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天塔悖论:建筑模型博物馆杂谈 | 刘晨 | 时代建筑2020年第1期

刘晨 时代建筑 2023-01-07


作品文章简介


《时代建筑》从创刊伊始便以不同形式关注富有创意的中国当代建筑作品,我们坚持选择建成作品,关注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并重视其完成度和现场感受;坚持第三方评论为主,推动建筑评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每期作品栏目在作品选择上尝试走向设计探讨上有相对共性的可能性,在评论文章的作者的选择上,力求其研究背景与作品的设计探索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期的作品以关注文化类公共建筑为主,其评述更多地挖掘这些设计的创新价值与意义。鞠曦、章明和秦曙讨论了原作工作室的“绿之丘-上海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的更新改造”,分析该项目在回应性、容差性、成长性修正路径上所做的尝试;莫万莉讨论了戴卫.奇普菲尔德在处理位于后工业场址中的上海西岸美术馆设计策略;劳拉.安娜.佩泽蒂探讨了刘克成设计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如何通过诠释性的“场地再写”为场地与当代文化建立起联系的;徐风和尹澎分析了鲍赞巴克的上音歌剧院的设计策略与技术支撑;刘晨讨论了俞挺的建筑模型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指出它既是“建筑学的宣言”也是“建筑学的寓言”;徐好好、曾宇健分析了孟岩/都市实践在广州上蒙圣街18号住宅改造中的设计思考;陈嘉炜透过分析阿尔瓦罗ˑ西扎的西扎锐驰馆,解读其建筑学思想及设计手法;任祖华、梁丰、潘天佑讨论了崔愷/本土设计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的设计策略与建造体系。


栏目主持:戴春


通天塔悖论

建筑模型博物馆杂谈

A Paradox of the Tower of Babel

Notes on the Architect Model Museum


刘晨   LIU Chen

Abstract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建筑学”的全面爆发,一座座理论的通天塔拔地而起。模型则是理论的微缩实验,隐含着“建筑学”、通天塔和乌托邦的三位一体关系。俞挺设计的建筑模型博物馆恰逢其时,它既是“建筑学的宣言”,也是“建筑学”的寓言。作为收藏“建筑学”通天塔(模型)的“集合”,这个博物馆同时也暗藏着一个迷人的悖论。


幻城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建筑模型博物馆

设计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师:俞挺

项目建筑师:孙悟天

设计团队:张海旭,张贲

施工团队:上海迈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业主: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风语筑设计大楼

面积:1 000 m²

建成时间:2019年01月

摄影:CreatAR Images


在线阅读


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旧约全书·创世纪》第十一章


秋鹭子的梦

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通天塔

起初,有两个人在梦中相遇

一个是“滑稽的”勃鲁盖尔

另一个是“慵懒的”上海地主

一个来自十六世纪的安特卫普

另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上海

一个画画,另一个也画画

还做房子

他们在通天塔入口处攀谈起来

这时有个木匠恰好经过

他是佛罗伦萨的小安东尼

望见通天塔的那一刻

小安东尼面色惨白

仿佛被利箭射穿胸膛

这时我出现了

为了阻止,或诱惑他们走进通天塔

我出了一道谜题

假设有一个通天塔,要装下

所有不能装下自己的通天塔

那这个塔能不能

装下它自己?

小安东尼沉默不语,掩面而泣

勃鲁盖尔皱起眉头,说

不能。上海地主眨了眨眼,说

能!


星际之门


1 一千种“建筑学”和一个懒人


当今中国正在上演一场“建筑学”狂欢派对。设计师和评论家都营营于“建筑学”:广义的,具足的,格物的,异物的,在地的,山水的,抵抗的,自然的,电影的,装置的……数不过来。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建筑学”。众声喧哗,谁也听不懂谁。如果编一本“建筑学”大百科全书,它会像砖一样一块一块垒上天,好比传说中的巴别塔(Tower of Babel)。除非,有上帝来拍砖。


但我们的“建筑学”是个伪命题,比伪科学还唬人。话很长,得留到另一篇寓言里说。总之,在真有“建筑学”这回事之前,我还要暂时让它带着引号。伪到何种程度呢?这么说罢,跟存在过建筑学的地方(比如从前的意大利和20世纪的德国与日本)相比,当代中国“建筑学”还很年轻,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而少年的世界总是空洞的,只会不停地玩概念;它又很像皇帝的新衣,但因为“建筑学”是成人的游戏,就不会有小孩跳出来揭穿它。没有上帝干涉,没有童言无忌,“建筑学”巴别塔就在我们的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造塔的人们,正在尽情享受他们的嘉年华。


