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 | 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本期主题文章简介
《时代建筑》以群体研究的方式持续关注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无论是研究海归建筑师、年轻一代建筑师,还是研究20世纪50、60、70、80年代生建筑师,我们持续多期展开分析与探讨,试图为中国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建筑师群体画像。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走向更为细化的层面,如“新三届”建筑师群体研究。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师的成长和转型的速度大大提高,新一代建筑师群体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以及个体的价值观逐渐凸显其特征,这个群体以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为主,包括部分60年代末出生的建筑师,这批建筑师大多在1986年至1999年间接受高等建筑教育,并在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开始执业,他们逐渐成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重要力量,并且被国际建筑界所关注,我们称之为“第五代中国建筑师”。本期希望关注这批正在崛起的建筑师群体,讨论他们的研究与实践。
邓小骅将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置于知识社会学的代际研究视角,考察其代际差异;王凯运用“远读”的方法,从社会背景和话语生产机制的角度,描述作为一个模糊整体“代单位”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的话语特征和历史贡献;周榕由“代际观法”讨论,尝试引入“代差视角”,考察并具体论述“第五代中国建筑师”在诸多方面对于中国建筑生态演进的迭代贡献;李怡和戴路从国际获奖建筑分析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支文军和郭小溪基于一种媒体的视域,对100组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相关文本进行数据挖掘;鲁安东试图就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展开理论思考与讨论,指出李兴钢的设计实践是这一世纪探索的延续,也是对其当代命题的开创性的探索;何润和伊浏等结合感性解读与理性的“数据分析”,对董功/直向建筑事务所展开多维度的分析;同时,我们简要介绍了66位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
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
Re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of Technology and the Rational Way of Representing Tradition
Examining the Technological Exploration in Design Practice by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Award-winning Architecture
李怡 戴路 LI Yi, DAI Lu
在线阅读
国际建筑奖项,是以全球化的视角“对于建筑界的直接而又影响深远的建筑批评”[1],获奖意味着建筑实践的价值与被肯定。进入新纪元,中国建筑师在世界站稳脚跟,与其优质的建筑实践作品和获奖后得到多次曝光的机会密不可分。他们的创作理念能够为西方价值所认可,他们想要表达的建筑观念能够为世界主流所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国当代建筑的向前发展与国际定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获奖现象绝非偶然,获奖建筑与建筑师足以成为这个时代的风向标。
或许在当代建筑师眼中,关于“代际”的划分会带有一丝“挑衅”的意味,无论年龄如何,他们始终是以求新求变为己任。改革开放带来了建设热潮也带来了多元文化,经济转型后信息爆炸引起的余震未曾停止,客观上不断促进人才的涌现。但辩证来看,“新陈代谢”的过程变得既快又慢,总会有时代的旗手冲锋陷阵,而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反思则让思想永葆青春。仅仅按照十年或二十年的成长时间去划分未免过于粗暴,建筑学科始终是反映时代特性的载体,通过建筑作品,更能够看到建筑师与时俱进的设计追求,只是相互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若将毕业于1949年前的建筑师算作第一代,1949年至“文革”前的建筑师为第二代[2],那么第三代之后的建筑师则更为广义,但以建筑师所站立场的不同、所负使命的不同,倒也能够理出分代:以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为代表的建筑师们接过了转型后的接力棒,这可算作第三代;随着“新三届”建筑师的加入,第四代建筑师逐渐形成,进一步推进了“创作”与“研究”的深入;至第五代建筑师群体,他们大致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更关注“与建筑切身相关的”环境情况。现在正逢这代人创作的黄金时期,他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论,并有较多实践机会予以印证和体现,成为近些年镁光灯下最受瞩目的建筑理想践行者。
