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愿传厚生 星火耀巴渝 | 南师的他们这样书写青春!

筑梦前行的 南京师范大学
2024-11-02




南京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组建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截至2024年8月,共向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广西钦州市灵山县、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四川省绵竹市、重庆市大足区、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选派23批341名志愿者。二十三年来,南师学子在服务西部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教育强国战略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重庆大足团队自2015年组建以来,前后已有9届研究生支教团、共计45名志愿者来到重庆市大足区开展支教工作。团队曾募集助学金资助40名“阳光班”贫困同学,众多爱心人士长期定向资助,共计约14万元。“阳光班”的一名学生也顺利考取南师大,并在毕业后投身西部计划,赓续厚生精神。团队获得了第四届重庆市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大足区优秀西部计划志愿团队等荣誉,入选团中央“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荣获2020年度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荣誉称号。2019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批示点赞研支团事迹并给予勉励“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展现蓬勃英姿”。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喆一行在海棠中学看望慰问研支团志愿者

重庆分团志愿者在服务学校合影

百廿南师缘梦起 嘉陵扬子载梦归

百廿厚生,梦缘“江南文枢”之地,自扬子江下游而起;九载支教,情牵“海棠香国”之城,至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之域。去年7月,重庆大足团队五名成员自金陵扬子江畔“溯洄从之”,横跨1500公里西行渝州,追随着学长学姐们的脚步,怀揣到西部去的坚定信念,在这片“大丰大足”之地,留下独一无二的青春足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团队在比武赋能中锤炼工作本领,寻找苍苍蒹葭。团队五人教授初一年级语文、英语,初二年级语文、数学,初三年级化学等多门学科,他们始终坚持先听课、研课、磨课,再上课,借助“师徒结对”,站稳三尺讲台。截至目前,团队成员共完成教学4000多课时,教学反思和工作日志近1000篇,教案400多篇,听课笔记220篇,监考160场次,阅卷43次,出卷6次,教研记录80余篇,家访20次,校级展示课7堂……与此同时,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教学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共获得3项省市级、10项区级、2项片区级、4项校级奖项和荣誉。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团队成员在课堂改革中,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他们结合学生兴趣与学校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课堂。开展“化学科普小课堂”系列活动,将科普融入教学,设计焰色反应、人造雪等课外科普实验;注重红色教育与时政教育,对碳中和、碳达标等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又生动的讲解;开设“四季有时”二十四节气系列小课堂,开展“冬至写信、夏至来信”活动,让“时间慢递”见证学生的成长;在清明节气,带领学生前往大足烈士陵园参与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祭扫活动,激励学生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接续“厚生•阅读”计划,在班级建立读书角,为每位学生配备借书卡,以此拓展学生视野。

团队成员们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更在课堂外传播文化,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全面发展。他们与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齐声朗诵《如梦令》,古诗词的韵味在一遍遍诵读中逐渐沁入学生心间;他们和学生们在体育馆里唱响红歌,在教室里开展青春思政课,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他们在篮球场上见证学生们的投篮时刻,在足球场上为学生们的进球欢呼。他们和孩子们一同感受着欢笑与温暖。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百廿南师,厚生致远。团队在实践服务中常怀为民之心,始终牢记教师和志愿者的双重身份,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工作。作为翻译志愿者陪同接待匈牙利驻重庆总领事馆领事和拍摄团队,为大足石刻参会人员做好翻译;前往重庆市大足区金星社区,与大足团区委共同开展“金龙迎春闹元宵”主题活动,共庆元宵佳节;联合大足区“馨小青”助残青年志愿服务分队走进智凤养老院开展助老服务;前往濑溪河巡河,还青山一片干净,予绿色一份清澈;参与重庆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大足赛区)赛务志愿工作,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家长和学生,做好作品收集,为青少年美育助力……

团队还参与了第四届重庆市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关注重庆大足地区盲道建设与改进情况,重视盲道使用的教育与宣传,获得优秀奖。

除了社会志愿服务,团队成员立足学校,积极参与校内志愿服务。团队五人在两所学校开展“百年巨匠·丛书共读”志愿活动,引导学生们贯彻“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理念,学习伟人事迹;在支教学校学生运动会中做教师志愿者,负责竞赛项目的计时工作;作为教师志愿者参与海棠中学“共植海棠林 同行新征程”植树节志愿服务,带领学生志愿者沿校外绿化带及路边捡拾白色垃圾,还校园内外一片绿色。