上海是嘉年华最绚丽的舞场,这缘于它独有的市井性格。作家王安忆如此形容,“上海市井何等的混杂,是由于历史短促,不是凭借长时间演进形成,而是突发性的机遇所致,也是有一些民主的意思吧。”于是就从机遇和民主的市井土壤中窜出一座座混杂而短促的“建筑学”巴别塔。这是另类的“上海制造”。


上海有个地主叫俞挺,很会做梦,也很会做房子,又擅于宣传自己。古往今来,不甘沉沦的艺术家都得学会“自秀”(self-promotion),看看丢勒、伦勃朗和毕加索的自画像就知道了。上海地主更是抓住新媒体时代赋予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携着他美轮美奂的作品,频繁出现在各类文艺社交媒体上。在这个本末倒置的“跨界”时代,他还发明了自己的多重身份:建筑师、美食家、作家、业余历史学者、重度魔都热爱症患者、身体力行的都市生活家实践者……城市微空间孜孜不倦的强迫症修正师。这样的自秀当然带着自恋的性质,但哪个恃才傲物的人不自恋呢?


俞挺爽快地承认了他的“自恋”。就是这个自恋的俞挺,独创了一种建筑理论史上闻所未闻的“懒人建筑学”!怎么个懒法?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能让甲方干活,就让甲方干活”,“能让机器干活,就让机器干活”。他不加班也不熬夜,坚持只给甲方一个方案。我觉得很厉害。连米开朗琪罗和扎哈·哈迪德这样任性的天纵奇才都做不到的,上海地主就做到了(顺便说一句,米开朗琪罗的路数跟上海地主恰好相反,他是能不让甲方管绝不让甲方管,能自己动手就自己动手)。倒不是因为俞挺口才好。当然,他口才确实好,很会怼人,到哪演讲都能把话说圆。豆瓣上爱他的人和知乎上恨他的人各成一派,而他总有办法颠倒众生。关键是,科班出身、又趟过体制的俞挺,早已把前生抛在身后,如今的他,是个自由职业者。所谓自由,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甲方和机器,更奈何他不得。


所有这些都十分有趣。从学术角度看,俞挺跟体制、甲方或机器的关系,还有他的“懒人建筑学”,他的自秀与自恋,都是现成的研究案例,足以让建筑评论家大做几番文章。但最令我好奇的还是他的新作:建筑模型博物馆。这一次,他究竟是怎么做“懒人”的呢?


结构隐藏在密柱里


2 一只尚未启动的时光机


建筑模型博物馆是一只尚未启动的时光机,它只设定了一个方向:未来。人在里面穿行,又像在游览主题公园,这个主题就是“建筑学”。俞挺把这个博物馆看成一个“建筑学的宣言”,我倒觉得它更像一个“建筑学”的寓言。


这个寓言是白色的。一切还没有开始。又不光是白,还穿插着红、黄、蓝、金、黑,连缀成一串关于颜色的奇境漫游。我觉得蛮好玩,也很虚构,像童话,又像魔术。假如没有俞挺的提示,我大约不会联想到苹果核战记,沙丘魔堡,北欧众神,“萤火虫”,以及“温和的良夜”……总之,建筑是不能太“具象”的。但是逛一圈下来,倒让我想起那部著名的科幻电影《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1985年):在这个白色容器里待久了,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势能”,从那些直径32 mm的高脚圆杆的缝隙中渗透出来;它们排列致密,整齐划一,直上直下,时空被重新排序,势能将我们带回一座未来城市。俞挺用科幻小说《永夜之土》(The Night Land)中人类文明的“最后堡垒”(The Last Redoubt)为这个未来城市命名,显然带有醒世恒言的意味。在危险的对峙中,黑暗愈绝望,光明愈抽象。


小说里的“最后堡垒”是座大金字塔,铜墙铁壁,无比沉重,而俞挺的未来城市只营造“垂直”,明亮而又轻盈。我立刻想到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那个“有高脚桩柱和悬空梯子的城市”珍诺比亚(Zenobia),以及它所提供的幸福生活“原始模型”。可惜卡尔维诺已被建筑师们玩滥,不大容易翻出新意。倒由此牵出线头,抖开一个纠缠甚久的城市谜团。俞挺做这个房子,好比辛弃疾填词,特别喜欢用典。他用得最多的有两类:科幻作品和城市意象。


城市的隐喻无所不在,我按年代顺序,把这些真实或虚构的城市捋了一遍,于是就有了一座初具规模的通天塔:

……

幻城

叠城

奥林匹斯

铁城

癫狂纽约

……

珍诺比亚

卫城

仙宫⑤


铳梦


就差上帝之城了!每座城都是一个乌托邦,它们名义上组织着空间,履行着这个博物馆建筑的基本功能,其实却在一边建造未来的“乌托邦”通天塔,一边演绎当下的“建筑学”寓言。


科幻作品更是信手拈来:从《永夜之土》到《太空漫游》,再到《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轮番讲述着末世与拯救的传说。实际上,俞挺用15部科幻电影和2部科幻小说命名了17个场景和区域,像变魔术一样把模型博物馆变成了一座科幻巴别塔,而本就带有虚构性质的模型都成了塔中的玩具,建筑完全退化为表象,展品与现实了无瓜葛。俞挺连最不起眼的楼梯夹层空间都不放过,借惊鸿一瞥的灵光“向伟大的《银翼杀手》致敬”。我很好奇放在这个以“复制人之父”泰瑞尔博士(Dr. Eldon Tyrell)命名的展厅里的模型,会经历怎样的意识改造。


所有这些都很精彩。但我还是觉得不过瘾,《癫狂纽约》和《珍诺比亚》之间,好像少了点什么。在这个点缀着模型的“未来城市”里,我忽然想起一个藏匿于“永恒之城”罗马的模型,说起来,它该有480岁了。


模型尺度下看模型博物馆


3 小安东尼的巴别塔


这个典故出自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自我意识觉醒,纷纷以模型展示创作。在同行们挑剔的眼光下,模型越做越好。16世纪30年代,桑盖洛家族的小安东尼(Antonio da Sangallo the Younger)成为圣彼得大教堂总建筑师。那时候做建筑的大都是艺术家,而小安东尼本来是个木匠,一朝平步青云,成了教皇新宠,这让米开朗琪罗愤愤不平,一有机会就挖苦他。小安东尼花了四年时间,挥霍千斤木材,万两黄金,终于拿出一个簇新的大教堂模型。为了改进方案,他伤透脑筋:方案从他的老师伯拉蒙特(Donato Bramante)和拉斐尔那里传下来,已经过无数次修改,摆在面前的,是个巨大的拼图游戏。他不敢造次,既想保留伯拉蒙特的宏大叙事和希腊十字构图,又想延续拉斐尔的圆融精巧和拉丁十字平面,还念念不忘老佛罗伦萨的地方传统和哥特建造。保险起见,小安东尼最后采用了“折衷主义”,做出一个四不像的“杂交”模型。


平面图与轴测图


米开朗琪罗等这一天已经很久。见到模型的那一刻,他抓住小安东尼的致命弱点,不无刻薄地说:“看哪,这个没有艺术修养的蠢木匠都做了什么!一座可笑的巴别塔!”


小安东尼没脸见人了。他呕心沥血做的模型,就这么成了米开朗琪罗眼中的一堆柴禾。又过了几年,小安东尼去世,年近七旬的米开朗琪罗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圣彼得大教堂总建筑师。而小安东尼那个臭名昭著的木头模型,却奇迹般地流传下来,至今仍在梵蒂冈博物馆的密室里泛着幽光。


走廊


提华纳


层层递进的架子


瓦萨里当然会偏向米开朗琪罗。客观地说,小安东尼有点冤枉。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在罗马这种讲究逻辑和理性的地方,混乱的“巴别塔”建筑学注定受挫。被米开朗琪罗嫌弃和嘲弄的巴别塔,既是小安东尼呕心沥血设计的建筑,也是其冥思苦想的建筑学。米开朗琪罗让小安东尼做了一场噩梦,梦醒时分,这个可怜的木匠发现自己全部的建筑学轰然倒塌。古老的希伯来寓言没有骗人,巴别塔注定无法通天。


人和夹层的关系


不同标高的架子


4 一个古老的希伯来寓言


上帝说,不要有通天塔!


通天塔就是巴别塔,巴别就是巴比伦(Babylon),与希伯来词语“变乱”谐音。希伯来圣经在“创世纪”第十一章开头就讲了巴别塔的故事。


可以眺望的窗洞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士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罢,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透明的二层地面


所以巴别塔即变乱之塔。如同许多圣经故事一样,巴别塔天生就是个寓言。它有两个关键词:“变乱”和“分散”。耶和华代表至高无上的“体制”,而这个体制不要天下人统一,反倒制造混乱,因此变乱其语言,分散其民族。于是,差异开始了,“多样性”(diversity)开始了,所有的隔膜也由此开始。