在当前情境下,第五代建筑师成为获得国际建筑奖项最多的中国建筑师群体。在推荐原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即为对建筑技术的关注。曾经的年代,学院派的教育体系下,建筑师偏重于以美学方式追求现代性,技术与艺术或曾有一定程度的割裂。但仔细观察近些年的国际建筑奖项,对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视,是对建筑价值的再次思考。当代建筑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建筑生产者”,接受商品价值观念[3],传统于他们已不再停留于符号的表达。以建筑技术角度去观察,能够跳脱出建筑“商品”的包装,以更为客观的角度看待其实践及特征。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面对新的创作背景,第五代建筑师在技术上有哪些新的认识?他们的建筑实践策略又因此受到哪些影响?笔者将从近些年第五代建筑师所获具有极大影响力,并排除非建筑专业与非专业评审奖项的部分作品入手,通过分析建筑技术、表达理念及影响技术发展的原因,观察其建筑实践中的技术探索。
1 获奖线索与作品:价值与技术的共同体现
国际各类建筑奖项林林总总数以百计,其设立目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向,评奖方式也不尽相同。老牌国际建筑奖项,如设立于1848年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奖、1967年的阿尔瓦·阿尔托奖、1977年的阿卡·汗奖等,以长时间的延续性,成为建筑奖项中的顶级权威,最具影响力。在评选中,许多国际奖项带有一定的地域倾向,如RIBA金奖明显偏向英国及欧洲建筑师[4],而阿卡·汗奖植根于对伊斯兰建筑发展状态的关注,只在近几年将评选视野扩展到全球。中国建筑师身影的出现,足以窥得建筑创作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除此之外,青年建筑师代表的新锐力量在当代异军突起,因而各类有年龄限制(40至45周岁以下)或事务所成立时间限制(10年以下)的建筑奖项成为新一代建筑师同台竞技的重要舞台,如英国《建筑回顾》杂志“新锐建筑”奖、美国《建筑实录》杂志“设计先锋”奖、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奖等。这些奖项为第五代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同时代表了世界最前沿的思想动态,在这十余年中见证了这一代建筑师各自的发展历程。
因此,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综合考虑各奖项设立规格及其世界影响力,应富于时代性和前瞻性,充分体现奖项理念。其中一些高规格奖项有中国建筑师入围,虽最终未获奖,但作品与建筑师的相关信息均公布于官方网站,如入围阿卡·汗奖的手工造纸博物馆等。同时,对于一些参加高规格展览的作品同样予以关注,如威尼斯双年展,近年来连续几届都有中国建筑师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国馆外的独立展项,极具代表性。在评奖方式上,这些奖项或展览均由专业评审主导决策,而非由赞助商或大众投票决定的获奖方式,保证其具有相当的专业性而非商业性或人气。以时间为线,从表中所统计的部分建筑师的部分获奖作品便可以看到第五代建筑师群体的成长与崛起(见表1)。
表1.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部分国际获奖事件统计
纵观所有奖项,其价值不仅在于奖项本身,同时在于“中国建筑师首次获得”与“连续有中国建筑师获得”的荣光(见表2),从其评奖标准或许能够探得建筑师获奖的一些原因。如,国际石造建筑奖即是以建筑材料为基点,关注建筑建造技术与策略。阿卡·汗奖关注于能够转变与提升建成环境质量的建筑作品,从其对张轲获奖作品“微杂院”的评价:“项目在现存的建筑和景观基底上以谦逊的态度和十分缜密的思维加入新的建筑结构。对建筑材料十分有节制的选择(例如砖、木、玻璃)和加入的新结构使得整个院落环境变得更加紧密和聚合”便能够看出,该奖项对于作品本身的建筑技术合理应用予以极大关注。这并非个例,在所有对获奖作品的官方点评中,“材料”“建造”“环境”等字眼频频出现,而“粗糙”“精美”“创意”“环保”这类形容词不仅是对建筑最终呈现效果的修饰,一定程度上更是对建筑构造等技术的反映。但这种普遍性的关注在中国建筑师身上并非一以贯之,对比前辈们的获奖评价便可见端倪——2011年王澍获得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对他而言,在建筑学与手工艺的旅程中,相较于技术,人性是更为重要的部分。”①
