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AMARISHIRO——平田晃久的建筑
作者:
郭圣杰,东海大学建筑学系助理教授。
本文摘自《KARAMARISHIRO——平田晃久的建筑》,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0年12月刊,总第208期P30-36。微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本文聚焦于当前日本备受瞩目的新生代建筑家平田晃久,通过详读其论述与作品来尝试检视其设计发展的轨迹,并期待深入讨论平田的作品内涵。同时,本文也期待从宏观的视角思考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中平田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品为东亚建筑发展可能带来的启发。
目录概览
一、引言:平成时代的日本新生代建筑师
二、“生命体”的建筑
三、讨论:平田晃久的“自然”操作
四、结语
一、引言:平成时代的日本新生代建筑师
2019年5月1日,日本迎接了令和时代。若从1920年堀口舍己、山田守、武田五一等几位青年建筑师成立分离派建筑会,宣告与过去的建筑圈分离并主张建筑是有意识的“创造”算起,日本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刚好走过一个世纪,年号经历大正、昭和、平成的更迭。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说,“日本建筑”是什么,标示了昭和时代为止的建筑发展方向。不论是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分离派活动、丹下健三与前川国男的日泰文化会馆设计竞赛的师徒之争、战后丹下与白井晟一的弥生·绳文论争、1960年代新陈代谢派的奋起,还是之后的东京奥运会(1964年)及大阪万博会(1970年)丹下为日本现代建筑立下的参考坐标,皆展示了日本建筑师寻找着何谓“日本建筑”的轨迹。
然而伴随着经济高度的成长,资本主义逐渐冲淡民族主义意识的浓度。“建筑”急速商品化的状况中不动产开发商取代了建筑师,被称为“野武士”时代的安藤忠雄、伊东丰雄等目前活跃于世界第一线的日本建筑师们,在主、客观环境皆相对不优渥的个人住宅设计中开启事业。相对于安藤独白式地开创出自我风格,宣称“不浸在消费之海中就没有新建筑”的伊东,则开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与此同时,伊东事务所也培育出妹岛和世、曾我部昌史等中坚建筑家,以及本文的对象——平田晃久。
平田晃久1971年生,1997年于京都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任职。2005年独立成立个人事务所,2018年起就任京都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得奖纪录为2007年日本建筑家协会新人赏、2012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展金狮子奖及2018年村野藤吾赏。相对于经历过昭和那个激动年代的前辈建筑师们,不论是建筑教育的养成期间或是独立之后的设计活动,平田所面对的都是被称为“失落的三十年”的平成时代。
泡沫经济的崩坏与两次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与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社会所带来深刻的冲击,可以说是平成的时代特征。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说,泡沫经济的崩坏直接促成的是建设资本向东京回流,资本一元集中的情况下东京维持一定的建设势头,然而东京以外的地方城市经济活动失能导致建设活动的失速是明显不过的结果。而在人口结构老化与少子化的相乘效果之下,地方城市的萧条成为日本的国家新课题。在如此情况中所衍生出的概念为“地方创生”。在大型新建事业多数为大型建设公司所承接的现况中,地方创生事业为个人建筑师带来延命的一线生机,也让建筑师开始思考如何为已有建筑与都市续命的可能性。另外,两次的大地震则震出了日本对于引以为傲的科学技术的疑虑。尤其是依然余悸犹存的东日本大地震让建筑师重新思考如何通过建筑的手段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则是思辨以建筑为媒体,人与自然相处的新方向。若进一步地思考,上述泡沫经济崩坏所带起的“再生”概念,同样也是思考建筑物在环境(自然)中的存续关系;因此可以说,平成时代的建筑发展是以“自然”为上位概念进行,平田也就是在如此的环境氛围中开启其自身的设计创作。