巴别塔寓言本是希伯来创世神话里的一个插曲,却给人类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从前,这个寓言的教训是:人类因自负而受到上帝的惩罚。世异时移,巴别塔被断章取义地改编,甚至被重新想象、发明和阐释。人类的语言、意识和行为越来越“变乱”和“分散”,而人类所从事的每种行当、每个认知领域里都矗立着一座由术语和阐释筑成的巴别塔,这些塔又堆叠起来,筑成新的巴别塔,最终将生成蔚为壮观的巴别塔大集合。我大致捋了一遍,目前这个集合的形状和它所包含的子集(认知领域)是这样的:

……

神经科学

生态学|社会学

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

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

诗学|哲学|美学

圣经文学


看来还不够高,也还不够乱。没关系,最上面一个子集合,恰是当代中国的“建筑学”巴别塔。

最精彩的演绎自然是视觉的。圣经文学里的巴别塔是现成的“任务书”,艺术家们只要发挥想象画出来就行。于是这个从未有过“真身”的塔,以各种“替身”出没在图像中。画得最“真”的,当属尼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5 勃鲁盖尔的通天塔


描绘通天塔,勃鲁盖尔并非第一人。这个塔的图像史,可追溯到12世纪。到了16世纪,在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双重刺激下,希伯来圣经中的通天塔被重新解读。那时尼德兰受西班牙天主教统治,向往改革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纷纷改造通天塔。勃鲁盖尔对它尤其着迷,一共画了三个版本,有两个流传下来,分别收藏在维也纳和鹿特丹。自画像里的勃鲁盖尔怎么看都像农民,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画法前无古人,带着挑衅,把通天塔一手改造成了乌托邦,不但名垂艺术史,还为后世建筑理论家带来巨大的精神冲击。


第一幅画(维也纳版)里,勃鲁盖尔把乌托邦放在当时富甲天下的城市安特卫普:画面右侧出现一个繁忙的港口,装满货物的船舶正在卸载建筑材料;左侧是热闹的市景,人群熙攘,房屋鳞次栉比;远处,农田与森林渐行渐远;当中,通天塔盘旋而起,数以千计的工匠小如蝼蚁,操纵着玩具般的机械。塔和城市共同生长,一切欣欣向荣。


这样的安特卫普,会让人联想到几个世纪后的大上海,同样是繁华的海港和城市,热爱生活的人类,还有会做梦的建筑师和他的乌托邦。


只要上帝不来干涉。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勃鲁盖尔其实并未把圣经当成任务书:“创世纪”里的通天塔在古巴比伦的希纳尔平原上,而不是16世纪的尼德兰港口;勃鲁盖尔画中的工匠们并没像寓言里说的那样烧砖;上帝杳无踪影,人类也不必逃离施工现场。这是一座尘世的城市,它敢跟上帝之城抗衡,人们按照理想的蓝图建塔,只要上帝不来干涉,这塔就可以通天。


几年后,勃鲁盖尔又画了第二座通天塔(鹿特丹版)。这一次他更大胆、更抽象,构图几乎被整座塔占满,地平线放得极低,塔直冲云霄,螺旋造型更纯粹,还有点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这种“像”的感觉颇为迷人:你几乎会相信它是一个真实的建筑。然而建筑师的直觉很快就做出判断,谁都不可能把这样的塔造出来,它不遵从任何一种形式逻辑,也经不起结构力学的推敲。它只存在于某种匪夷所思的想象中,或者诞生于黎明前最后的梦境,做梦的人蓦然醒来,努力回忆梦中幻影。勃鲁盖尔心里住着一个爱做梦的建筑师,他在醒来的刹那捉住这个幻影,臆造了一座通天塔,说不定还做过模型。这么一推导,再看他画的塔,倒更像一幅建筑模型渲染画。可惜这个模型早已下落不明。当然,它也许只是我的虚构,这并不重要。


勃鲁盖尔不啻为“梦想改造家”。第二座通天塔是未来主义的,它绝不会让人想到自负的人类被上帝惩罚的悲剧命运,相反,它充满希望,闪耀着新时代的曙光;沐浴在橙色光泽里的是一个理想王国,人类的生产力在这里得到充分彰显。作为背景的安特卫普变得渺茫,具体的城市不再重要,这回的通天塔,是一座牢筑在大地上的乌托邦,一个史无前例的视觉寓言。


