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曲选辉: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建设大学研究院

2017-08-12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



“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技术等学科方向上具有领先优势,近年来,重点开辟了材料基因工程、新型高效能源材料、材料循环利用等学科方向。从战略上考虑,以后要保持优势方向;从战术上来讲,则要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高铁、大飞机、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


据《宸垣识略》记载:德胜门西北有一古井,井径五尺余,清泉突起,冬夏不竭,称为“满井”,是昔日文人初春首游之地。


1952年春,在这处京城古迹之上,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顺应新中国大规模基础工业建设的浪潮,诞生于此。她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


1958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参观访问钢铁学院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经历两次更名后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北科大“履历”




  • 1952年

院系调整,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西北工学院、清华大学六所院校矿冶系科组建成立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 1960年

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院校


  • 1984年

首批试办研究生院


  • 1988年

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 1997年

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 1998年

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 2006年

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 2014年

入选国家“2011计划”


  • 2017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规划


在“奉科技以立校,育强国之栋梁”的伟大征程中,北科大有所变,有所不变。变化的是不断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不变的是“求实鼎新”的精神品质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求实广场


北科大主楼


银杏大道


奥运场馆


北科大夜景


65年沧桑砥砺,北科大始终以“钢铁强国、科教兴邦”为使命,创造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中国第一台大型电渣炉、第一台国产机器人……


北科大杨让教授负责研制的新型高强度钢应用于“东方红”人造卫星


65载薪火相传,北科大积淀了“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一大批校友走上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还有一大批校友担任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北科大也因此被誉为“钢铁摇篮”、“市长摇篮”。


校史馆


65年春华秋实,北科大“王牌专业大多和钢铁有关”,有38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更是不胜枚举,材料科学与工程亦成为北科大传统优势学科和品牌学科。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二级单位共同支撑着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日前,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曲选辉在接受新材料在线®专访时表示。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重要科技项目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于2008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北京科技大学依托相关优势学科建设的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平台和对外合作窗口。


对于其成立的初衷,曲选辉表示,北科大材料学院的很多教授除了有本科生教学任务外,还承担了不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需要经常出差,而本科生课程又无法随意调换,两者在时间安排上常有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科大决定成立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可以使这些教授在一定时期内专心科研或带研究生,也可以推进新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


一路走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的定位和目标日渐清晰,即“组织大项目、出标志性成果、推进成果转化”。


2009年以来,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21项、863课题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重大专项33项、国防军工项目56项以及其它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16项。


“从2012年起,研究院科研经费连续6年突破1亿元,目前已经达到1.5亿,人均经费在国内高校同类研究院中名列前茅。”曲选辉对新材料在线®说。


据统计,截至2015年,研究院累计发表学术期刊论文2372篇,其中SCI收录943篇、EI收录1107篇,申请专利630项,授权专利449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成果奖30项。


“李晓刚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学术论文,实现了北京科技大学在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零的突破’。”曲选辉补充道,谢建新教授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走出的第一位院士。



开辟新学科方向 瞄准新材料技术发展前沿


作为以目标导向性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研究院,开辟新的学科方向也是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院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重大需求,瞄准新材料技术发展前沿,以高性能金属结构与功能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学科交叉,逐渐构筑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新材料开发——新材料产业化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据介绍,研究院下设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研究所,粉末冶金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腐蚀与防护中心,实验测试中心等5个研究所(中心)。依托各研究所(中心)建有2个国际研究机构、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曲选辉表示,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材料基因组工程”相关研究,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前就开始了相关工作,建有国家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和材料基因组工程北京巿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并在材料大数据技术、跨尺度计算、智能化制备的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


材料基因组工程是当今先进材料及高端制造业领域的一大举措,可以将新材料的研发速度“至少翻一番”。谢建新院士牵头建议的“材料基因工程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近日获得批准,北京市将连续支持5年(每年支持1亿元,其中70%用于高层次人才),要为北京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提供助力。


研究院在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材料先进制备与成形技术等学科方向上具有领先优势,近年来,重点开辟了材料基因工程、新型高效能源材料、材料循环利用等学科方向。”曲选辉说,从战略上考虑,以后要保持优势方向,从战术上来讲,则要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高铁、大飞机、军工等国家重大需求。



聚集国内外大师 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虽然成立时间不足9年,但师资力量雄厚,是各类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的重要基地。


据了解,目前研究院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3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2人;现教职工112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68人(含教授26人,副教授32人),实验技术人员37人。


“研究院对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拔不遗余力。”曲选辉对新材料在线®表示,研究院正不断从欧洲、美国、日本和国内其他高校引进高水平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师。“研究院在对年轻人才的任用上也是不拘一格,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年轻人,例如:张达威博士在博士后期间取得了突出成绩,出站时直接聘为正教授。”


目前,研究院在校研究生639人,其中博士生217人,在站博士后10人。


研究院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呢?“充分发挥高水平研发平台的条件优势,以国家任务需求为导向承担重大项目,这是宗旨。”曲选辉表示,研究院的研究项目大多来自国家重大需求,具有前沿性和鲜明的多学科交叉特点,研究经费比较充足,研究目标明确,意义重大。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还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知名学者合作密切,也与企业合作承担很多项目,对于学生而言,国际交流机会多,就业渠道良好。


点击下方关键字,看往期《院长来了》热文



东北大学 |  深圳大学 | 吉林大学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湖南大学 | 哈工大 | 厦门大学 | 香港城市大学 | 东华大学 | 浙江大学


看到这里,你是否心有触动

【院长来了】栏目征集校园故事和精彩评论

一经采用将赠送新材料在线月度会一个

快来写下你的留言吧(不限北科大)

#下期预告#

合工大材料学院院长

张久兴作客【院长来了】

下周六,不见不散


【院长来了】专栏采访咨询



联系人: 于小姐

电话:18575536260(同微信)

邮箱:yu.huiru@xincailiao.com




来源:新材料在线,如需转载,请加小编微信:13510323202,并注明“媒体合作”。未经允许私自转载或未按照要求格式转载,新材料在线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强烈推荐 | 新材料在线独家原创高清详版50大产业链全景图


新材料在线商务合作

请联系:王小姐 0755-86060912(9:00-18:30)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材料在线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