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大摩宏观策略谈:2025中美变局展望
2024年心理咨询师报名通道开启!可考心理证书,无需辞职,名额有限,11月30日截止报名!!!
穿了跟没穿一样,胸型赞到爆!天然乳胶,性感到让男人腿软!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高三女生醉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香菇难售,菇农想哭 | 镜相
原创
陈年喜
湃客工坊
2021-03-28
三河村很小,小到在西北的版图上可以忽略不计。秦岭与莽岭在这里交集,从桐柏赶上来的伏牛山也在这里凑了份热闹。三座著名山脉在这里交碰,诞生了许多支脉与流水,唯有涸涸欠欠的三河最不见经传。
但三河村也得地理之利,山深林茂,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香菇和天麻种植一直成为这里人们最主要的经济支柱。这里出产的天麻、香菇远销全国各地,特别是香菇,最远到加拿大。
这两样,一个土里,一个地上,技术、风险的形式和程度天差地异,但主要原材料都是木材,三河最不缺的就是树。
香菇是现今国人家家餐桌上重要的食材之一,市场一直稳定不衰。在三河,种植香菇少说也有三五十年历史了,前些年因为技术限制,产量一直不高,近些年技术与市场双加力,一下火起来了,有一家,种了三棚,一年卖了八万元,瞬间成了村里首富。
老林是村里香菇种植大户。二十年前,同龄一代人还没有上矿山打工时,他就开始种,二十年后,许多人从矿山退下来,改行了,别业了,生老病亡,他还在种。他有两个女儿正上大学,大女儿在北京读研究生,每年花费四五万。一条鞭子追着跑,他不想种都不行。
香菇种植技术大家早已悉数掌握了,如同种菜一样娴熟。它的培养基主要是木屑,就是树木粉成的碎末,但还有一部分原材料当地却并不生产,麦麸、白糖、石膏粉、各类消毒品,要到外面购买。这些材料来自许多省份,少一样都无法生产。往年都是种植户们统一购买,从山东,从河南,有专门大车送到村头,各家各取所需。但今年春天,疫情影响下,这些材料是没法运进来了。
年前,老林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申请了林业用材采伐指标,这是种香菇必走的第一步。伐了树,粉了末,一下投进去了三万多。他有一个计划,再狠狠拼三年,女儿们工作了,就歇下来。他算了一笔账,每年种三棚,按眼下的菇价,孩子们花过,还能余三五万,自己养老的钱也有了。
老林家里还有一千多斤小麦,这是前些年攒下的陈粮,一直没舍得吃,他计划将来老了,干不动了,还能吃三四年。现在,他打算把它们粉碎了,麦麸原料至少解决了一大半,再到村里各家买一点麦子麦皮,基本能解决。实在不行,今年就减少一棚。他又给南阳的老客户打电话,问石膏粉和其余材料的情况。对方告诉他,这里靠近湖北,条条出路都卡得死死的,自己手里的几十吨货也只能看明年售不售得出了。
村里种菇用的白糖主要来自广西,广西的蔗糖品质好,出菇率高。老林打算给供货方打电话,想想还是算了,几千里远,就是对方有货,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老林家三个菇棚,骨架、棚膜、人工,当时投进去了七八万元。骨架结实,能用四五年不坏,棚膜风吹日晒的,两年一换,换一茬膜要花一两万。种菇这么些年,要说没挣钱,没人信,要说挣钱,实在也没落下多少,都让各种材料占掉了。一茬膜两万元,摊到两年损耗里,一年万把元,就是说,今年断了链,没有一分钱收入,还要搭进去一年棚膜的损失。膜一旦蒙上棚,是扒不下来的。老林一想到这心里就是一团火燎。
菇棚