再一次,它让人想起几个世纪后的上海。


6 一座房子的替身与真身


上海地主也是“梦想改造家”。他拥有自己的“Wutopia Lab”,“Wu”即“吴”或“无”,本意是用江南的观念反对“utopia”(乌托邦),但那里也闪烁着未来的曙光。有趣的是,跟勃鲁盖尔的通天塔相比,这个“吴-无”托邦实验室的最新产品给人的印象恰好反过来:它是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真实建筑,具有不可抗拒的物理性。但奇异的现象发生了:我们看着这个房子的照片,竟有一种太虚幻境的感觉。照片拍得太好看了!简约,纯粹,纤尘不染,滴水不漏,如真空里的蜃景。它们好比用计算机图像合成技术(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叠加“照相超现实主义”手法(photorealism)创作的绘画。总之,不像房子的写实照片,倒像“艺术至上主义”(art for art's sake)的摄影作品。它们那种“如画”(picturesque)的印象咄咄逼人,比勃鲁盖尔的渲染更多几分魅惑与危险:它彻底斩断了真实与虚幻的暧昧关系,让两个世界各自为营,那条本来可以被任性穿梭的界线变成了不可逾越的沟壑。与此同时,它以“再现”(representation)代替“呈现”(presentation),以图像取缔实物,从而将其异化为消费品;建筑的使用者和观赏者也就成了消费者。


剖面图


我把这种如画般的存在称为建筑的“替身”(avatar),它是市场化的建筑生产与表达方式的衍生现象,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无所谓好或不好,也谈不上有理或无理。如果说建筑的“真身”(也即物理性的存在)是一种相对自洽的自然状态(natural),这“替身”就是超自然(preternatural)的诡异存在。有趣的是,逻辑上,替身由真身幻化而来,可一旦修炼成形,反而倒打一耙,控制并消解了它的真身。在某个建筑的真身不可企及的情况下,消费者可将其替身置于掌中把玩。甚至建筑评论也可以在不接触真身的情境下完成。如此一来,替身似乎可以脱离真身而独自存在,两者可谓貌合神离。于是我们发现,图像正在把建筑“抹平”,假以时日,彻底抹没了也大有可能。被“降维”的建筑面临着巨大的存在危机,而这都是因为“如画美学”(picturesque aesthetics)乘虚而入。


如画美学并非新事。自古以来,它就在左右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从古希腊的神庙到18世纪的英国园林,如画美学潜移默化,有时是“高贵的单纯和静谧的伟大”(noble simplicity and quiet grandeur),有时又是浪漫的乡愁或沉郁的怀古。到了今天,这种美学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建筑中的显学。正常或非正常的建筑师,都难以抗拒它神秘的微笑。

俞挺也不例外。尽管他并没有主动地去创造“如画”的建筑,甚至对此并不在意,但其创作仍以如画之替身最先抵达人心。因为“如画”,他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网红”建筑,令消费者趋之若鹜。这个现象特别有趣:替身返哺真身,两种存在隔着现实与虚幻的鸿沟心心相印。


但这仅仅是序曲,好戏还在后头。俞挺最新的作品不光具有两种存在;在我看来,它那至纯至净的真身里还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一座不可能的通天塔。不,其实不止一个,而是许多,多到数不清。因为这个缘故,建筑模型博物馆的替身被打回原形,再怎么“如画”,也只是单薄空洞的影子。它背后,真身正赫然耸现……


7 上海地主的通天塔


博物馆首先是仓库。这是它跟其他类型的房子最本质的区别。然而中国的大多数博物馆都是空的,更多新建的当代美术馆的主要“藏品”只是它们自己,空荡荡、冷冰冰的房子却能引发一通“巴别塔”式的哲学探讨和“建筑学”评论,实在是一种别致的“存在主义”。如“建筑学”那样,这类“博物馆”本身就是盛满概念的巴别塔。


真正的博物馆永远不可以空置,它必须能容物,在这一点上,它是“具象”的建筑。至于容什么物,就有意思了。我去过各种名堂的博物馆,见识过人类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收藏,但专门存放建筑模型的博物馆,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俞挺设计的建筑模型博物馆,不仅是模型大仓库,还是个神奇的容器:它收纳的是看得见的“建筑学”,进一步讲,是“建筑学”的集合。此事很玄幻,带引号的“建筑学”又不是物,如何看得见?


关键就在模型上。它们是比建筑的“如画”替身(图像)更真实的替身,同时又是它们自己的真身,弥漫着一个微型王国(miniature)所独有的童话气质。俞挺营造的世界净白如太古,空间悬而未决,时间荡然无存,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那些模型催眠,现实越来越魔幻,某种理想主义的东西渐渐成形。蓦然回首,心若有所动,原来所有这些感觉,竟是那真身与替身都不曾实现的“建筑学”,裹挟着建筑师自己都来不及抓住的“理念”(idea)与“狂想”(fantasy)。


