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来好口述村史

田小野 大风网站 2022-11-12

 点击蓝字“大风网站”关注=免费订阅

摘自《參閱文稿》No.2021~16

作者 | 田小野


崔来好,男,生于1952年,土生土长在南什轴村,更准确说是西南什轴村,它是我1968年插队的村庄,如今全称叫做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西南什轴村,属于内蒙古的农区,在呼和浩特附近。
崔来好1973年参军入伍并加入共产党,1977年退伍回村。1989~2006年,他担任了17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这17年,村里他的发小赵英在,与他同心协力,当了17年的村主任,一党一政,两人堪称一对配合得天衣无缝的老搭档。

赵英在(左)、崔来好(右)

我们知青1968年从北京下乡到这个村庄插队,崔来好和赵英在也从中学辍学回家,下乡知青与返乡知青,我们与他们,留下了一段共同的难忘岁月。

2018年9月,崔来好开车从呼和浩特火车站把我和中陆、徐燕、立珍四人接到村里,住在赵英在、王明明夫妇的家里。

赵英在、王明明夫妇给我们煮饺子

回京后,我建了“南什轴口述村史”微信群,广州的籍红和远在英国的龚玲也加入进来,籍红拿起画笔为这部口述村史画了插图。 

村庄,籍红画

一、最早都是从山西等地“走西口”过来的

崔来好:南什轴村在解放以前,村民都是从山西和陕西迁徙来的,以山西为多。最早迁来的人家有二百五六十年了,卢家,杨家,杨家只有杨如如了,截止到杨如如这一代有九代人了,村里其他的姓氏都是五代、六代。具体年代,哪年来的?没有仔细考查。

从人员结构看,我们所在的南什轴这大村的西村就是个贫民村,没有地主,最大的富农连别村的中农也不如。最富的是安家,解放前也就是勉强解决了温饱。其他姓氏的人家,都是当长工和打短工的。解放前出了两个有文化的人,安贵怀的大爷安重山,在国民党35军,说是当大军官,至死都没有回家;赵保元的四叔叫赵斌,也是有文化的人,在国民党军队任职也没回村。

全村最老的共产党员程存用,1949年入党,当时是民兵连长,他原在北什轴的村,不是本村人。

村民在解放前,大部分给外村人当长工、打短工,后来慢慢转入农耕,人越来越多,形成咱们的村庄。开始他们是没有土地的,少数几户,如安家、赵家、巩家、李家有一点儿土地,大部分的土地,都是解放以后,土地改革,从丈房村的程家地主、从东南什轴村的地主、黑河村的地主那儿分得的土地。而且没有好地,零散的,全是盐碱地,我们叫“时辰地”,意思是如果上午有阳婆不种,到了下午就不能种的地。

解放后咱们西南什轴第一任村支书韩挨何,没有文化,后来学了点文化,能看报纸。韩挨何以后村支书是赵计元,赵计元走了(去世),赵还在接任,赵还在不干了,就是我和赵英在,从1989年干到2006年,干了17年,我们不干了,由韩计换的长子韩俊亮干,韩俊亮不干了,就是韩喜俊干到现在。

西南什轴村解放初的人口是170人左右,1989年、1990年我接任时,人口405人,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时,实有人口464人。农村发展是从解放初的原始耕作到半机械、机械化作业逐渐发展过来的。

直到近年这些村民的户口基本还在村里,外出到城市生活有户口的不多。年轻人考学出去的,户口都迁走了,老人的还在村。在外打工没迁户口的很多,城市农村来回跑。家家户户基本都是老的在村里种地,小的在呼市、包头或其他地方打工,农忙就回村帮忙,回不去就雇人。平时村里头人口只有三分之一或更少,过节时人多点。

赵英在(1989~2006年任村主任17年):我们赵氏家族源于山西省,走西口来到土默川定居下来。截至今日已有七代。赵氏家族虽然没有出过名扬四海、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但在一代一代的族人中,也有对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人,也有做出过一定成绩的族人。

赵计元就是其中之一。解放以后,他当书记30多年,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直到去世前,还在为村里的用电照明奔走。

大队干部赵计元全家照

赵氏家族的第二个村干部赵长计,他从农业合作社开始,就一直担任村里的政治队长。

还有第三个(村干部),第二生产队副队长赵挨元,担任副队长十几年来,不怕苦、不怕累,得到社员们的一致好评。后来东村西村两个大队合并,赵挨元又一直担任赶胶车队长。人们编下顺口溜,大队有我四哥(指赵计元),小队有我五哥(指赵长计),车头还有六哥(指赵挨元)。意思是村里掌权的都是姓赵的。