这天早上,天阴着,昨天落了一层毛毛雪,在地上存住了,有一片,没一片,像一地鸡毛。昨晚的风把菇棚揭开了一角,一夜冷风,菇冻死了不少。去年做了两万袋,长得不错。被菇抽空的料棒弯曲着,像一排大萝卜干。它们到清明后就淘汰了。到那时,新的菇棒再进来,棚一年四季不闲着。
老林摘了两竹笼湿菇,大概四五十斤。十斤湿,两斤干,这些菇能干十来斤,值几百元。他把菇放进土炕子。炕子里昨天放进去的菇已经半干了,白花花的。采摘,烘干,一气呵成,菇的颜色好看极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弥漫着。这是真正的冬菇,菇中的上品,价钱也最好。往年这个时候,湖北的,河南的,大大小小的商贩开着车,家家户户窜,一斤二斤都收走了,菇没干,就在炕子边等着。自春节至今,没有一个商贩上门。菇价是涨是跌,只有天知道。
这几天,家家都有几袋香菇存着,碰在一块,话题没两样,就是卖菇的事。附近几十里没有冷库,没条件冷藏的香菇到了夏天,会变质,变了质,品相难看,就不值钱了。有一年,菇价不好,大家就囤着,到了秋天,打开包,一股霉味,那一季的菇,等于白种了。
正月装袋接种,二月养菌,三月上架,如果晚了,气温上来,杂菌就特别多,大大影响成活率,一万袋,能成六七千就不错了,这是大家多少年下来摸索的经验。到了到正月二十五,材料依旧没有买到,今年的菇,是彻底歇菜了。
种植户们,有好几位联系到了活路,有的准备下广东,有的计划去西安。老林有个表弟在新疆包活干建筑,专门给高楼刷墙漆,腰上拴一根绳,蜘蛛侠一样。老林找了表弟三次,希望也能加入。表弟很犹豫,这是玩命的活,要技术,更要年轻的灵敏。虽说表哥身体不错,毕竟不再当年。
老林今年五十三了。老伴走的那年,他四十一。
郝正熊是住在三河村最顶头的人家,翻过他家后面那座不高的山岭,就是河南省地界。他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那边,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两地间穿走,除了走亲戚,主要是倒腾香菇。他是菇客。
郝正熊家的厢房里还有五百多斤香菇积压着,一下占住了家里所有的资金,收购价有近两万元。这些菇是年前从村里各家各户收购上来的。眼下,每天起来,就是和大客户们打听香菇的价钱。洛阳的,南阳的,随州的,天南地北的伙计们也都说不太清楚,他们手里也都有货压着,同样忧心忡忡。
小本生意,没有价格话语钱,是最脆弱的,从来都是挣得赔不得。郝正熊想起了2003年那场灾难,那时候年轻,干事下得了狠心,那一年春天,他把村里大大小小菇农家的菇都收拢了来,一下攒了一千多斤。后来封了路,价格一下掉到了十来元,实在没办法出手了,他把这些菇打了包,囤积起来,心想到了秋天,价钱肯定能起来。到了秋天时,开了包,菇霉很不成样子,没有一家客户敢要,一下赔个精光。那一场打击,让他折腾了十年才翻过身。
郝正熊也风光过,那是前年冬天的事了。前年冬天,一冬无雪,不但没雪,天还不冷,这年冬天,很多人都没穿过棉袄,一件厚毛衣加一件外套就够了。香菇一年生长两茬,春菇和冬菇,农历的1至3月是春菇季节,10月末到春节,是冬茹季节。一般来说,冬菇品质最好,价格也早高。
暖冬特别适合冬菇生长,昼温夜寒,花香产量非常高,品质特别好。这一年冬天,家家的菇爆米花似的,晒在场里,像一片云,老远就能闻到它们散发出的浓郁的香气。郝正熊一下收了三百斤。花菇价高,郝正熊记得,九十年代末期,这类品质的花菇卖到近二百元一斤,虽然现在价钱回落到了那时候的三成,但也不低,三百斤花了二万多。五天后,价格上涨了十几元,湖北,河南的商贩疯了似的,开着车,家家扫荡。数着湖北商贩递过的大票,郝正熊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
晒在场里的香菇