就这样,俞挺为那些朝生暮死、却又生生不息的“建筑学”搭了一个太虚幻境般的舞台。每一个模型都是一座微型通天塔,一个蜃景乌托邦,里面藏着转瞬即灭的狂想和超然世外的理念,汹涌,混杂,短促。所有的模型又砌成一座更大的通天塔,一个未来的乌托邦,酝酿着无数种雄心勃勃的“建筑学”。而俞挺设计的容器,就是用来盛大大小小的通天塔的——一个通天塔的集合。所谓的“建筑模型博物馆”,其真身原来是中国“建筑学”博物馆。


至此,我脑海中浮现一个“三位一体”的图示,用它来表达模型、“建筑学”、通天塔和乌托邦的隐秘关系,再合适不过。


只是,你忍不住会问,建筑模型博物馆这个雪白的容器会不会也是座通天塔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用俞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models in model”,或者“城市的万神庙”。但是,悖论来了……


8 通天塔悖论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始:秋鹭子在梦中给小安东尼、勃鲁盖尔和上海地主出了一道谜题,一个貌似无解的“通天塔悖论”。聪明人当然看得出,它其实是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提出的那个著名的集合论悖论(Antinomy of Russell)的变种。其基本思想是: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A要么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么不是自身的元素,即A∉A。将所有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构成一个集合P,即P={A:A∉A}。那么P是否属于P呢?罗素悖论更通俗的版本叫“理发师悖论”:一位技艺高超的理发师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他能不能给自己理发呢?显然,答案无论如何都是矛盾的。


罗素悖论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但是解开它倒也不难,我们只要修改一下游戏规则就好了。以冯·诺依曼等人提出的集合论公理系统为例:将所有包含集合的“集合”(collection)称为“类”(class),当某个“类”大到一定程度时(比如包含所有集合的“类”),它就不再是集合,而只能是类。如此便能避免罗素悖论。这听上去有点耍赖,但数学家自有详尽分析和严密论证。


回到通天塔悖论。俞挺的建筑模型博物馆是用来收藏“建筑学”通天塔(模型)的“集合”(collection),这个“集合”是否包含它自身,要看它大到什么程度。俞挺说,“我决定把整个博物馆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未来城市的模型。而这些收集来的模型就是这个未来城市肌理上的不同的构成部分,它们各自发散性地预言着不同的未来。”他觉得“任何伟大的城市和文明一定会拓展它的边疆去探索未知”。他的“最后堡垒”毕竟不是小说里那个铜墙铁壁的绝望存在,“人类终究毫无畏惧地走出堡垒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很好。所有这些都充分证明,建筑模型博物馆已足够大,大到不再是集合,而是自成一派的“类”。看来,俞挺为自己定制的多重身份里,其实还缺一种:逻辑学家。


然而,俞挺还说了,“这样的建筑模型博物馆才是具有建筑学意义的,这就是models in model。”坏了,他提到了建筑学,而且不加引号,似乎要出问题了。但是,别忘了,没有任何一种“建筑学”能自圆其说。它们好比不能给自己理发的理发师。


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上海地主自己的“建筑学”。“懒人建筑学”其实是个伪“建筑学”。请注意,我在带引号的“建筑学”前面又加了个“伪”字。它必须伪(当然,这得看上海地主是否愿意),只有这样,才是真自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须受制于任何尺度、任何纲领的“建筑学”,甚至跳出“广义建筑学”的如来掌心。就建筑模型博物馆这个案例而言,我是这么理解的:俞挺把他的“懒人建筑学”又升了一级——能让“建筑学”干活,就让“建筑学”干活!懒到如此境界,不但自圆其说,还能绕开悖论。这才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俞挺的上海不是勃鲁盖尔的安特卫普,也不是小安东尼的佛罗伦萨和罗马,这些城市已经没有未来。从前“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天下人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宿命般地遇到了“多样性”(diversity),在希伯来人的世界观里,多样性是耶和华的懿旨,而在东方之东,当代中国的“建筑学”生就“变乱”和“分散”。我们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未来的乌托邦指日可待。


只有中国能生长“巴别塔建筑学”和“建筑学”巴别塔;只有上海能救通天塔。而俞挺的建筑模型博物馆则是这通天塔的“最后堡垒”。那些造塔的人,还要继续他们的嘉年华。


让通天塔造得更热闹些吧!