二、“生命体”的建筑
从建筑家谱系的角度来说,自1960年代日本新陈代谢派代表人物之一的菊竹清训,到伊东丰雄,再到平田晃久,是一条清晰的主轴。相对于新陈代谢派以有机体为出发点,提出建筑的新陈代谢论,平田则以“生态系”为出发点,以建构“具有生命的建筑”为目标。他提出了一个最主要的关键字“からまりしろ(ka-ra-ma-ri-shi-ro)”,这是平田独自的造词。
“からまりしろ”由“缠绕”(からまり)与“沾黏/沾黏处”(のりしろ)两个字组成,平田以海藻与鱼卵的关联来说明:海藻沾黏了鱼卵之后附着于海底的岩石上自然地生长,鱼、海藻与岩石具有不同的性质,代表着不同位阶的生命体通过相互的沾黏后缠绕出一种具有生命性的状态。这是平田视为设计概念原点的想象。换言之,平田所欲强调的是建筑,不仅是建筑物本身,他的设计焦点是建立具有阶层性的“关系”。另一点值得留意的则是“沾黏处”的存在。所谓的“沾黏处”,举例来说,一个纸箱若没有沾黏处的存在,纸箱主体将难以完成,这意味着沾黏处对于主体本身是“多余”的部分,但也因其“多余”的存在而使主体得以成立。从现代主义建筑追求极致均质的角度来说,平田所主张的“多余”,或可说是“杂质”,则为空间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若以平田的用语来说,这些杂质则建构起“搅拌”室内外的关系。关于平田如何将自身的思考还原于建筑设计,我们不妨通过以下的作品作进一步理解。
1. Sarugaku(2006—2007年)
Sarugaku是一座位于东京代官山的复合式商业建筑。在法规限制下,对建筑师的挑战是在仅有299㎡的狭窄基地中,设计数个住宅尺度的店铺空间。平田以“山”为概念,依着基地周缘配置了6座平面形状、面积不一的、地面以上两层楼高(地上2层、地下1层)的量体。通过如此的配置,在满足机能需求的同时,也在基地中央塑造出一个如同“山谷”的开放空间。得益于这个开放空间,在未面临主要道路的该基地——对商业设施而言原本是相对不利的条件,人流可以顺着巷弄与开放空间进入这个商业设施的中心部。
▲Sarugaku
▲Sarugaku平面图
面对“山谷”,各量体有合宜的开窗来展示商品。与一般面对道路的商店总以大面积的开窗展示商品相反,Sarugaku则以连续的细长开窗让人们对内部空间与商品产生好奇,吸引人亲近。有趣的是,平田将楼梯、平台等垂直与水平的动线全部整合于开放空间的周边,使得这个“山谷”不仅透过建筑的开口部产生人与商品在视线上的关系,交错的动线也让造访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一定程度的视线和行为上的交流。建筑师在代官山的休闲、安静市街中打造了一个人与人、人与商品对话的空间。
人在Sarugaku中的商业行为,不仅仅是“购买”,更增加了“观察”——观察人、商品与环境。这个观察的行为,如同平田所言是在这个商业空间中形塑“狩猎采集”的氛围,那是一种人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行为于现代都市中的还原。
2. Alp(2008—2010年)
延续着Sarugaku的概念,平田在东京赤羽山腰上设计了一座地下1层、地上3层共11户的小型集合住宅。坐落在地形高台处的Alp,放眼望去是东京惯常的住宅区风景。在自然风景与城市街景混成为一处有凹凸起伏的环境中,建筑师认为相较于单纯的箱型体量,如同从地面自然隆起般的体量形式更符合他对于基地的解读。
因此,Alp延续着地形发展出如同一座小丘般的存在。这座小丘通过风化与雨水的侵蚀,在外“风化”出凹凸起伏的体量,在内则“侵蚀”出生活空间。若阅读平面,1~3层微妙的平面变化正如同顺应外在风化力量一般呈现出有机性;而这个如同早已存在于赤羽山腰上的有机形体虽然在惯常的住宅区风景中显得与众不同,却又巧妙地与日本住宅惯用的斜屋顶共享着一定程度的形式语汇,融合在当地的都市风景之中。另外,如同遭受雨水侵蚀般的体量在中央做出一处开放空间,机能上是垂直动线的所在,空间上则稀释了内外部环境的差异;而可能也因其黑色混凝土外观所致,通过这个既封闭又开放的有机空间回到室内的光景,也让人不禁联想到原始人回到穴居处的奇妙氛围。
