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狂躁、抑郁、妄想、焦虑……反常人物怎么写?

琳达·西格 编剧圈 2020-02-13


你肯定知道那句老话“我们都有点疯,但你比我更疯”。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正常和反常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

 

如果你在写一个关于反常个性的剧本,不管是精神分裂、躁郁症、妄想症还是心理变态,你都需要对这些个性失调的复杂状态进行大量的特别研究。

 

为了创造雷蒙·巴比特这个人物,巴里·莫罗需要对孤独症的特征、孤独症天才以及智力发育迟缓做些了解。巴里叙述自己是如何对孤独症天才发生兴趣的:“每年我都到智力迟缓公民协会做些义务工作。有个下午,我们正在休息。我感到有人在拍我的肩膀,我一回头,发现有个人的鼻子几乎贴上了我的鼻子——那就是雨人。他的真名叫金。他昂着头,带着古怪的表情对我说:‘想想吧,巴里·莫罗。’我退后一步,也昂起自己的头,想着他说的话。他就像个禅宗大师似的,自有一派风度。幸运的是,他的父亲恰好出现,解释了这一切。他把我介绍给金,并且告诉我,金见到我很兴奋,所以话也说不清楚了。他真正想说的是:‘我在想你,巴里·莫罗。’他把头扭过去,发出呻吟的声音,很快地拍着手,嘴里念着一些名字。


 

“我被他搞糊涂了。突然我觉得有个名字很耳熟,接着又是一个。我这才意识到,他是在依次背诵我的两部影片《比尔》和《比尔靠自己》中的演职员表。然后他又开始背诵数字。他说得太快了,让人听不出其中的意思来。金的父亲叫他慢一点,告诉他说我听不懂。他慢了下来,我意识到他是在不断地重复我最近八到十年间的电话号码。他的父亲说他把记忆电话号码当成癖好——他已经记了几千个。他通常只记黄页簿上的号码,我的号码对他而言只是个例外。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我问得越多,就越感到吃惊——这个人身上令人惊叹的方面似乎是没有止境的。我逃回家中,脑子里全想的是他。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世上最非凡的一个生灵,而且感到受宠若惊。”


 

尽管金是雷蒙的原型,但据罗恩·巴斯说,达斯汀·霍夫曼为了饰演雷蒙,选择了另一个原型。

 

“为了给孤独症个性进行分类,达斯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以一个特定的人作为自己角色的原型。这个人有个兄弟——他没有孤独症,但可以模仿自己患有孤独症的兄弟。我们和他一起坐了很长时间。从他身上我们找到了孤独症患者的节奏。我需要知道他做事的方式有多么离奇。而且,孤独症患者——不知为何——并非令人不快,相反却很迷人。我们运用了一个叫‘列出个人伤害列表’的概念——这很普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这么做。对我个人而言,它很有效。我们加入了一些孤独症患者的行为——你可以加入令人讨厌和反感的行为,也可以加入可爱的行为。在一部只有两小时长的电影里,我们宁愿只加那些迷人的、有趣的而非令人不快的东西。”


 

理解反常行为对写作这类人物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一些关于反常行为的知识对写作正常人物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所有人都在内心深处具有这些因素。赋予你的正常人物一些此类特性会增加冲突和趣味。

 

澳大利亚编剧大卫·威廉森(David Williamson,作品包括《加里波利》[Gallipoli]、《法尔·拉普》[Phar Lap])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他发现,按照临床反常个性模型思考人物是很有帮助的。尽管他并不将模型用于创造人物,但他还是经常在修改阶段回到这些模型上去,并把他的人物稍稍推离正常轨道以创造更多的戏剧性和趣味。

 

临床心理学确认,很多个性或气质类型阻碍了人的心理功能。威廉森

把它们列在下面这个图表中:


 

使用这些个性类型,具有反常个性的人物就不会完全落入一种类别之中。人物可以在狂躁和抑郁之间波动,也可以在妄想和分裂之间波动。你可以基于这些类别进行粗线条刻画并延续到创造正常人物中去,并同时在人物之间创造出强烈的互相作用。



狂躁型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表现得非常乐观,展示出某种情感上的欢快。由于高度兴奋和经常好交际,狂躁型人容易在情感上爆发,可能会轻率而唠叨的。他们的注意力维持得很短,极容易感到厌倦。更有甚者,他们在追求自己目的时极少经过考虑,因此倾向于无视他人。

 

具有某些狂躁品质的正常人物可能是工作狂,被成功的渴望所驱使。他们也可能被贪婪所驱使(例如《华尔街》中的戈登·盖科);或者相信万事都会顺利,相信自己能创出一番新天地(例如《蚊子海岸》[TheMosquito Coast]中的爱丽丝),或者确信自己无所不能(例如《超人》中的那几个反派)。



查理·巴比特经常有点狂躁。罗恩·巴斯说:“查理非常狂热。他很警惕,很会自控,这是为了防止自己陷入真正的沮丧。我觉得查理不是个无所事事、闷闷不乐的人。”

 

抑郁型人则正好相反。他们倾向于保存自己的情感能量。他们受制于黑色的心绪,感到菲薄而自卑。有些人有疑心病的倾向,即使自己没错也会自责。有些人物可算是正常,但也具有不少这一类型的品质,例如哈姆雷特、《致命武器》中的马丁·瑞格斯、戏剧《奇怪的雪》(Strange Snow,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折刀》[Jackknife])中的大卫。

 