9 外一话:光之谜域


小说《永夜之土》中,来自火山余烬的光是人类文明残存的温暖,而在俞挺的“最后堡垒”——未来城市里,光自空间本身溢出,是超验的存在。它让人想起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尼奥在墨菲斯的带领下第一次从现实世界进入矩阵空间,程序尚未加载,一切都浸在混沌的白光里——没有天地之别、远近之分,只在沙发、电视等日常元素次第出现时,人的眼睛才有了依托。


建筑模型博物馆是另类的“黑客帝国”。四方上下,尽是纯白。外窗透露的自然光与天花布设的顶灯互相补充,经过所有白色表面的反射,使空间内的每一点都收到几乎等量的光照。光的强度也推敲得恰到好处,既不眩目,也不幽暗。你甚至意识不到光的存在,因为它均匀地不自然,存在得不真实。人在其中,仿佛被困在一个均匀的小宇宙里,无法感知它的边界和引力,一切悬置,如传说中的“迷域”(limbo),一个有着优雅光泽的迷域;这境界可遇而不可求,人走进去,是意外和偶然,稍做停留,又觉似曾相识,而熟稔的印象并非来自现实经验,它是被唤醒的意识和理念:所谓光,本该如此,平等,慈悲,无所不在,泽被万物,点亮一个个湮灭的理想。在这虚无而又祥和的白光里,只有悬浮的模型让人依稀感到空间的尺度和内容。


就这样在光的迷域里走着,城市被推开,成为另一种存在。从“苹果核战记”的红色窗口望出去,静安区的楼阁与市井一下子变得陌生,如同观看一部布莱希特戏剧,间离效应把现实挡在咫尺之外。这时,微缩的记忆忽然张开,人在刹那间恍惚起来,那赤红如焰火的窗台上却是另一个“城市”(模型),它禁闭在自己的岛屿之中,沉默如一座纪念碑,窗外那个城市失去了物理维度,变成它的背景,这也是意外和偶然,还有惊喜。对惊喜的期待,是每个造访这座未来城市的人共同的心理。而俞挺所做的,就是在光的谜域里布下雷阵,引爆人内心对奇异事物的向往和对时空的思索。


雷之穹顶


火虫洞

通天塔悖论


如此看来,俞挺的建筑模型博物馆确实代表着未来。它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用聚光灯指引人们欣赏特定的展品,而是在均匀的白光中让观者自己寻找和判断视觉与经验的中心。人不再受博物馆预设的线索制约,亦不再是被动的感官机器,而是真正获得自主和自省的思想者,要依赖自己的设计来体验一场充满惊喜的戏剧。它的照明设计牺牲了建筑本身的体量感与空间感,却为一座意念中的未来城市提供了一片空白的舞台。


奥林匹斯


10 尾声:一个质数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俞挺建这座“垂直城市”,一共用了5 653根钢管。我惊异地发现,5 653竟然是个质数!也就是说,除了1和它自身外,它不再有其他的因数。这再妙不过,本来,上海地主想告诉我们的秘密,就是他自己的“建筑学”、通天塔和乌托邦。至于它装得下什么、装不下什么,都已不再重要……


白色博物馆边上彩色的点缀


如果哪一天你来上海,记得一定要去看看上海地主的通天塔。但是别走错了,这座塔不在浩荡的黄浦江边。它无心与那些翻不出新花样的摩天楼比肩。它洗净铅华,素面朝天,大隐于市。它旁征博引,却依然干净利索。在那里你会发现奇迹,一切无须多言,通天塔悖论迎刃而解。


(图片来源:图片图纸均由建筑师提供)


注释:

① 参阅:王安忆. 小说课堂[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66.

②《苹果核战记》(Appleseed,2004年)是由荒牧伸志执导的3D科幻动画电影,讲述了非核大战将地球变成一片废墟之后,幸存的人类在理想国奥林匹斯(Olympus)为人类未来而战的故事。《沙丘》(Dune,1965年)是美国科幻作家Frank Herbert的代表作,曾获雨果奖与星云奖,并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游戏。《萤火虫》(Firefly,2002年)是美国导演和漫画作家Joss Whedon自编自导的科幻电视剧,故事背景设定在2517年,一群边缘人驾驶“萤火虫级”太空船“Serenity”在宇宙中寻找各自的价值和出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出自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年)创作于20世纪中期的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该诗写给托马斯病危中的父亲,表达了诗人对死神将可爱之人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并“怒斥光明的消逝”。

③《永夜之土》是英国作家威廉·霍普·霍奇森(William Hope Hodgson,1877—1918年)的科幻作品,初版于1912年,原名The Night Land: a love tale。太阳燃尽之后,火山活动的余烬成了唯一点亮地球的光芒;幸存下来的几百万人聚居在一座巨大的金属金字塔里,即“最后堡垒”(the Last Redoubt),并受到外部黑暗世界未知力量的围攻。

④ 珍诺比亚是《看不见的城市》中“轻盈的城市之二”。参阅: CALVING I. Le città invisibili [M].Milan: Oscar Mondadori,2012: 34.