▲远眺Alp
▲Alp平面图
3.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2014—2016年)
在上述两个作品的经验之上,平田所设计的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让其所操作的设计概念得到更进一步的诠释。群马县太田市是一座有22万人口的地方城市,在人口快速向东京流出的现在,该作品基地所在的东武线太田车站周边清闲的都市情景是目前日本地方城市中再寻常不过的风景。太田市为寻求新的都市活力、在通过新的站前公共设施来促进民众活动的期待下,于2014年举行了设计竞赛——平田的方案获选。以创造新的“都市节点”为目标,如何让这个设施成为其邻里空间的延长成为其主要课题。
根据功能需求,平田在基地上配置了尺度不一、方向不一的五个混凝土体量。紧接着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有机形态的钢结构流动空间——这个空间是平台、楼梯,也是缓坡,平田将其称之为“边缘”(rim)。这个边缘空间紧紧地抓住这五个3层楼高的体量,让室内外活动透过这个空间得以连接或互相“侵扰”。具体而言,人群可以由路面踏上这座建筑的“边缘”,自然地流入空间之中。从南面的入口进入的话,顺时针是图书馆的动线,逆时针则是美术馆的动线,两条动线缓缓而上,让这两个主要空间经由人的移动一点点相互侵扰、相互缠绕。缠绕的空间促进民众的活动,在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中,人的活动是相对动态的,时时刻刻都可能因为空间的缠绕产生变化。除了内部空间之外,绿化的外部空间与有机的“边缘”也软化了原本寂寥僵硬的站前空间。
▲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
▲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室内
▲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平面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作品能到达目前颇具活力的状况,是以平田的原始提案为基础,经过数次与当地居民针对空间配置、混凝土空间的个数、“边缘”的“缠绕”法等设计方面的沟通后所呈现的最终成果。因此,这个作品不仅是虚实空间的“缠绕”、民众活动的“缠绕”,也意味着使用者与设计者思绪上的“缠绕”,一举让平田在2018年取得村野藤吾赏的殊荣。
4. Tree-ness House(2009—2017年)
平田设计的Tree-ness house竖立在多为2层楼高的住宅区中距离东京大冢车站北口混杂的商店街10分钟步行距离。这是一幢地上5层、一楼与二楼局部为画廊、其他部分为住宅的复合建筑。建筑师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现“将复数的异质物构成一个具有秩序的状态”,也说明“当时(我的想象是像)树干、树枝与树叶构成一棵大树般,异质的诸元素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建筑的外观如同一巨大混凝土块被侵蚀溶解般,细分化的体量单元协调地构成建筑主体的同时,也透露着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
▲Tree-ness
▲Tree-ness House剖面
在这个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莫过于附着在混凝土体量上那具有姿态的开口部,平田将其称为“皱褶”(pleats)。明显地,这些皱褶是刻意被以有机形态来凸显,它们是植栽处、窗台、露台及楼梯的所在。这些皱褶的完成是不容易的。在无法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情况下,17个形态不尽相同的皱褶先在工厂以9cm厚的钢板铸模后,送至现场浇灌安装,一个皱褶的安装就需要一天的工期。在讲求效率的今日,带有手工感的细部是这个作品另一个值得品味之处。这些皱褶也不全然是装饰,这些存在于体量缝隙间的皱褶被建筑师赋予带来“室内外搅拌”作用的积极使命。确实,这些皱褶所构成的暧昧性,带给建筑体量与空间更多的想象。在Tree-ness house中,混凝土体量、皱褶与绿化,正如同平田所想象的大树般在平淡无奇的街景中呈现一个具有秩序的状态。