改革开放后,我先后担任过村里的村长、书记,连任五届17年,被村民称作“我们的贴心人”,因为我除了把村委会工作搞好,还要为村民的家事操心。这家娶媳妇我代东,那家为老人办丧事我主持,夫妻闹矛盾我调解,儿女不孝敬我劝说。…… 

崔来好:1958年大跃进,农村也大炼钢铁,我没看到炼出什么钢铁。都吃集体大食堂,不让家中做饭,每家不能私存粮食。那把人们闹的,开始的时候管饱吃,后来分份儿吃,有限制,再后来就把粮食分到各家,自己做的吃。由杨蛮有给分,拿称按人头分,就像吃供应粮,每人都想多要点,可杨蛮有是党员,认真,想称高点不行,只能平,所以人们都恨他。现在想来,那时干群关系很难处理,违反原则不行,达到群众满意也不行。

在我的记忆中,1964年是“四清运动”,当时两个小队的干部都让说清楚,叫“上楼”,干部有没有“多吃多占”?也包括队里有没有私分瞒产?村里有“住村干部工作队”,什么时候说清楚了,就“下楼”。要“说清楚”的队干部受到管制不能回家,家里人给送饭。“下楼”了就没事了。

多吃多占,包括给加班的社员在场面的小房里吃饼子、给每人发一斤全麦面的大饼都要说清楚。清算生产小队的账务,干部做检查,承认错误,刹住吃喝风。我记得当年审查王香香、赵计元,好像还有田云岗、赵挨元。第二年开春开始劳动就没事了,本来就没有大问题。

那个时候西南什轴村是两个小队。东边这个队是王香香的队长,西边儿那个队是张存高的队长,那是四清运动刚开始,四清以前也是他们干的。四清完了1966年到文化大革命,我们学生串联,那个时候村里特别乱好像是没有什么主要领导人了。有了群众专政了,成立了“群专”。

突然就开始“破四旧”,拆除了东村的大庙,那个大庙建的特别好,和呼市的大召寺有一比,有钟鼓很气派,也很壮观。可惜拆了,位置就在后来的小学校,还有我们西村的观音庙也拆了。每家有旧的文物都要打碎。

文革时候有呼市开车到公社和村里搞宣传的,造反派的组织什么一师、三师,发放传单,张贴大字报。我十四五岁跟着看热闹。到了1966年阴历10月家里就要我学医了,跟着邻居家住着的一位姓杨的先生学医,我只学了一年他就死了。……

西南什轴村出外当过兵的有五个人:乔存举、韩玉明、赵保元、赵在在和我。

乔存举和韩玉明是解放前入的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当时有抽丁募兵的规定,乔存举的姐夫李贵宝有弟兄三人,三丁抽一,必须走一人,抽中的就是他姐夫,他是替他姐夫李贵宝当兵走的,傅作义起义后乔存举的部队改编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乔存举是从朝鲜回国后返乡的。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生产队大队长乔存举

韩玉明的部队没有入朝,编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去了新疆,娶了个山东籍老婆一起回村来当农民。

赵保元1956年应征入伍在内蒙骑兵师,赵在在1970年11月入伍,部队是65军后勤部,他是库管员、班长。退役后上了呼和浩特气象学校,毕业后分配在内蒙古气象局农气室任科长。我是1972年11月15日入伍的。

赵保元(男村民,生于1938年):我本人于1956年应征入伍,在内蒙骑兵五师13团(9025部队)一支队当骑兵。部队在集宁、萨拉齐都驻扎过,1958年8月赴青海西藏参加平息叛乱战斗,先后到达过玉树地区六个县和昌都地区,我在部队加入了共青团,196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三等功一次,通令嘉奖两次。

由于家中有年迈的父母,我是独子,1963年3月申请退役回村。之后担任大队副队长兼治保主任。

赵保元全家照

我们这族赵姓和本村赵计元家的赵家,据老人说,在山西就是世交,但不是一家,走西口时还是一起来的,在西南什轴村生活截止到现在已九代人了。

祖上在山西忻州刘家亥原村,据老人说是走西口挑着担子来的,兄弟五人走西口,返回山西一人,留下四人。 

走西口,籍红画

徐燕(西南什轴村北京知青):乔存举还当过西南什轴大队长,两村合并以后,不当大队长了,去当了良种场场长。乔存举参加过抗美援朝,我们进村后,他给我们讲他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讲当时敌人打炮时他们就躲进坑道里,等炮火过去他们就出来打,炮火很密集,震的耳朵什么都听不见。我们问他那时害怕不?他回答“那时什么都不想,简直就杀红了眼”。 

