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下篇)——坚持做好自己,结伴走向远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moMom有话说 Author moMom Lucy

写在前面:

承接昨天的故事,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蒲苇的脚步,走进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这趟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看一看她眼中的自然教育...



1
  什么是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不仅是在自然中体验美好,也不仅是对自然更多了一知半解,应该是从自然体验中认识和感受美好,分析和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总结和引导下一步行动。最终的目的,是在自然中实践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通过自然游戏,打开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学会倾听同伴,倾听自然,放下社会身份,全身心投入自然体验。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三种关系。在“觉察自己、审视自己,与大自然换位思考”之后,领悟到大自然一样值得最好的对待的道理。


与自然联结,自我疗愈

当感到迷茫,不知前路何方的时候,回到大地母亲的身边,总会得到新的领悟和新的力量。


自然是唯一的老师,也是唯一的医生。与自然联结,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力量,更可以治愈心灵。在自然游戏体验中,我放下了身份,放下了自我,继而开启了感知自然的新技能。


蒙上双眼,充分唤醒五感

擦亮双眼,仔细的观察身边的事物

感受树下,另一种不同的宁静

在树下学会与自己独处

闭上双眼,感受与自然共鸣的脉搏

(左右滑动看图片)


在我的树下,不被任何人和事打扰的15分钟自然冥想过程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与大自然最真切的联结,这种感觉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她的根系突出地面并向四周延伸,树冠向外无限伸展,在树下就能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安宁和平静。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大地母亲用她无限温柔的方式,安静的陪伴并抚慰着我纷乱的内心。



在明媚的午后,阳光洒在草地上,隐约泛着金色的光。不远处是两个起伏的小土坡,土坡顶部生长着正开着红花的灌木丛,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我很想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刻眼前的美景,但最终还是使劲用眼睛记录了这动人的一幕。


在那一刻,所有人的动作仿佛都停止了,时间开始变得很慢很慢,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树梢上的鸟鸣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还有我自己静静的心跳声。


我静静的倚靠在大树旁,当闭上眼想休息一下的时候,各种思绪开始活跃起来……


随波逐流的生活,得不到的满足感,想改变而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无力感……


我变得永远感觉不到满足,总在透支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却仍要像大多数人一样苦苦追逐眼前的苟且,最后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这样自相矛盾的情绪,总在互相纠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将这样的情绪埋在心里。该如何述说?该向谁述说?


没有目标的追逐,真的好累。


我没有这样奢侈的在大自然中与自己独处过,让思绪这样肆意疯窜。一时间竟然控制不了情绪的波动,安静的哭得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


忍不住泪奔的这一刻,我感受到身后的大树稳稳的支撑着我的身体,眼前是她巨大的树冠包裹着的空间。我一直躺在她的怀里,无论难过还是快乐,她都会站在原地温柔的伸开双臂,永远不会离开。身边萌发的新枝,似乎也在轻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我在呢”……



我开始明白并且确信,大树的确存在巨大的力量。她见证过漫长岁月和脚下这片土地的变化,只是我们一直忙于追逐而没去发现身边的美好。


感恩她一直都在,不离不弃。



万物相生相息,自我反省

一个人虽然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

要相信群体的力量。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背后,我们与自然的联系是否没那么紧密了呢?

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是不是就战无不胜了呢?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也紧密关联。

当亲身体验“生命之网”的编织,感受到万物之间环环相扣时,内心充满欣喜和感动。哪怕我当时的角色只是一撮很小的苔藓,也能从手中被拉紧的绳子感受到在生命之网中被需要的感觉。


 大自然中根本不起眼的小角色,

也有它存在的意义。



当人类的一个小举动,或许只是为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有组织的灭蚊、灭蚁、灭鼠……都可(bi)能(ran)会打破万物相联的生命之网平衡。当我感受到手中的绳子松掉的那一刻,真的感觉我从此在这个生态网络中消失了。


这样直观的感受,每个亲身体验过的人都不会忘记。

生态之网崩溃的速度之快,让所有的小伙伴都感到震撼的同时也陷入沉思。




我们都是大地的儿女,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也将发生在大地的儿女身上。


——《西雅图酋长的宣言》


建立网络之不易,网络崩溃之迅速,体验过后就会明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大自然中没有理所应当的支配者;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学会像大自然一样温柔的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能维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浑身带刺的外表,一样有柔韧细腻的朋友

你来过的痕迹,大自然都知道

哪怕只是一株小草,也有与众不同的美丽

世间万物交流的方式,我们了解多少?

感谢阳光、雨露和风,滋养每个生命

(左右滑动看图片)


向自然学习,亲子共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

互相学习,互相协助,

才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没有不希望把最好的资源给孩子的父母。我们牺牲了大量陪伴的时间,去追逐似乎没有尽头的目标。可回过头来想一想:


多年以后,孩子的童年时光真的值得被回忆起吗?

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一切,真的是孩子们想要的吗?