5.富富话合(2013—2018年)
位处台北市旧城区边缘的富富话合是平田在台湾地区实现的第一个作品。在都市景观混杂、铁窗林立的台北市中,该作品面向巷弄的两立面所呈现的开放露台异常突出。富富话合是一座地上12层,一楼商家、二至十二楼为住居,共23户的集合住宅。在高温潮湿的台北市,住宅多半通过骑楼与阳台争取阴影以求些许凉爽舒适,平田也留意到这个特点。因此,他在设计时并未设定具有经济性的标准平面,而是在限高线的制约下,以6m的模数堆栈出建筑物本体后,覆盖上3m模数屋顶构架;这个屋顶构架在建筑物体量的表面构筑出一个错落有致并覆以植栽的阳台空间—— 一个在住宅与都市之间具有几何秩序的中间领域。此外,由于这些屋顶有一定的坡度,雨水将顺着错落的屋顶流下,在立面形成另一个由自然现象所形成的网络。而错落的体量也减小了大楼风力的影响,在阳台中所被期待感受的微风也会是在台北生活中非常难得的舒适体验。
▲富富话合
▲富富话合各层平面图
6. 9hours胶囊旅馆“计划”(2016—2018年):浅草与新大阪
9hours胶囊旅馆“计划”是以东京为中心所展开的新型旅馆服务;“九小时”的时间设定是9hours团队针对都市暂时性居住空间中,人的个人活动所需最短时间的设定:清洁1小时、睡眠9小时与整理1小时。该计划期待颠覆世间对于胶囊旅馆“总是陈旧、廉价”的既定印象。9hours旅馆目前在东京赤阪、竹桥、浅草以及新大阪与名古屋相继完成。
“胶囊”原本是浓缩生活机能所需的最小空间的代名词。但相反地,在“9hours计划”中平田认为“胶囊”可以被视为仅解决都市中睡眠(休息)需求的独立空间,其他活动都排出到都市之中。他将“胶囊”比喻为“黏菌”,是依附在都市的缝隙中不间断生长的生命体,延续其一向的设计意向。在如此想象的催化下,我们首先可以察觉建筑的主量体呼应平田一向的操作手法:如被雨水侵蚀般的混凝土块表现出错落的虚实空间的同时,在建筑师的想象中也是如同黏菌般的胶囊堆叠出的岩山;而这座岩山则是被植入城市的缝隙中。
值得留意的是,一般的胶囊旅馆将“胶囊”包覆在建筑的体内,但9hours旅馆的“胶囊”某种程度上的可视化颠覆了胶囊旅馆的原始印象。而在这个黏菌堆叠出的岩山的缝隙中,平田进一步插入与当地城市纹理联结的意象,例如浅草9hours旅馆使用斜屋顶,呼应了浅草为日本传统市街地的形象,而新大阪9hours旅馆则以夸张的招牌与银幕回应大阪为商业都市的性格。平田认为,9hours旅馆胶囊旅馆计划不仅仅是旅馆的设计,而是将其视为设计概念在不同城市所发生的设计操作中,能够更宏观地思考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机会。
▲浅草9hours
▲新大阪9hours
▲浅草9hours室内
▲新大阪9hours室内
▲浅草9hours南向立面
▲新大阪9hours西向立面
三、讨论:平田晃久的“自然”操作
以上作品展示了平田所提出的“からまりしろ”概念的萌芽、成形与发展。“からまりしろ”正式于2009年左右发表,Sarugaku在建筑体量外部的缠绕与沾黏,Alp所呈现的内向性、自省性的缠绕,可以说是对该概念的操作练习。紧接着在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平田则踏出了“からまりしろ”迈向成熟的一大步。平田所强调的缠绕、沾黏不仅发生在室内外空间,也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使用者与建筑师之间、建筑与都市之间。其探索的作品是具有概念性创意的同时又妥善处理实务问题的佳作。
而若从平面来看,我们其实不难察觉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与SANAA所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2004年)的构成有相似之处。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中,一般认为21世纪美术馆意味着一个发展的新起点。建筑师将过往的美术馆为表现展示功能所主张的盒子空间依循着几何美感排列后,以一个圆形的玻璃空间界定内外,将人群在美术馆中的活动冻结于室内空间的边缘,期待透过通明的玻璃介质让美术馆的活动与社会城市乃至自然环境联结。21世纪美术馆所展示的构成手法与处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的方式,成为21世纪日本建筑的样板,其所表现的无机质、轻盈、带些虚无的空间表现,俨然成为当代日本建筑的代名词。