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专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这样炼成



癸卯伊始,万象更新,不忘来路,勇拓新路。春季学期即将开始之际,新华社客户端、《瞭望》杂志客户端先后刊发了华工校庆专刊《百年恰风华》中的系列文章。学校官微将从即日起陆续转发,以激励全体华工人不忘初心,奋进未来,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再创更大荣光。今日转发第三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这样炼成》。


“一千个学生眼中有一千个选择华工的理由,我认为华工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一流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成果,尤其是被教育界和社会赞誉为‘华工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说。


从“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以下简称“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到“新工科F计划”的实施;从创新班连创佳绩,到双创教育硕果累累;从不断拓展协同育人模式,到探索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多年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出“科学小牛人”


风起于青萍之末。新华社曾经刊发的一篇报道,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界关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华工模式”的起点。


2009年12月,新华社刊发报道《人类基因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我国科研人员首提“人类泛基因组”》。报道称,中国科研人员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种群特异甚至个体独有的DNA序列和功能基因,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人类泛基因组”概念。该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Nature的生物技术分刊上发表。


金鑫(左一)、罗锐邦(左二)等人与发表的论文合影


这篇报道引起人们特别关注的,是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罗锐邦和署名作者金鑫,当时还是本科生。而就在他们发表论文之前的一个月,时年20岁的本科生邵浩靖也以署名作者身份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这3位本科生,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


Nature、Science、Cell被称为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能在其上发表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引以为荣的事情。邵浩靖、罗锐邦、金鑫三人仅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他们怎么做到的?


热切的关注涌向了这个成立不久的创新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连续以头版或整版报道;Nature杂志就此发表社论,认为华南理工大学这一模式“不仅为基因组学、生命科学研究,而且为所有的教育和培训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创造性方法”,并且“全世界都应该来考虑这个问题”。


截至2022年11月21日,这个创新班有17人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及其子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甚至有学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实现在三刊发表论文“大满贯”;首届创新班学生金鑫、刘石平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创新班被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不少创新班毕业生成长为科研人员或科技型企业家,如罗锐邦创办科技公司,入选2017年《福布斯》亚洲“医疗及科学”领域的“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金鑫成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群体基因组学领域首席科学家……


人们发现,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不断取得突破的背后,是华南理工大学确立“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在20多年里不断探索、深化,形成并完善着人才培养“华工模式”。这一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在基因组科学创新班中所体现出来的协同育人机制。这一机制有着四大“法宝”。


突破学制边界,实施本研衔接培养。学校遵循拔尖学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大力推进实施本研衔接的连贯性培养方案。自2009年起,依托优势专业先后组建机械类创新班、材料类创新班等8个本研连读创新班。在创新班里,学生可以全程接受导师指导,本科期间至少赴国(境)外学习一次,至少参加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突破物理边界,深化校院协同育人。学校借助校外科研院所的创新实践平台,开展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或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基因组科学创新班的成功正源于此。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共建创新班,邵浩靖、罗锐邦、金鑫等创新班学员首先在校系统学习5个学期,再直接进入华大基因前沿科学研究团队,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模式,完成专业选修课和毕业论文等学业。


突破组织边界,做实科教深度融合。学校通过强化科研渗透教学、强化学科支撑专业、强化平台建设支撑人才培养、强化科研实践驱动高质量学习,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实现科教融合,把科研和教学统一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比如广东省唯一、全国12家之一的广州国际校区未来技术学院,就通过建设未来技术高端研究院,致力于培养掌握未来关键技术的工科领军人才。2020年以来,学校还与大疆创新、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12个“未来创新实验室”,汇聚一流专家学者和工程界精英人才,共同致力人才培养。


突破学科边界,实施双学位试点项目。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新模式,自2021年起实施“软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双学位试点项目,深受学生欢迎。2021级学生苏畅然入读了“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双学位试点班,他和同学们昵称自己的班级为“工工班”。他说,用文科的感性思维去体会代码的深层魅力,用工科的理性思维读懂金融管理的数学内涵,双学位带来的是更多元的选择,更开阔的思维和视野,更充实的学习生活。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擦亮“金字招牌”


“我的中国梦就是‘有米梦’。”陈第,华南理工大学2006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与同学开始创业,并获得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全国亚军。如今,他们创办的有米科技已经在新三板上市,入选工信部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


陈第在校期间是不折不扣的“技术控”“比赛控”,从大二开始就陆续参加了“IBM主机应用创新大赛”“微软精英大挑战”“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等比赛。在他看来,是母校的创新创业氛围给自己的创业选择提供了帮助。


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系统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二十多年来坚持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为重点,强化科研与教学的相互开放和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华工模式”,着力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


