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走多远
1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
父爱如山,父亲是孩子成长的榜样。父亲的格局,决定着孩子将来可以抵达的高度。
在父爱中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安全感,自信阳光,敢于尝试,敢于突破,往往有着更高的上限。
1、父亲的眼界,就是孩子的格局
在十二岁之前,孩子会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偶像。
父亲身上有他们崇拜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会模仿父亲的行为,希望可以超越父亲的高度。
苏轼和父亲苏洵就是一个例子。
苏轼出生之后,苏洵在苏母的督促下才开始发奋读书,研究古今治乱之得失。
在家刻苦读书五六年,才有所成。
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了很多文人异士,增长见闻。
回到家之后,开始着重教导苏轼读书。
在他的教导下,所以苏轼很早懂得了民兴国兴的道理,也传承了一份家国天下的使命感。
王安石变法中,苏洵和苏轼都选择反对。
是因为他们看清了新法并不完善,只能扰民乱民。
屡次贬谪,苏轼也没忘记父亲当年的教导,努力为当地人做一点事。
苏洵本人视野开阔,他知道儒家的治国安民之学并不是全部,为了让孩子长见识,他把孩子送去道观,让苏轼跟着好友张易简学了两年的道家经典。
儒道两家,是苏洵的眼界,正是有了苏洵的教导,才有了后来自由出入儒释道的苏轼。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成为三苏。三人的文章、诗词都名动天下。
父亲往往给孩子指明一个方向,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去抵达。
孩子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也可以锻炼自立的能力。
所以,父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指引方向的立志教育。
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2、父爱的充足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感
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很有趣。
苏轼的“轼”,意思是古时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
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是要苏轼不显山不露水,不要锋芒毕露,为人老老实实,安守本分。
苏辙的“辙”,是车子的印,别出头,别冒尖,老老实实跟着大哥走。
苏洵对孩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平安。
希望两个儿子可以安安稳稳过一辈子。
苏轼出生之后,苏洵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发奋读书、科举。
虽然没有中举,但是却给孩子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
苏轼和第一任妻子王弗,完全是自由恋爱,私定终身。
但是苏洵也不以为忤,推掉了之前的亲家,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一方面希望孩子安稳如意,另一方面对苏轼极其宽容。
可以说,苏轼是在父亲的全力呵护下长大的。
心理学上,一个孩子如果童年有充足的安全感,那么他的事业往往很难受限,他们敢于突破,
敢于创新,敢于做出不同的尝试。
苏轼在应考的时候,写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其中要引用一个典故,证明他的观点,他一时没想到合适的,就编了一个。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考试过去之后,欧阳修问苏东坡:“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哪本经书记载?我怎么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
苏东坡说:“我想当然而。”
苏轼说:我想尧帝为人宽厚,司法官非常严格,他理政时期,自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吧。
欧阳修听完苏轼的解释,不仅没有因为苏轼的杜撰而感到恼怒,反而大加赞赏,认为苏轼这个人善于读书,善于灵活运用知识,以后写文章一定会独步天下。
正是苏洵对苏轼的厚爱,让他养成了开朗豁达的性格,让他从小感觉自己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所以苏轼做事从不畏首畏尾,他自信果敢,勇于创新。
2
母亲决定孩子走多远
在家庭教育中,母亲也同样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可以让孩子养成宽厚的性格,而母亲自身的修养,往往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品德和人格。
1、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奥地利个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并不是虚言,在一个家庭里,母亲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品德。
苏轼十岁的时候跟随母亲程夫人读书,读到《范滂传》的时候,程夫人讲述范滂不畏强权,为民牺牲的故事。
小苏轼大为感动,对母亲说,我将来要做范滂这样的人。
程夫人笑着说,你要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十岁的苏轼立志向范滂学习,正直廉洁,仁心爱民,从此之后的五十年里,无论得意失意,无论荒野庙堂,他都从未忘记。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中说 :“ 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在于母亲的智慧 、情感和内心的激情 ,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决定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在社会中立足。是否能够和人好好相处,是否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犯原则性错误。这样的人,踏实稳定,耐力悠长,人生之路也自然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2、母爱如水,温柔宽厚
慈母严父,相对于父亲,母亲对待孩子更温柔,更宽厚。
男性对待孩子往往更严厉,而女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包容,更有耐心。
老子讲,柔能克刚,懂得包容往往比一味刚强更有力量。
比较随母亲的孩子,性格比较宽厚随和,而不是咄咄逼人
苏轼在《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一文和《异鹊》诗中记叙到:
小时候自家的书房、院落中,竹柏丛生,杂花满院。美丽的桐花凤鸟三三两两飞聚于桐树上,与主人和睦相处,巢穴低得可随手拿到。
邻里乡亲见状,惊叹不已。
有一天,家中的一只花猫捕着了一只漂亮的桐花凤,可怜的小鸟在猫的利爪下拼命挣扎着,发出凄厉的叫声。
虽然在苏轼兄弟的救护下,小鸟也未能幸免,苏轼捧着血淋淋的小鸟不知所措。
小伙伴中有的吵着要烤来吃。这时,程夫人来了,当问明情况,便教育他们说,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这件事让苏轼终身难忘。
苏轼一生漂泊,落井下石的朋友数不胜数,可他从未报复过谁,那些伤害他的人,他也选择一笑置之,宽容原谅。
母亲特有的温柔和宽容,能够让孩子养成宽厚待人的处事方式,这样的孩子不尖锐,在踏入社会之后,往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也比平均水平要高很多,事业发展也很少受到大的挫折。事业发展、人际关系都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激烈的变动,人生相对平和幸福。
来源:京博国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推荐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