表2. 部分获奖原因关键词及获奖情况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界在引进西方建筑理论思潮时,未注意信息的平衡,未注意同时介绍发达国家重视建筑技术科学的一面,过于强调建筑的形式功能而忽视了建筑的内在性能,在学术上表现为偏艺术、轻技术[5]。在实践中,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的实验性建筑,虽远离建筑的正统和中心话语,把自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边缘,但第三代建筑师对建造技术关注的时间并不长,曾将主要精力置于树立中国建筑的信心。即便是第四代建筑师,有限的资源和条件成为限制,突然接替手工画图的若干计算机软件成为阻碍。但于第五代建筑师来讲,对技术的关注已顺理成章,无论是用以作为工具,还是成为创作的一部分,都已经不可分割。在国际奖项角逐中不再是“跛脚”跑步,有能力和他国建筑师一决胜负。
对于应用在建筑学中的科学技术,其作用于建筑师的工作目标——建筑,包括:与建筑材质相关的技术,如结构、构造等;或与建筑系统相关的技术,主要指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系统;以及作用于建筑师的工作过程,与设计媒体相关的技术[6]。当思考从“物”上升到意识,科学的建构逻辑与美学的表达相融合,技与艺的高度统一便能够成就精品。那么,创作理性化、传统的再现、技术的反思将成为建筑师创作中逐层升华而又彼此渗透的环节,也成为缔造经典的驱动力。
2 创作理性化:材料与建造的再认识
理性化指建筑创作从既有条件出发,其目的不在于体现某种特定形式,而在于建筑本体,思考应当采取的设计策略与手段。从“物”与“技术”的角度来看,实现理性化的重要载体即为材料,实现方式即为建造。这些都促进建筑从宏大无形的概念向物质空间转变,同时促进其从广泛的艺术欣赏层面向专业实操的技术层面转变。建筑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设计师,更回归工程师的责任。
早在1924年,美国科学技术史学家L.芒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年)在著作《枝条与石头——美国的建筑与文明》(Sticks and Stones:A Study of American Architecture and Civilization)中首次提出“地域主义”概念,也是第一次系统地对地域主义进行深入的反思。全球化在进入新世纪后加快进程,百年中一代代建筑师在不断试图缓和“现代—地域”二元对立的关系,但实践受制于经济条件和主观认识的制约。技术的发展中包含了对材料和建造的真实体现,“现实主义”(Realism)也旨在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如果说20世纪50至80年代体现着技术的双革,但曾经正确的判断却无奈于乏力的脚步[7],只能用“低技”与“土法”完成对理性的诠释,但这并非不适合,反倒是基于国情的真切体现。之后的20年中,建筑师对于技术的认知逐渐全面,若第三代、第四代建筑师的实践是对于全面技术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初探,那么第五代建筑师对于材料与建造的再认识则更能够指导设计理性化。而这种再认识并非静态单向的过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及外观,配套更合理的建造手段,诱发创作产生更多可能性。
2.1 言“地域”不必捆绑“当地材料”
材料作为媒介,为人与环境的相互接触和感悟建立关系,通过营造空间完成场所的建立。材料能够唤醒复杂的知觉,源于物质的印象要比形式的印象产生更深刻的体验[8]。想象的介入使得体验者引申出更多对材料的感知,不再仅限于视觉。这种感知早就为敏感的建筑师所捕捉——材料的不同质感,能够成就建筑无声的语言,正因如此,仿佛每一种材料都被“规定”了自己的个性和所属:石头就应当代表耐力和持久,混凝土就应当是冰冷无情的代名词。那么什么能够体现温度呢?大概是高温烧制、红褐色而又为人类使用许久的砖吧。这种近乎刻板的印象,使得各种材料被贴上了固定的标签,建筑需要营造怎样的气氛,便拿出对应的那种材料。虽说这种策略屡试不爽,但我们的城市因而不断出现各式的混凝土盒子,某一功能类型的建筑就必定通过固定的材料表现,建筑师的创新能力被大大限制。
与此相仿,在面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时,似乎只有通过“当地材料”才能够完成。曾经的年代,经济的制约最大程度地影响着材料选用,以当地材料建成的建筑在节省造价的同时,能够和谐地与周围相融合。但当这种策略逐渐成为“范式”,对地域性的探索,似乎被框在了小小的圈子里,即便经济水平进步,西北的粗犷要用故意模仿当地石材肌理的材料表现,南国的温情须通过青砖黛瓦去追溯。它们太“中国化”,同国外建筑界对中国元素的一贯印象完全符合,却了无新意,无缘求新求变求建筑本质体现的国际奖项也是情理之中。
柳亦春在谈及自己的学习经历时,提及后现代的盛行,那是一段时间以来持续的“表皮”与“装饰”、形式的“真假”等论争,是第五代建筑师曾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在他看来,还是应当回归对气候与人的关注[9],材料不应成为表达地域的束缚。于是他不再使用传统的青砖,而用波纹状的金属延展网配合伞状舒展而细腻的清水混凝土,共同演绎龙美术馆的轻透气质。植物从孔洞中生出,这是同苔藓不同的绿,但却在更蓬勃、更动态地展现着所处环境。即便建筑师张轲获得以石材建筑为评选对象的国际石造建筑奖,他也在质疑,为什么不可以用混凝土和钢材在西藏建房子?既现代又西藏的建筑到底该是什么样?不甘被标签化,他放弃当地厚重的毛石,通过技术手段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转而以混凝土材料实现观景台形态的流动性,融入滚滚的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材料形式同样在技术推进中不断有新的呈现,从定制、研发、试验到使用,设计中的理想不再因技术问题而无法推进,改性塑料、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复合的轻型材料等等带来新的感知,也为建筑师带来更多发挥的空间。
