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事公司在去年年底收购PopCorners母公司BFY Brands,这背后都意味着什么?| FEII Daily

. 食品创投洞察 by FoodPlus 2021-06-30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是食品创投洞察在2019年12月16日更新的Daily文章,原文标题:

百事公司收购PopCorners母公司BFY Brands,交易完成后由北美食品部门Frito-Lay负责管理,Frito-Lay业务对于百事公司意味着什么,以及对BFY Brands背后私募基金Permira在设立、运营食品饮料控股平台的一些思考


作者:San、海枫、张玉、Ethan by FoodPlus

编辑:FoodPlus海枫


BFY Brands旗下的零食品牌PopCorners,图片来源:BFY Brands官网

 

根据最近FoodDive的报道,百事公司将收购PopCorners母公司BFY Brands,交易完成后BFY Brands将由Frito-Lay北美部门负责管理,这是百事公司在健康食品战略下的又一次投资、并购,具体交易细节并没有披露。

 

根据过往百事公司并购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次交易的金额并没有达到披露交易细节的标准,可以推测交易金额在数亿美元左右,不会超过10亿美元。如若以此交易金额对BFY Brands的营收情况进行估算,可能是一家1-2亿美元左右营收的零食公司。

 

食品巨头公司做并购一般会考虑两个重要因素:1、收购之后短期内对公司营收及利润是否能够产生较为明显的贡献;2、标的公司是否具备增长潜力,以及与现有的品牌及产品组合形成互补关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公司在某一方向下的战略发展。

 

从BFY Brands的产品以及预估的营收情况来看,百事此次的收购符合这两个因素。既能够给食品板块的业务带来营收上的增长,也实现了在健康食品板块上的进一步布局。


百事公司将旗下产品组合分为了三种类型,图片来源:百事公司2017年年报

 

从2010年年报开始,百事公司将旗下产品组合分为了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了百事公司的三大战略,分别是:Fun For You(趣味类)、Better For You(健康类)、Good For You(有益类),其中百事可乐、乐事薯片、多力多滋等提供享乐型的产品归类到了Fun For You中,百事无糖可乐、立顿即饮茶、星巴克即饮咖啡等产品归类到了Better For You中,桂格、Naked、Tropicana、LIFE WTR、Kevita等归类到了Good For You中。

 

这次百事公司收购的BFY Brands是一家私募基金Permira在2015年设立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旗下核心品牌PopCorners是一家以咸味健康类零食著称的公司,目前产品类型一共有三种,分别是PopCorners主产品线、Flex产品线、Flourish产品线,其中Flex和Flourish是在2019年2月推出的新产品线。


PopCorners旗下三条产品线,图片来源:PopCorners官网

 

PopCorners主产品线是由非转基因玉米制成的玉米片,主打美味、健康,采用少油、少糖、少盐、不油炸的方式来制作玉米片,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成分。在产品的制作工艺上,PopCorners采用Kettle Cooked制作工艺,这是一种更加健康的薯片类产品生产工艺。此前的Daily文章中我们有介绍过这种薯片生产工艺,对于这种工艺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可以点击此处查看之前的Daily文章。

 

Flex产品线全称是Flex Protein Crisps,是一款由大豆和木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植物蛋白脆片,主打一袋脆片含有10g植物性蛋白质,卡路里比PopCorners主产品线更低一些。

 

Flourish产品线是一款蔬菜脆片类产品,由新鲜蔬菜作为原料,混合了鹰嘴豆粉、米粉或玉米来制成蔬菜类薯片,采用的主要蔬菜包括羽衣甘蓝、甜菜根、豌豆、花椰菜等。


PopCorners旗下产品的一部分特征,图片来源:PopCorners官网

 

以下是PopCorners旗下所有产品的列表。


PopCorners旗下所有产品,制图: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BFY Brands除了拥有零食品牌PopCorners之外,还拥有零食生产工厂Ideal Snacks,除了为自己旗下品牌生产产品之外,Ideal Snacks还为第三方品牌商提供代加工服务。

 

在百事公司的公告中,其北美食品部门的CEO Steven Williams表示,BFY Brands的生产能力可以帮助百事公司发展现有的更具营养的零食品牌。关于健康营养类食品,此前玛氏控股德国运动营养品公司foodspring时,我们有简单做过分析,可以关注我们将于这周三3月4日推送的文章。


Ideal Snacks可以提供的代加工服务产品类型,图片来源:Ideal Snacks官网

 

目前Ideal Snacks拥有两家工厂,分别位于Middletown和Liberty,根据PEHub的报道,在交易完成后BFY Brands还将继续由现任首席执行官Paul Nardone以及总裁兼首席商务官Dan Morgan领导。

 

目前BFY Brands旗下品牌PopCorners的业务已经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目前拥有750名员工,亦是美国平价咸味零食中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百事公司开展此次收购,更多还是看重了BFY Brands旗下的PopCorners,而并非侧重在Ideal Snacks。PopCorners旗下产品均为咸味零食,在Frito-Lay此前发布的一份零食指数报告,特意提到年轻消费者更喜欢咸味零食,而美国婴儿潮一代保留吃甜味零食的习惯。

