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题1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1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下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与民争利,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3.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A.奴隶制社会文明B.华夏族迁徙轨迹C.中原历史悠久D.先秦城市发展水平
4.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5.《人民日报》载:“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发现,说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6.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它们记载了当时王室贵族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这表明甲骨文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商朝的社会生活 B.中华文字的起源
C.远古传说的真实 D.书法艺术的魅力
7.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衰微。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①“尊天子,攘四夷” ②分封制瓦解
③“春秋争霸” 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桂林中考)“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以上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
C.楚国经过努力终于称霸中原 D.加快了国家走向统一的步伐
9.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10.《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11.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确立县制 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赏赐土地
12.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
13.“先人已逝,精神永存。”“诸子百家”留给了后人启迪深思的哲学精神。那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典故的意思可能和以下哪本著作的思想一致( )
14.老子认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重农抑商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15.观察下面《战国形势图》,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这一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秦
B.纸上谈兵的故事发生在今山西境内
C.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D.七雄并立,战事不断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1分)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1分)
(2)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1分)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1分)根据材料二,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3分)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1分)
17.七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回答相关问题。(10分)
【追根溯源探因果】
材料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的是哪一诸侯国?(1分)除了“桓公”外,该时期称霸中原的霸主还有哪些?(3分)
【后人评说析作用】
材料三: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的人说,“春秋无义战”。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春秋时期战争性质的理解。(2分)
(4)从列宁对战争的评价角度,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8分)
材料一:孟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提倡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法家思想对后世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治思想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思想的重要部分。法家的改革精神也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家所继承和吸收。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提倡树立的“浩然之气”是指什么?孟子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
物?
(2)根据材料二,归纳法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集中在哪两方面?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得分 |
答案 | A | D | C | D | B | A | A | B | C | D | C | D | D | D | D |
16(1)禹。(1分)王位世袭制。(1分)
(2)地域变化:地域扩大。(1分)制度:分封制。(1分)文明成果:青铜器(甲骨文)。(1分)
(3)时期:春秋战国时期。(1分)影响:带来了灾难;(1分)促进了民族交融。(1分)来源:诸子百家学说。(1分)
(4)中华文明发展的奠基阶段。(1分)
17(1)周王室衰微,诸侯强大;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2分)
(2)齐国。(1分)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3分)
(3)为了争霸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2分)
(4)通过争霸,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实现局部统一;民族流动、迁徙,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2分)
18.(1)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
(2)统治思想 改革精神
往期资料分享
来源网络 侵权删除 微信:1820561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