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走进北京的秋色中

fongaia 盖娅自然教育 2020-09-14

我们人类不只是独立出来,也在融入。我们身属一个最伟大的共同体,一个和万物分享生命奇迹的共同体——约瑟夫·伍德·克鲁奇


北京秋天的美,向来是声名远扬的,多美,老舍先生给出过答案——“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以往,每到秋天总是不愿浪费这短暂的好天气,都市生活足够忙碌,“水泥森林”足够压抑,便常以“放风”的心态走到自然中,深呼吸一口就觉得身心放松,走走停停已很满足。至于,秋天的大自然到底是什么样子,却从未认真思考过。


这个秋天,参加了“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成人游学班,认识了鸵鸟和很多愿把自己“丢到”自然中的同伴,于是,有幸了解秋天的大自然那冰山一角的美。


9月,帝都还在酷热夏天的尾声中,进入南植还是一片绿色,园内随便一低头、一抬眼都有很多种类的植物,整个南植2000余种植物,进园就是来到植物博物馆了,伙伴们大多热爱自然,好奇心拦不住,但方法欠缺,知识储备也当然需要积累。9月的观察,从藤本植物开始。五叶爬山虎每片叶子的位置都长了吸盘,卷须上圆圆的吸盘让每片叶子都可以尽量“登高远眺”,沐浴阳光;


五叶爬山虎的“小脚”


在另外一个墙壁上看到了凌霄,凌霄则是将它的气生根牢牢的扎到墙面缝隙中,扎进去的力量比爬山虎的吸盘要牢固的多,即便用手拉,用力小些也并不能轻易扯下来。还见到一颗栾树树干上,扶芳藤的气根扎在树干上,似乎已经跟树干是一体的了。攀爬、依附的生存技能似乎让人感觉爬藤植物藤曼细软没什么“骨气”。紫藤没有扎实的气生根,最初它依附着大树,慢慢攀爬,直到有一天爬到树的顶端,抢夺了全部的阳光,最终将其攀附的那棵几十年的老树“绞杀”了,如今藤条已像乔木般坚硬。



“绞杀”了国槐的紫藤长得枝繁叶茂


还有些蔷薇品种极具变通性,可以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如果有支撑物它会变成藤本,如果没有,它就可以长成乱糟糟的灌木。印象很深刻的还有红心小白花的鸡屎藤,叶子明明是对生的,却偏要相互交叠。如今生活在北半球的牵牛花,其茎缠绕的方向依然是当初在南半球的右旋,透着它基因里浓浓的乡愁。植物原本就比人类要早的多的来到地球,它们比人类更先具有智慧。


红心小白花的鸡屎藤,气味也是恰如其名


金秋十月,到了收获的季节,“春华秋实”来到了奥森北园。那些果实被放到背到身后的手中时,先得靠触觉去感受,依靠触摸它的大小、质地去寻找另外一个相同的果实。虽然各自都有其明显特征,但仅靠触觉也有相似而不能确定的情况。对于植物来说,果实不过是种子的载体,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些种子进入土壤,静待来年。


早开堇菜和紫花地丁很有耐心,长在低矮地面上,将种子完全裸露,油脂散发出的气味去吸引蚂蚁或者其他小昆虫,帮它搬运种子;元宝枫种子带翅,旋转落下的样子很是优雅,引得我们不断捡起抛起,看它落下;还有长出鲜艳果实的,自然有鸟儿会采食,热心帮忙传播。它们都拼劲全力,用各自的方式努力扎根土壤,只为来年,重新绽放,我们得以再见那生机勃勃的春天。



早开堇菜的种子有着含油附属物,吸引蚂蚁来取食搬运


元宝枫的果实带有翅膀,可以随风飞翔


今年秋天,气候温暖,连香山红叶节持续的时间都比往年更久。进入11月,秋天的绚烂才得以窥见。“一叶知秋”我们一起来到了林业大学。白蜡最先泛黄,蓝天下用它那明黄诉说秋的温暖。鹅掌楸由绿转黄,变成“黄马褂”应了它马褂木的别名,它的果实干枯炸裂开时就像花,风一来,这些带翅的种子就飞舞着落下。



看这一树的“黄马褂”



鹅掌楸的聚合果干枯后每片带翅的小坚果会像“花”一样绽开


椴树寻求与众不同,叶子偏不对称,坠下的苞片居然很像叶子,这点栾树也做到了,包裹种子的真真也像是叶子。最最好玩儿的,当然非杜仲叶子莫属了,用手轻轻撕扯,叶片断了,含有胶质的叶子,胶质形成的丝,将断开的叶子仍连着一起,而且这些丝具有弹性,有些耐心将叶子拉扯开来,“叶断丝连”很是好看,哪怕叶子干枯了,放在手心揉搓碎了,展开,哇,更惊艳“金缕玉衣”无疑了。离植物近些,好像离童年也近了,回到自然中童心未泯变得容易了。


像叶子却不是叶子的椴树苞片


杜仲叶子制成“金缕玉衣”


11月底,几场风过后,冬天算是来了。“冬树之美”的观察在天坛开展。玩了捕马的游戏热热身。放下先用眼的习惯,“我的树”用手触摸、去听风声、感受阳光晒在身上的位置,以及脚下走过松软枯叶的感受,打开五感,便能用心去观察那棵树,发现它的与众不同。


走在园中,人手一个相框,框住的目标物更聚焦了,当然框不住秋天满地的金黄和装点冬日那冬树的绿。上次南植小组观察杉树,对水杉、云杉、红豆杉、矮紫杉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还有松树、柏树,冬树竞相用常青装点冬日。拿着它们的枯落物去寻它们来自哪里就像寻宝:发红的刺属于皂荚,皂荚的枝干密布着刺来护它周全,芸香科的枸橘的刺则全部长在树枝,枸橘的果实的味道极好闻,如果有枸橘味儿的护肤品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消费了。



画框中的“冬树之美”



皂荚枝干密布着刺来护它周全


杨树脱落下来的枝条毫不避讳自己的年龄,只要去数她的横纹,就能了解她的年龄。现在已经很轻松的分辨梧桐与悬铃木了,梧桐为什么被称为青桐原来是因为泛着好看青色的树干,悬铃木在叶子脱落前就计划好了来年,叶柄处凹陷早已藏了的来年春天要萌出的芽。



数一数,这枝杨树枝有几岁了


“皮青如翠,叶缺如花”的梧桐树
 
悬铃木的芽被覆盖在叶柄基部


这个秋天因为总是期待跟着鸵鸟一起走进自然,变的格外的快。这个秋天,走过一草一木会不自觉的去低头、抬头看,对植物更加由衷心存敬畏;这个秋天,自然的力量也渗透到身体里变成了能量,不自觉的变的更坚定、平和了。


只因“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文:流苏

图:流苏、盖娅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组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活动报名     西双版纳亲子冬令营 | 丽江#闻见自然#亲子营&“水的喆里”单飞营 | 日本栗驹高原雪地冬令营 | 出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参加培训    1月6日~10日盖娅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丽江站 | 2020年4-5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 |关于盖娅的自然教育培训课程,你问我来答

   近期精彩     “盖帮大会”全景回顾—干货分享篇 | 让我在自然中牵你的手 | 在这里,我和孩子一起劳作,一起收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