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什么总在低水平徘徊?

2016-05-24 文博圈
导读
        “知乎”上有个关于博物馆文创的话题,讨论的很是热闹。“螺旋真理”的专业深刻和“罗西它石”的天马行空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BY @螺旋真理              


第一,就博物馆现行财政制度来讲是实行“收支两条线”,即盈利基本上是全上交的(当然各地会有微小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门票款的分配上,当然免费开放之后这一区别基本不存),需要的投入是要申请的,两者是平行关系,导致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动力不足。

第二,就文创部门本身来说,往往是博物馆中的一个部门,运作规律还是事业单位式的,本身就不适应市场法则;有些博物馆将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完全外包,但是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对知识产权保护是不力的,而且也很没有摸索出一套既能赢利又符合博物馆文化形象的合作机制来。

第三,就文创产品的流程本身来说需要团队对博物馆承载的文化要素、产品设计、销售推广等领域都有足够知识储备和技能掌握,但是这样的团队和人力资源在现有环境下能否打造出来?至少高校教育是不能的,职业教育也很空缺。有了好的产品之后如何推广和营销?这些同样存在问题。

第四,就博物馆自身来说,文创不过是自身的一个边缘业务领域,所以博物馆体系内的精英是否会选择从事这个部门的工作?目前博物馆内部体制部门壁垒森严,博物馆对产品设计的文化支撑也是不力的。

小结
专业领域:能够设计生产销售优秀文创产品的团队如何建设?管理领域:市场和事业如何合作?文化领域:博物馆和文化公司对文化产品究竟怎么定位?市场领域:社会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需求是否足够大?


这些问题没有妥善的答案之前,不单单是故宫,中国博物馆整体文创产品会在低水平徘徊,不排除个别博物馆能有逆天的良心之作,但是很难形成产业体系。


此外,还有个较为重要的原因:

设计博物馆文创产品是需要对文物的掌握能力,但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成本很高:需要至少硕士教育、在博物馆行业内摸爬滚打至少10年、良好的培养环境、没有被体制泯灭的进取心,但是这样的人才的成本是多少,能否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取得足够的回报?也就是说,如果完全按照市场规律,优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很可能是超出受众的购买能力的;而现在某些优秀产品价格的低廉实际上是占了体制的便宜——但是这无法实现产业化发展的。

至于希望,授权经营是解决问题最可能的出路,但是其他环节的问题解决起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以下,BY @罗西它石 


故宫文创产品缺什么?
1、缺品牌吗?故宫拥有超级强大的品牌背书——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紫禁城、皇宫啊。
2、缺市场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说明时代消费过硬,大学普及教育——文人、知识分子多,对文化产品消费需求向来高,舍得花钱,这叫有逼格。(发现没有,这里一直有个刚需啊,如果你家里有一套故宫出品的有创意的工艺品、或者创意碗盘,是不是瞬间觉得高大上啊!)
3、缺资金吗?故宫博物院缺钱吗?每年光门票的收入几个亿。(分点出来可以么,是有回报的!)

4、缺创意人才吗?能够进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怎么得也不差,就算他们做不好,还可以找团队合作啊,中国的礼品的公司、牛B设计师真的很多。

5、缺制造商吗?苹果都是中国制造的,还有牛逼哄哄的高铁!
6、缺渠道吗?线下:大型的故宫衍生品体验店(从不缺人流而且购买力极强!),线上:自建高逼格的商城(看着在淘宝上买的故宫小礼品,哎哎哎,故宫的价值就是这样慢慢被毁的)

一个品牌成功的这么多关键点都不缺,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做不好? 两点:
1、缺目标我扯下,把故宫博物院的衍生品做成中国第一大文化产品售卖平台,给予一定的时间是可以实现的。
2、缺管理或者是体制没建议、我面瘫......发现没,这里有个巨大的商机呀! 

文博圈01整理

文字来源:知乎   作者:①螺旋真理|②罗西它石   插图来自网络



>>><<<

文博圈,投稿邮箱3319995230@qq.com

文博圈,qq群 149299743


更多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刘玉珠讲话指明博物馆发展方向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揭晓

当前政策环境下,博物馆潜在的转型和升级

馆长、专家谈“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专家解读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措施

博物馆经典案例—展陈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