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经契约No.13021|Eric行为条款:神经漫游者的奥德赛—从列斐伏尔到赛博炼丹实验

鹿小姐 阅录评 2020-09-11


前情

空白合同1号  《神经契约》

17人签署神经契约  神经契约No.13016

神经契约No.13017  神经契约No.13018

神经契约No.13019  神经契约No.13020


神经契约

序号

13021


Eric与阅录屏签署神经契约现场

今日发布神经契约

No.13021:童菲&阅录屏


&


Eric神经契约行为条款

神经漫游者的奥德赛

从列斐伏尔到赛博炼丹实验


序章

缔约:鼎革颠覆的力量


1858年,英法联军攻破大沽口炮台,签订《天津条约》。


2018年,我们和岳路平签订了《神经契约》。


“过去180年来,中国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原子与比特之间进行过各种西游、奥德赛和长征。在这些或残酷或浪漫的征途中,契约始终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从耻辱的南京条约到网络上狂欢的‘约不约’,从古典政府到现代组织,从比特自组织到虚拟帐号,从严肃到戏谑,契约正在以摩尔定律的加速度席卷我们的生活。”——转自《签下神经契约,灵魂与肉体双双出格》岳路平&王子一



160年前的“列强不平等条约”,用武力击溃曾经大清帝国的“安全格”,逼迫这个“国家”步入现代化国家的阵列,在近百年的屈辱与血泪代价中完成“进化”。今天,我们和跨界艺术家、互联网思想者岳路平签订的这一纸“空白契约”,也许,同样具有某种可能性上的颠覆冲击。


总会有相信的人,和当真的人。更本质的说,是“渴求与拥抱变化的人”,会去认真面对这份契约,为探索与实践一种“可能性”,当真,就是值得了。


我们将选择一处真实的城市区域,作为这次艺术探索行动的“创新实验室”。通过为期数月的持续“开源”行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跨界思想先锋,和所有对于“新的可能性”有所期待和需求的人们,在此展开行动,用以实践“神经契约”,并鞭策“乙方”岳路平的超体进化。


《神经契约》也许是一纸空白,只落下了两个中文名字。


也可能,它将成为一次或戏剧性的,或颠覆性的历史事件的见证。


创新者们,戊戌年岁末,行动起来。



行动


让思想者走出“白盒子”,出离UCCA,甚至离开“帝都”——国家权力心脏的空间——让我们把经纬度聚焦至东经117 10’北纬/39 10’:曾经160年前欧洲列强抢占,并建立“九国租界”物理空间的“破界实验室”,而如今已成为16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天津。



接下来,自戊戌年冬至节至己亥年立春节,我们将在七周、49天时间内,持续邀请艺术家、设计师、跨界思想先锋,和更多青年的肉身们,亲赴这座实验室,与我们精心设计的49个“超时空链接”的物理空间内,完成与本地小伙伴,六十万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无边界互动,共同“赛博炼丹”——用思想与欲望,碰撞产生出千姿百态的“赛博出格”成果。


以此“集体出走”的行为艺术,向“互联网思想者大会”致敬。



“已知”节点行动简介(供执行者任选其中的某个或全部行动)



“千人千面”和“一人千面”


这是一项对“精神分裂症式生存现状”的示范,和群体性生活样貌采集。或者,简单点儿说,这是对《神经契约》乙方岳路平的一次想象力、游戏力和表演力的挤兑。


行动分为两个部分:


Part 01.“一人千面”的试炼


你可以理解为“cosplay大挑战”,我们准备了数十种“角色场景”,希望挑战岳路平,看看他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否顺利化身各种职业角色,驾驭不同的场景,完成“一人千面”的挑战(客观上,能完成十几面就不错了)。


这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角色扮演”,但赛博文化赋予了这个“游戏”新的玩儿法——这座城市的任何民众都可以操控“岳路平”,提供条件,要求其“进入某种角色”:例如国际马球俱乐部的骑手岳路平、茶馆老板岳路平、归国华侨岳路平、京剧名角儿岳路平、码头工人岳路平、监狱警察岳路平、心理咨询师岳路平、cosplay舞台剧中的反串儿coser岳路平、饭馆厨师岳路平.....