 

从目前PopCorners品牌发展到目前所取得的基础与成绩来看,在借助百事公司在渠道、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资源与经验,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至于PopCorners是否能够成为百事公司旗下又一个年营收十亿美元的品牌,目前还很难说,这取决于两个方向:


1、PopCorners在北美的渗透率能否进一步打开,而决定的因素在于北美消费者是否对于PopCorners这种类型健康零食的接受程度;


2、PopCorners在全球的拓展,比如中国、欧洲、亚太其他地区等这样零食成熟且市场规模巨大的市场,拿中国市场来举例,目前进入这个市场的百事食品业务品牌包括:乐事、多力多滋、奇多、桂格,仅仅是百事食品业务中众多品牌的一部分,而且还涉及到地区饮食风味、口味习惯的问题。



一、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百事公司以及百事公司的食品业务Frito-Lay

 

此前我们在Daily文章中有介绍过百事公司以及Frito-Lay的由来,百事北美食品部门Frito-Lay是1961年由HW Lay&Company和Frito合并而成,成立Frito-Lay公司,在1965年与百事可乐合并成立了现在的百事公司。

 

也正因为有Frito-Lay的存在,才有百事公司与可口可乐公司其实是两家截然不同公司的现状,可口可乐专注在饮料业务,而百事公司既专注在饮料业务,也专注在食品业务,而且食品业务对于百事公司的贡献度不亚于饮料业务,这不仅体现在营收占比上,也体现在利润贡献上。


百事公司和Frito-Lay北美事业部收入情况,数据来源:百事公司财务报告   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2010年,百事公司整合了百事美洲公司以及百事瓶装集团两个业务板块,在2011年,收入增速下降到1%左右,其中2012年、2015年和216年收入还出现了负增长。这时期Frito-Lay北美事业部复合增长2.59% ,好于公司整体,并成为利润贡献最高的业务部门 。


百事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利润占比,数据来源:百事公司财务报告   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2007年-2018年百事公司&FLNA的营收及营利表现

数据来源:百事公司年报,制图: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百事公司2007年-2018年Flito-Lay北美事业部利润表现

数据来源:百事公司年报,制图: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前面我们提到,百事公司将旗下产品组合分为了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了百事公司的三大战略,分别是:Fun For You(趣味类)、Better For You(健康类)、Good For You(有益类)。

 

下面我们将百事公司北美饮料和食品板块涉及到的具体产品单独做呈现,可以发现Good For You(有益类)类产品的占比已不再少数,从这个角度来看,百事公司收购BFY Brands也可以凸显Good For You板块对于其重要性。

 

百事公司北美饮料部门旗下饮料系列品牌共有21个,主打功能营养健康的品牌有10个,品牌数量最多的品类是茶饮料。


百事公司饮料系列品牌,信息来源:PepsiCo官网,制图: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百事公司北美食品部门旗下食品系列品牌共有30个,主打功能营养健康的品牌有12个。细分品类中膨化零食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其中9个是薯片类膨化零食,6个谷物类膨化零食,共计15个。


百事公司食品系列品牌,信息来源:PepsiCo官网,制图: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

 

值得一提的是,Bare也是百事公司收购进来的果蔬干制造商,第43篇FoodPlus Weekly有对其进行了解读分析,Bare生产的主要产品分为两类:水果片(fruit-chips)和蔬菜片(veggie-chips),被收购后Bare仍然保持独立运营,但需向PepsiCo的Frito-Lay北美事业部汇报。百事公司将为其提供分销方面的资源,扩大销售范围。据相关分析报道,新收购的PopCorners规模约为Bare的两倍。

 

如果对百事公司北美食品部门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这个部门以及其发展历史,尤其是并购史,我们此后会对Frito-Lay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关注我们此后对百事公司北美食品部门的深度文章。


 

二、BFY Brands的背后是一家私募基金成立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这对于食品饮料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控股平台,即意味着是有多个品牌组合,其实对于大多数食品巨头公司来说,尤其是国际食品饮料巨头,就是一个庞大的多品牌控股公司。比如百事公司,旗下分饮料和食品两大板块,不论是食品板块,还是饮料板块,旗下都拥有数十个品牌,百事公司采用集中式管理运营的方式,来运营和发展旗下这些品牌。

 

对于私募基金成立专门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一方面将旗下控股或并购的食品饮料公司进行协同和统一管理、运营,另一方面依托于旗下已整合的品牌为基础,让这个控股平台今后的发展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个想象空间是IPO上市,还是持续发展并且继续整合更多的品牌进入,抑或是卖给食品饮料巨头公司,不论是哪一种,其中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

1、这个控股平台本身的价值,更为关键的地方是旗下品牌的价值,是否是好的资产,是否是好的品牌,是否在细分品类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是否良好,未来成长空间是否具备潜力;