龙美术馆波纹状的金属延展网
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地域性建筑是成就最高、最具独立精神的创作倾向[10],与其并进的技术性正在掀起“升级换代”的浪潮,当偏于美学化的思考方式逐渐归于真实,运用当地材料是一种方式,但不是必需。为材料解绑,回归对“物”的认知,创作便也归于理性。
2.2 言“现代”不必排斥“手工技艺”
建筑的建造过程是通过各类技术运用以获取空间,现代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将新的材料、新的加工工艺、新的建造技术渗入其中,标准化模块化体现工业文明与效率。现代技术是现代性的精髓所在,它为建筑“地方化”提供技术平台。建筑业发展正在向提高品质的方向转变,我们的建筑师虽然在结构构造及完成度等方面无法达到福斯特(Norman Foster)般追求高技的极致,但他们在各类访谈中多少会流露出对他的欣赏与崇拜。归于实践,现实的完成度要求各行业各工种之间的密切配合,单就这点来看,各建筑事务所规模有限,各地施工队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建造的质量、工艺的水准以及建筑的精致性受现实条件制约。但辩证地看,现代建筑的普遍原则与空间构筑的不同方式能够使建筑各具特色,在完成的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和人的不同而存在的建造差异,也为建筑理想实现的精度把控带来延伸与发展的容差空间。
这个过程并非只是妥协的无奈,认为细部构造之于建筑整体本就是由外至内不可分割部分的建筑师,会通过更多工厂预制的方式及技术加持来完成精确度,以材料与严密的构造呈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建筑整体因技术而呈现冷静与克制。从董功获奖的几座代表性建筑,便能够看出他的严谨态度。最知名的当属海边图书馆,人们猎奇地看它的“孤独”,至多为它的剖面形式与光影效果感叹,殊不知这其中奇妙的空间感受离不开容差极低的结构与构造设计。入口钢柱与南面窗洞的工字钢斜撑以杆件形式存在,直接呈现重力而非隐藏或消解;承担屋顶重力传至墙体的桁架为下方形成一道20 m宽的透明视窗提供可能性,在两层玻璃砖下只见其影。采用透明硅胶而非金属钢框去完成长窗,是通过技术手段以保证观海的视线,最大程度上明确同一立面三段之间不同的透明属性,即有框透明、无框透明和半透明[11]。也有建筑师坦然接受粗放的施工,只坚持内在连贯的空间逻辑控制,在完成过程中让自己的角色更近似于工匠,同工人探讨如何高效直接地完成。尤其对于一些乡建类获奖作品,如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红糖工坊等项目,由于在地理上处于乡村,面对建造的实际原因必须考虑以低技术或适度技术的方式实现,村民自发参与建设,图纸与尺寸无法严丝合缝地实现,那么在构造上就需要简单而直接。手工技艺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建筑的适度,以“弱”的姿态成就了环境的“强”,建筑只是穿针引线,“因势利导地利用场地条件建立起生活和环境的关系”[12]。
海边图书馆:入口钢柱
海边图书馆:20 m宽的透明视窗及玻璃砖墙
手工造纸博物馆手工技艺
无论选取哪种方式,优秀建筑的整体实现所依靠的都是合理建造,现代性的体现有多种,但衡量标准并非只有技术先进性这唯一的标准,与“高精尖”相对的手工技艺未曾被排斥,只要适合于环境,它同样能以技术为建筑师的实践带来工业之外的变化和生命力。
3 传统的再现:意识与策略的共进
2008年,作为“奇观话语”代表作品的国家主体育场、CCTV新楼落成或即将落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相关地标性建筑已经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奇观话语”达到最高潮,影响开始自然递减[13]。这些大尺度建筑意在体现中国文化,它们的确在结构、技术上体现新时代中国力量,但过于具象或追求高技等原因使这些实践毁誉参半。与之同步,建筑实践遍布于中国各地的第五代建筑师群体,将技术作为实现建筑理念的重要途径。现代建筑技术本身具有的批判性,使其不断矫正建筑自身的价值取向并调适社会价值,用理性精神将传统纳入到现代性的构架中来。
现代建筑意欲突破直线主导的立方建筑的诉求时隐时现,直到我们这个数字化时代,这种诉求一发不可收[14]。关于建筑直曲的形态曾引发“理性”与“非理性”的争论,但数字时代到来,建筑师早已有能力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用最具理性的数字赋予曲线和异形以理性意义。在新锐技术面前,传统得以重生,它找到了与时俱进的又一存在方式。
3.1 技术实现传统意化
