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是最好的设计-朴门永续设计基础认证培训有感

太阳(杜凤鸣)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5



作者:杜凤鸣,自然之友·盖娅设计2018朴门永续PDC认证培训(1期)学员。


绿未来自然教育创始人,绿色营自然导师,荒野基金会第一届国际自然讲师,中国登山协会全国首期营地指导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指导员,文学硕士,2015年用时73天孤身徒步1626公里完成横断山千峰连穿。


作者:太阳


太阳的光彩


一年前,我受邀给一个学校设计自然教育场地。那是一片荒地,大自然开始施展魔力,先驱性的杂草已经拔得头筹,受伤的土地用绿衣遮挡了走光的部分。校方投资负责人像现今许多魄力十足的决策者一样,希望立即把推土机开进来,天翻地覆,大干一场。我发现很难说服这种移山填海式的思维方式。我觉得必有一种理论体系,可以将我所体会到的关于维护生态和自然而非以人类为中心进行破坏式开发的思维囊括其中,并可以用简洁明了的方式,比如用一个词语,传达出来。而这个理论或词语,即朴门永续设计。为此,我来到北京,参加了朴门永续设计基础认证课程(PDC)。我期望通过培训,把生态、资源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各自为阵的知识整合起来,并在将来运用于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实际问题:生产、生活和教育。


2018年4月30日—5月13日,十四天里,两位导师的教学实足令人惊艳:老师们一再强调这个课程不需要笔记,但我仍然记录了满满两大本,我记录的不只是他们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说和做的方式:回顾、引导、不停追问、体验和游戏、操作、设计……所谓惊艳,是因为他们不是炫技,而是炫艺,是走心。


两位导师的德行和魅力更配得上这门朴素但伟大的学问。因为朴门永续设计的理念和技巧本身就是他们过往人生经历和故事的一部分。来自各行各业的同学(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有机农业、农场、自然教育等)将自己的小故事融会到导师们讲述的关爱地球和人类的大故事中来,使我更加深信,有共同志趣的人迟早会相遇。


2018年北京PDC1期合影


01

如何填补全球问题、挑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鸿沟


种植之前要先思考生态的关系,而不是先想自己需要什么。

    ――颜嘉成


颜嘉成老师主持的第一次讨论(我们面临的问题:全球问题与挑战及如何应对)拉开了课程的序幕。讨论中发现,因为人,地球成了一个问题星球(污染问题、食品问题、能源问题……)


太阳和颜嘉成老师


如何调整应对呢?八个小组分别讨论了八个问题,并分享了对策。第一堂课结束时,没有得出标准答案,也许原本就不必。两位老师在课程里一直努力营造和保持开放的姿态,他们引领讨论,但不规定和限制。这正如复杂的自然生态系,封闭导致灭绝,开放才能共生共荣。


邱奕儒老师带领的第二节课把我们引入这门课程的核心:朴门永续设计伦理。紧接第一节课的讨论,他追问,诸多全球问题与挑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填补全球问题、挑战与解决方法之间的鸿沟?如何系统解决问题?出路在哪里?


邱老师总是不停地追问……他喜欢用一连串的追问为我们的学习指引方向。他是一个高明的指路人,设置一个又一个通向未知的问题,仿佛在黑夜的航道里放下一个又一个明亮的灯塔。


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说,“迄今还没有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土地,就如同俄底修斯的女奴一样,只是一种财富。人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需要特权,而无须尽任何义务。” 


“直线式思考(图片来自课程PPT)”


人的直线式思考方式(土地只是一种财富)是产生全球问题和挑战的根源。要系统解决问题,关键要转换思路。如何转换?邱老师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用产生该问题相同的思想水平是解决不了该问题的。”因此,我们应回到根本去寻找答案:学习大自然思考问题的方式。