田小野(西南什轴村北京知青):那年乔存举的同母异父弟弟程贵云的河北媳妇要带着老家的爷爷奶奶弟弟到咱村落户,他让我和徐燕拿着纸笔一家一户去征求签名同意,也有不同意的哈,比如张文奎他爸张润宽。后来落户成功,大概为了表示感谢,他请我和徐燕到他家吃他烙的糖饼。 
二、许多人的媳妇是从甘肃娶回来的

崔来好:像程贵云这样跨省娶媳妇的,咱村还有,张福刚也是这样的。咱们村本来就是个穷村,在我记事时就有很多光棍汉,一个村的男人将近半数是光棍,全村人口也不多,二百来人。那是1960年,甘肃省闹饥荒,咱们村去甘肃领回媳妇成家,就那一年,有张文奎、卢万才、王香明、褚金玉、褚金宝、安补元、赵补元,张称心、崔柱柱、韩全全、赵长计、赵来计,由此咱村人口才有了很大发展。 

田小野:光棍汉们那年多大岁数呢?张称心和张文奎比较年轻吧? 
崔来好:他俩也就二十八九、30左右哇,主要就是刘来如、韩跟换30多岁这一代人,还有更老点的,40多岁的,像褚金玉、崔柱柱、褚金宝、卢万才这一代。 
田小野:听说乔存举老乔也娶过亲,也是1960年那批的吧?他脾气太坏,媳妇跑了。在村里时听老乡说,媳妇吃辣椒,他一生气把一碗辣椒全倒在媳妇碗里了。 
崔来好:老乔是娶了,他女人从甘肃带来两孩子,他嫌三人吃饭吃的太多,不要了,村里人们都说老乔自己还嫌肚子大吃不饱呢,那时的生活养不起。 
田小野:我听说1960年的时候咱村里有个胆大的能人领着光棍们去甘肃找媳妇的,这个人是谁呢? 
崔来好:最早去甘肃接媳妇的是张存高,带着他儿子张称心。第二批就人多了,第三批,第四批,也有时村里某个人去甘肃,带几个女人回来给别人,谁要就领走,也不要钱。 
田小野:来回路费还是要给那人的吧? 
刘中陆(西南什轴村北京知青):这些甘肃女人,她们来南什轴村也就十几岁吧,都成年了吗?她们后来和甘肃老家还有来往吗?黄河成是生产队长赵长计的老婆,从甘肃来年龄不大吧?今年多大了? 

西南什轴村下地干活的闺女们在地头合影

崔来好:黄河成今年80岁哇。甘肃女人有回甘肃去看望亲人的,安补元的媳妇回去就没回来。她们的子女都在这村成家了,大多也不怎么与甘肃来往。带孩子过来的女人多,甘肃那边的男人饿死的也有。 
田小野:女人都是为了活命、为了孩子才来的。这次回村我才知道她其实是姓洪,咱们那时听不清甘肃口音。推算一哈,黄(洪)河成1960年应该是22岁。
 崔来好1980~1990年,咱们东西两村娶四川、云南媳妇的也不少,在住(留下)的不多,有的跑了,让骗了钱跑了,有的那边过来让迁返了,还有把儿女放下跑的,不回来了。 
田小野:1980年代以后就大多是骗婚了。1960年是个特殊的时期。我插队的时候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村里有那么多甘肃来的媳妇,内蒙人为什么不娶内蒙媳妇?语言都不通,村里人说土话我不懂,她们甘肃女人说话就更听不懂了。 
籍红(西南什轴村北京知青):这种婚嫁情况成了咱南什轴的一大景观,当年在村就听说谁家谁家是甘肃媳妇,有的回去就回不来了,这边有孩子,那边也有孩子,回去家人拉后腿,丈夫、孩子不让回,来好能说几个例子吗?幸福的?不幸的?我看赵长计家过的挺好! 


摘自《參閱文稿》No.2021~16

崔来好口述村史

全文阅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崔来好口述村史》目錄

一、最早都是从山西等地“走西口”过来的二、许多人的媳妇是从甘肃娶回来的三、知青下乡也给我们农民带来忧虑四、知青对农村的文化影响五、土地承包与二轮土地承包

六、1990年代以后解决了温饱问题

推荐阅读大风网站往期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订阅】

点击标题下蓝字“大风网站”,再点"关注"等于订阅!

大风网站微信号:strongwindhk

长按下列二维码可直接关注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