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經濟的弔詭
作者 | [美] 彭慕蘭、史蒂夫‧托皮克著;黃中憲翻譯
刊《香港傳真》No.2008-43
編者註
本文為彭慕蘭、史蒂夫‧托皮克《貿易打造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中的一節(臺灣如果出版社2007)。原標題是〈世界貿易、工業化、去工業化〉。繼貢德‧弗蘭克的《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之後,彭慕蘭以《大分流:中國、歐洲與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一書(臺灣鉅流圖書公司2004)享譽史學界。請你猜一猜,亞洲最早的機械紡織廠座落在哪個城市?大阪、上海或孟買?答案是孟買,比大阪還早了約20年;1914年,印度的棉紡織業已是全球第四大。1910年時哪個國家擁有亞洲大陸將近八成五的鐵路網?英屬印度。印度當時的鐵路網是全球第三大。因此,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了印度沒有西方人競爭亞洲市場的短暫喘息時間,也給了出口的新契機,有點頭腦的人大概都會認定,這是孟買紡織業起飛的天賜良機。結果,大阪獲致了重大的工業突破,上海獲致了持久不衰的重大收益,孟買卻只得到隨著和平降臨即消失,曇花一現的成長?
靠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無暇東顧,這三個城市的工業利潤都大幅成長,但除此之外,孟買和遠東那兩座同性質的城市,卻際遇殊途。在一次大戰期間和戰後幾年,大阪、上海的現代紡織廠,產能都暴增,國內產量的增加,彌補減少的進口量還綽綽有餘。在孟買,紡紗機的總數在一次大戰期間幾無變動,印度境內機器製布料的消耗量掉了超過兩成。
或許更為重要的,一些中國商行和許多日本商行,利用對紡織機的需求增加和進口不足的機會,開始在國內生產設備;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商行熬過市場競爭,成為最重要的新資本財生產者。這樣的發展不見於印度。當全世界陷入戰後經濟的衰退期時,大阪、上海紡織業的成長,雖然慢於1914~1918年間,但仍有成長;孟買紡織廠的產量則退回到戰前水平,市佔比1913年時還低了甚多。
為何有此差別?有些英國人將其歸咎於缺乏企業精神,但那幾乎說不通。畢竟孟買紡織廠的經營者沒變,仍是先前幾十年把英國紗趕出低檔市場的那批人,而不只印度如此,東亞也是。另外,很清楚的,大戰期間,印度不缺棉,不缺積極肯幹的工人。
印度這一弔詭性的發展,主要得歸咎於一點,即印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殖民地。舉例來說,英國人所加諸印度的關稅政策,長久以來鼓勵孟買紡織廠專門生產較粗劣的紗,市場鎖定亞洲其他地方,而把較有利可圖的國內市場留給曼徹斯特紡織業者;這意味著一旦到了戰時,孟買紡織廠得將市場轉向國內,以取代短缺的進口時,就得面臨棘手的調整問題。但上海、大阪設法完成這變革。從那些乍看似乎是優勢,實者是劣勢的地方去觀察,最能清楚看出殖民地身份如何阻礙孟買發展;特別是如果再去思索印度如何獲致興建過早而效益不大的鐵路網,思索它欠缺過早創建而無競爭力的重工業對後來的影響,更有助於我們看清問題的根源。
一方面,拜英國的統治之賜,印度在貨運量還未大到足以讓龐大鐵路網獲利的許久以前,就擁有龐大的鐵路網,而英國不惜鉅資建設鐵路網的動機,有一部分是為了讓軍隊能快速機動到各地。
但同樣因為殖民地的關係,面對英國要求所有鐵路設備、工程師、鋼材從英國進口,印度無力反對。事實上,讓英國的資本財藉此有出路(和讓英國投資人有投資標的),一直是英國大力鋪設鐵路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但由於樣樣都進口,這龐大的建設工程,幾無助扶植印度的鋼鐵廠或機械加工車間,從而使後來孟買紡織業欲添購現代紡紗或織造設備時,無法從印度本土業者得到。
第二,身為殖民地,印度從未建造受政府補助的兵工廠,或建造煤礦場、鋼鐵廠之類相關設施,作為以國防為目的之工業化計劃的一環;反觀日本和中國都有這方面的建設。粗略核算,這或許對印度有利,因為建造兵工廠所費不貲,甚至日本的鋼鐵業,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具有國際競爭力。(中國的鋼鐵業則至今仍不具國際競爭力)但這些看似大而無當的東西,在1914~1918年,卻讓中國、日本獲益良多。當孟買因為西方製造的資本財輸入中斷而陷入發展瓶頸,中國、日本境內由兵工廠培養出來的機械師、技工和其他技術人員,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上海、大阪紡織廠、火柴廠等輕工業的需求;供應這些工廠機器所需的鋼材或許昂貴,但有總比沒有好。沒有了外來競爭,就連生產成本相當高的產業都獲利,從而使他們有錢取得更好的技術,進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能耐保住市佔﹕上海的工業投資就在1918~1923年競爭日益激烈的時期達到巔峰。一次大戰期間,孟買紡織廠只增加人力而未擴廠,外國紗和布一度再進口,他們就只能裁員(和降低工資)因應。對於各個紡織廠而言,這是再合理不過的決定,但整體來講,這些決定標誌著他們喪失了稱霸業界的大好良機,而且是至今未再降臨的大好良機。
刊《香港傳真》No.2008~43
因微信篇幅所限,刪節了註釋和資料來源
全文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