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防出生缺陷日| 新生儿疾病筛查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月12日是预防出生缺陷日。据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已然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出生缺陷:儿童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出生缺陷也称“先天缺陷”,是指孩子出生前由胚胎发育紊乱引起而非分娩损伤所致的形态结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病种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000~10000种,最常见的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耳聋、神经管发育缺陷、唇腭裂、足内翻、脑积水、生殖器异常、唐氏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苯丙酮尿症等。

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报告,出生缺陷为导致婴儿死亡率高达19.1%。因此,出生缺陷不仅是导致婴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儿童生存和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更是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降低了人群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

 


防治工作:从孕前到生产后的三级预防方案

目前,我国采取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即针对孕前、孕期和出生后不同人群进行重点干预,综合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第一级预防对象是准备生育的夫妇,通过优生科普教育、遗传咨询、婚前检查、孕前保健、预防有毒物感染、谨慎用药等措施,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第二级预防的对象是已怀孕的妇女,通过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高风险人群羊水染色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措施筛查胎儿是否存在严重先天缺陷,及早发现畸形儿并终止妊娠,避免严重致残缺陷儿出生;第三级预防是对已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疾病筛查、诊断和干预,避免儿童残疾,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对畸形儿的治疗和康复。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是减少缺陷儿发生、出生和致残的有效措施,从孕前阶段的综合干预,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最后是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筛查,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新生儿筛查:一滴血筛查30多种疾病

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第三级预防措施,是对新生儿的遗传代谢缺陷、先天性内分泌异常以及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的总称。在新生儿期就筛查、明确诊断这些严重疾病,对那些患病新生儿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就能够及时给予治疗,防止或减轻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避免痴呆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例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如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会出现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等严重残疾。但若在生后3个月开始用甲状腺素治疗,74%患儿智商可达90以上。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患儿能在出生一个月内立即做出诊断并及时治疗,使其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完全能达到正常同龄儿童水平。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众多病种中,除听力筛查和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筛查,要使用小型检测仪器在新生儿床旁进行检测外,其他疾病均需采集新生儿脚后跟一滴血于特殊滤纸上,通过实验室检测来完成。目前,以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微量血,可筛查包括氨基酸代谢障碍、尿素循环障碍、有机酸代谢障碍、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代谢障碍、溶酶体贮积症、过氧化物酶体病等在内的30多种疾病,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新技术。


防治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其实,在临床上发现,许多先天性疾病在新生儿早期就开始发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而一些呈隐匿发病的疾病,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已经产生智力低下或其他严重后遗症,为时晚矣。所以,早期筛查、发现,并进行有效性治疗,可降低不良后果。

上海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经过30年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累计诊断各类疾病患儿上千余例,包括枫糖浆尿症、瓜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原发性肉碱缺乏症、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多种罕见病。通过早发现、早治疗,随访调查数据显示,有99%的患儿智力和体格发育均正常。他们中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全国竞赛获奖者,更有像正常人一般结婚生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普通人。


转载自《自我保健》杂志

撰文 | 田国力

编辑 | 刘炫言

审阅 | 徐   运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