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K11年底巨献:四展合一,新纪年时代即将开启
近日,K11 Art Foundation (KAF)在上海艺术周期间于上海chi K11美术馆举办四场展览。KAF长期通过与国际顶尖艺术机构的合作和对艺术项目的赞助,推动大中华地区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于上海chi K11美术馆呈献四个当代艺术展,分别是“.com/.cn”(与MoMA PS1联合主办)、“图像岩样”、“展演剧场” (与蓬皮杜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本次展览是KAF对其承诺的又一次实践,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近日,K11 Art Foundation(KAF)置身艺术界的最前端,特别在这万众期待的艺术盛事上演期间,于上海chi K11美术馆呈献四个当代艺术展,分别是“.com/.cn”(与MoMA PS1联合主办)、“图像岩样”、“展演剧场” (与蓬皮杜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以及“新东方花园”。
KAF的创办人及名誉主席郑志刚任命了一支由知名艺术专业人士组成的工作团队,助力KAF以全球视野探索和扶持当代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创作。这一崭新愿景将引领KAF进入全球化发展的新纪元,使之成为全球一流的文化机构。而这四场联展,无疑成为了当下艺术圈的重要焦点。
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与MoMA PS1携手推出“.com/.cn”艺术联展,这是两家机构建立艺术研究合作关系后的首个里程碑项目。曾在2017年3月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收获好评的“.com/.cn”以最新面貌登陆上海,在大中华地区的一流美术馆chi K11美术馆与观众见面。
“.com/.cn”展示了中西艺术家在数码生态系统熏染下形成的艺术实践。数码生态系统通称“网络”或“云端”,常被认为是超越国界、语言、法律乃至民族文化等诸多限制的虚拟世界,可供我们无拘无束地恣意徜徉。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国特殊经济结构、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孕育和发展出了千差万别的互联网环境。对比中西艺术家在互联网主题下的创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明显的差别,这折射出不同地域之间南辕北辙的政治和经济系统。
▲ “.com/.cn”艺术联展现场
“.com/.cn”中的部分作品探讨了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包括它对网络内容的取舍和褒贬、鼓励和限制,乃至它对于西方文化内容的渗透能力。其他作品则反映了艺术家如何运用不同的渠道对信息进行研究和传达,比如谷歌、Facebook、微博、微信等,并同时展示这些平台对其创作的影响。
本次展出的作品将传统的中西语汇融入科技感十足的当代画面语言,构造出独立于现实之外的抽象空间。艺术家还通过监控技术、app应用和各种设备加强与观者间的互动。科技虚拟出的幻想世界被叠加在了现实世界之上,促使我们思考民族主义紧缩时代语境下,全球化自由主义所面临的挑战。
▲ “.com/.cn”艺术联展现场,图片来源:K11
展览由MoMA PS1馆长兼MoMA总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与MoMA PS1总策展人Peter Eleey联合策展,汇聚了艺术家Darren Bader、Trisha Baga、曹斐、Heather Dewey-Hagborg、Aleksandra Domanović、Gregory Edwards、李明、梁伟、林科、麦影彤、苗颖、Jon Rafman、Martine Syms、王欣的作品,深入探讨数字生态系统在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MoMA PS1馆长兼MoMA总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com/.cn”联合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表示:
