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的生命教育:从“知了,它是死了吗?” 看亲近自然中生发的真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日敦社幼师学院 Author 马国玉
本文作者:马国玉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幼儿园
“点点,其实牛奶很有营养,你不想尝一尝吗?”
“元宝宝,多吃些蔬菜才能更健康。”
“小朋友喝水要排队,不能挤。”
“你慢慢画,你画得很漂亮。”
这是老师在说话吗?不,她可是还在读中班的洋洋小朋友。那时候的洋洋总是苦口婆心,劝导小朋友不要挑食,俨然一副知心小姐姐的模样。
在一次科学观察活动中,我拿出了一个多角度昆虫观察器,里面装着一只知了。洋洋和其他小伙伴一起仔细地观察那只知了,好奇又兴奋地看着数着。最后,洋洋问了我一句,“老师,它是死了吗?”
其实知了已经死了,看着洋洋那双满怀期待的大眼睛,我不忍心告诉她死亡的结果,于是我把问题抛回给她:“你觉得它死了吗?”洋洋说:“我觉得它还活着,我们把它放了吧。”
“好,你把它放在我们教室门口的小花丛里好吗?”于是洋洋高兴地把知了放到了小花丛的土壤中,说道:“我再把这个观察盒子洗洗,它有一点臭了。”
自由活动时,我问洋洋:“洋洋,如果在观察盒中的知了死了,你会怎么想?”洋洋眨巴着大眼睛大声说:“那就在它活着的时候把它放了。”我说:“你的意思是放生?让它重新获得自由?”洋洋点点头,我接着问:“那小朋友们就看不到知了了,怎么办呢?”
洋洋望向窗外,说道:“可以去教室外面看呀,知了在树上,我们可以看树上的知了,如果它在飞,我们就看飞起来的知了。”我说:“那现在如果是冬天呢,没有知了呢?”洋洋撇撇嘴说:“我们就在夏天到来时,看夏天的知了。”我又问:“可是我们想很近距离地观察它,它会跑掉怎么办?”洋洋指着电视说:“可以看知了的图片,也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它们呀,我们在草地里围成一个圈,看知了也挺好的。或者把它们放在盒子里,看一下就让它们飞走,因为它们要回家。”
短暂的对话却让我沉思良久,我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一点——生命教育。
洋洋问我,“老师,它是死了吗?”可以看出洋洋能体会到生命是鲜活的,一只知了也是生命的象征。洋洋对待生命怀有一份尊敬,所以她向我提议:可以去教室外面看;知了在树上,我们可以看树上的知了;如果知了在飞,我们就看飞起来的知了。
洋洋的话语解开了我的困惑,同时让我懂得:生命教育不仅仅关注人的生命,而是要尊重一切生命,即使是一只知了。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洋洋顺着她的思路提出一些具体方法:通过看知了的图片,在草地里围成一个圈看知了,或者把它们放在盒子里,看一下就让它们飞走。这些话让我意识到,不断地追问与质疑可以促使孩子思考之前的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在于洋洋认为盒子里的知了始终要回归自然,理由是因为:它们要回家。我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是传输一些知识技能,那么这个教育将会是失败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会主动去思考一些事情。
洋洋小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总是替别人着想,具有同情心,是一个善良的孩子。相较于中班,洋洋通过思考,注意到了生死的问题。在对话中,我完全能感受到洋洋对周围事物怀有善意,她对于生命有一份敬重,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即使面对老师,洋洋也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使我们有各种理由把知了关进盒子,洋洋到最后也认为,它是属于大自然的,需要让知了回家,富有童真的语言表现出洋洋从内心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洋洋坚持自己的看法,敢于质疑,是值得被表扬与学习的!
在亲近自然中生发学习,能促使孩子提出真问题,使得活动更具有探究价值。生命的意义就体现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更应爱护自然,聆听孩子的想法,不断追问孩子,在提出疑问后,进而更深一步地讨论。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我们追求的就是自然与生活中的真实。
欢迎扫码关注“日敦社幼师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