《圣经》中有一段话说,你看那野地里的东西,也没有人给它播种,也没有人给它浇灌,它自会长得很好。这是因为有上天在照顾它。与此相似,邱老师常说一句话,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为什么要把荒地变成森林?上天为什么要经营一片土地?因为它要让生命诞生、持续和平衡。而人的干扰,往往是逆着这个过程的,这就是全球问题的原因所在。


邱老师引用一句古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明我们应该学习上天的思考方式。上天的思考方式与人的直线性思考方式相比,是极小的输入,是更少的浪费,是平衡的发展。上天的思考方式是循环式的。


颜嘉成老师在后面的课程中曾说:“种植之前要先思考生态的关系,而不是先想自己需要什么。”这句话提醒我们,在面对全球问题与挑战时,要时时从技术、策略、原理之外,回到它的核心,即朴门永续设计的伦理要求(照顾地球、照顾人、分享多余)。伦理即态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变了,态度也就变了。



“平衡的社会(图片来自课程PPT)“


02

物质宇宙的构成要素


每个东西,不止要考虑它的利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价值。

      ――邱奕儒


我一直期望有像利奥波德的沙乡那样的一块土地,如果有,我将会把它建成一所自然学校,然后在其上实践并传播他所说的土地伦理:


“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伦理都不会超越这样一种前提: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他的本能使得他为了在这个共同体内取得一席之地而去竞争,但是他的伦理观念也促使他去合作(大概也是为了有一个可以去竞争的环境吧。)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


土地伦理关注的是大地共同体的整体利益。朴门永续设计认为,这个大地共同体有五大元素:地(土壤)、水、火(气候)、风(生态系)与社群经济。设计这个系统,就是要设计它的五大元素。


第一个是地元素,就是土壤。土壤从石头而来,土自有其法性,土的演替让有机质和生物越来越多,这是自然法则。如何设计土元素?尘归尘,土归土,理解土壤与生命的关系,才能学会土的运作。土壤怎么帮助植物(微生物)(利用元素),植物(微生物)就怎么照顾土壤(藏富于土),因此,土壤(健康)-植物(健康)-人(健康)是相互连接的。


第二个是水元素。设计水元素,首先要了解水的特征,要了解大自然循环水的方式。然后要考虑它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要学习印地安人七个世代的思考,有对责任和权利的承诺。设计水系统同时也要设计植物、土、气候系统,因为水管理能同时产生或解决好几个连带问题。设计水,就是要让水调和,还要理解水和文化的关系,感受水对人的慈悲。


第三个是火元素。能量来自太阳,设计火首先要了解气候带的分布,还有行星风、洋流等要素。不同气候带要运用不同的设计策略,不能错用气候模式。微气候条件下要有特殊的设计策略。可以用相位法综合不同气候设计策略。


第四个是风元素。要向大自然学习风元素的运作,了解在地的生态系,了解它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基因流,了解生态演替的目的。要师法自然,让大自然帮你运作。


第五个是人。人类社群和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演替相似。进步的动力,不是竞争,而是合作。合作=演化成功。人类的直线式思维是导致危机重重的社会问题的根源,循环式思维才能带来系统的平衡:经济、生态、人与社群的平衡。例如CSA的设计案例。


朴门永续设计将上述五大元素视为一个系统,要求设计时考虑“人与自然的系统整合”,(BILL MOLLISON)要求设计每个元素时,“不止要考虑它的利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存在价值。”(邱奕儒)

  

03

师法自然,学习大自然的设计


设计师应如何回应这个世界?

   ――颜嘉成


摩西带着族人在荒野流浪,以寻找那淌着蜜与牛奶的应许之地。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也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应许之地”――能满足生产、生活与自然学校三重功能的土地。


每遇到一块心仪的土地,我就开始用既有的标准去衡量它,然后思考该如何设计:如何设计生态系、水系、气候、土地和可能的设施?(适切的设计?)如何师法自然,学习自然运作的模式?设计的思路和过程是怎样的?遵循什么原则设计?这些困惑加起来,正如颜嘉成老师好几次在课程中的提问:“设计师应如何回应这个世界?”