从平面构成的角度来说,平田的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俨然是同一发展脉络的生成物。然而相对于21世纪美术馆的纯粹透明,平田并不刻意操作玻璃的透明性,甚至可以说在其前述中的每一个作品中,混凝土盒子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在平田的作品中是通过动线的前进与停滞所形成,或平面,或立体,且其平面通常不具有完美的几何性。某种意义上,在21世纪美术馆所强调的透明性中,人是被动地展示自己的活动。然而在平田的作品中,交流与否则是相对需要主动性的结果。这是有别于SANAA所树立的标准。另外,相对于安藤忠雄的混凝土建筑所呈现的禁欲性,平田的混凝土表现也多了一份人的温度。他所植入的沾黏元素“软化”了混凝土的物质性,明确标示了另一种方向的可能。虽然SANAA与安藤的作品呈现两种南辕北辙的概念,但通过几何学呈现空间的纯粹性可以说是一种共识。相对于这两条当代日本建筑的路线,如同伊东丰雄对于Tree-ness house的评价,“虽然不存在几何学,却形成某一种秩序”。在平田的作品中,我们于纯粹几何中察觉“杂质”的存在,例如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的外部平台或Tree-ness house的皱褶都被巧妙地糅杂在作品中,并扮演形成秩序的黏着角色。这是平田作品的独特性,也是他成功操作设计概念的结果。
▲太田市美术馆·图书馆概念图
▲Tree-ness house概念图
此外,9hours胶囊旅馆计划也促成了平田在日本新陈代谢派文脉中的定位。世界第一座胶囊旅馆“胶囊在大阪”(カプセル·イン大阪)由新陈代谢派旗手黑川纪章于1979年设计。该设计反映建筑的新陈代谢论,可以说是中银胶囊大楼(1972年)的衍生物。然而相对于中银胶囊大楼的自我完结性格所表现的概念的纯粹性,9hours胶囊旅馆则进一步在体量的缝隙中插入都市的特征,积极地寻求与都市空间的对话。建筑不再仅是一件“作品”,而是与人的对话的空间,与城市的对话的空间,这是平田的种种建筑操作中可能带来的启发。
四、结语
正如同平田经常提及的鱼卵·海藻·岩石或是大树的比喻,他留意到“自然”的大秩序中应是由不同阶层的生物所构成,看似纯粹与完美然而却是充满杂质的状态。“自然”这个21世纪世界的首要课题,不仅是思考建筑与自然间如何建立关系,抑或是建筑如何成为第二自然。在平田的设计想象中则是将其进一步内化,探索建筑为一种生命体的发展可能性。平田所展示对于自然再诠释的姿势,提醒了我们应不时更新面对自然时的角度与对应。另一方面,不可否认追求纯粹的减法设计是过去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轴,也是世界对于现代日本建筑师的印象。然而不论是概念或是手法,平田的作品所呈现的不纯粹、杂质感,似乎引导出一条有别于过去的发展路线——加法设计的可能。若从亚洲文化的脉络来看,相对于服膺西方基督教精神、禁欲性格的减法设计,平田所致力的具阶层性的多重秩序混成或许更符合亚洲文化的个性,此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建筑师》No.208丨2020年12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08期杂志
【扩展阅读】
|日本建筑研究 |《建筑师》杂志208期“专栏:日本建筑研究”
|日本建筑研究 | 包慕萍:建筑之日本展 基因的传承与再创造——策划总监藤森照信访谈录
|日本建筑研究 | 徐苏斌: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动力机制的再思考
|日本建筑研究 | [美]大岛正(Ken Tadashi OSHIMA):世界的日本建筑
|日本建筑研究 | [日] 加藤耕一:日本建筑教育史概略:从东京大学建筑学科体系创建谈起
|日本建筑研究 | [日] 海野聪:日本文保制度与《奈良宣言》
| 建筑遗产 | 建筑师194期: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陈海娇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李雪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