郝正熊的大女婿给一家客运公司开车,从春节至今,也一直在家闲待着。但朋友还是有的,三教九流,干啥的都有。这天晚上,女婿给郝正熊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有一位南方的朋友要香菇丝,量很大,这位朋友长期做这个生意,出口国外。如果能加工,对方先打定金过来。香菇丝就是把菇切成条,再烘干。前几年,也有商贩来村里收购过,但太麻烦了,也没多少挣头,也就没人加工过。
郝正熊算了一笔账,把家里五百斤香菇切成丝,按客方的价钱,至少能保本。可家里的这些菇都是干货,要加工,就得浸泡透了才能成,人工就不是件小事,好在村里人都还没有出去,也正是机会。那就干吧,总比等死强。
郝正熊请来了村里二十多个妇女,借来了几十床竹席。切成条的菇丝那真叫一个铺天盖地,沿着门前的水泥路,一下晒出了半里长。
给客户发了图片,对方很满意,一下打来了一万元定金。
可郝正熊心里总是不踏实,这样的事,毕竟没有经历过。原来每天抽一包烟,现在每天抽三包,把嗓子眼熏成了一条曲曲弯弯的烟囱。
刘栓子有官运,运气最好时,官至副村长,去年因为一次酒驾,被撸了下来。本来酒驾与官位是不相沾的事,可偏偏在他身上就相沾了。
刘栓子有胆量,也有办法,一下向林业部门申请到了十立方木材使用指标。他要大干一场,种五万袋香菇,把村里的老种植户们都压下去。
可十立方木材刚砍倒拉进院子,疫情来了,出村进村的路封得死死的。刘栓子看着院里巨大的一堆木头,头都大了,感到这一堆没着落的花销没把别人压下去,倒把自己压扁了。
种香菇需要大量木材
刘栓子是有办法的人,见过风浪无数。在干副村长之前,一直在河南灵宝金矿包活,带几十个工人给矿口修护坡。小秦岭的每条峪都又长又陡,到了春夏季节,大水年年有,肆虐的山洪不但冲坏了路,也把每个洞口的设施冲得七零八落,所以年年修护堤护坡。
最开始时,刘栓子也是垒石头的民工,垒着垒着就领人自干了,最辉煌时,工人领到七八十个人,俨然一支游击队,接下的活从峪口排到了峪垴。那些年,没少挣钱,也没少伤脑筋,为结账,动过刀子,下过跪。
可眼下的事,把刘栓子难住了。
他通过一位在煤矿上班的朋友联系了煤矿领导,他知道,在一些小型矿坑还需要坑木。领导说,坑木可以要,但你的木材指标要硬,否则路上走不了。还有,现在煤矿复产规模还很小,暂时也用不上,你得把木材保存好了,等段时间。刘栓子知道,自己的林材指标是发展农村家庭经济的专项指标,不能当商品,上不了路。只有作罢。
在三河村,天麻的种植史比香菇还要长,长得现在活着的人没人看得见它的源头。只记得,早先时,山上烧碳,砍过树的坡上,第二年春天开始会冒出无数的天麻头,一锄头挖下去,能挖出一大兜儿来,大的如红薯,小的像吞豆。那时候,天麻是家家油盐酱醋的主要来源。山上的天麻叫野生麻,直到现在,春末时节,大家还在成群结队上山找天麻。
从八十年代起,有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大家开始人工种植。
但土里货,识不破,再好的技术,加上生长周期长,影响因素太复杂,谁也不能保证成功。所以,天麻种植兴趣一直没有香菇那么高。
刘栓子思来想去,只有把木材改做天麻菌材。幸好,还没有粉碎成木屑,还来得及。这也是挽回损失的唯一办法。
正月三十这天,刘栓子终于和刘大头商议好了,把他家的三亩山坡地租了下来。租期三年,每亩五百,共四千五百元。刘大头怕他反悔,请了村干部做了公证,写了一份租契。
开工选在八天后,即3月1日。这一天,刘栓子响了一挂一万响的大地红,红艳艳的炮纸铺满了山坡,像提前开了一坡映山红。吃了饭,喝了酒,刘栓子很想唱一段《智取威虎山》,但媳妇的眼神和自己头上的白发已经不答应。
而这一天,三河村各出外的路口开始解封。
文、图 /
陈年喜
编辑 /
刘成硕
运营 /
实习生 胡雅婷
“被迫营业”的老师们,网课教得还习惯吗?| 镜相
国境之外的肺炎疫情:没有人置身事外 | 镜相
互联网上的感染数据,是我每天都要接触的人 | 镜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