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要换多少工作,才能找到满意的那个 | 有话说

读者们 湃客工坊 2020-02-04

有书看·有话说 

期待一个段子,你会看到50字;期待一条微博,你会看到140字;而期待一个500字的读后分享,你会看见他者的人生。

三周前,我们发起了第一期“有书看·有话说”活动,送出了五本书;三周后,书看完了,关于《工作漂流》他们有什么话想说呢?


期待分:9.0  读后分:8.5

作为刚毕业才入职的小员工,在企业的底层常常通过课题的形式尝试顶层设计,在上海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想读读这本书,向在这个时代里拼搏的自己致以敬意。

——Gloria

自研究生毕业至到公司入职已经近一年了,其间也被迫做过几次工作总结,但很奇怪的是总觉得那东西和我的感受完全是两码事。有时候拖着疲惫的躯壳回到家,摊开日记想写下点什么,至少是真实的一点什么,但提起笔又什么都想不出。很有幸我读到了《工作漂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重重叠叠的,仿佛重拟出原初那个刚入社会职场而跌跌撞撞的自己。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故事是讲那个早稻田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女孩,徘徊在自己以为能够胜任的工作和现实从事的工作之间,那种踯躅犹豫甚至顾影自怜的状态,和我自己当初的状态非常接近。

我本身也是就读于文学专业,在我的知识领域中蹦跳出的职业规划也是寥寥,出版社、媒体的确是主流选择。但这两个职业却都不是我现在供职的行业。我曾经也非常痴羡得以浸泡在书海里的编辑老师们,也有过执念,但在我实习的两家媒体单位里,我愈发觉得,每天高输出的出稿压力,逐渐让自己的身心都开始吃不消了。

也许正应了书中那个“脑袋里只想着‘行业种类’,缺乏对‘工作方式’应有的观念”的道理,或者说,一个足以点醒自己的近乎冷酷的现实。“眼里只看到自己认为有可能胜任的职业,一旦认定就非此不可,于是亲手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世界”,这也许不是少数人的窠臼,而是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带给年轻人的“水逆”式挑战。在这种现状下,不要逼迫自己,尝试给自己留下一些喘息的空间,或许是为最上策。

在前段时间“996”话题热议的时候,我也因为工作压力和迷茫状态跟着发过牢骚,甚至,在摒除了新自由主义成功学格言后,食欲大增。在本来就枯燥乏味的重复性工作中,因为有了一系列由996引起的情绪排泄出口,更加重了我对未来的困惑和无助,让我觉得人不是清醒就是疲惫,不是高兴就是痛苦,陷入了人生绝对二元论的逻辑模式之下,工作也陷入了低电量和休眠状态。

但让我觉得幸运的是,这种状态随着人际交往的拓展而逐渐瓦解。起初还在本职工作和业务条线上循规蹈矩地排摸的我,现在也在与其他同事接触交往,尝试用课题构建顶层设计,一起谈论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有时甚至也可以偷偷吐槽制度中一些好笑的事情,我从那个凡事都一板一眼地吞吐的人,变作是一个稍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这让我觉得,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正悄悄地达成某种神秘的契约,指向的一个共同终极目标,也许是更立体的自己。


期待分:8.2  读后分:6.6

我是一个接近30岁才来北漂的重庆妞。而在决定之前的两年我是处于游离状态,到底要不要来?一直感兴趣日本文学的我,很期待看这本书。

——浅草樱落

我从毕业的第一年起处于混沌状态。做了半年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因动手能力实在太差,无法胜任。我开始病急乱投医,四处找工作。那时候我做过超市收银员、柜台售货员、奶茶店员工、幼儿园教师,几乎没有一个能长久稳定,直到找到一份保健品销售的工作,这一干便是五年。

这五年,我工作谈不上很上心,做得也还马马虎虎。为什么不离开,因为不想再找工作,还没从毕业第一年不稳定的状态中走出来。而做保健品销售不差钱,对于才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我首先需要解决生存问题,为了钱我隐忍了。

在那五年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参加自考。因为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喜欢文学,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无奈我只是一个专科生,不是科班出身,又没有从业经验。我信奉文凭是敲门砖,最后顺利拿到了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证。

我的岁数到了不尴不尬的年纪,按照普罗大众的看法,工作该稳定了,结婚生子了。可萌生换一个城市生活的想法不是一两天,在未拿到毕业证之前,我就计划着北漂。前前后后,反反复复,我挣扎了两年多时间。去北京的火车票买了又退,退了又买,最后还是来北京了。

因为没有考虑结婚生子的问题,所以不用为北京户口和学区房烦恼。哪怕一直租房,我也可以在北京生活到50岁甚至60岁再离开。到那时,我可以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城市养老,或者和没有结婚、丧偶的好朋友一起组团养老。而前提条件是,身体还算健康,还算有足够的钱。

