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身边的好护士】周玉华:斩获19项国家专利的“护理尖兵”

健康广东
2024-12-23

最近,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之余,汕头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周玉华与企业进行了多次沟通,希望加快团队专利转化进度,早日将设计的产品用到临床上。


深耕临床护理一线33年,周玉华坚持临床和科研并重,将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护理实践中,带着团队不断创新,提高护理质量,成为独当一面的“护理尖兵”。截至目前,周玉华个人获19项国家专利,发表SCI论文5篇,带领的护理团队获136项国家专利。


“护士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但我们能做的不止是打针、输液、发药。”周玉华说,立足自身专业,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创新,才能提升护理“含金量”,更好地服务患者


周玉华



1991年,周玉华从汕头市卫生学校毕业。当时,她本来有机会去省城大医院工作,但最后还是选择留在汕头。“我从小恋家,想离家近点,也想为家乡父老乡亲做点儿事。”


这些年来,每当穿上护士服、戴上燕尾帽,周玉华都会提醒自己:对待患者,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爱心、耐心、同理心


有一年,医院收治了一名患有脊髓血管畸形的病人。当时,病人坐在轮椅上,因为小便失禁,身上散发着异味。“10天没解过大便了,肚子胀得不行,开塞露、泻药都用了,就是拉不出来,太难受了!”病人说道。


周玉华立即向主管医生汇报情况,然后带着导尿包、开塞露和手套回到病房。她一只手帮病人按摩肚子,一只手从病人肛门往外掏,不一会儿,就掏出一堆粪便。收拾干净后,周玉华又为患者插上导尿管。


“当好一名护士,就是要不怕累、不怕脏,帮病人解决问题。”面对同事竖起的大拇指,周玉华回应道。


从普通护士到主任护师,再到护理部主任,33年来,周玉华始终坚守在临床护理一线,不断学习与创新,逐渐成长为护理团队信赖的“主心骨”。


针对不少患者出院后仍需要专业护理的情况,在周玉华的推动下,医院成立了延续护理中心。该中心可以处理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压疮等慢性伤口和造口相关并发症,为留置胃管、尿管的患者进行管道更换护理。“中心年均门诊量近1.5万人次,不少患者慕名而来。”周玉华介绍道。


牵头成立9个护理质量管理小组,修订完善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对于护理专项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带着大家一起讨论,给出改进意见,并跟踪科室落实情况;鼓励年轻护士做研究、写论文,选派护理骨干到高校深造……


周玉华(中)进行简易呼吸球囊操作示范


对于提升护理团队服务质量,周玉华同样有自己的心得:“立规矩、明目标,有机会舍得放,有事情愿意扛,有问题一起商量,如此一来,做事效率高,干事的人成长也快。”




“在临床一线,要及时学习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将其运用到护理实践中,才能加快提升护理质量。”这是周玉华经常对年轻护士说的一句话。


在周玉华看来,创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她牵头组建护理创新小组,搭建护士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实现医院护理SCI论文“零的突破”,获得国家专利19项,成为医院公认的科研能手。


去年,“广东省护理+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揭牌。作为中心主任,周玉华参与了该项目的申报。她介绍,该中心是省内首个以医院为主体、由护理团队牵头,融合多学科的科研平台,突出临床应用导向,注重护理创新发明的成果转化,将为护理专科发展赋能


在周玉华的带动下,护理团队的创新氛围浓厚。年轻护士们经常聚在一起交流,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截至目前,团队获得136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合作


小病扛过去、大病往外跑,是以往区县群众看病的常态。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周玉华还发挥医联体牵头单位优势,选派护理骨干下沉基层医院,并组织基层优秀护理人员到院里进修学习,通过双向交流,提升护理人员技能。同时,在基层医院建立各专科护理工作指引,开展规范化护理查房,推动一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


“只有真正走下去,才能知道基层医院的护士们需要什么。”周玉华欣慰地说,这些年来,基层医院的护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护士们的干劲也更足了。


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做大做强延续护理服务、发展壮大“互联网+护理”……干了33年,提起接下来的计划,周玉华依然充满热情,想着还可以多干些什么。“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护理岗位关乎百姓健康,平凡却重要,我将步履不停,一直在路上。”周玉华说。


来源:“广东健康头条”南方号

编辑:方洪秀




关注官方号,订阅更多权威健康消息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官网!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健康广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