建立与广阔天地的连接,开辟前往灿烂远方的路径,正是支教征途的意义所在。这趟寻找蒹葭的征途已然结束,这一年时间不长却终身难忘。翻看相册时,他们总觉得与那座山城有关的一切就像一场梦。风吹梦动,他们会无数次地在梦里拥抱那些遇见的孩子们。


黄辰妍:我要写支教,就不能只写支教



我要写支教,就不能只写支教,要写奔赴与朝暮——要写九年厚生情谊的接力与延续,一千五百多公里的奔徙;要写五个豪情满怀的年轻人,写一年来的清风润泽;要写在夏日酷暑中,重庆人操着乡音,漫溢的热情和热浪一同扑面而来;要写早上七点钟来自课桌旁的朝阳,聆听书声朗朗;要写晚上九点从教学楼传出的微光,照亮伏案备课的身影;要写用完的一桶红笔,桌面和鼠标垫永远带着擦不掉的红笔印;要写用掉了五本备课本,二次备课的蓝色笔迹密密麻麻又记了一遍。我要写支教,就不能只写支教,要写学生们无穷的爱——要写学生们常塞小纸条给我,上面写满了对我的表白,一年下来纸条攒了厚厚一文件袋;要写他们在校园里看到我时,张开双臂向我奔跑过来,脸上是热情洋溢的大笑;要写他们邀请我观看校园足球赛,围在我周围为班级加油呐喊;要写他们在我上课前来办公室迎接,聚在我周围比赛背诵文言文;要写他们敏锐地发现我的生日并送上小惊喜,从袖子里扯出一长串的棒棒糖;要写他们邀请我周末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去科技馆遨游;要写他们因为听说我只教他们一年,而难过地叹息;要写离别时白T恤上,学生们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的祝福诚挚而明亮……我要写支教,就不能只写支教,要写那位学生——要写班上有位男生,上课最常做的就是唱歌、睡觉、讲话,他一点拼音都不会,写字也是像“鬼画符”一样,刚入学时语文只能考49分(满分150分),多动症似乎成了他给自己不学习的最好借口。要写我会给他展示每个字的结构并演示写法,拼音从头教起,拉长战线逐步监督他背诵古诗文,由简到难分析每道题目的得分点……要写期末出分后,他特别激动地冲过来拉着我的手告诉我,他考了94.5分,几乎是之前的两倍!要写当我看见他眼里的水光和声音中的哽咽时,我想,这就是我要用心守护的。

李炳飞:是严厉的李老师,也是最好的飞哥



开学之前校领导就跟我说,我接手的班级有点“调皮”。尽管我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在真正面对棘手的情况时,我还是手足无措。于是我不断去尝试各种方法,在跌跌撞撞中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有一次我在整理全校同学的捐款,由于零钱太多,数起来很麻烦,班里几个“差生”主动帮我一起数,结果他们出色地完成了工作。我给予了表扬和奖励,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得到表扬和奖励时的兴奋。原来,班里的所谓“差生”并不差,他们只是在十分缺乏认可的环境中失去了自信。不只是他们,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很需要得到认可与鼓励。于是我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先布置简单的任务,设置容易完成的目标,达到目标后就给予奖励,元旦还给每个同学写了贺卡。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的成绩大幅度提升,师生之间的氛围也十分融洽,我也成为了孩子们口中的“最好的飞哥”。临别时,很多同学给我写了留言,平时很调皮的孩子说:“飞哥,你是我遇到过最好的老师”。之前因为抽烟被我严厉批评过的孩子说:“飞哥,遇见您的那一天,是我最幸运的那天”。看到这些不禁眼角湿润,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你们说的对,飞哥永远是你们的老师,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朱文欣:借助语言的力量 打开看世界的窗



