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验师专栏| 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写在前面:


前不久,有伙伴转发了一篇文章到体验师群,文章的题目为“600万网友热议,日本生命教育课:亲自养,亲手杀,亲口吃。孩子们崩溃大哭:“对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体验师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 




T:这样的生命教育是真的吗?好可怕,大家怎么看?


C:不知食物从何而来的教育才真正可怕。我在日本的自然学校也见过“生命教育”这一课,交流过关于屠宰牲畜的意义。


Q:我接受不了。他们从小就受这样的教育,所以才对于侵略的暴行不以为然吧,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D:你这种联想让我们警觉,我们脑子里的很多"仇恨"让我们丧失了不少更多角度、独立思考的机会。


Q:鸡和蛋我也是吃的,也不会觉得怎样的大逆不道。但为什么一定要是杀自己亲手养大,并且彼此已建立了信任、感情的一只鸡呢?我没养过鸡,也没杀过鸡,但并没有影响我知道蛋是鸡下的,鸡是蛋孵出来的,并且一点点养大,再下蛋,这样的过程。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重点已经不是生命的教育,而是情感割裂、残忍情感培养的课程。


L:这只是把真实的事情让人们看到而已。难道自己吃的鸡不是从蛋孵出来一天天养大的吗?


Q:不同的,不是自己一点点养大,情感投入不同。这样的课程有没有考虑对孩子情感培养的导向?


Y: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英国皇家动物福利协会,关于动物福利的内容,他们比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了生命之间的关联,以及人的基本需求和动物福利的关系。动物福利有探讨养殖动物和吃动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思考我们怎么样对待动物。


T:我杀过一次鸡,它最后挣扎蹬腿的过程,我极度恐惧,到现在也没敢杀第二次,有阴影,同时那个过程,让我感觉到生命的努力,哪怕最后一刻,它也没放弃,但我是终结它的人,感觉自己很残忍,吃的时候,一开始很愧疚,甚至不想吃,后来又觉得挺好吃,感恩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L:我小时候也不许家里人杀买回来的活鸡。但也许这种方式更能让人理解食物的来源,它们原本也是活生生的个体。


C:我小时候就是那样养鸡的,也会亲自参与杀鸡。从小鸡雏养到大,也有自己指定的属于自己那只,最后帮妈妈一起杀鸡。


D:"鸡"对很多人而言只是超市里的"肉块",那些生命的过程都是抽象的,哪里有什么"珍惜"的感受呢? 这篇文章说得很好,"其实,生命教育并不是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活菩萨,而是正视自己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我们是这个系统的一分子,在这里,我们取食食物,获得繁衍生息的物质和能量,同样,我们的生命也会从容不迫地循环到这个系统中去。"


C:越小的孩子越接近自然。在日本的Whole Earth自然学校,他们原本设计了让小孩子杀鱼,大孩子杀鸡,但是发现小孩子更容易接受,大孩子接受不了;另外,他们也不会在短期的营里面设计这样的活动,考虑到大家的接受程度,只有最长时间的营队才有这样的环节,还有引导的过程;最后,并不会强迫所有人亲自宰杀,有动手的,有旁观的,很多人都会流泪。在日本、超市里几乎没有带骨头的鸡肉,都是分割好的,菜也是整整齐齐没有根的,很多孩子不知道食物从何而来,餐前那一句感恩词变成了形式,很多人也不懂它的含义,也不爱说。经历了这个过程,再面对食物说出感恩词的时候,流泪或者眼神带了感情,这样的情感是扭曲的吗?


Y:D说的极是!生态位!每个生命或非生命都有自己在自然中的生态位。朴门永续理念中也非常强调这一点。我们大部分人缺乏的就是生态思维,这也导致我们的所思所做,很多是错位的。


DPX:赞同Q的观点!文章里只简单的提到老师的观点:“我们养育、终结、吃掉生命,通过这一连串的过程,希望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事物的来源也好,认识生命的可贵也罢,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们认养小鸡,和小鸡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只需要把小鸡关在笼子里,定期地客观地做一些观察足够了。让孩子们亲手去杀害已经有深厚感情的宠物,文章里没有详述是如何给孩子做开导的,从表面上看的确有割裂感情的心理暗示,不知道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这个应该谨慎地请心理专家进行评估!