传统之于中国人,其影响刻进骨髓,不论成长于本土,还是游历四方,它都在潜意识中不断影响、指导着行为——文化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上一代人,他们努力表现“中国性”这一宏大和沉重的命题,对于今天更年轻的建筑师而言,这既不是他们的经验和传统文化的修养所能够探讨的,也非其兴趣所在[15]。在不到十年前,我们还在探讨传统元素符号化,建筑创作还需运用从当地环境中提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或元素[16],以纹样装饰来表现传统与地域。但这种表面的体现恐怕为第五代建筑师所避之不及,正如张轲那句最具代表性的话语,“对追随风格流派不感兴趣,对任何国外嫁接到中国的东西不感兴趣,对在国际上卖弄中国文化不感兴趣。”[17]
数字化技术在中国是从第五代建筑师开始兴起并广泛运用,若将其作为手段,能够将建筑师偶有灵感绘于纸面的曲线曲面立体呈现,此过程是以更为抽象的方式将传统从物化上升到意化。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营造观念强调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人与建筑,同自然与环境的和谐才是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用非线性与流动感描摹山水,呈现出的科技感是在向前看,而非向后寻找,是以创新的姿态面向未来。这在高楼林立的语境中极易让人产生共鸣,就像面对壮阔山川,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所谓“感受即真实”。即便方案的生成是感性的结果,但谈及实现,依旧需要更高技术的理性途径。以马岩松的哈尔滨大剧院项目来看,是用自由曲面高精度玻璃顶箱型弯扭网壳结构、复杂异形双(多)层焊接球节点网架结构、扇形变曲面屋面折弯梁结构等多种形式的钢结构组合体系完成,内部跨度巨大,外部造型流线光滑。同时“倒插叠瓦”的金属复合幕墙工艺及高难度的曲面拼接,能有效防止雨雪侵蚀开缝接头,并避免了上一层的金属板投影至下层的金属板[18]。无论是钢结构、土建结构、外部表皮,还是建筑内部装修、声学视线分析,都通过参数化配合设计,以技术作为手段,实现抽象形态的完成。
哈尔滨大剧场多种形式钢结构体系
通过数字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得以柔化。无论是北国哈尔滨的大剧院,还是阿那亚沙滩上的UCCA美术馆,我们再也看不到某种标志性的符号,极端的抽象以激进的形式完成对自然的融入。能够被当地人认可,并被世界所认可,其原因并不是形式上创新,更在于建筑适宜的尺度、对人的关怀、更融合于所处环境的中国传统诗性与意化。
3.2 技术解锁设计新方式
数字化技术的逐步推进,不仅体现在完成与施工当中,而且在提供一种思路,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设计方法,甚至颠覆传统建筑学的新方式。以智能建造为代表的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升级,带来了以数据为媒介、以工具发展为动力、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数字设计与建造一体化的新型范式[19]。技术,已经逐渐在第五代建筑师的实践中占了上风;数字建造,成为以袁烽为代表的部分第五代建筑师掀起革命的武器。
当我们置身于传统水乡,看村镇聚落形成主街和分巷,天际轮廓丰富,空间曲折多变。随着建筑的高、宽比不同,开阔感与封闭感相互交错,空间的流通感呈动态变幻,曲折多迂的局部变化不断强化空间感,形成层次众多的空间格局和起伏高潮。我们会认为这是美,适合于人的尺度与空间感受,因为它源于自然,是先民以身体为尺自发完成的。那么数字化的计算,便是精确化了的理性成果,它源于自然,身体为尺的标准不变,变的不只是实现方式,更是思考方式。即,设计主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设计的方法不同于“设计意图—制图—建造”的流程,人机共生的全新关系决定了新的“数字工匠”(cyborg craftsmanship)模式[20],促使对建筑本体和自律的回归。
传统与人机共生下的设计建造流程比较
参展于芝加哥建筑双年展的竹里,断不能只视它为吟风弄月的小品,传统的建筑师会去评判它低垂的屋檐、扭动的形态是否符合形式美。但实则更应注意的是,它的最终形态是通过几何生形和结构性能优化的结果,是将传统设计过程与结果反转的新成就。同样,它在表现传统、意化传统,数字化的介入,是工艺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在设计“工具包”的辅助下,也许非专业建筑师也能够创造符合环境预期,符合自我标准的传统文化的新演绎方式。在不觉中,数字化完成的作品已不再如当年般,建成后被视作天外之物,新型技术正是在被接受的过程中不断打破着专业壁垒,悄无声息而又有迹可循地表现着传统,同时又反转、甚至创造着传统。近日,同济大学DigitalFUTURES教学项目获得ACADIA创新学术奖,这一完全通过建筑计算标准衡量品评的奖项首次出现中国团队,其所引领的数字革命,是与时代发展中的新学科共融并顺势而为。我们或许可以将其视作一个记号——在教育环节开始逐步渗透,通过实际项目进行检验,数字化“润物细无声”地经“产学研”影响着学科发展,第五代建筑师正在影响着更多新人,或许这将开辟以性能、效率为代表的产业化、数字化更广阔的未来。
竹里门亭几何找形及结构图解
4 技术反思:创新与对现实的关注
当以技术的视角观察建筑时,空间就转变为了建构,设计特征就转化为了存在方式的探索。而使用适度技术的创作实践不再止步于建筑自身,不再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建筑产品,而成为通过一定方式策略最终形成的信息综合。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第五代建筑师积极寻求不同信息的正确组合方式,以实现建筑实践的差异性、独特性、逻辑性。消费文化给予了创新以更多发展空间,媒体与图像为原本专业难懂的技术提供了视觉表达和呈现的机会,使其在建筑设计中重获话语权。