舒马克在《小即是美》中提出了适切设计的标准:小规模、分散式、劳动力密集、省能、环境友善、在地可掌控…两位导师还在课程中分别介绍了火箭炉、无动力水泵等适切设计案例。然而,有没有放到哪里都可以的适切设计?在温度和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区做温室是适切的吗?食物大量依赖于交通运输是适切的吗?将适合某些元素系统的房屋放在别的系统中是适切的吗?运作金钱资本而不是积累自然资本的植物工厂生产方式是适切的吗?老师们不时这样反问,然后启发我们去向自然学习,寻找答案。


向自然学习,首先要观察自然,这是朴门永续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我们的文化中有“格物致知”的传统,“格物”即是要观察自然。如何观察?两个导师带领我们进行了许多观察练习:观察一棵树的生境,观察一座小山的植被分布、生态边界与生物相关性,观察地形与地景,观察地、水、火、风对地形的影响,观察关键线与关键点。“致知”就是要通过观察学习自然运作的模式。模式是大自然形成的规律,模式是可以预测,便于操作,可以运用于设计的。我们学习分支的模式,可以运用于分散式集水设计。我们学习分裂或流动的模式,可以运用于锁孔花园、防风林、叠水景观或蛇形花园的设计……


沃思花园-厚土栽培、雨水收集改造


师法自然,就是要将从自然运作模式中总结出来的原则运用于设计。邱老师在这节课的开始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祖先留下的礼物的游戏,然后指出:朴门永续设计不是要把同一个原理套用在不同的特质上,而是要灵活运用14条原则。比如:运用边界生态及重视边缘资源的原则,进行螺旋花园和鱼塘边缘生态设计。运用在不同尺度模式下进行不同尺度设计的原则,以社区参与式造林代替运动式造林,进行小而慢的设计。运用将问题视为正面资源的原则,阿富汗人进行鸽子厕所设计。运用能用活的不用死的原则,进行绿植围墙、动物系统(如:耕耘鸡)设计。运用同一种功能有多种要素来源的原则,进行生态游泳池的设计……


朴门永续设计的全过程是:观察-分析-愿景-规划-执行(然后开始下一轮循环)。邱老师带领大家运用OPEN SPACE TECHNOLOGY,通过梦幻园艺服的设计练习,体验了朴门永续设计全过程的一种创意的解决方式,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好用又美妙的工具。


小组任务达成!


04

结语:遵从你的内心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颜嘉成


朴门永续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从第一次个人设计作业到最后的小组毕业设计作业,我心目中未来的自然学校的设计思路越来越清晰和具体。课程期间有许多具体动手的制作,包括A形架测量等高线、堆肥、昆虫屋、蚯蚓塔、厚土栽培、火箭炉、雨水收集装置。还有许多具体设计练习:五区设计、植物系统设计、动物系统设计、病虫害防治、种子与农业风险管控等等。


不论是实作课还是设计课,老师都会反复追问一些基本的问题:如何考虑限制因子?如何变问题为资源?如何同时兼顾到经济与生态的思考?什么是控制点?如何不让动物变成负担?植物之间如何相互帮助?自然资本如何积累?如何运用模式进行设计?然后最重要的,你的愿景是什么?


在邱奕儒老师离开时,我请他给我一些关于自然学校建设的建议,他认真地告诉我:“要遵从内心告诉自己的东西。”颜嘉成老师在讲课时曾说:“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谢谢两位导师,再没有比你们的建议更好的了。


太阳的营地设计作品



盖娅自然学校近期精采文章,详情请戳链接:

历山营 |丽江营 | 日本营 | 黄山营

绿色生活营 | 小小讲解员 | 独立小纵队


8月25日-9月7日朴门永续PDC认证培训(第2期)正在招生中,

报名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