“科技的日新月异不仅为全球贸易和信息交换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渠道,也为艺术创作、传播和接收带来了更丰富的媒介。本次展览的标题‘.com’和‘.cn’是域名中的常见结尾,藉以指代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本次展览透过艺术在数字时代中的演变,寻求中西方艺术的之间的全新对话。这是我们与K11 Art Foundation结成研究合作伙伴关系后首度开展的项目合作。”
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及名誉主席郑志刚表示:
“本次展览是我们与MoMA PS1缔结研究合作关系之后携手举办的首个项目。‘.com/.cn’将延续其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的优良口碑,并以更华丽的面貌现登陆东方之珠上海与广大观众见面。我们将继续与才华横溢、不拘一格的艺术家合作,呈现他们立足上次展览而创作的最新作品。”
▲ Martine Syms,《99个小动作》,图片来源:K11
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Martine Syms在向“凤凰艺术”介绍本次参展作品时说,其作品来源于她持续了多年的一个大项目的一部分。在这个项目中,她以文本的形式,来记录和研究一个人的行为由哪些因素所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又有着怎样的“原则”和“规则”。她将它们记录下来,并形成书本《把所有事情捆绑在一起的线(99个隐喻的行为)》,其中包括流行、名人、社会习俗等各方面因素。
而现场的这件《99个小动作》的作品,选取了其中4、5个影响人行为的“原则”和“法则”,并使用图片和影像的方式来予以表现,探讨其中的拓展和延伸。
▲ 艺术家Martine Syms在她的作品《99个小动作》前
当“凤凰艺术”记者提起这样的作品,使人联想到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大它者”时,Martine Syms直言不讳地说她确实受到过精神分析及心理学的影像,其中包括拉康的“镜像理论”。她在这当中进一步以群体兴趣点出发,探讨了个体在两极矛盾中的循环和现象。
那么,对于这样的,具有社会学、心理学调查研究的项目来说,是如何完成这样的调查和艺术创作的呢?Martine Syms回答说,她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先将这些可能的“原则”写下并梳理出来,并使用表演的方式与之公众进行发表和分享,再从公众的反应中得到回馈,促进她新的思考。最后以电影剧本的专业方式,将这些被收集的“原则”进行展现,并以电影范式的方式制作成影像。
当谈到如何看待数字生态系统,在国家地区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时,Martine Syms说她成长在美国硅谷的一个华人社区里,这次来到上海还并未有太大的地缘上的不同。但她也很希望这次能看到更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希望这样的近距离观察,可以为她研究这个问题提供更多的视角。
▲ Darren Bader,《某些-任何-没有》及《讲话入门套件》,图片来源:K11
▲ Trisa Bage,《臭味小动物》(左一)及《无题》(右一、右二),图片来源:K1
▲ 曹斐,《派生》,图片来源:K11
▲ Heather Dewey-Hagborg,《陌生人的脸》,图片来源:K11
▲ Aleksandra Domanovic,《将来的事》,图片来源:K11
▲ Gregory Edwards,《世界之画1》,图片来源:K11
▲ 李明,《直线,风景》,图片来源:K11
▲ 林科,《屏幕快照,2016-04-17下午11.46.20》,图片来源:K11
▲ 麦影彤,《你最好注意》,图片来源:K11
▲ 苗颖,《特效#2》,图片来源:K11
▲ 苗颖,《特效#3》,图片来源:K11
▲ 苗颖,《景观.gif》,图片来源:K11
▲ Jon Rafman,《厄律西克同(肉荚)》,图片来源:K11
▲ 王欣,《这个画廊》,图片来源:K11
K11 Art Foundation推出“图像岩样”艺术展,为观众呈现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及名誉主席郑志刚私人收藏的部分影像和摄像作品,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当代文化中出现的对话和主题。
本次藏品展彰显了郑志刚对当前社会文化趋势的思考与回应,例如科技和艺术之间的不断融合,以及学术领域的热门课题(如媒体考古学),相信观者已经从展览标题中隐约嗅了到几缕暗示。
▲ “图像岩样”展览布景现场,图片来源:K11
