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女犯”回家路:重获10年未曾触碰过的自由,曲折过程令人泪目
“有可能这是我写的最后一封悔过书……”随着最后一个句号落下,12月24日,已过半百的张兰(化名),走出了10年都未曾走出过的监狱大门,迎接她的,是已10年未曾触碰过的“自由”。没有亲人、没有住处、没有工作,一个“三无”的自己,在走出大墙后,该如何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重新开始生活?该住在哪里呢?
对未来的生活,张兰曾有期待,也有焦虑。
上述几个问题,就像是一个个“炸弹”,一直萦绕在张兰的心头。帮助联系工作单位、解决住宿问题、购置必需的生活用品……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张兰与社会长达10年的断裂之桥,通过上海市女子监狱民警和帮教志愿者的努力,正在搭建。而桥最终建成的“回馈”,民警希望是张兰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从小被养父母抚养长大、与第一任丈夫感情不和、第二任丈夫患了肝癌、亲生儿子因摔伤导致智力缺陷在康复医院长期住院治疗……在张兰前40岁的人生中,可以说是“屡遭不幸”。后来,第二任丈夫的去世,成为击垮张兰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我总是如此不幸?”抱着这样的心态,原本努力工作并已有了自己饭店的张兰开始了“游戏人生”。
对饭店的工作不上心、只愿意与朋友打牌吃喝……就这样,好好的饭店就此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在资金周转上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最终,张兰也因合同诈骗锒铛入狱。
“张兰一直说自己是罪有应得。”张兰所在监区的监区长说,张兰入狱前吞了200多片安眠药试图自杀,被抢救过来后,她选择了投案自首。
人生的不幸,不应成为犯罪的理由,这是这些年来上海市女子监狱民警教会张兰的一个道理。长达10年的人生课堂,不仅改变了张兰自怨自艾的人生态度,也唤起了张兰对生活的希望。
在日常管理教育中,监区领导和主管民警不断开导张兰,安排她积极参与监区活动,通过思想教育、文化矫治、劳动矫治及心理矫治等多种方式,引导张兰积极向上、踏实改造,鼓励她重燃生命的希望。
微黑的皮肤、圆圆的眼睛加上稍稍向上翘起的嘴角……12月24日早上9点,在上海市女子监狱,记者见到了带着两袋随身物品、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张兰,亦步亦趋地跟在来接自己出狱的帮教志愿者——“太阳妈妈”顾颂珍的身边,眼里满满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焦虑。
在去往“新生活”之前,张兰向记者讲述了改变她的那些年……
“一开始我没有在服刑人员炊场劳动,后来由于我改造表现良好,又有餐饮服务工作经验,才被选到炊场劳动。”每天清晨,身为烹饪组组长的张兰便已从睡梦中醒来,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菜、切菜、烹饪……张兰和烹饪组其他服刑人员,负责着全监服刑人员早中晚三餐。
这样的生活,对于张兰来说,已经持续了7年之久,早已是家常便饭。“我比较喜欢做菜,也很喜欢做做点心。”张兰淡淡地笑了一下表示,“能在培养自己兴趣的同时,学到一门技艺,成为今后自食其力的本领,我觉得很开心。”据了解,通过监狱的技术培训,张兰已获得了中式面点师(初级)技能资格证书。“吃苦耐劳”及“有责任感”也让张兰这个组长获得了其他服刑人员的肯定。
张兰在服刑中做面点,学以致用。
从得知自己即将开始新生活,到工作和生活均有了落实,感受又是如何呢?“当自己出狱的日子一天一天靠近,我出去后该做什么,又该住在哪里,是我很担心的问题。今年3月,我参加了监狱举办的‘爱心岗位进大墙’招聘活动,向相关企业投递求职书。然而,我毕竟已经50岁了,愿意选择我的企业真的不多了。虽然我和其中两家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书,但一开始我对此也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张兰的心里是忐忑的,当她在监区长和监狱综合治理民警的陪同下迈出监狱大门,看到“顾妈妈”后,她悬着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像这样真心悔过、积极改造的刑释人员,我们愿意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未来。”监狱“志坚帮教工作室”志愿者顾颂珍说,她所在的企业美天食品太阳菜市场在监狱“爱心岗位进大墙”招聘活动中了解杨兰的改造表现后,和张兰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监狱的沟通安排下,顾颂珍特意来到监狱接张兰“回家”。