技术的发展使建筑实践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构思调整与进度跟进,社会需求是引发技术不断创新的根本因素,而技术创新则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依据。在这个时代,建筑技术飞速发展,成为这一代建筑师着重关注的实践方面。对于第五代建筑师来说,站在技术的角度思考建筑,这不只是个人设计理念的追求,更多的是客观条件下现实的必需。
4.1 生态环保的实际回应
建筑学科的综合性与社会性决定了它同时代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建筑的缔造者们在今天所讨论和关心的问题早已不再是风格和形式,资源浪费、过度开发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积极地介入,理性地建设,尽量使建筑对自然产生最小的影响,以有效的方式呵护环境,才是当代建筑师应有的知识理性和技术敏感性。对于中国本身来讲,人口多、资源少的现状更要求建筑师严肃对待这片实践的工地。
认定一座建筑是否达到生态环保要求,会由严格的标准和客观的数据予以评价,但若只追求技术性,更复杂的设备和建筑材料及简单的外形可能会使建筑的艺术性退居其次。这需要一种平衡,以完成技术合理性支承的好建筑,能够在各方均体现进步的好建筑。毕竟技术会因落伍而被淘汰,而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可持续性。以高昂的代价换取所谓节能环保效果的做法,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的需要,而不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真实情感。从伦理的出发点希望有一些技术去辅助它,而不是用技术去替代伦理,替代人性关怀[21]。于是我们看到,世界顶级的奖项颁予了质朴却暗含各类生态科技②的隐舍,嘉奖或关注着由村民通过当地砌造方式完成的娘欧码头、手工造纸博物馆。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绿色科技的逐渐注入,是在广阔社会背景下应对挑战的方式,更是寻求特定场所中生态环保的实际回应。
4.2 全球趋同的技术作答
谈及中国建筑及建筑师,日本总被拿来作为对比,有着明晰师承体系的日本建筑师,将浓重的日本气质体现在建筑当中。高频的地震成为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的要点,这确立了日本从传统而来的结构技术及其形态,而且进一步演变为具有识别可能的文化媒介,表现为水平抵抗的结构和精美纤巧的建筑构造[22]。而中国相对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更为广袤的土地使得建筑的技术趋势并未像日本那样明晰,或被评价为“建筑设计和技术完全脱开”。这种宽容催生了更多样的技术体现,在不同地域,建筑与技术逐步实现一体化。对于技术的选择,更关注建筑所在环境的“即时”和“即地”,将西方现代建筑工业技术与中国当前的实际能力进行整合,从技术层面抵抗全球趋同。
快速发展的结果,使建筑师无法仅仅靠推倒重建来解决问题,急需关注建筑的弥补、更新、完善,而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则使建筑师关注的层面更多地转向乡镇、郊区、风景区。获奖作品中改造类、乡建类占相当数量,其原有建筑或原有环境本就带有地域的特性,对当地的呼应不仅体现在空间或立面形式,在建筑结构、建造技术手段的选择上,使用当地熟悉的技术所完成的作品才真正属于该地区,体现地方特色与智慧。
4.3 生产效率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建筑技术手段随时代发展而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获取信息有限,思想表达不准确,缺乏理性依据,试错成本高,整体效率低等,人的体能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造的效率,而市场却在要求生产的高效快速运转。智能化建造在当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数字工具等创新成果的模拟,实现技术联结,加快完成速度。袁烽直言,当今程序编码(如MayaMEL编码和Rhinoscript编码)和参数建模(采用Revit或DP等工具)正成为普遍现实,以至于如果不掌握并精通这些工具的话,就很难在当代前卫建筑及景观设计领域中竞争[23]。更新的科技方式在时代沃土中孕育,3D打印等技术与传统材料、多维材料、复合材料的组合,机器人在各种环境各种气候中均能完成既定指令。人机的协同,让从设计到实现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省去很多时间,即便52天建成的竹里曾被质疑“104天是否能够让建筑品质有更大提升”,但在已经进步的技术面前,该问题其实已无太大探讨价值。
同济大学DDRC机器人塑料打印过程及第三代现场施工机器人
4.4 新旧技术的拥抱与批判