D:最关键的最终是对人的"生死"的理解,尤其是"死亡"。清明的时候,我们还讨论过很多大人会很避讳让小朋友碰到"死",甚至都不会让他们去扫墓。就像很多事情一样,我们的过度保护让孩子距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


C:绘本《谢谢你,小米牛》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本书编辑原本也是觉得特别残忍,不能理解,为了编这本书特意来盖娅自然学校跟我们交流,还请蚊滋滋写了序。亲子团活动时,有两位家长给大家读这绘本,很多人都流泪了


Y:我在小孩3岁就公开的和他谈生死,每年都带他一起扫墓。最重要的是他理解了自然的生死离别,这不会妨碍他看到生命终结自然流露出该有悲伤和惋惜。


DPX:生命教育真的这么简单吗?大人的逻辑思维孩子们真的明白吗?为什么不给孩子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小鸡有权利养它一辈子,为什么一定要按学校的要求杀掉吃掉呢?


C:接受死亡不代表冷血,只有感受到悲伤才会生出惋惜之情,进而才会移情,对万事万物产生同样的珍惜之情是很难的。客观的观察、记录带来的才是冷血。


Q:这个应该是课程设计者的美好初衷,但的确,孩子一定会按我们成人的思维去理解,去明白这个道理么?会不会也有的孩子会跑偏?需不需要心理干预?


C: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接受客观存在,他们是观察者,情感自然发生,伤心是真的,但不是不好的。我小时候可以养鸡杀鸡,但十几岁以后就不愿意参与了。


D:"心理阴影"和"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非常不同的东西。现在很多一知半解让我们"恐惧",于是急于更多的隔离与"保护"。还需要我们对复杂的生命多一些认识。


Q:这是个接近心理承受能力边缘的课程,需要好好的思考。


D:一个不全面的描述,和亲自参与整个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有的时候无法替代,就像无论你怎么看自然体验师培训的分享文章,和自己参加培训之后的感受是完全无法比拟的。因此回到我们看一篇文章,先别急于下判断,放在那里,有时候需要机缘,有时候需要慢慢思考。我现在对我不理解的事情没有以前那么"抗拒"了,当然也不会立刻接受,而是放在那里,等自己慢慢成长够到可以去"理解",再去决定是否可以"接受"。


DLZ:特别认同,体验感无人能代替,我觉得只有有了体验感后对待事物的理解才能行成真正自我的认知。


Y:记得和小孩说生死,是从“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那本薄薄的绘本开始,刚开始并没有说太多生命这些大道理。非常巧合的是看过这个绘本没多久,就有一个亲戚去世了,带小孩参加葬礼,他看到躺着不动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去了遥远的地方”是什么意思。当天回来就直接来问了,讨论就变成了顺利成章的事。


DWH: 忘记讲是哪个国家,墓地是很美丽的地方,很多人都会选择住在墓地附近,那样他们觉得故去的亲人和他们自己彼此都会感觉到对方还在自己身边。他们会很休闲地在墓地旁边读诗,和故人聊天,说说现在的生活。很多墓地也会是旅游圣地


Q:这个绘本我家孩子看了以后,久久出不来,到现在都很担心我母亲会突然离开。一会儿看不到我母亲就会问姥姥去哪里了?每天晚上和姥姥道晚安,每天早晨起床先看看姥姥。他私下跟我说,他怕来不及。他已经10周岁了。