甚至,更多,随公众喜欢。


当“一人千面”的挑战完成后,将集成所有的“人格角色”画面,进行“归零展示”:我们将欣赏到“化身合一”过程中岳路平心境的变化,分享他收获的洞见。


Part02.“千人千面”的多媒体特展


我们将邀请2018位真实的“青年肉身”,通过访谈的方式记录下他/她们“赛博空间的面相”和“神经之城猜想”——无论是“吸猫成瘾族”、还是“ASMR教信徒”,我们将收录所有的“人格分裂症候者”的心愿表达,通过与“神经之城”的展示计划衔接,用多媒体拼合出盛大的“千人千面”赛博空间。


*“千人千面多媒体采集计划”,是wild studio的年度教学计划,已完成50%以上部分的信息收录。



“时空开源”与“空间再生”


这是一座很“民主”的城市。


嗯,所以,我们酝酿已久的“城市开源”行动,在这个时间点上能够启动实施了。我们选择了“八国联军九国租界”当中,英、法、意、日、德,五个租界作为今天的“时空开源”舞台——五片历史风貌保护建筑街区,各自开辟数个“赛博空间”,来接待“互联网思想者”们。



例如:

⑴🇬🇧英租界:英国乡村俱乐部、利顺德酒店、安立甘教堂

⑵🇫🇷法租界:紫竹林教堂、东方汇理大楼

⑶🇮🇹意租界:梁启超饮冰室、曹禺故居、袁世凯旧宅

⑷🇯🇵日租界:静园溥仪行宫、日军武神殿旧址

⑸🇩🇪德租界:康迪亚科俱乐部、张勋旧宅、德国大院


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天津小洋楼,拥有丰富的历史名人故居、877栋“保护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出现多少位“互联网思想者”,就能对接多少栋“小洋楼”——历史事件与人文典故的物理载体,或者说,是赛博硬件。


于是我们更期待的是,“赛博软件”——思想者、艺术家、设计师们到此一游后的即兴创作。


当我们走入一座由近代世界史拼凑而成“城市”时,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同时急剧延展开去,我们能还原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景,仿佛回到民国、共谋“千古未见之大变局”,感受新中国诞生之初的镇痛...


历史风貌建筑群落,架空了某种生活体验——和本地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完全无关。


这座城市里遗存的“赛博硬体”,唯有通过思想者“跨时空”的价值解读,才能被充分激活、释放出前所未遇的精神能量。


HOW ?

空间生产思想,还是思想生产空间?

空间征服思想,还是思想重塑空间?


市民阶层的“城市空间”产生了“哏儿都”的文化符号和称谓,让这座城市持续处于政治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不进不出。


但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所构成的“超时空”,静静地伫立在那儿,等待激活。


我们期待“互联网思想者们”,用跨时代的前沿思想,重启“赛博空间”的能量,甚至,重新“生产出新的价值空间”,让可见的空间再生。


*已确定可供使用、举办艺术行动的历史建筑场景名单及背景信息,后附。



炼丹术与“七七势变”


这明显是一个引喻。


不过,增加一些“东方修行主义”的修辞和符号,也是件很有诗意的事情。


欲为火(离),意为水(坎)。

时空开震(东方)兑(西方),壶中配坎(北方)离(南方)。


我们计划从戊戌年冬至节气(2018年12月22日周六),到戊戌己亥相交的立春节气(2019年2月4日周一),刚好七周,七七四十九天,借用“炼丹术”的引喻,持续开展邀请“互联网思想者”在天津“租界建筑赛博格空间”内的交流、即兴创作行为;根据参与者的要求,匹配适合的社会资源与创作素材,尽可能激发出更多样性的“艺术表现可能性”,让参与思想者创作者的公众尽可能广泛和高质量。


目前先抛出这一概念,概念的进一步包装和细节的设计,有待“乙方”岳路平老师指导和完善。



更具体的设想是这样的:


项目实施计划,将在“立冬”节气(戊戌年癸亥月癸卯日11月7日周三)正式公布;


岳老师定义“邀请范围与受邀方式”,受邀者开始与项目执行组对接、预约到访时间;


冬至节气当天,首批受邀者到场,举办首期启动仪式(必然不同凡响,具体仪式建议另附);


七周时间内,每周六、周日两天,按照岳路平在2016年创造的“Two Day”模式,招待抵津团队进行“城市文脉穿越式体验”(赛博之旅),平均每期不超过12位外地宾客,根据预先沟通的特定创作计划或思想交流计划,匹配不同的文旅体验线路和对接社会团体。


