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妻子眼中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罗曼蒂克消亡史
摄影/蒋斐然 视频及文/伍惠源
湃客号@眼光工作室
四年前,当青年艺术家蒋斐然决定进入婚姻时,她开始思考婚姻与爱情的关系。这个生于1987年,乐观开朗、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子和缔造浪漫的青年人,在全面思考不同的婚姻模式之后,觉得自己可以好好地将爱情融入婚姻中,不会出现类似“七年之痒”的处境。
然而,“很不幸,我其实在把结婚提上议事日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痒了,”蒋斐然笑着说,“我以为能够逃出这个圈子,但是当进入婚姻,才发现自己还在这个牢笼中。”
谈判
蒋斐然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许多女性所面临的困境:进入婚姻,或者说进入“妻子”这个角色之后,以往双方情感中浪漫的部分被某些更现实的东西攻陷。恋爱中的浪漫关系变得岌岌可危,转变为一种更实际的浪漫关系——亲情。两者都可称为浪漫,但后者更像是一种责任、一种不情愿的浪漫。“我特别害怕恋爱的部分全然转变成亲情,”蒋斐然说。
舞伴
蒋斐然将那些她所察觉到的,关于自己感情开始损耗和转变的场景一一反观,最终构成了她作品《婚姻场景》中的第一章节《罗曼史的变异》。作品以戏剧摆拍的手法,重现了她自己的、出现在不同场景里的情感发生转换的临界点。她试图去观看自己婚姻中的男女位置关系,理解作为一个已婚女性的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反应。
大床房
“我想传递的是婚姻中每一个脆弱而危险的瞬间,每一个爱情面临死神叩门的时刻。在那些时刻你们为了激活感情进行了努力或反抗,这些反抗未必是有效的。这是意志不愿意屈服于现实,而又不得不屈服的痛苦。”
交罚单
要是观众要将这一作品视之为婚姻保鲜指南,结果会让人沮丧。在《罗曼史的变异》中,你会发现只要伴侣共处,在任何场景中,情感都有可能发生转变,无论是在婚礼、街头、房间、宴会厅,抑或舞蹈室,爱情在日常中慢慢被消耗。
木头人
男女双方要么各怀心事,要么一方热情,另一方则是如同木头人一样配合着。仿佛感情到了一定时候,对方已不再有热情跟你演着那些无聊的戏码,但又因为婚姻和爱情,需要不断配合,或相互妥协。双方努力而徒劳地做着情感的无用功。蒋斐然说,“这是无可避免的,这个过程就像Sisyphus不断地推着那个永远都会滚落的巨石。
牵红线
如果爱情注定了会在伴侣日渐熟悉之后逐渐消逝,要怎么办呢?蒋斐然的方式是“作”,一种她视之为严肃的、基于情感不满的惹事生非和无理取闹。在作品中也有这样的场景,比如男性因违背情感约定被“开罚单”,或是“纵点小火”来引起营救。“反正就是要搞点什么事儿,”蒋斐然说,“因为你需要不断地制造一些小事件,才能激活爱情,不管它成功与否,毕竟你不甘心看到它就此陨落,被日常吞噬掉。”
救火
然而这种努力并不一定能够得到理想的回应。蒋斐然认为,两性关系的问题之源,除了时间,还来自于生理差异。时间会让两者变得熟悉,丧失新鲜感;而生理差异导致两者的交往时常在思维模式上不能同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熟悉了另一半之后,不再肯为对方的“作”买单。
在《罗曼史的变异》完成之后,蒋斐然将作品视之为一种“无效的情感抗争”。在此期间,蒋斐然还有了另一个角色——“母亲”。成为母亲的蒋斐然不由自主地进入了一个以“夫人”为主体的育儿圈,夫人们聚在一起讨论、分享,让她发现原来《罗曼史的变异》所描绘的痛苦不单单是独享的。
第二次妇女集会合影
有次看展时,蒋斐然突然想起,在育儿圈,婴儿被充分的客体化,他们成为了“夫人们”言论的对象,是日常的研究课题,是他人的展品,也是自己的作品。于是“展厅”这个概念进入到蒋斐然的思考中,《婚姻场景》也开始了第二章节。
《婚姻场景》第二章有三个场景,分别是夫人们在展厅、办公室和集会。她以实验的方式搭建了三个场景进行视频拍摄,分别呈现了夫人们在婚后面临的困境。
当她肩负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之后,办公室相比起家,反而成了一个休息场所。每天一回到家,反而觉得繁重的工作才刚开始,于是有了“办公室”的部分。
夫人们在办公室
而去酒吧和闺蜜去分享自己的心理历程,共享婚后的情绪,就像那些革命者在酒吧密谋准备起义一样,也就有了“酒吧”那个场景。“我通过反应夫人群体的痛苦感受,来缓和自己婚姻中时时刻刻的孤独感和涌动感”,蒋斐然说。
第一次妇女集会合影
总体而言,蒋斐然的《婚姻场景》是一个个体化的反思和纪录。尽管作品出来之后,许多摄影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女性主义作品,但蒋斐然始终将它视为一个影像笔记,不曾想过要去批判婚姻或两性关系。但她所呈现的这些场景,确实反映当代女性的普遍现状和共同经历。
“其实在做这个作品的时候,当你仔细揣摩伴侣之间的情感交互,反倒是更能去理解另一半,”蒋斐然说,“他们也很辛苦,也很努力,尽管依然解决不了问题,也学着对他好一点儿。”
《婚姻场景》将会继续下去,伴随着蒋斐然女儿的成长,她开始谋划作品的第三章节,有关母女关系,以及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自己,将如何看待当下的角色,如何处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