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你交了智商税之后,却发现吐槽无门

2017-05-31 张远 做書


无法想象没有评价体系,我们的网上消费行为如何进行下去,我们之所以越来越不喜欢线下随机性消费,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法“给差评”。豆瓣之所以能够以书评起家,也是因为图书电商的评论区只有“送货慢、品相差”这些与书内容无关的评论。

 

评价机制是否成熟、真实也决定了一个品类,一个平台的生死存亡,这也是为什么阿北要顶着政治、商业的双重压力捍卫电影评分的真实性。而从专辑到单曲,人们评论对象的转移,也注定了豆瓣音乐评论区的荒芜与网易云音乐的崛起。

 

从去年开始的内容付费浪潮席卷中产,一个新兴的知识市场正在冉冉升起,然而评价体系的缺失,正在让它变成一场“捞一票就走”的投机者的游戏。而你在交了一次又一次“智商税”、“粉丝税”,痛感上当之后,却发现吐槽无门。

 

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内容付费平台和产品,如此多的付费内容生产者,然而,筛选、评价、优胜劣汰机制却远远没有跟上,以至于风口之上,良莠齐飞,随便一个开门收费的人都顾客盈门,而付费过的用户却难免有大呼上当、后悔不迭者。

 

就连书影音社会化评价平台豆瓣出品的豆瓣时间,都“阉割”(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掉了评论区,更别说其他的内容付费平台了。

 

目前,大多数平台的评价体系都没有建立起来,即使有,也多倾向性地隐匿差评、彰显好评。这当然不一定是平台方有意为之,而是echo chamber中评价的失真现象。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识社群是一个以知识明星为中心,带着偶像崇拜与粉丝效应的echo chamber。有人把罗辑思维比喻为“知识宗教”,而宗教是最善于利用echo chamber effect来团结信众的组织。

 

如果说搜索引擎通过个性化过滤让每个人只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是一个个孤立的,自我强化的回音室。那么,论坛的衰落与知识社群的兴起(以付费微信群和小密圈为代表),意味着人们正在从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想象一下各种观念刀剑交锋的贴吧、天涯)退回到相对“安全”的咖啡馆。

 

而且付费墙的过滤机制会自动过滤那些“异议分子”,而只留下自带粉丝滤镜的狂热追随者。他们对于内容付费的评价不可能是客观的,也无法作为后来者的参考。

 

虽然知乎Live已经可以允许参与者打分,然而齐刷刷的四星五星基本上起不到辩明优劣、区分质量的效果。这让我想起曾经参加过的“在行”,在与行家见过面,促膝长谈,互加微信之后,碍于颜面你根本不可能给出差评,评论区里连篇的溢美之词有多少是违心之语?恐怕只有撰者自知。

 

这不禁让我想到评价图书与评价内容付费产品时,读者(用户)心态的不同。书籍这种知识的载体通过抽象化的书面语、统一化的产品形态、被拉长的输出链条,将作者的个人气息剥离殆尽。虽然你在阅读时会有作者如在目前娓娓道来的错觉,但作者的形象始终是模糊不明的,更谈不上有建立私交的亲切感。

 

而如今的内容付费产品,无论语音、视频还是面授机宜,皆是知识的“肉身携带者”与你直接对话,他/她的气息、语态、一颦一笑皆是知识传递的一部分,知识与“人设”已经难解难分。你很难再像评价一本书那样“只对书,不对人”,那样理中客,而是会被人情考虑所左右。尤其是在社群之内,在人人拍手称赞的氛围中,打差评需要有不惧边缘化的勇气。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至今仍然对这一波知识付费浪潮冷眼旁观,因为古往今来积累沉淀的“客观知识”我尚且需要穷毕生之力,更愿意亲自撬开每一颗知识的坚果。虽然往日的知识生产机制过滤掉了很多个人气息,却更能让我头脑冷静地尽情畅泳,就像欣赏无主的江上之清风与山中之明月一样。

 

是时候出现一个内容付费产品第三方评价平台了,就像图书领域的豆瓣,电影领域的IMDb一样,这将会促进内容付费领域的金沙显形,而不是快速透支完这一波粉丝的信任、热情与购买力,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知乎Live不久之前推出了“七天无理由退款”政策,这对于那些“想趁热赚快钱收智商税“的人来说可谓是当头一击,相比于那些宣称“本产品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订阅成功,概不退款“的产品来说,可谓是非常良心了。然而即便可以无理由退款,这样的试错机制依然费时费力费心情,不如提前通过评价来“排雷”。

 

你都消费过哪些内容付费产品,有觉得完全不值回票价的吗?如果你没有地方吐槽,可以在评论区提醒后来者。

 

做書授权转载

点击图片,回顾好文👇



▼点击阅读做書更多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