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建自然教育的森林

2017-01-10 王愉 盖娅自然教育

1


自然教育,不是常规理解的教与学,而应该是教育双方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自然教育论坛开到第三届,人才培养一直是行业伙伴和各个机构 重视的工作领域。而自然教育行业人才的成长,并不是园丁去选种树苗,而是一片慢慢长大,相互促进的树林。好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 云碰触另一朵云。


我们十一家机构就是这样走到一起的。      


2015年11月14 日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人才培养分论坛结束后,我们召集了一个关门会议,在关门会议上,我们交换了彼此对于自然 教育发展的愿景,也交流了对建立中国自己的自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想法。大家对于可以一起做什么并没有达到共识,但我们确立要组建一个 工作小组,通过共同的努力来推动中国自然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这个工作小组由10多家已有或者计划从事自然教育人才培养的机构组成,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共有11家机构保留下来,继续更深入的合作。 这 11 家机构分别是:绿色营、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世界自然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云南在地自 然教育中心、中日公益伙伴、魔法猫 ECO 手工坊、乐享自然工作室、小路自然教育中心、艺能四季自然艺术工作室。





工作小组的成员,有的是 NGO 背景,有的是社会企业。我们通过讨论后确立了小组宗旨是为行业发展服务,以及小组合作的非营利性原则。


2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工作小组共召集了 3 次会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交流对行业发展的担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花了较长的时 间来加深彼此的了解和建立信任。这也让我们认识到一群人的合作需要时间和坦诚的投入。 


正如大家所知,自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召开以来,自然教育机构和从事自然教育的人员开始大量新增。虽然有很多从国外或港台引进的自 然教育行业培训,也有了国内自主组织的培训,但很多培训受到时间限制,或者地域分布不均,仍然有很多从业者无法获得能力成长所需的培养 和外界协助。再者,各种培训各成体系,各有专长,却很难满足作为自然教育行业从事者所需的基础指引。


我们担心,这样的人才培养现状并不 能与行业受到的社会关注以及近 3 年来的增长趋势所匹配。经过大量的交流,我们也发现,工作组成员对于自然教育的原则、价值观、社会价值 有共同的认识。这既是我们继续深入合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希望借由工作组的努力,向更广的行业伙伴传递的精神。


3

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自然教育的定义。综合了各家对自然教育的理解,也承认其形式的多样,我们认为“自然教育”是在自然中实践的、 倡导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除了给出一个定义,我们也探讨了自然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1)尊重自然(传播价值观);

2)尊重人 (包括教育对象、工作伙伴、社区民众等一切与自然教育相关的人);

3)培养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建立连接,能为保护自然采取行动;并且具备环境洞察力的人;

4)在自然中实践。


能够成为前述自然教育行业从业者,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或者是跨领域的人才,都应该接受有一定递进式的培训。而无论成为哪一类别的自然 教育从业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必修课训练,提升其生态素养、生态价值观,传播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人才培养工作组将主要的讨论 内容放到了如何组织针对从业人员基础必修课的内容和方法上。


在第三届自然教育论坛开始前,我们并没完成关于必修课内容的制定和修订。但我们已经为必修课制定了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基于我们长 达 36 小时的讨论和共识,是我们共同认为自然教育人才都应该认可的理念和具备的技能。我们希望这样的产出,对未来自然教育机构推动人才培 养课程或项目时有参考价值,对于行业人才在自我成长时可以用以指引。我们也希望过去这一年来,人才培养小组慢慢的沉淀、通过合作来努力 推动行业成长的精神能传递开来,在自然教育行业推动更多的合作和更深的行业探讨。


4

作为一个还在继续推动的项目,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对人才培养必修 课的讨论和把必修课框架付之于实践。未来,我们还希望能推动更多的基础培训和对自然教育理念的梳理。




明天起,我们将在微信公众号上陆续发布这11家机构的相关介绍,而这些内容的整理汇编得到了海螺和木牧业余时间的支持;人才培养小组的几次会面,也得到了美国温洛克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的支持,小组的工作也一 直得到庄昊女士和钟雅薇女士的支持和协作。借此机会向一直支持和帮助着中国自然教育人才培养事业的各届人士表示感谢!


自然教育行业已经通过近几年的增长,让社会看到了其生命力和其对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潜在影响力。我们期待着,更多心怀社会的机构茁壮地成长,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护佑着我们脚下的土地。


相关链接:

自然学校运营管理与人才培养问答

人才培养需要每个人内在的力量,重要的是我们要联合起来


自然教育如何推动生态保护?异口同声的答案是......

你以为不言而喻的手作步道,原来有这么多深意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自然教育,先行探路的他们带给你何种启迪?

城市中的地方感与自然连结如何建立?

Leave No Trace | 无痕 · 有道

如何建立自己的自然学校?且听5家机构干货满满的分享 

探秘雨林,你需要知道的事

台湾冬令营后,他们这样说~

喆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里的丽江体验大不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