“朱老师,你一定要回来和我们一起拍毕业照啊!”“一定会的!”这是在支教结束、告别之际,我和学生们无数次的对话。这一年里,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和学生们的沟通和相处。他们很体贴,会在说了一段重庆话后意识到我不能完全听懂,然后切换为普通话继续和我分享学习生活趣事;他们很热情,会在讲台旁围着我聊天,会在遇到我时满带笑容地大声喊“Miss Zhu”;他们很努力,会主动找我听写、背书和分析试卷……班上有个内向害羞的女孩,我常常在课堂上鼓励她发言。在家访时,她的奶奶开心地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感谢我。我这才知道原来她小学时英语不是很好,英语课也听不懂。但是她觉得我的课很有趣,所以努力学习英语,成绩也不断提升。后来和她聊天,她说我在课上告诉他们学习英语并不是只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有更多途径了解世界,让她触动很深,所以不再排斥学习英语。这样的正向反馈让我更加愿意了解学生们,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鼓励他们不给人生设限,去更广阔的天地看一看。来到重庆之前,我没想到学生们与我之间的故事会成为我对这个城市的牵挂,并将激励着未来的我。我想我会一直关注他们,在背后为他们加油和祝福!

张郁萱:总有几个瞬间告诉我做老师是值得的,这些瞬间都来自你们



我们关上了灯,放着音乐,点燃了手中绕成各种形状的钢丝绒,钢丝绒在黑暗中泛起点点火光,火光中我们许下心愿,互相道贺新年快乐,这是新年前的化学课上我们一起做的课外实验。这一年,我们做了许多有趣的实验,通过手上燃烧的火焰探究打火机原理、点燃漂浮的气泡探究氢气性质、制造七彩的火焰学习烟花为什么是彩色的、打赌长蜡烛和短蜡烛谁先熄灭……每一次做实验时,你们眼睛都是亮亮的,会开心的大喊“太喜欢化学啦!”“好看爱看,老师多做!”你们开始对生活中的化学感到好奇,开始研究牙膏的成分、洗发水的酸碱性、用生活中小材料探究生活中的化学;你们开始展现出创造力,结合uno的游戏规则设计了一套卡牌来巩固化学概念,结合飞行棋来复习……离别前,你们写了很多信,你们会留着我给你们的感冒灵的包装,会因为我看完你们卷纸上的小故事感动很久。你们说,我是你们遇见的最好的老师,但也许有点“倒霉”,我遇见了调皮的你们。而我在此回信,遇见你们是我最幸运的事情,总有几个瞬间告诉我做老师是值得的,这些瞬间都来自你们。

吴雨坤:破锣嗓子的赞歌



到这也许是最后一次面向大众的关于支教的叙述,就不免伤怀,九十九份独特的回忆总归无法言尽。八班是我最先接触、也是个性最为张扬的一个团体,而其他教师听闻我接手该班时的不凡态度,也暗示了这不俗的一年。仍记得第一节课立下的目标:快乐学语文和团结。现想来,这两个目标都悄然实现了。一课不落的拓展视频,小组贴纸的竞争机制,让她们自嘲“真的沉迷学习了”;而我买书建立小图书馆的实践,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特别是语文考取年级前十的女生,借书卡上塞满十三本书的名字。此刻我很好奇,她是否从那些曲折如生活的书名号之间窥见一方天地,且正为此争上游。至于团结,他们每周发生两次冲突进步到一学期总共五次冲突,我想晚自习的特别约谈总算没有白费。而九班的孩子面对中途任教的我,起初很不习惯。然而我后来读着他们三十四封恳切的信和班主任吃醋的“抱怨”,才恍然他们接纳我比印象中早许多。仲夏夜晚风里朗朗沁心的《童年》仍在耳畔,料峭春寒中呕哑嘲哳的《小星星》也尚在脑中。如果你再问一次“老师,唱完吗?”我还是会在那个倒数着离别却深感幸福的晚上说:“唱完吧。”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或许,团队成员们寻觅追随许久的伊人,就是“到西部去”的志愿精神吧。因为时代的号召,因为志愿服务的共同心愿,因为实现自我的坚定信念,他们走出了校园,来到了西部。志愿传厚生,星火耀巴渝。就让他们在长江中逆流而上,在青春之河中溯洄从之,让年轻的生命绽放出最为绚烂的光和热!当炬火,去化作那道光。





END

往期推荐:






南师仙林“十八景”,请君来命名!

南师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2025年推免生接收预报名的通知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招生 | 考研 | 高考 | 校车 | 体育馆 | PPT

来   源

校团委

编   辑

胡敏婧

审   核

曹晋婷 朱志义 李   敏




更多南师新闻,敬请留意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师范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