C:我在参与生命教育这一课之后的记录  :我们平时在吃饭时,很少会将自己的生命与其他生命联系在一起。今天的课程,通过亲手宰杀鸡鸭、分解、褪毛,再烹制成食物的全过程,其中内在的紧张感、甚至面对慢慢变冷的生命不自觉流出的眼泪,用一种直指人心的体验而非说教的方式让人有所触动,让我们在吃饭时面对一桌饭菜不再是毫无感觉。繁复的细节,貌似冗长的过程,只是为了引出感动的那一瞬。


L: 我觉得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的大部分人,人们并不是去市场买肉食来吃,而是自己饲养。饲养的过程人们与驯养的动物朝夕相处,也是有一定情感的。但最终也是自然而然的以他们为食。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如果我们觉得残忍,可能反而是因为某些体验的缺失而无法客观地面对真实。这种怜悯心理并不代表善良、慈悲,因为是建立在不真实之上的。反而是认识到真实客观的规律,坦然面对之后,内心产生的感谢、珍惜才是真正的慈悲吧。


C:特别同意你说的。你们现在群里也在读《自然农法》吧,川口由一说,我们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获取稻米、鱼和其他生命来维系自己的生命,如果在享受生命的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是其他生命的一种成全的话,将无法正确地生存下去


Q:我可以选择动手和不动手杀,也可以选择吃不吃,只要我懂了,伤心了,并感恩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样可以接受一点。只要不是必须杀,还必须吃,我想,我应该能慢慢接受,并理解这个课程。


T:看大家的讨论,觉察我自己不想吃那只我杀的鸡,那种以为的阴影和恐惧、愧疚的背后,是我不敢直视我自己的残忍:我居然杀了一只鸡,我这么残忍,我那么温文尔雅那么善良的人怎么会干这么残忍的事……想来,和鸡没啥关系,是我的认知和惯性思维对自己的评判、攻击。包括看到这篇文章,第一感觉:这么残忍!背后是我不能接受我自己人性中的残忍……不禁想起体验师期间,一直念的感恩词: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万物众生灵,感谢那些食物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接纳自己开始,这也是生命教育开始的一种吧。


CM:认真拜读了大家的讨论,学习了。个人觉得文章所指的“生命教育”的行为其实不存在对和错,只有合不合适。在我们的文化背景里合不合适?在家庭的价值观理合不合适?在自家娃的身上合不合适?好比说如果在一个有宗教信仰(如学佛)的家庭就不合适了。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一样,他所理解的,所能接纳的就不一样。生活中我不会刻意的安排孩子去有这样的体验,即使可能会带给他一些触动或成长。因为我做不到坦然,如果因为让孩子多一些感受,经验或思考而去假装坦然和支持,那传递给孩子的同样不真实。当然,我也不会刻意让孩子去回避。比如家里在杀过年猪时或邻居家杀牛祭祀时他会很好奇的去围观,我也不会阻止。这种时候场面确实残忍,但孩子看到的不一定只有残忍,还有丰收的喜悦。很多时候家长担心的心理“伤害”都是我们自己意淫出来的。也许某些事件在别的孩子身上确实是伤害。而到另一些孩子的身上不一定会成为伤害了。所以自家的孩子,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有时候伤害也好,成长也罢,无非是看家长传递的是什么?回到上面文章,我们无法接纳时我们接纳自己的做不到就好,与其纠结,不如真实。教育也是有契机的。记得我爸因为欢迎我们回乡下杀鸡给我们吃时,整个过程我家孩子都在场看着。吃鸡时孩子突然说:看到爷爷杀鸡时,我觉得我们人类好过份。但我现在吃它时确没有那种感觉,我反而觉得是爱的味道!过了段时间他爷爷杀鸡时开玩笑逗他故意把刀递给他,我正要上前阻止我爸的行为时,娃儿开口了:爷爷,我还没准备好。我不能杀它。爷爷笑着问:你什么时候能准备好啊。那就只能等你准备好再给你吃了。娃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等和你一样有孙子时我就准备好了。不过那时只怕你和这只鸡都死了。所以呢还是你今天杀了吧,这样你也能吃到这只鸡,鸡也没白死。