每位来访者需要与本地社会团体对接人(或青年学生)联合完成一项艺术创作,并要求在一周内完成。


本地执行团队将全程拍摄行迹花絮,制成纪录片;来访者可选择适合的公共空间或历史风貌建筑空间,发布自己的思想主张,或进行包括不限于“论坛”、“沙龙”形式的对话交流活动;发声现场将进行全程录制,采集完整话题素材。


七周结束后,拟定达成12×7=84位“思想者”的艺术作品与发声影像集;另行追加定向采访“不在场的参与者”和本地社会意见领袖、民间学者,活跃的青年学子,共同合集出版“互联网思想者言论集锦”,通过网络空间+线下多媒体特展的形式进行持续性公开传播。(包含本地电视台与全球华人频道等视讯媒体的转播)


2019年立春节气当日,举行活动闭幕仪式(可设计独特的文化仪式),并邀请“春节不回家”的新文化同人继续探索更深入的“超时空赛博文化节”。


期望,通过持续七周的行动,社会各界力量的助推,打造“新思想新文化”之势,扭转旧有传统的“放烟花”式的大会模式,将媒体影响力、圈内影响力,转化为真切的行为驱动力、社会影响力,在“新思想推进社会创新”层面做出成果。



“蜻蜓之眼”公共艺术实践


借鉴艺术家徐冰的《蜻蜓之眼》作品所揭示的“赛博意境”,我们计划在天津大学城的六十万在校生群体内,通过收集手机拍摄素材,融合多媒体视觉传达技术,策划一次由在校大学生“真人出演”,任一公民均可参与其间的“公共艺术实践行动”。



粗略构想如下(细节将与岳路平进一步协商设计,涉及保密部分不予公开):


*在某工业废墟风格的非开放式园区内,安排一处独立的建筑空间(4000㎡)成为临展空间(游牧艺术展);


*开放八个门径,成为独立进入该空间的入口;


*空间内安置由1000套摄像头、液晶屏幕构成的“话剧舞台”;


*征募大学生与社会青年,自愿报名成为“演员”;


*由网上公众参与者决定“剧本”的生成:收集大学城与市内文娱活动站点的监控摄像素材,成为启发和拼凑“剧情”的灵感来源与素材(*演员会得到预先的训练,具体技术细节暂不公开)


*剧情包括“城市解谜”、“情感追逐”、“科技伦理”,和“灵异故事”等不同类型。演员需要在限定时间内,根据公众网上“操控”的剧情走向进行演绎——在特定时间出现在指定场景,完成特定“行为任务”;并在完成特定任务操作后,最终进入“赛博空间”(临展空间)内。


*在临展空间内,演员本人才能真正得知全部的剧情和线索生成的过程(1000个液晶屏将还原其所有的行为过程,包括线上公众操控、声称剧情内容的过程)。


*任一网络公众均可出现在剧情中,或提供特定场景与道具,或参与互动演绎,增加剧情的不可预测性。


*在完成“最终章”之前,演员之间并不知道互相的身份。无法确定全过程中遇到的人物是真实“观众”,还是“不知情者”,还是“围观者”,还是“操控者”,还是“其它演员”...


*临展行为结束后,全部视讯素材将进行再次编撰,结合岳路平团队转译和定义的“赛博思想”,形成超链接形态的艺术作品。



生存游戏设计:从“诗意栖居”到“神经之城的场景缔造”


这一环节的灵感完全来自于王子一老师的作品“神经之城(诗城)”。


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街区内间歇性举办了数次“城市定向赛”或近似形式的“空间解谜游戏”,尝试将微观的“文化符号”进行分类、植入故事线索,借助游戏的特殊魅力提高年轻的外来学生对这座城市历史的兴趣。



当见到“诗城计划”后,我们觉得有必要在真实的建筑群落内落地再现这一“理想国”。结合我们在天津本地参与规划设计的复合型建筑群落项目,我们可以开放三类建筑空间(街区)和数百个“空房间”(场景),尝试打造一次临时性的“神经之城”特展。


并且,通过游戏化的体验规则设计、游戏场景设计,让参与者强化对于“人格分裂者的高阶生存方式”的认同感与兴趣。


* 空间场景01:复合型商业街区

* 空间场景02:寄生建筑,历史风貌建筑街区

* 空间场景03:工业废墟,七十年代的建筑园区


粗略构想如下(细节将与岳路平&王子一进一步协商设计,涉及保密部分不予公开):