“图像岩样”汇聚了艺术家陈维、程然、关小、李明、刘窗、邱志杰、杨福东的作品,让观者了解图像产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作用,也揭示了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精神面貌的巨大转变。
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及名誉主席郑志刚表示:
“现今的时代,每天都会有不计其数的图像产生,并在当地或全球范围内复制和传播。我一直很重视收藏这两种媒介的艺术作品,很荣幸能够借本次展览之机,从藏品中挑选出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影像和摄影艺术作品呈现给大家。这些挑选的作品同时也作为‘.com / .cn’艺术展的‘艺术补充’,意在探讨艺术家如何回应全球网络生态环境的变化。”
▲ 程然,《香火》,图片来源:K11
▲ 关小,《大卫》,图片来源:K11
▲ 刘窗,《无题(舞伴)》,图片来源:K11
本次展览探讨了影像和摄影这两种媒体形式——它们是都透过镜头语言所进行的艺术表达,且很容易因为网络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本次呈现的部分作品创作于中国的“前互联网时代”,探讨了人类当前的境遇及其变化。
影像和摄影有着全面的功能,可以使艺术家打破从前泾渭分明的学科壁垒,并自由地参考和借鉴时兴的大众媒体形式。杨福东的两部摄影作品《竹林七贤·第五部》与《别担心,会好起来的……七号作品》将一群年轻人分别置于竹林和酒店两个场景之中,如梦如幻的历史叙事方式恍如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上海电影。陈维的作品《帘布后的偶像》如同电影中一帧定格的画面:被风吹起的帘布遮住了座位上的男子的脸。该作品模糊了摄影和影像之间的界限,强调了人类所受到的限制。李明的影像系列《运动》将捕捉到的身体动作转化成动态图像,探讨了运动的多种呈现方式。而邱志杰的《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记录了艺术家重复的动作表演。
▲ 杨福东,《竹林七贤 之五》及《别担心,会好起来的(No.7)》,图片来源:K11
▲ 陈维,《帘布后的偶像》,图片来源:K11
▲ 李明,《运动》,图片来源:K11
▲ 邱志杰,《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图片来源:K11
上海chi K11美术馆接过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接力棒,为七位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当代艺术家举办短片展映,参展艺术家分别是方璐、郝敬班、李燎、李然、马秋莎、陶辉和黄汉明。
本次展映是马容元为两家艺术机构策划的首个联合艺术展。K11 Art Foundation和蓬皮杜艺术中心曾于去年联合宣布,委任马容元为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策展人。此举成为了双方三年合作伙伴关系的第一个里程碑,而马容元将在今后为双方策划更多的联合展览项目。马容元专注于当代艺术及动态影像的策展,深谙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当代艺术实践和电影语篇,将主要负责研究不同的当代艺术脉络,并发掘大中华地区的优秀年轻艺术家。
▲ 策展人:马容元,图片来源:K11
“展演剧场”着意探讨参展艺术家如何在影像艺术中运用表演语汇,以及艺术家如何将虚实糅杂的影像情节,透过一种夸张的方式来勾勒和反映我们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参展作品融合小说、纪录片、情节剧、喜剧和悲剧等众多形式,阐述了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
参加展映的七部影像作品在视觉效果和主题表现上都各擅胜场,它们分别出自方璐(1981年生于广州)、郝敬班(1985年生于山西)、李燎(1982年生于湖北)、李然(1986年生于湖北)、马秋莎(1982年生于北京)、陶辉(1987年生于中国重庆)和黄汉明(1971年生于新加坡)等艺术家的创作。
▲ “展演剧场”现场一隅,图片来源:K11
展览中,郝敬班2016年的作品《正片之外》、李然2012年的作品《从卡车司机到骑兵政委》,以及陶辉2015年的作品《多余的》,均采用电影的拍摄技术和风格,在小说、纪录片、情节剧、喜剧和悲剧等形式间娴熟切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理解。