技术本身不具任何情感,但当其为建筑师所用,就必然会面临被选择、被评估。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建筑业蓄力着改革与初兴,不够先进的技术完成的建筑积累使得第五代建筑师记忆中大多是自然的场景。之后的建设使得建筑发展不得不依据现成的规定和技术,局限于将抽象概念物质化,工业化将他们的记忆抹平。时代发展带来技术迭代,他们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新技术,但同样无法接受仅仅为了技术革新而以大量后期附加方式获得某项技术认证这样所谓的“新技术”,实则是更大的消耗。
技术革新拓宽的是建筑师的创作思路,改被动适应为主动选择,从而获得独特适宜的建筑策略。虽然中国依旧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制造水平,半工业化半手工化的技术背景和不确定的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在拥抱新技术之时,更需要创新灵活结合实际。在设计层面上,整体性地将技术考虑进设计方式,技术便不再只是其中孤立的一环;在实施层面上,即便是完全参数化生成的建筑构想,通过将部分曲线化为多条直线的方式,无限接近于理想状态。建筑师的身份含义变得更多元,对技术的审视目光敏感而锐利。
5 技术创造性: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特征
经历了如火如荼的建设狂潮,逐渐冷却下来的建筑市场让这一代建筑师得以喘息。他们一直在思考,这体现在设计的实践,也体现在理论的探索。如果说“50后”“60后”的独立建筑师主要以观念打动人,实践有时缺乏很高的完成度的话,那么,“70后”前沿建筑师的优势就在于出色的实践把控[24],建筑技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
国际建筑奖是对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体现,中国建筑师的出色表现从建筑技术上不断推动着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完成后的建筑并非静止于宣传照上的瞬间,外观的美并不能代表建筑价值的全部,与之紧密相连彼此成就的建筑技术,其力量同样强大,甚至愈发展现出超越美学的颠覆力量。新材料、新工艺、数字设计、低碳节能,这些带有创造性的技术方式在实际建造中进一步探讨建筑深层本质。适宜地方、适宜时代的建筑实践不断获得国际各类奖项认可,重新为建筑技术树立话语权,而传统也从观念转向了实际。
第五代建筑师群体的建筑实践与多元环境融合,他们的技术创新探索能够为未来提供启示和借鉴,进而使更多富有人文关怀、真实呈现地域文化、融合传统现代的建筑出现,促进中国建筑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多元文化嵌套,本土与全球的融合,这些挑战需要以超越时空、跨越界限的视角去再次审视。一代代中国建筑师的努力与突破,预示着对传统文化更为理性的诠释和新技术美学的树立。由此,在文化重新洗牌后,中国现代建筑实践也将发展并迎来新境域。
(图表来源:表1、表2:作者自绘;摄影:作者;来源:https://www.archdaily.cn/cn/768089/hai-bian-tu-shu-guan-zhi-xiang-jian-zhu-vector-architects/556d27aae58eceec91000138-seashore-library-vector-architects-photo?next_project=no、http://www.ikuku.cn/project/gaoligong-shougongzaozhi-bowuguan-huali、魏冬.异形建筑数字化建造的实施——哈尔滨大剧院[J].建筑技艺,2017(11):112-118、袁烽,周渐佳,闫超.数字工匠:人机协作下的建筑未来[J].建筑学报,2019(04):1-8、鲁安东.竹里:一种激进[J].时代建筑,2018(01):102,103-109.)
注释:
① 节选自王澍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评审辞,译文引自李晅. 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
② 隐舍体现的基本可持续技术包括:通过被动式设计保证最大采光和自然通风,区域内的水域保护、竹木等自然环保素材表现出朴实简约的形态。依照当地气候特点,通过模拟和被动环境调节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特点则包括:分水岭策略、太阳能热水技术、雨水回收、灰水利用、高保温外墙体、低耗能重塑竹材、生态保护和智能化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郑时龄. 建筑批评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65.
[2] 戴路,陈健. 中国第二代建筑师群体特征分析[J]. 建筑师,2006(01):97-100.
[3] 戴路. 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的群体特征[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66-169.
[4] 杨晓龙. 金奖启示录:普利兹克建筑奖研究[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2.
[5] 吴硕贤. 重视发展现代建筑技术科学[J]. 建筑学报,2009(03):1-3.