*结合“千人千面”的采访成果,收集青年人群的人生思考、疑问、愿望,和独特偏好


*综合“偏好”与“愿望”的类型,设定典型性“精分场景”,分别进行装置设计


*海选决定不同的“精分场景”和“穿越街区”的“场景缔造者”和“游戏玩儿家”


*按照“人格分裂者的乌托邦生存指南(暂用名,随时可迭代)”的概念,进行游戏化设计


*在2018年12月末至2019年1月(元旦和寒假)期间,持续举办为期数周的真实运营,打造“人格分裂者的嘉年华”案例


*运营结束后,将所有设计落地的场景、装置、道具,活动视频纪录片,进行数据化处理,形成“神经之城”的数据化案例库(包含多媒体、VR等),便于进行其它城市的扩张、复制。



终章

人格分裂能力者的春天


立春,活动结束。


戊戌年终,己亥年始。


显而易见,为期七周的“赛博出格”将创造海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岳路平团队继续加工,完成N次编撰的升华。嗯,假设给出一个月的“后期加工”时间吧!


我们将于2019年的“惊蛰”节气(己亥年丁卯月壬寅日,2019年3月6日周三),发布完整的“事件回顾”和“赛博出格”纪录片,以及一系列的外部评论、与外部评论迭代后的新作品。


比如,

《人格分裂能力者理论》

《如何成为人格分裂能力者》

《人格分裂者当代生存指南》

... ...


当然,这套“三部曲”,是wild studio 持续数年探索实践的命题和创作计划。我很高兴能与岳老师团队,以及段永朝老师这类思想者前辈共同完成这套出版物的“超文本升级”——反正,原来的出版计划中也会大量用到你们的言论和案例。


综上,就是一次模式简单(说白了就是来“这里”玩儿七个星期),但意义深远(考较岳路平和各位思想者的“定义能力”与“赋能创造力”)的行动。


最后再强调一下,作为《神经契约》的“甲方”,我的价值主张和愿望。


很欣慰,我本人就是一个“异类”。


天津时尚设计和生活美学界的“教主”王亚军女士曾经当面这样评价我——“你以前就是一个问题少年、问题青年,即将成为一枚“问题中年”!”


更有很多社会上曾经的朋友,评论青年时代的我是“桀骜不驯、狂放不羁”,诸如此类、修饰过的词汇,其实背后只有一个定义:异类。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享受这种“殊荣”。


比如说,我一直在教有兴趣的同类人,“如何修炼人格分裂能力(化身)”;我也始终在和“江湖朋友”保持深层次的沟通、协作,尽管他们的身份一律保密。


对于“只玩儿概念”、“尝鲜儿”,而不敢较真儿、付出行动去推动“正常人的世界”发生变化的行为,我没有多大耐心和兴趣;对于“说流氓话不敢办流氓事儿”的人物——终归还是老实人、规矩人、本分人,总之,正常人,只不过在玩弄“非正常”的概念自慰而已——激进时代的我会去攻击这类人,但平和时期的我就和她们保持距离好了。


“人格分裂者的春天”,这句话,对我来说,不是“概念”,不是“猜想”,不是“自慰”,而是一种现实和必需达成的目标。但显然,这句话背后,需要更多的现实力量支撑,才能让更多的“异类们”得以安全、自信,和自在。


奥德赛,唯有离家才能回家,无家可回,才能处处是家。

离家,无论如何,都是成长的第一步。

离开,熟悉的,安全的,舒适的,温暖的...一切。

这需要或者强力逼迫,或者强大自信的支撑。

思想上的独立,自信的自在,需要新思想的滋养、孕育和催化,才能让新人类们从“文化母体”中脱离,义无反顾的走向未来。

所以,我希望新思想,不止步于“思想”、“言论”,而能落地,介入生活,引发变化,改变现实(当然,虚拟现实也是改变现实的一个有效的前奏)。


很高兴参与这次《神经契约》事件。作为“甲方”,我提出我的主张和愿望,并愿意竭尽所能和“乙方”一同推动所有计划的落地。期待,合作愉快!



如果你也想签订一份“神经契约”,请给我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