方璐2013年的作品《没有世界》,通过营造一个极致戏剧化的环境展现青少年的焦虑和叛逆。李燎在其2015年的作品《我是正义的》中,为观者表演了一出貌似偶然实则蓄意已久的情境暴力事件。 在马秋莎2007年的作品《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中,艺术家站在镜头前口含刀片讲述自己的身世以及在社会中的种种挣扎。黄汉明的《谁干的?》以戏剧的形式重现了英国一桩经典的谋杀悬案,演员班底由各种种族、各种口音的人士组成,表演过程与其说是在寻找真凶,不如说是在探寻每个个体的真实身份。
▲ 黄汉明,《谁干的?》
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谈到了这次作品的缘起,当时他正在英国,有一个关于政府支持的旨在探讨多元化问题的艺术项目,黄明汉向政府提交了关于此次艺术项目的方案。在提交方案中,需要填写一份关于作品中涉及到的身份多元化的表单,艺术家黄明汉将表单上的所有不同身份的选项都打上了勾,如华人、印度人、爱尔兰人、南欧人、东欧人、中东人、拉丁人等。为了完成这些多元化角色的设定,他寻找到了所有的这些持有英国公民身份的人。
在这件《谁干的?》的影像作品中,艺术家黄汉明借用了英国著名谋杀案作为蓝本,其中不同民族的演员分别饰演里面不同的角色。他们从一开始使用的标准BBC英语,逐渐过渡到各自不同蕴含本土英语语调的口音,再逐渐回到标准BBC口音,使用这种方法,来探讨关于多元化自我身份的探寻。
▲ 艺术家黄汉明在《谁干的?》展览现场,图片来源:K11
在谈起为何会选择这样的题材时,黄汉明在接受“凤凰艺术”记者的提问时,他说,这其中来源于他作为新加坡华人的身份有关。在新加坡,有四种不同的官方语言,而新加坡华人,都同属于整个世界华人圈的一部分。这样的身份,在一开始,就蕴藏在艺术家寻找自我身份的思考之中。他通过电影史的方式,来观察和研究各个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认为电影其本身,具有了蕴涵当地历史、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时代元素。他从华人世界圈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世界其他不同的华人世界的电影史中去寻找答案。他关注这些华人世界有着怎样的不一样,又有着怎样的一样。
▲ 李燎,《我是正义的》,参加《展演剧场》展览,图片来源:K11
K11 Art Foundation为观众呈现香港/洛杉矶艺术家王浩然的最新个展——“新东方花园”。艺术家从儿时记忆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这件多感官装置艺术作品,探讨了侨民群体在大都市里寻觅故土文化时所面临的内心挣扎。王浩然是在芝加哥长大的美籍华人,因而对这一困境有着切身体会。本次展览由陈浩扬担纲策展。
▲ 左起艺术家王浩然、策展人陈浩扬,图片来源:K11
这件综合性装置作品的亮点,是一头来自虎豹别墅(Tiger Balm Garden)的栩栩如生的老虎。虎豹别墅是一栋历史建筑,由华侨巨商、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斥资兴建。
1985年王浩然首度前来参观时,便对园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只老虎蹲伏在高耸的山石之上,俯瞰不断变换的周遭环境,见证了虎豹别墅兴衰演变:从最初的私家园林,到香港的首家游乐场,从充满奇幻的雕塑园,到如今只剩残存的屋宇……世事变迁,岁月沧桑,石虎像是留恋故地一样地徘徊不去,如同一缕英灵,魂游于过去的雕栏玉砌、绮丽繁华。香港的城市面貌不断更迭,岁月的沉积湮没了前人的足迹,唯有探寻那一缕贯穿古今的文化之魂,人们方能真正了解自己。
K11 Art Foundation创办人及名誉主席郑志刚表示:
“本次展览是K11 Art Foundation为支持和培养大中华区的新晋艺术家和策展人所作的又一次努力。本次呈现的作品也是K11 Art Foundation大力支持跨媒介艺术实验,促成新认知、新想法、新对话的又一例证。”
▲ “新东方花园”展览——虎豹别墅一隅,图片来源:K11
展区入口有一段色彩斑斓的长廊,灵感源自某家中餐馆的装饰风格。迈过圆形大门步入花园,可以看到园中各个元素都模仿了古典苏州园林的格局,从特定视角观赏可感受无穷的韵味。不过,艺术家仍然希望观者任凭己意,在时空的交叠中沉浸自我、信步而行。
作品层次丰富,意在激发观者透过各种角度来演绎和解读。从某个视角来看,作品像是在研究中国岭南画派的山水画,还可以看到香港夜景中随处可见的巨型霓虹招牌。从另一个视角看去,嶙峋的假石和参差错落的翠竹被混同在烟雾、光影和声音编织的世界里,形成嘈杂的原生状态。
▲ “新东方花园”展区长廊一隅,图片来源:K11