“出去后,先买个手机”“去办张银行卡吧”“有事可以打我电话”……早上9点40分左右,载着张兰的车缓缓驶离监狱,诸如此类的话语,在车厢内不绝于耳,伴随着张兰一起向着新生活奔去。
在刑释过程中,张兰更多的是担忧与紧张,陪伴张兰出狱的民警及“顾妈妈”,则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地为张兰感到高兴。
张兰凭自己的努力获得中式面点师(初级)技能资格证书。
“张兰在监狱里服刑10年,她的改造表现一直比较好,她的努力我们都看得见,正因如此,她先后三次获得减刑机会,提前两年出狱。同时,通过狱内改造,张兰也已为重获新生、重新做人做好了准备,我相信她会走好今后的人生路……”监区长告诉记者。
“考虑到张兰是个‘三无’人员,监狱在张兰释放前就积极落实衔接措施,协调各部门,解决安置难题。”监狱综合治理民警介绍说,“我们主动联系到了曾与张兰签订意向书的两家企业,结合张兰的特殊情况,最终帮助她联系其中一家可以提供集体住宿的连锁酒店,在那里,张兰将成为一名主厨助手,负责点心烘焙制作。”
在服刑人员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助一把力,是女子监狱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女子监狱与静安区帮教协会共同成立沪上首家以帮教志愿者名字命名的狱内社会帮教活动工作室“志坚帮教工作室”,“太阳妈妈”顾颂珍正是“志坚帮教工作室”成员,也是长宁区帮教协会副会长。工作室成员和监狱民警一起,对特殊服刑人员实施精准帮教,根据服刑人员的需求,为她们提供菜单式的帮教服务。
依托“志坚帮教工作室”,女子监狱积极推进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产学业一体化进程,开设了服刑人员服装制版、缝纫、老年护理、面点制作等职业技术培训班。
同时,举办“岗位进大墙”狱内招聘会,为临释服刑人员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通过不断深化大墙内外衔接工作,帮助这些临释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
酒店整体环境静谧、酒店工作人员都十分亲切、员工宿舍两人一间环境整洁……监狱民警和顾颂珍一行人把张兰送到工作的酒店,她们陪着张兰面试、填表、安排入住事宜。
在填入职表时遇到有不懂的地方,张兰便会悄悄地拉一拉相熟10年的监狱民警,寻求帮助,她对民警的感激和信任溢于言表。
“你们……要走了吗?”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到了离别的时间。看到众人离去,虽年已五十的张兰,却像个目睹父母远去的孩童一般,焦急地在原地,搓着手,十分不舍与害怕……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长串的感谢名单,难以说尽的感谢之情,张兰给监狱留下短短一封感谢信,却道尽了张兰对监狱民警、帮教志愿者和社会的感激之情,从自怨自艾到正视自己的罪错、重新坚强面对生活,10年的改造生活,对于张兰来说,犹如涅磐。
“张兰入狱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她不会笑了,不会真心地笑了。”对于张兰来说,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是一种奢侈。在采访尾声,不论是随行的监狱民警还是“顾妈妈”都告诉记者,从没有见张兰真正笑过,均希望在漫漫时间长河中,张兰可以渐渐找回丢失已久的笑容,从内心里笑出来……
见习记者 | 张叶荷
摄影 | 上海女子监狱
剪辑 | 刘家杭
编辑 | 刘家杭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我,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