我们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都学会了如何应付考试,却不去思考知识背后的原因。标准答案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比思考的过程更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们学习,像孩子一样对身边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去探索和求知,而不是用大人以为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孩子们的天性。


重拾对世界的好奇心,是重获对生活饱满热情最好的办法。


什么才重要


是什么,只能了解表面的1%

为什么,可以了解背后的99%

懂得问为什么比只会问是什么更重要


像孩子一样玩耍


像孩子一样去发现


像孩子一样投入



像孩子一样充满想象力

(像不像一只老鼠)

像孩子一样顽皮


(左右滑动看图片)


身教远胜于言传——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有一天孩子跟我说:

“妈妈,我们以后不要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了好吗?” 

“因为塑料袋只能用一次就要扔掉,最后到了海洋里面,永远都不会消失。”


我内心感到欣慰,同时也觉得惊讶。为什么孩子忽然之间会这么想?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在看《蓝色星球》纪录片的时候,看到海水里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塑料袋……除此之外,幼儿园老师言传身教的垃圾分类、家长外出用餐时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购物自备环保袋等等微小的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刻有正面的反馈——成长和改变,都源于发自内心的主动。


成长不会瞬间发生,光有体验是不够的。

成长是可以引导的,每次体验都是机会。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


成长的养分来自于大自然。育儿,也是一个不断育己的过程。如果没有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教育从何谈起?


每一片落叶,都有自己的故事

每一颗果实,都饱含新生的希望

换一个欣赏的角度,感受自然中的美

沉浸在其中,发现自然的真

坚持做好自己,美好的事情就会悄悄发生

(左右滑动看图片)


自然艺术,并不遥远

在自然中学习,探索生命历程

发现自然万物的秩序之美

 

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共同完成一件自然艺术品

(左右滑动看图片)


然而光有体验是不够的,更需要家长引导孩子思考并将感受内化成自己的感悟,才能促使成长的发生。


结果并非不重要,但从小事一点点做起的过程,比结果本身更有价值。


2 下一步,怎么办?
做任何事,明确目标很重要

时刻谨记自己的目标,

像大地母亲一样

温柔而坚定的做每一件对环境友善的小事。


回想我来参加自然体验是的初心,是不是已经达到?


在我看来收获比想象更多,范围更广,内涵更深


短短5天时间,认识了全国各地因同一个目标而聚在一起的小伙伴。在他们的身上既能看到我的样子,也能看到我未来想要成为的样子。我感觉内心无比的充盈,也非常的感恩。


感谢自己的任性,感谢自己的矫情,感谢因此而遇到的这些比我任性和矫情的有趣灵魂们。


原来,我永远都不是最矫情那一个。


无论什么年龄,抱有求知的心

亦师亦友的相处

温柔而坚定的态度

共同协助

互相学习

(左右滑动看图片)


我依旧还是要回到工作的环境,依旧要面对与从前一样的“困局”。也许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依旧要面对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但,是不是很什么都做不了?


每天从最小的事情做起,先感动自己,再感染其他人。


人类和城市不断发展,是历史必然的趋势。如何面对更广义的自然,更值得每个人去思考。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其中的一环。我们身处在这个环环相扣的生命之网里,如何学会与自然相处、与自己相处、与他人相处,将直接决定人类的明天会变成什么样子。


作为直接参与影响生态环境的景观设计师,应肩负起保护、共建美好环境的责任,更应主动为生态环境做更多正面的宣传和反馈。城市与环境的“友好对话”越多,这个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才有继续发展下去的可能。


坚持做好每一件友善地球的小事,懂得感悟自然的美,发现自然的真,继而引领自身的行为,做一个负责任的绿色公民。


最后,一起来回顾一下43期的学员们如何认真的玩耍吧~


视频来源:可可豆

友情出演:自然体验师(初级)43期全体学员


将自然体验教育融入生活,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内心不再迷茫。

在前进的路上有你们结伴同行,我并不孤单。


文:蒲苇

图:香蜂草、可可豆等

特别鸣谢:自然之友 · 盖娅自然学校自然体验师(初级)43期全体学员

本文转载自蒲苇个人公众号:moMom有话说


• END •


—与盖娅同行,在自然中找寻生命的答案—

盖娅培训 | 4月15日~19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黄山站



看过了这么多的体验师总结

我们也希望了解在大家心目中

一名优秀的自然体验师或自然教育工作者

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


扫描以下二维码,告诉我们你的答案吧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培训招募    盖娅自然体验师培训(黄山站)| 自然教育基础培训(黄山站)| 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 唱游大自然音乐工作坊 | 韩国“森林幼儿园”参访 |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活动招募    2019盖娅夏令营合集 | 独立小纵队夏令营 | 山西历山亲子夏令营 | 历山植物课集训营(成人单飞)| 植物课成人班单次体验招募

  推荐阅读    啥,体验师总结还能这么写?!  | 您的野生亚洲象余额已不足250头 |减塑行动派“Byebye塑料吸管” | 一次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上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