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 姜俊:明斯特观光指南三——koki tanaka《如何共同生活》
2017年6月10日,明斯特雕塑项目展再次在2007年的十年后拉开帷幕。明斯特这个“迪斯尼”般的城市(中世纪的古街几乎都是战后的伪造品)再次成为了欧洲夏日艺术爱好者的猎场。大家将骑着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中穿行,在地图和大街上扫荡着36位艺术家为我们献上的艺术作品。“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青年艺术评论家,同时也自居为“明斯特人”的姜俊将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他对于本次展览的阅读,本篇为系列三。
▲ Aegidiimarkt的综合体建筑
明斯特雕塑项目展自1977年开始就是被描述为一种民主的启蒙教育项目,因此在理论上所有项目都应该针对明斯特市民开放,他们应该不分等级的被邀请观看,所以全部的项目(无论是在户内,还是户外)都是免费的。在明斯特雕塑项目展中,最符合这一气质和要求的其实应该是日本艺术家Koki Tanaka(田中聖)的《如何共同生活》(How to Live Together)。
▲ 艺术家Koki Tanaka(田中聖)
在今天的欧洲,难民无疑是非常当下的议题,同时伴随着英国的脱欧和各国民粹主义的强势回归,特别是作为老富的欧洲,阶级固化问题也尤为严重,不同阶层、不成种族、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处于断裂,如何共同生活的确成为了一个大家需要关心的问题。
▲ 罗兰·巴尔特《如何共同生活》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的工作记录手册
《如何共同生活》出自于罗兰·巴尔特1977年为法兰西学院所开的同名课程记录。田中聖也同样在明斯特开了一个作为艺术项目的市民工作坊,并最后生产了一本工作记录手册。他在报纸上登广告招募自愿参与项目的市民,并从2016年10月1日到10月9日策划了一场“真人秀”,并用影像记录和表现了这一过程。在展览现场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影像装置回顾他们的工作,并还附有一本免费的记录手册。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展览入口,照片上是8位参与者睡觉的地方
这一样式是对于罗兰·巴尔特课程《如何共同生活》的致敬和戏仿(从讨论课到最后的文本产出)。真人秀中的工作坊部分都是由日本哲学学者柳澤田実(tami yanagisawa)设计策划。罗兰·巴尔特在《如何共同生活》中思考了一个来自于修道院的概念“Idiorrhythmie”(个人节奏)。在修道院生活中作为共同体一员的修士怎样能在保持“个人节奏性”的情况下展开共同生活呢?这里涉及独居隐修、聚集修道、配对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特征”——饮食制度、领地概念、居住条件和体距要求等。出于对这个文本的衍生,艺术家田中聖也为参与者安排了各种不同任务,包括一起购物、做饭、聚餐、互访、对谈、辩论等等……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展览现场
其中最后参与艺术项目的市民是Lina,Tasnim,JoAnn,Rolf,Anna,Annette,Stephan和Isa,他们被召集到明斯特LWL博物馆对面的Aegidiimarkt,这是一座建于1979年的建筑综合体。在此之前它最早从12世纪到18世纪是一个修道院的所在地,后来19世纪又转变成为了军营,无疑它非常符合对于罗兰·巴尔特的响应。同时它的地下车库曾经又是冷战时期的核爆防空洞,这象征着一种对于灾难未来的预测和警惕。在今天的商业消费气氛下这里也是各种人聚集的地方,所以他们进行的讨论和录制就在这一综合建筑中的多个不同的房间内举行,如空的临街店面、成人学校的教室、健身房,以及地下停车库等。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展览现场
其中这些参与者们都有着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除了本地的德国人外,很多都来自其他的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可以在这个特殊的项目中聚到一起,临时组成一个共同体,共同经历9天特殊的任务。这无疑像“真人秀”的操作模式,在这样的娱乐化的形式中,日本艺术家田中聖却从灾后共同体中思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展览现场
经历过福岛的日本人们对于灾难记忆犹新。在灾难出现之后,人们会突然摒弃前嫌,进入互相扶助的共同体状态中。但这样的特殊时刻却无法长久保持,当规范性重新回归时,也是暂时共同体解体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我们同样可以在一种真人秀中看到,那可能是某种残酷的竞争和对抗,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人造的临时共同体,他是所谓的“紧急”状况。
▲ 田中聖《如何共同生活》展览现场
就如同以上所言,今天不只是在欧洲,在全球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被多重的分割到不同的群中,被各种不同的分类规定着,如肤色、语言、职业、兴趣爱好…… 面对着智能设备的大数据计算,我们永远在自己的小群体中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一切的异质的声音和图像都会被屏蔽和忽略。社会正是在一种互相差异化下继续极端着,这时我们也应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建立起某种沟通机制,实现对于他者的理解,最起码建立某种基本的耐心?(也是哈贝马斯开始、霍耐特、福斯特一直的关涉)
这八位参与者也正是被设定在一种虚拟的“灾难”状况下,即一种人造的和外界的隔绝中,同吃、同住在一起、并按照战争时期短缺的食谱共同做着饭,还要每天要进行各种对话和活动。他们被要求打开自己的同时探索别人,并通过在试图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再次挖掘自己,从而实现某种“共同”的生活。
▲ 防空洞互相采访的现场
其中有一场访谈被安排在曾经作为防空洞的车库中。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有一串Félix González-Torres式的灯泡垂挂下来。其中每次都有两位离开座位去边上的车中,并排而坐,互相访谈,田中聖坐在后座把控局面,其他人则远程监听。每个人被要求自己设定问题,询问对方的生活,作为明斯特人、还没移民来德国时的生活、作为在德国出生的土耳其二代、特拉维夫的生活、在德国开车的故事、作为一个业余雕塑家的书店老板…… 田中聖告诉各位,他不会教大家如何提问,如何回答,大家应该不断的在倾听其他人的访谈时发展自己的问题,并在其他访谈中了解你所要问的那个人。文化隔阂、年龄差距、语言障碍都在友善和耐心中被消解,每个人都无私的展示着自己的过去、现在、以及畅想着未来。人们仿佛在“游戏”中进入了哈贝马斯所期待的有效交互。
▲ Félix González-Torres的作品《无题》
空间在田中聖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奇异的链接,事件仿佛在重复着。当罗兰·巴尔特讨论着中古教士们的共同体生活时,它折射出了Aegidiimarkt的前现代历史——修道院、以及后来的军营、防空洞、商业复合体建筑。人和人之间永远重复着理解和分歧,历史不断的上演着同样的剧目,他们是修道院的苦行僧、军队的士兵、是灾难后的共同体,或者是真人秀的摄制团队,又或是艺术家的项目组……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设置中尝试着各异的共同生活之可能。
▲ 防空洞互相采访的视频播放
在《如何共同生活》工作手册中田中聖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1946年到1952年,京都的市立博物馆被美国军队占用,一个展览大厅被用作美军士兵的篮球场。同时墨尼黑的美术宫也被美军占领,同样的一个大厅也被用作美军篮球场。每个雷同的故事中都有着深刻的情景差异,每一件事件都又是如此独一无二。
▲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摄影:汪单)
姜俊,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姜俊 责编/dbk)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中国当代摄影40年(1976-2017)—— 三影堂10周年特展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