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复学大家谈之十五|赵生群:认真读好“两本书”,在学习和思考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充实提高自己
"疫情"思考,大家共谈,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疫情期间的感悟和心声。
赵生群,男,汉族,1957年2月生,江苏省宜兴市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献与信息学系主任。
长期从事经学文献研究、史传文献研究、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3项。主持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史记》修订工作。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撰写学术专著6部,参编教材及专业书籍10余部。
文献与信息学学科带头人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年的“寒假”,实在是名不符实——它实际上涵盖了整个春天,这意味着同学们在校学习的时间整整少了两个多月。这对大家来说,当然是一种损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读两部书。一部是传统意义上的书,还有一部是社会的书。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人,尤其如此。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同一个国家,人们的看法会有很大差别,有时甚至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比如,对于中国的现状,前些年出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方认为中国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结论是“厉害了,我的国”;另一方则认为中国和西方比落后太多太多,简直一无是处。更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可以举出非常多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且所举的例证都是真实可信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次新冠疫情,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生动的例证,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发。我和朋友讨论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的一些人和事,同样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时候,我们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并无分歧,但最终结论却南辕北辙。随着抗疫进程的展开和结局逐步明朗,我们的看法也渐渐趋于一致。社会,是一部极为复杂的书,也是一部活动的书,它不仅启发我们思考,还可以修正我们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思考一起复杂的事件或者是某种社会现象,有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要把握总体和全局,不能过于纠缠于某些局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外一点,就是关注事物的发展趋势。局部的事实,有时候并不代表事物的真相。举个例子:2016年,全世界有420万婴儿死亡,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悲剧。但是,就在前一年,这个数字是440万。1950年呢,是1440万。这说明现代医疗体系成就巨大。事实,是你关注到的真相和其它真相之间的关系,你能把看到的、眼前的真相放到一个长期的、宏观的网络里观察,才有可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如果只看到事物的某些局部和片断,就匆忙得出结论,则难免以蠡测海,以管窥天。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该眼观世界风云,关心时事政治。即便你外出旅游,都应该了解当地的社会治安、天气情况等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体现出一种家国情怀,也是人生的现实需要。如果只读书本,不读社会这部大书,不关心远处近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就会使自己的视野受到限制,目光短浅,甚至迷失方向。社会的书,每个人都要读一辈子。而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又回到读书学习。
学习是同学的本行,这里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主要是与同学们交流共勉。要做好某项工作,首先必须要解决认识问题,要知道它的意义。正如士兵必须明白“为什么打仗”,军队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一样,学生只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全力以赴,而且持之以恒。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在大学读书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而学习将与我们终生相伴。读是读书的读,书是读书的书。读书终归要靠我们自己。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成效。
让我们认真读好两本书,边读书,边研究,在学习和思考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充实提高自己。
目前,中国抗疫形势持续向好,但国际疫情依然严峻,新冠病毒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对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希望同学们保持警惕,坚持不懈做好防疫工作。
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做最好的自己!
2020年5月1日
欢迎向我们投稿,邮箱:sun@njnu.edu.cn!
抗疫•复学大家谈之十四|梁丹丹::欢迎大家回来,我们伴你成长!
抗疫•复学大家谈之十三|姜晓云:珍惜当下,发奋读书,回报社会
编辑|王寒雪 卞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