来到北京,我想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你可以预见我也不会很顺利。第一上岁数了,没有从业经验又是女孩子。用人单位从成本考虑会首先pass掉你。第二,北京的工作、文化氛围需要我去适应和融入,毕竟之前的销售公司我总显得和他们格格不入。第三,一个曾经做了五年销售的人,在工作中一直不触碰电脑,虽然在来北京之前,我去学了办公软件和PS,但是操作不娴熟。

那时,我天真地以为做新媒体我欠缺的是图片处理能力,殊不知我连甲方乙方都不会区分,更别提社群运营、KOL、SKU、流量变现、追热点。

很显然,我没有运营能力。我不会使用秀米、135编辑器,不懂图文的排版布局,不懂文案框架需要结合热点,提亮产品卖点。我只会单纯的写小情小调的文字。我甚至比不上有实习经验的大学生,毫无竞争力可言。

我也迷茫,到底该专做商业文案还是走纯文学之路?我想,走哪一条路都会碰壁,我骨子里还是很自卑,能力还欠缺。但看完本书以后醍醐灌顶。原来,自卑和焦虑每个人都有,就像书中的中村友香子,一心想进出版行业,最后无心插柳进了食品行业。

这是个美好的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学习的路径太多了,所以,努力学习吧。正如书中大野健介所言:“安于现状就会跟时代一起堕落。”我想,最后的最后,我会坚持传统文学,当然我也不会排斥商业文案。但不管走哪一条路,都得先修炼自己,多看书、多写作。


期待分:9.0  读后后:8.6

工作中经常与年轻人打交道,有90后00后,他们的想法、做法有时候觉得不可思议,有时候又觉得不正是自己想与想做的吗?借读此书之际,希望能给自己的偶尔不惑带来点思考。

——飞常道

可能自己也毕业于书中八位主人翁那个年代,时代的亲切感更甚一点。

记得刚毕业那会,初来乍到上海,又赶上梅雨季节。每天频繁往来人才市场、面试的路上,回到临时住处时已是深夜,打湿的裤腿已经干了,但鞋子里袜子还是湿湿的……那种投了百封简历,面试了十几家公司都杳无音讯的酸楚心情,到现在还偶尔会涌上心头!

工作到现在,中间跳槽过两次,现在的第三份工作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回往过去每一次跳槽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与书中的故事是那么的相似。刚入职那会为了保住工作,老板交代的任何工作都会全部接下来,前辈同事的吩咐也不敢拒绝,为了工作甚至彻夜不眠的加班。一年后更换的工作为了不影响客户工作,工作项目都要避开工作时间,周日上班与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

可能是那样的两份工作磨练了自己的忍耐力,也可能那两份工作教会了自己工作态度。当再次跳槽进入到现在的单位时,那种工作压力带来的烦躁感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就这样一步步走来,同事的帮助与自己的努力,还有公司给予的支持与机会,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工作漂流”,就我的观察不一定是因为“就业冰河期”,而是因为社会的发展与现实中人对生活的追求。

70后刚遇到自主择业,那种手足无措,前途渺茫的心情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切身感受。80后遇到的是大学毕业生“爆棚”,只要有份工作就知足了。

而90后00后面对的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到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只要愿意工作,就有工作的情景。但他们同样也会“工作漂流”,他们会为了理想、为了自由的生活放弃高薪劳累的工作,宁愿选择只要能维持生活的轻松低收入工作。他们不愿意为了工作放弃与家人的团聚,更不愿意“免费”加班。

不是他们没有追求,没有担当,是当今社会给了他们这样的自由,是年轻的心给了他们这样的情怀。我想等到他们32岁,35岁……那时,他们一样会理解“工作”的含义。就如我一样“安心”工作了吧。

工作到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人”17年了,我已经加入了“大叔”行列。但时常感觉自己的心还是那么的年轻,偶尔也想拍案而起,辞去工作,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然而,那只是放在心里压箱底的冲动,这个年纪已经不允许我有这样的冲动与选择了。

书中故事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人物对待每份工作的认真态度。哪怕是找到了新的工作,也会把现在的工作做到最后,认真完成,不给接替者带来麻烦。这个精神值得我们的“社会人”以及即将踏入社会的人好好学习与认真思考。

期待分:9.0  读后分:9.5

日本的“迷惘一代”真的一言不合就辞职么?按照近年来有些日本社会学者分析,年轻一代的低欲望、下流、下行社会趋势明显。《工作漂流》的故事是否暗合这种观点,是此书吸引我的地方。

——流水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美国雷曼公司倒闭,“全入式”大学升学的加持,大量毕业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终身雇佣制的捆绑与稳定走向终结,体制内外日益不安与焦躁。上海译文出版社新推出的日本作家稻泉连所著的《工作漂流》便是关注于在此背景下完成“从好大学到好工作”世俗意义的一群人。