章熙春书记代表华南理工大学领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别贡献奖


理念落地见效,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学校每年投入1800万元推进“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层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体系以及以“一院一赛”为核心的学科竞赛资助体系建设。超过6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过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一次学科竞赛,学生在各类重大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


通过推动课内外结合,打造学生创新活动平台;推动校内外结合,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平台;推动国内外结合,打造学生国际交流学习平台,学校不断夯实“三创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基础。


在学校2014年挂牌成立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里,一大批“陈第”从这里走出:第三届“互联网+”大赛金奖团队荔枝微课在这里壮大,成为2亿人使用的知识分享平台;“音书科技”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听障人士实现无障碍沟通,现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助力听障者沟通的互联网平台……目前,基地先后孵化项目超过300个,其中有100多个项目已经注册公司进入实际运营,近50个项目成功融资,单个项目融资额达到4.5亿元。


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才培养“华工模式”继续开花结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广汽新能源、创维汽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璞泰来、通达电气等校友企业品牌之名在业内外如雷贯耳,学校因此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据统计,目前仅在粤港澳大湾区,由华南理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就超过200家。


就业工作和社会评价是衡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华南理工大学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已成“金字招牌”,每年有4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有超过40%的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近七成进入了QS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一系列重磅荣誉实至名归。


“学生永远在C位”


华南理工大学原创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专场演出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继续前进!前进!前进!”10月20日至22日,华南理工大学连续举行原创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专场演出,将党史国史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通过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打造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的“红色甲工”品牌IP。每到话剧结尾,深受感染的全场观众都会站立握拳,与演员共同宣誓。


这部热度居高不下的校园话剧,由华南理工大学师生自编自演,自亮相以来已演出13场,总计到场观看超1.4万人次。华园青年学子在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党史的滋养、成长的力量,更真切体会到以生为本的教育。周文雍的扮演者之一——体育学院学生叶峻羽为尽快进入状态,查阅了大量史料,去了解周文雍的生平经历,在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真正把自己当成周文雍,去体会他的情感。“与时空之外的另一个自己对话,收获友谊也收获成长,更找到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意义,”演出之后,叶峻羽感慨激动。


以生为本,是人才培养“华工模式”的理念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华南理工大学更坚定这一理念,更加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优势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以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提出实施“新工科F计划”,努力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工科领军人才。率先实施“新工科F计划”的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全面提升师资、课程、教学、平台、项目等诸要素的质量与水平。


峻德书院的叶迪锴是校区首批本科生,对前沿新工科专业的热爱是叶迪锴选择来这里的最大理由,而“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新工科F计划”等人才培养的利好政策,在他入学后带来了不断的惊喜。大一就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学业导师、进入实验室上手专业精密仪器、参加国外合作名校的线上沙龙,叶迪锴的学习热情被不断激发,广东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优秀奖等成果不断。

“学生永远在C位”,不只是广州国际校区的育人理念,更是华南理工大学始终“以生为本”的不改初心。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选择机会和差异化发展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2020-2021年度全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林宇栋就是从中受益的一位优秀典型。


2017年9月,林宇栋考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华南理工的优势学科之一,师资优良、硬件完备。但经过一年的学习,成绩优秀的林宇栋,心中却总有个不安分声音,“将时间投入到设计中,更匹配我的兴趣与优势。”


就这样,林宇栋选择了转入城乡规划专业,成长依然“开挂”:热心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连续两年智育、综测总分第一,与团队一起获得2021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东赛区总冠军,获发明专利2项、新型实用专利2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还担任了学生记者团团长。“在华南理工,青春不设限!”他这样说。


学习其他心仪的专业,可不仅仅只有转专业这一种选择。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辅修专业(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目前约有15%的在校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室


坚持“以生为本”,学校科学制定培养方案。学校大力推进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并主动布局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势突出、特点鲜明的新型本科专业。自2019年以来,学校先后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11个新工科招生专业。


紧跟线上教学的发展浪潮,学校还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实施开设“虚拟第三学期”。学生报名学习线上课程,参与在线活动,完成在线作业和考试,所有学习活动均在线上进行,总分达到考核标准后获得学分。目前,已有20余门通识课程在虚拟第三学期开设。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2022年9月,6909位本科生新生和7564位研究生新生踏入华园,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在开学典礼上寄语新生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华工人新的辉煌。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过去、现在和未来,华南理工大学都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贡献“华工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瞭望》

微信编辑:鲍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瞭望》专刊】文脉百年 实干兴邦

广东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研讨会举行

【《瞭望》专刊】刊首语:初心向未来

何镜堂院士团队牵头设计!这一国内顶尖会议场馆惊艳首秀!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