2、控股平台背后资本的属性,私募基金有存续期,需要在一定周期之内追求良好的投资回报,资本的属性及周期决定了这个控股平台是否能够着眼于长期来进行发展。


除了Permira设立的BFY Brands之外,我们还观察到其他两个私募基金成立食品饮料控股平台的案例,分别是VMG Partners成立零食并购平台Velocity Snack Brands,私募基金Advent成立创新型食品饮料控股平台Sovos Brands。

 

从BFY Brands的案例来看,Permira设立这个控股平台之初,应该是没有考虑长期持有以及长期发展的,更多像是一个短期或短中期整合运营之后再寻求退出的案例,所以可以看到BFY Brands截止到被百事公司并购时,旗下主要有两个业务板块,分别是PopCorners健康零食品牌以及生产健康零食的工厂Ideal Snacks。

 

目前Sovos Brands还在持续运营和发展中,在今年Advent将一家美国市场上领先的澳式酸奶品牌Noosa整合到Sovos Brands中,截止到目前Sovos Brands旗下共拥有三个品牌,除了Noosa之外,还包括2017年1月收购的优质冷冻意大利主菜生产商Michael Angelo’s以及2017年7月收购的优质意大利面酱和其他意大利特色食品生产商Rao’s Specialty。


三、如若今后,各种类型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涌现或现有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发展非常出色,这可能会给食品饮料行业的创业、投资带来什么影响?

 

①、成为市场趋势的挖掘者和塑造者

 

控股型投资相较于风险投资,其投入的资金、所付出的成本均会更大,这便要求控股型平台的每笔投资具有更高的确定性,例如前面提到的的Noosa酸奶在2014年营收7500万美元时,是在私募基金Advent旗下,而到了2018年营收1.7亿美元时才合并到控股平台Sovos Brands。

 

正是由于控股型投资的这种风险特征,使其可以成为我们观察行业趋势的一种工具,即一旦某控股平台甚至多个控股平台,在某一细分品类收购时,可能标志着某一品类或某种趋势的基本确立。

 

②、成为新公司的加速器,老公司的升级机

 

控股型平台的重要价值,便是依靠平台以及背后基金所构建的标准化的能力与资源,为不同的公司解决相对共性的问题,以此来帮助新公司少走弯路,帮助老公司创造活力。

 

例如,控股平台Sovos Brands对所收购的Michael Angelo的赋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Michael Angelo该品牌拥有非凡的历史,但知名度却很低。因此,Sovos通过包装上的革新、数字化的运营使得品牌故事更为生动,以此来迎合推广他们的传统配方。

 

③、成为CPG巨头并购的潜在标的池以及早期基金的退出选择

 

控股平台所组成的品牌池,其叠加所形成的规模与影响力,相较同类型的单个企业,大概率前者更能匹配消费品巨头的并购诉求。

 

同时,食品控股平台的存在,还能丰富行业内的天使、VC基金退出渠道。


 

四、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甚至出现优秀的食品饮料控股平台,从而影响整个市场 

 

中国目前食品饮料行业的资本环境以及职业经理人体系还并不完善,这会导致三个问题:

1、目前资本环境还不成熟,资本还未大量进入到食品饮料这个行业,在资本不成熟的环境下,项目的流动性不会很高,对于控股、并购整合来说会面临一些挑战,这个挑战在于谈成一个case的时间和机会成本过高;


2、真正优质项目的缺乏,可以作为控股平台核心品牌的项目很难被挖掘到,一方面跟资本环境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跟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成熟度有关系;


3、食品饮料控股平台成立之后,控股平台的运营管理以及旗下品牌的运营管理,由谁来承担,目前中国市场,在食品饮料行业,职业经理人体系还并不完善,缺少数量庞大的优秀经理人队伍来承担这些角色。

 

我们对于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是乐观的,尤其是在创业与投资领域,整个市场的发展与推动离不开资本、创业与创新,而这些构成了这个生态核心部分之一,不仅仅是资本、创业,中国食品饮料市场也需要这样的新型控股公司出现。


(全文完)




关于食品创投洞察 by FoodPlus


食品创投洞察(Food Entrepreneurship & Investment Insights,简称FEII)是FoodPlus推出主打专业、深度、全面、及时的付费内容社区,按年为周期进行订阅,提供一系列深度研究的文章、报告以及行业专业活动,旨在为食品消费品行业的创业者、投资人以及从业者提供深入了解食品创业与投资的入口,由FoodPlus研究分析团队负责内容输出和深度研究洞察。


食品创投洞察最新一年的付费周期预计将从3月中旬开始,可以关注公众号接收上线提醒。


【关于Daily文章】对全球食品消费品领域最近几日发生的投资并购事件、创新产品、公司重要事件等动态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


【关于深度文章】对某一话题、品类、公司基本面、市场、趋势、现象等从某几个角度进行深度研究。


在这个微信公众号里,我们会定期挑选食品创投洞察中过往的付费文章进行免费发布,也会发布一系列关于食品创投洞察的运营与发展动态,同时食品创投洞察举办的线下活动信息也会及时同步到这里来,从这里可以全面了解到食品创投洞察 by FoodPlus的最新动态。




更多食品创投洞察付费文章免费阅读


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