⑤ 仙宫(Asgard)本是北欧众神的居所。铁城(City of Iron)出自1993年上映的日本科幻动画片《铳梦》(Battle Angel Alita),俞挺按卡尔维诺的意大利语命名法,将其化为具有女性气质的“Ironia”。奥林匹斯是《苹果核战记》中的乌托邦城市。叠城(The Stacks)出自2018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幻城(Visionary City,1908年)是美国画家威廉·罗宾逊·利(William Robinson Leigh,1866—1955年)以曼哈顿为原型创作的未来城市幻想画。

⑥ 译文参阅: 新·旧约全书. 南京: 中国基督教协会,1987: 10. 

⑦ 老彼得·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尤其擅长以乡土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人称“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天生幽默,勤于思考,喜好夸张的造型和诙谐的细节,因此又得绰号“滑稽的勃鲁盖尔”。

⑧ 参阅: MANSBACH S A . Pieter Bruegel's Towers of Babel [J]. Zeitschrift für Kunstgeschichte,1982 (1): 43-56.

⑨“avatar”一词原指印度教、佛教中的天神以人类、超人类或动物身的形式显灵,后引申为某种思想或品质的化身,在现代网络语境里则指头像或替身。

⑩ “noble simplicity and quiet grandeur”德语原文为“edle Einfalt und stille Größe”;著名考古学家、艺术史家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年)用它来形容希腊古典艺术的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 GUTFELD A. Back to the Future: Preposterous Prophecies and Accurate Forecasts [J]. Studies in Popular Culture, 2002 (2): 23-50.

[2] PALUMBO D. The Monomyth in "Back to the Future": Science Fiction Film Comedy as Adolescent Wish-fulfillment Fantasy [J]. Journal of the Fantastic in the Arts, 2006 (1): 60-76.

[3] CALVINO I. Le città invisibili [M]. Milan: Oscar Mondadori, 2012.

[4] KOSTOF S, ed. The Architect: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rofession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42-156.

[5] LOTZ W. Architecture in Italy: 1500-1600 [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54-57.

[6] MURRAY P.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M].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1986: 140-141.

[7] VASARI G. The 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M].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6.

[8] 刘晨. 从米开朗琪罗到帕拉第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职业的多源性与专业训练的多样化 [J]. 时代建筑,2014 (01): 13-19.

[9] BADEN J S. The Tower of Babel: A Case Study in the Competing Methods of Historical and 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 [J].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9 (2): 209-224.

[10] HIEBERT T. The Tower of Babel and the Origin of the World's Cultures [J].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7 (1): 29-58.

[11] MANSBACH S A. Pieter Bruegel's Towers of Babel [J]. Zeitschrift für Kunstgeschichte, 1982 (1): 43-56.

[12] ROSKENS R W. Legacies of the Tower of Babel [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0 (2): 173-178.

[13] SNOW E. The Language of Contradiction in Bruegel's "Tower of Babel" [J]. RES: Anthropology and Aesthetics, 1983 (5): 40-48.

[14] GARCIADIEGO A R. Bertrand Russell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t-theoretic 'Paradoxes' [M]. Basel: Birkhäuser, 1992.

[15] KNEALE W C. Russell's Paradox and Some Others [J].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71 (4): 321-338.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1期 精细化再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刘晨通天塔悖论:建筑模型博物馆杂谈,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美国盖蒂中心、哈佛大学、清华大学

作者简介:刘晨,女,美国盖蒂中心 特邀研究员,哈佛大学 燕京学者,清华大学 助理教授


本期作品文章相关阅读


[1]鞠曦、章明、秦曙.绿之丘:上海杨浦滨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J]. 时代建筑,2020(1):92-99.

[2]莫万莉.后工业场址中的美术馆:上海西岸美术馆[J]. 时代建筑,2020(1):100-105.

[3][意]劳拉.安娜.佩泽蒂著,李焜 译,郑超、李华 校.建筑考古与场地再写:中国科举博物馆(南京)[J]. 时代建筑,2020(1):106-113.

[4]徐风、尹澎.上音歌剧院:建筑与音乐的对话[J]. 时代建筑,2020(1):114-119.

[5]刘晨.通天塔悖论:建筑模型博物馆杂谈[J]. 时代建筑,2020(1):120-129.

[6]徐好好、曾宇健.孟岩:广州上蒙圣街18号住宅[J]. 时代建筑,2020(1):130-139.

[7]陈嘉炜.阿尔瓦罗ˑ西扎锐驰馆探析[J]. 时代建筑,2020(1):140-147.

[8]任祖华、梁丰、潘天佑.回归建造: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的设计思考[J]. 时代建筑,2020(1):148-155.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精细化再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