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中国剖宫产率大幅度下降!36.7%里有你的功劳吗?
每个产科医生都有被剖宫产率「卡」的体验,尤其是到了月末的时候,更是严格审核,一个都不能放过。
昨日(5 月 27 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 2019 年《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报告对比了中国妇产科行业的的各项数据。
报告指出,2018 年全国剖宫产率为 36.7%,相比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 46%,大幅度降低!
没错,我国剖宫产率终于降低了,这也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JAMA 在 2015 年发表的一篇报道,收集了 WHO 的 194 个会员国剖宫产的相关数据(2005~2012 年)。
数据显示,在 WHO 会员国家中,其中 45 个国家的剖宫产率 ≤ 7.2%;48 个在 7.2%~19.1% 之间;48 个介于 19.1%~27.3%,53 个国家> 27.3%。
其中,最优的剖宫产率是 19%,因为这个比例下母婴死亡率最低。
而我们经常拿来对标的美国,其实剖宫产率也并不算低,2014 年美国的剖宫产率为 32.2%,相对于 2008 年,已经有所降低。
(2013 年全美剖宫产率情况)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剖宫产率 27.3%~32.3%,南美洲国家的剖宫产率已经接近 50%。
中国剖宫产率「最高」的帽子,起源自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亚洲 9 国开展的调查显示,中国剖宫产率高达 46%,居亚洲之首,自此开始戴上了高剖宫产率的帽子,
而 2017 年北京大学刘建蒙教授在《JAMA》发表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出生规模近 1 亿人口数据,结果显示 2008~2014 年中国剖宫产率年均升高仅 1.0%。
(2008~2014 年我国剖宫产率的变化情况)
2014 年我国剖宫产率为 34.9%,略高于美国同期水平(32.2%),却显著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56.0%)。
这一研究的发表可以说成功的帮助我国摘掉了误戴多年的「世界第一」的帽子,并对宏观把握中国剖宫产的现状有重大意义。
(图片来自于站酷海洛)
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产妇怕痛,道听途说,以为剖宫产就不疼了,生的又快,自己「遭的罪少」。
还有的为了上学早一年,要赶在 9 月 1 号前剖出来,或者不要在清明节、七月十五生孩子之类的;更有甚,还有一些产妇想要挑个良辰吉日生。
这些错误的观念都增加了医生施行剖宫产的发生率。这部分剖宫产,临床上称为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一直以来,国内不少地方这种剖宫产所占比例很高,这也是控制剖宫产率的重点所在。随着目前国家对无痛分娩的大力推广支持,这些因素也可能会有所改善。
(图片来自于站酷海洛)
临床上剖宫产率的控制,并不单纯是产科医生的事,而需要多部门的联合努力。
可以说,产妇到了产科住院部再来谈控制手术,已经是最后一关了。
在孕前,产前,如果孕妇不控制体重,不检查防治并发症,再加上医生在守产程时一些病情谈话也可能改变其选择分娩方式,手术率很难控制到像日本那样 20% 以内的剖宫产率。
有医生表示「曾接诊过一个在日本读博的女生回国,在我院剖了个八斤的,她说因为胎儿大,超过体重增长范围,经常在日本产检时挨骂,还要她减肥。
这在我们国内几乎无法想象,要孕妇减肥?!
我们有个同事也是日本读硕回来,他说日本的新生儿大部分只有5至6斤,所以并发症少,顺产率高。」
此外,剖宫产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并不一定是直接的金钱往来,而是人力的投入产出比。
有站友表示「孕产妇大幅度增加,尤其高龄的以及高危的,再加上产科医生的缺乏,守产程又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担惊受怕的;
再加上产科是纠纷高发区,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医院医生的利益,谈降低剖宫产率就是一个空话。
我们经常辛苦且冒着大风险守着一个疤痕子宫顺产,得来的只有一声谢谢和 15 元接生费,或者劝她生,到最后难产或新生儿窒息就还要忍受责骂甚至索赔,确实也没意思。」
为了适应当下孕产妇的分娩情况,2014 年美国母胎医学会(SMFM)和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联合推荐使用新的产程进展标准来管理产程:
活跃期改为宫口扩张≥6 cm 以后,第二产程也有所延长,异常分娩的标准相应放宽。
新产程无疑在表达 ACOG 对于「阴道试产条件的放宽,剖宫产率的降低」的期待。并且已被编入我国第 9 版《妇产科学》教材。
今年 3 月 ACOG 又发布了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指南,建议对于有过剖宫产史的产妇,也行阴道试产(《剖宫产后阴道试产怎么做?ACOG 新版指南解读》)
剖宫产率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市场评价标准存在。但其更应该作为单独的质量标准来对产妇个体进行评估,毕竟产科服务的最初的目的就应该是保障病人的安全。
这并不是说剖宫产率的高或者低不重要,而是在考虑到病人需求和当地卫生条件后,母婴是否安全更重要。
最佳的剖宫产标准不是「一刀切」,应该是根据当地卫生系统和中心的情况制定,可以说「目前没有最佳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
2.Li HT, Luo S, Trasande L, Geographic Variations and Temporal Trends in Cesarean Delivery Rates in China, 2008 - 2014. JAMA. 2017 Jan 3;317(1):69 - 76.
3.George Molina, Thomas G.Weiser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esarean Delivery Rate and Maternal and Neonatal Mortality. JAMA.2015;314(21):2263-2270.
4. Li Hong-Tian,Luo Shusheng,Trasande Leonardo,Hellerstein Susan.et al. Geographic Variations and Temporal Trends in Cesarean Delivery Rates in China, 2008-2014.[J]. JAMA,2017,317(1).
5. 漆洪波、杨慧霞、段涛.《产科共识:关注和采纳正常产程和产程异常的新标准》,中国妇产科在线,2014-07-31.
6. 《2019 ACOG 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指南解读》
编辑 | 张秦溪
题图来源 | 站酷海洛
投稿及合作 | zhangqinxi@dxy.c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