[6] 张利. 谈一种综合的建筑技术观[J]. 建筑学报,2002(01):52-54+68.
[7] 邹德侬,张向炜,戴路. 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建筑的现代性探索[J]. 时代建筑,2007(05):6-15.
[8] 黄增军,宋昆. 材料介入——建筑设计方法的新视角[J]. 建筑师,2012(05):5-11.
[9] 赵扬,柳亦春,陈屹峰,张轲. 演进中的自我:柳亦春、张轲、陈屹峰、赵扬对谈[J]. 时代建筑,2013(04):44-47.
[10] 邹德侬,刘丛红,赵建波. 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 建筑学报,2002(05):4-7.
[11] 张旭,董功. 一些建筑的话题——关于直向建筑海边图书馆[J]. 建筑师,2015(04):18-25.
[12] 金秋野. 落地生根——浅析华黎的建筑之“道”[J]. 建筑学报,2015(04):18-23.
[13] 刘涤宇. 从“启蒙”回归日常:新一代前沿建筑师的建筑实践运作[J]. 时代建筑,2011(02):36-39.
[14] 王骏阳. 从“Fab-Union Space”看数字化建筑与传统建筑学的融合[J]. 时代建筑,2016(05):90-97.
[15] 李翔宁. 权宜建筑——青年建筑师与中国策略[J]. 时代建筑,2005(06):18-23.
[16] 戴路,张颖. 新世纪中青年建筑师建筑形态实验探索[J]. 世界建筑,2013(04):108-111.
[17] 卜冰.标准营造[J].时代建筑,2003(03):46-51.
[18] 魏冬. 异形建筑数字化建造的实施——哈尔滨大剧院[J]. 建筑技艺,2017(11):112-118.
[19] 袁烽. 性能化视角下的数字建造前沿[J]. 建筑技艺,2019(09):7.
[20] 袁烽,周渐佳,闫超. 数字工匠:人机协作下的建筑未来[J]. 建筑学报,2019(04):1-8.
[21] 马岩松. 山水城市[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4.
[22] 郭屹民. 传统再现的技术途径:日本的建筑形态与结构设计的关系及脉络[J].时代建筑,2013(05):16-25.
[23] 袁烽. 数字化建造:新方法论驱动下的范式转化[J]. 时代建筑,2012(02):74-79.
[24] 华霞虹. 作为大众媒介的建筑:从五个高出镜率作品管窥70后中国建筑师的价值认同和实践策略[J]. 时代建筑,2013(04):32-35.
如有需要,可扫描下图二维码购买《时代建筑》电子版或纸质版(购买纸质版请标注具体期数)
电子版 纸质版
完整深度阅读请参见《时代建筑》2020年第4期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李怡、戴路《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作者简介:李怡,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戴路 (通讯作者),女,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JCYBJC22000)
[1]邓小骅.接续与融合: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的代际差异考察[J]. 时代建筑,2020(4):6-9.
[2]王凯、陆地.远读“第五代”:时代背景下的知识状况与话语生产[J]. 时代建筑,2020(4):10-15.
[3]周榕.从“代际观法”到“代差叙事”: “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研究笔记[J]. 时代建筑,2020(4):16-19.
[4]李怡、戴路. 技术的话语重构与传统再现的理性途径:从国际获奖建筑看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设计实践技术探索[J]. 时代建筑,2020(4):20-27.
[5]支文军、郭小溪.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群体特征探究:基于媒体视域下的数据分析(1999—2019年)[J]. 时代建筑,2020(4):28-35.
[6]鲁安东.身·临·其·境:对李兴钢的“胜景”设计思想的再思[J]. 时代建筑,2020(4):36-41.
[7]何润、伊浏、姬伟军、戴春.解码与对话:董功创作历程的再发现[J]. 时代建筑,2020(4):42-49.
[8]谭雅秋、董骜强 整理 .优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简介[J]. 时代建筑,2020(4):42-49.
===================================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戴春、王秋婷
如有任何有关此期主题的建议、问题或讨论等,
欢迎发送邮件至ta_weixin@163.com
标题请写明前缀【第五代中国建筑师】
谢谢!
===================================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中国命题 · 世界眼光
学术性 · 专业性
时代性 · 前瞻性 · 批判性
《时代建筑》杂志电子版二维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订购《时代建筑》杂志
感谢关注《时代建筑》微信平台
微信平台:timearchi(微信号),时代建筑(公众号)
新浪微博:@时代建筑杂志
内容策划:戴春
官方网站:http://timearchi.tongji.edu.cn
电话:(021)65793325、(021)65038903
邮箱:timearc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