,阐释新时代大学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定位大学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的起点,从大学体育学科体系内容、结构、理论、要素、评估等维度建设大学体育学科体系。


笔者:着眼当下,在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中,我们应该重点研究什么?


刘: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研究解决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真问题”,比如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体教融合”落地、竞赛体系改革等,这些都是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真问题”。


笔者:清华体育作为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旗帜,理应发挥清华体育高质量发展时代引领和全面带动作用。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及“清华模式”这一面大学体育发展的旗帜,你能否向我们谈谈未来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方向?


刘:大学体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栋梁之材的攻坚阶段。我认为未来大学体育的发展有三个重点方向:一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二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三是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清华体育百年来一直践行“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这实际上也就是现阶段所倡议的“体教融合”。因此,清华大学在学校体育和高水平运动员培养这两方面,我认为是成功的,这与清华大学光荣的体育传统密不可分。对于未来清华体育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是要继续弘扬重视体育的光荣传统,努力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体育学科,实现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


笔者:能再具体谈一下吗?


刘:具体来讲的话,我认为首先是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清华在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栋梁之材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后续还是要继续发扬好清华的优良学风和体育传统,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大学体育面向高质量发展,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大学体育发展寄予的深切期望。


笔者:目前,清华大学有什么具体体育工作计划吗?


刘:有的。目前,清华大学正在制定《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我们希望能做到在体育工作方面有引领、有依据、有抓手,为清华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制度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我们也注重可操作性,如实施了“第一堂体育课”以弘扬体育传统,重提了“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等等。下一阶段清华体育还要在现有做法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推出有抓手、具有可操作性的系列举措。


笔者:你认为这对于其他高校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刘:兄弟院校可以借鉴清华大学的“强迫运动”,从学校规章制度入手,出台适合本校的“强制性”体育规定,并加强大学体育课程建设,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同时构建完善的大学校园竞赛体系,使大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笔者:“健康第一”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理念,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的一个核心理念。我们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也能看到清华体育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你刚才说到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


刘:是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具体讲是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体教融合的方式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是大势所趋,也是大学人才培养全面性和多样化的表现。新时代背景下体教融合是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实践探索过程,未来体教融合“清华模式”还是要坚持自主培养,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以及更具可持续性的像王宇、杨倩这样的“学生运动员”。“清华模式”在新时代从体教结合逐渐过渡到体教融合,旨在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这是对高水平运动员高质量发展探索的示范与引领。我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各高校应提升育人高度,不能单纯将“争金夺牌”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定位,而要从“全面育人”的角度来考虑。此外,各高校也要“因地制宜”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全面考量自身的综合实力,选择更适合自己学校的模式,或者重新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努力做到“一校一队一特色”。


笔者:事实上,清华体育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运动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怎样看待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刘:刚才我们其实已经提到了清华体育学科发展相比较而言偏弱一些,这也是清华体育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放眼全国,对于未来我国大学体育学科建设,我认为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要逐步建立我国特色的体育学科体系;二是要为高等教育发展做出支撑和保障。我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不仅对我国大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而且对助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体育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价值,因此要在梳理体育学科体系的演进历程、历史成就、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特色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重点解决我国特色不突出、重点学科不明晰、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迟缓、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社会贡献度待提升等问题。实际上,学校体育的开展离不开体育科学研究的指导与支撑,无论是普及意义上的体育课教学、课外竞赛和大众体育健身,还是提高意义上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都需要有科学的指导,尤其在促进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完善体育学科建设和加强体育科研进一步发挥指导广大师生科学锻炼的作用,能够使全体师生保持身心健康,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清华大学的发展历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因此,清华体育作为清华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亦是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谈起,是源于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和体育育人的实践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清华模式”是我国大学体育的旗帜,以此为案例审视我国大学体育发展的现实,进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探索新时代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向。






原文刊于《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5期,如果其他媒体或机构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文献引用格式:

王松,陈怡莹.从“清华模式”到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刘波教授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22,43(05):1-8.




往期回顾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5期

许昕训练学对话录:乒乓球技术训练实践叙事

于善旭:新征程体育强国建设法治提升的审思——以新修《体育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

新刊速览 |《体育与科学》2022年第4期




体育与科学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

投稿网站:

http://tyyk.cbpt.cnki.ne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波教授访谈录​:从“清华模式”到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王松,陈怡莹 体育与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