H:我很同意CM的看法,每种教育方式没有绝对正确与否,只有合不合适,每个人的情感体验过程都不一样。一些人可以意识到事件背后的真相从而坦然,自然有一些人不能突破一些情感局限而难以接受。所以才要思考什么叫因人而异,什么叫因材施教,这个报道,我自己个人观感,孩子最后不得已的行为总是有被迫的成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内心的撕裂感和真相一样真实。如果是孩子在生活里遇上这样的境况,我不会回避,但我是不会主动选择让孩子去接受这样的体验教育的。


M:亲手播下一粒种子,浇水施肥观察记录,为它写下最美的诗篇,为它拍最美的照片,不也是要收获,要吃掉吗?最终荒芜的时候,连根拔起,回归土地。那也是生命啊,是不是看不见它的挣扎,就感觉不到生命的可贵?就只能体会收获的喜悦?


BHT:看了上面的书和文字,只觉得生命很美好。关于残酷,对于死亡的恐惧只怕是成人的见识,孩子们并没有。但不知不觉中,成人的认识会传递给孩子。


BJF:我们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杀鸡杀鱼,热热闹闹,感受的是生活的幸福、快乐,对于生命好奇。生生死死自然而然的发生,延续。世界万物,你成就我,我再成就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别把“生命教育”或者“安全教育”变成了“恐吓教育”


Q:我家孩子对死亡有点太紧张了,有一次我家养的小狗,后来没人照顾,就送了朋友,结果到朋友家第三天就跑了,找不到了,他崩溃到大哭,哭了好久。我就一直搂着他,也不知道咋说,只是告诉他,生活中不时会有这样的意外了离去,很多时候,我们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只能接受。感觉自己在说教,他一直哭到自己渐渐停止,我说的话好像没起啥作用。不知道咋引导他,关于死亡。


C:这个时候起作用的不是语言,而是你搂着他宽慰他的行为,让他感觉到陪伴和支持,而情感的发育只能是自己面对。但如果没有背后的支持,也许他会很“坚强”,但也许会形成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将来面对困境时不能突破或者崩溃。让他尽情地哭,不要让他觉得孤立无援。理解,支持,陪伴。


D:所以可以觉察是不是我们"出不来"?因为我们对孩子"痛哭"不能接受?我们"担心"孩子接受不了,又不知道"接受得了"是个什么样子?  我家猫死了,我哭了快一个礼拜呢


Q:应该是我接受不了他的痛苦。


C:让他尽情地哭,不要让他觉得孤立无援。当然,要是像D那样哭一礼拜,可能需要观察,考虑怎样支持吧。理解,支持,陪伴。


D:很多场合我都说过,这个心理"干预"就像打吊瓶和吃抗生素,本来发烧咳嗽的本身就是产生"抗体"的过程,结果按下去,自身的抗体就少一分机会。那"情感发育完全"呢? 老"干预"什么时候有机会找到自我平衡的那个点呢? C说得对,是否需要"心理干预"要看"症状",如果像我一个礼拜吃喝挡不住(尤其是好吃的),想起来猫死了哭一会儿,就没必要"干预"。我要是你就和孩子一起哭。或者抱头痛哭。"共情"是最好的安慰。


Q:我总是不自觉的就觉得我是妈妈,我要坚强。


D:孩子对所谓"真实的世界"的接受度往往超越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大人不用那么费力地去"忍着"哭;"忍着"笑;"忍着"发怒……


以上讨论,是我们节选自"自然体验师"群中的对话。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回答问题的体验师伙伴也很认真。希望这样的讨论可以带给大家启发,激发思考。


另外,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问题永远是开放的,如果有想要继续表达自己想法的,也欢迎在下方留言。




盖娅自然学校近期精彩文章,详情请戳链接:

历山营 |丽江营 | 日本营 | 黄山营

绿色生活营 | 小小讲解员 | 独立小纵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