新的一代或被动、或主动地思考父辈一生坚守职业的意义与责任,这种冲击不是在一定的城市、时代氛围下是感受不明显的。生于多摩、从东京大学毕业成为经济产业省官员的原口对此有深刻感受,“我认为,社会上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考上东大导航上政府官员的话,就能生活无忧”是一种规则,干到退休加上继续做私企高管所拿到的钱,可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就赚到了,“社会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但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们深信不疑的正确规则已经行不通了”。父母所深信的规则,已不是当下的规则,更不是自己要运行的规则。

七月中旬,对于我们国家很多孩子的家庭,是个不平常的月份。高考填志愿、升学补习班报名,家长式的一言堂影响了多少原本和睦的亲子关系。说白了家长不就是为了孩子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嘛。可真到了后来孩子入职工作上的事儿,真正需要作为社会人的父母的支持时,父母又开始操心起孩子的结婚的事儿了。哎,工作还是自己感知、自己把握吧。

稻泉连以啰嗦式的内省行文方式,极好地展现了几位青年职业中途变道的社会体验与思考,符合我读前的期待,进一步说稻泉连也给了我更多的期待。

原口的母亲听说他要从大企业离职哭着说道“为什么一定要辞职呢?”,让我想起另一日本社会小说《平民之宴》所讲述的由美子向儿子不念大学、不进入大企业工作而情愿打零工过活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多次哭诉式的厌恶与拒绝。文末原口说“现在并不是那么安定的位置,但将来总是会有办法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我当补习班的老师就能维持生活”,更像是生活在低欲望趋势更加明显的当下年轻人的前辈说的话。

日本的“迷惘一代”真的一言不合就辞职么?不好说。日前完结的日剧《我要准时下班》开头,一新员工确实一言不合就辞职了。可以肯定的是工作真的漂流起来了,不知现下新人们未来职业要漂流向怎样的彼岸……


期待分:8.1 读后分:7.0

我很羡慕日本有这样的社会学者在为他们的国家说话。作为一个90后,我只想通过阅读这本书领悟一些东西,并提炼出智慧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如果能“无心插柳”地影响到身边的人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Poker man

不知从何时起,90后的叛逆与独立特行的标签被“佛系”“丧”“咸鱼”取代。同是东亚国家,日本的社会观察者出版了《工作漂流》一书讲述了8位不同上班族的心态,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一些可以解释我国90后“佛系”心态的原因。当然如果我国观察者尝试去聆听90后的话,我想会更直接,可惜只有主流媒体的评论而非倾听,因此找不到能消除病根的方法。

新时代发展之迅猛所造成新旧社会形态的强大落差,让需要承担这份沉重感的当代人倍感吃力。“终身雇佣制度”在日本已经消失了,尽管如此,因循守旧的人还是抱着传统观念来欺骗自己去接受工作。尽管自己内心深处已经知晓这只是幻想,并且日常生活通过种种不顺利在这些人耳边敲着警钟。但这些人碍于种种限制,诸如家人或自身性格或其他一些外在因素,选择了忽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从而导致内心的不满。但这种不满在一时之间不能改变,于是就产生一种想得而不可得的心态,导致一种“逃避”的现象。

书中大桥正是如此,他不满于银行的烦琐于是辞职创业,这是他遵从内心的选择。可惜由于一时的能力不足跟时机的不成熟导致创业项目泡汤,一时失去方向的他不得不重返“舒适区”——重找一份工作。他作出这种选择的心理因素值得玩味:他为什么不是重新选择一个项目继续创业,而是选择重返职场?

创业意味着要勇于面对不确定性,就跟出海打鱼一样不确定自己面对的是丰收还是翻船。大桥初尝败果后选择原途折返,在我看来,学生时代的少犯错与职场上对错误的零容忍已经让他形成一种限制:认为只有经验足够了,才能让他能再次踏实地去创业。当然这其中的对错已经无从考究,但创业不就是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吗?

联想我国90后,同为一代的我也能领悟到身边人的无奈。建立在父母一辈的期待之上,承受着功利社会的压力,往往“力不从心”,佛系跟丧或许是他们通过暂时性的妥协来换得一丝的喘息。

“佛系”也好,“丧”也罢,我个人觉得社会应该继续多点宽容与忍让,当然现实不会如此,毕竟这个社会已经走上争夺赛这条路一去不返了。如果自身能负重前行,不断地去想办法改变,而非妥协跟逃避的话,那更是有效良方。尽管未来的不确定太多,但勇气或逃避的选择权还是在你个人手上,不是吗?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我们常常感觉:每天吸收着海量的资讯,却总是过目即忘;信息迅捷传播,又容易陷入信息焦虑。我们总是期待能有一个“过滤器”,让优质的内容遇到合适的人。

为此,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新推出“有书看·有话说”栏目。在这里,我们将联合国内出版机构,挑选优质好书,通过“共读-分享”形式,回应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社会话题。

阅读需要主张,观点需要碰撞。我们期待能和你一起内视自我,关注社会,收获新知。

第二期《寂静的孩子》征集已同步发出,请至今日推送头条查看,或公号后台回复“有书看”获取。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呈现内容有所删减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