分裂型人物在不少成功的影片中出现过,例如《我从未承诺给你一座玫瑰园》、《大卫与丽莎》以及电视电影《诺言》(Promise)等。分裂型人倾向于害羞、自我意识强、过分敏感、容易尴尬。他们以避免公开冲突的方式保护自我。他们隐忍、愠怒,通常不擅沟通。《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阿瑟·拉德利(绰号“布”)可以被看作分裂型人的边界线。而《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中的麦孔为儿子的死悲痛不已,据此可以把他看作具有某些分裂性格的正常人。


 

妄想型人相信人们要加害他们。因此,他们具有好斗的倾向。他们希望成为领袖,拥有超过他人的权力和声望。他们固执武断、争强好胜、刚愎自用、戒备心强、喜欢自夸。他们经常满怀毫无来由的嫉妒,对任何个人批评都很敏感,容易被冒犯,并相信自己与众不同。在很多查尔斯·布朗森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影片中,人物显现出这类的品质。

 

焦虑神经质型人对凡事都感到忧虑和恐慌。他们对个人安全、恐怖袭击、温室效应、臭氧层、酸雨、强奸乃至生活中的一般事实都感到担心。对他们而言,到处都埋藏着祸端。很多观众最喜欢的焦虑神经质型人物是伍迪·艾伦,例如《汉娜姐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安妮·霍尔》(Annie Hall)、《变色龙》(Zelig)等影片。


 

迷恋型或强迫型人物也是神经质的。《致命诱惑》中亚历克丝对不情愿的丹的那种迷恋以及《雨人》中雷蒙·巴比特每天必看《人民法庭》(People’s Court)的那种强迫症都是这类行为驱动人物的例子。

 

我们在影片中,在每天的报纸上见过不少反社会型或变态型(心理不平衡)人物。他们经常是故事里的坏蛋,是“死硬的罪犯”。没有道德中心的人会是不知恐惧、不值得信任、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并且对他人毫无同情心的。作为对立人物,反社会型人或变态型人会不惜一切阻止主使人物的良好意图。

 

这些人物不会改变。如果你决定让某个人物成为反社会型或变态型,要记住即使到影片的结尾,他们也不能成为正常的、协调的个体。在这当中,最著名的当数爱德华·G·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和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的影片。《白热》(White Heat)、《小恺撒》(Little Caesar)、《疤面煞星》(Scarface)等都是着眼于反社会型人物的影片。《教父》(The Godfather)、《手忙脚乱》(Helter Skelter)和《邦妮与克莱德》等影片中也有反社会型人物。


 

戏剧性和冲突可以来自这些人物间的关系。妄想型人需要有人迫害,并会把狂躁型人的好斗视为威胁。狂躁型人会觉得抑郁型人缺乏活力、令人沮丧。变态型人也对焦虑神经质型人的眼泪全无理解。

 

如果你正在写作反常人物,那么你可能会需要做些辅助的心理学研究。阅读医学刊物和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家交谈、观察患有反常个性失调的人并和他们交往可能都有帮助。

 

尽管素材可能是临床意义上的,但考虑给你的人物一些反常倾向可能会增加戏剧性和复杂性。有些作家试图把人物写得太美好、太可爱、太健全,摧毁他们的这些优势会使他们变得有趣。看看这些类别吧,它们会帮助你使人物完满起来,要知道即使美好的人物也有点疯狂。



巴里·莫罗说:“不管你有无正式研究过心理学,不管你是通过经验还是通过观察行为学到的它,你都必须研究得够深才能写得出来。为了理解人类行为,你必须找机会多碰碰这个世界,多见见陌生人。”

 

小说家丹尼斯·林茨(Dennis Lynds)赞同道:“成为作家的人无疑都对人物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怀有兴趣,正如画家最好对色彩有兴趣,否则就做不了好画家一样。作为作家,我们必须对心理学有兴趣。”


 

詹姆斯·迪尔登补充道:“我们写作人物时不用出门学心理学。你可能希望自己对人们如何行事有种认识,但是你学的、你试图去学的任何心理学都是整体上的,而非特别的。你不是来学心理学的,你要干的是创造特定的人物。但愿你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学上的整体认识,足以供你用来创造人物。我们大家的心理学知识都只是基础水平的。我们不知道什么奇怪的名词用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这样做、别人那样做,但是我们都知道如果你使一个孩子变得冷酷无情,那么长大了他定会冷酷无情。你不用是天才也能知道怎么回事。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经验。我觉得这就是最终我要不断认识自己的缘故。如果你认识自己,你也会认识他人。你不会认识他人,除非你认识自己。”


以上内容摘自

创造难忘的人物


作者:[美] 琳达·西格 / Linda Seger 
出版社: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
原作名:Creating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
译者:高远 


※内容简介※

本书为编剧塑造人物提供了体系化的指导和各种有效技巧。从轮廓描写到深入刻画情感层次、心理情结,手把手教你设定人物;妙用辅助人物和次要人物,巧妙编织人物关系,帮你写出有活力的群像戏。本书还打破非现实人物的“次元壁”,解析如何把握幻想人物、非人类人物的性格尺度。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

推荐阅读

如何研究人物?这15个问题帮你理清思路 | 如何打造令人难忘的广告人物(附人物检查表) | 这部金庸风格的韩剧,你看过吗? | 人生阅历有限,去哪儿挖掘题材?  | 完成第一稿之后,你需要思考这七个问题! | 失物之境:逛游韦斯·安德森的伤痕游乐园 | 专业影评人是怎样“看”电影的? | “我就是剧本”丨王家卫的另类编剧课 | 如何评估故事概念?——你仅需这一篇! | 神转折的快感!影史最经典的30个剧情大转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