老虎在道教中象征着精神的力量,也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在这里,它是一具空洞的躯壳,哀伤地告诉我们在香港的财富累积与权力膨胀的背后,传统文化保护现状已着实令人堪忧。展览中,这头威风凛凛的猛兽产生了艺术的表达,它体内的文化之魂也得到了重生。
整部作品将动画、音效和灯光等手段综合运用到人造的中式园林中,一方面批判了人们对东方主义的狂热,另一方面也促使观者从内省中探寻自我的潜意识构成。作品通过多种元素的动态结合,探讨了在“准东方”理念影响下,人们对城市历史遗迹保护的矛盾心态,让观者一面沉思过去,一面想象未来。
艺术家在阐释其创作意图时说:“我希望将东方文化之魂加以提炼并整合到《新东方花园》这部作品中,不仅从当代香港采撷素材,还要从全世界拾取这样的文化遗迹。”
▲ 幻狸录,图片来源:K11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四联展中,还设置有一个特别单元《幻狸录》。这件艺术作品是为赵丽颖量身打造,同时也是艺术家程然的近年最重要的作品计划之一,该片的灵感来源于杰克·凯鲁亚克著名的小说《达摩流浪者》,程然以一只猫的历程来穿越古今, 讲述历史和幻想未来。这件作品在K11美术馆首映,随后在未来会在国内重要的城市以及全 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美术馆,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电影节上做巡回的展出。
▲ 幻狸录,展览现场
▲ 幻狸录,图片来源:K11
K11 Art Foundation(KAF)由郑志刚(Adrian Cheng)于2010 年创立,是一个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非牟利机构,旨在培育大中华地区的新晋艺术家,并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国际舞台上和广大群众面前。 KAF着手促成多个与国际顶尖艺术机构的合作项目,同时透过研究计划、合作以及驻留项目,扶持年轻和新晋当代中国艺术家和策展人创作新颖和有价值的作品。
▲ K11 Art美术馆一隅
MoMA PS1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型非牟利当代艺术机构之一,有别于传统的收藏美术馆,MoMA PS1以展览空间的形式运作,集中资源展出世界各地的前卫艺术。MoMA PS1致力推动及提倡当代艺术的新意念、对话及趋势,同时积极发掘新晋艺术家、新艺术类型及知名艺术家的创意新作,藉此推动当代艺术创新。为此,MoMA PS1推行多元化的项目,让广大观众在独特怡人的环境中,发掘和探索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 MoMA PS1美术馆
上海chi K11美术馆成立于2013年,坐拥市中心黄金地段,其3,000多平方米的艺术空间主要用作举办展览以及各类型的艺术文化活动,包括艺术教育工作坊、艺术交流论坛以及艺术家俱乐部等,务求拉近普罗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同时,此美术馆亦为新晋艺术家提供一个向公众展示个人创作的理想平台,促进艺术人才发展。
▲ 四展之——“.com/.cn”展览海报,图片来源:K11
▲ 四展之——“图像岩样”展览海报,图片来源:K11
▲ 四展之——“新东方花园”展览海报,图片来源:K11
展览名称
展览 1 | .com/.cn
展览 2 | 图像岩样 Image Core Sample
展览 3 | 展演剧场 Performing Dramas
展览 4 | 新东方花园 New Orient Garden
展览开幕:2017年11月8日
展览日期:2017年11月9日至2018年1月3日
参观时间:上午10点至晚上8点(晚上7点半停止售票/入场)
展览地点:chi K11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B3)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芒果儿、Aleph 采访/Aleph 责编/芒果儿、Aleph)
红色预警,高能来袭!
“凤凰艺术”的有盐君又来搞事情啦!
这是一个不无聊的群,
现在加入“有盐1001种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随时抢到DIY、插花、陶艺、音乐、戏剧、亲子等活动优惠券和大红包哦!!
第一时间Get各种好玩又不贵的活动!!
扫有盐君二维码,带你入群哈!!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丹·格雷厄姆 — 精选辑
▲ 胎记-琴噶个展
点击长按图片保存,识别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