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智慧,其实都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步履匆匆的现代生活中,你是否也曾为身边的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驻足呢?今天的分享来自“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的学员——露珠,经过了一学期的植物课,她感慨地说:很多智慧,其实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中时常有这样的感叹:当我们静下来,慢下来驻足,用心地感受和观察,就会不断发现,很多“智慧”,其实都隐藏在我们的生活常识中。
在这里,我更愿意称之为“智慧”而不是“知识”,是因为对我而言,知识是死的,而智慧是我们真正吸收到,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跟自己融为一体的。
悬铃木的叶片
为什么悬铃木的叶柄下面会有一个空心洞呢?
原来她的嫩芽在这样的保护下慢慢长大的。等孩子长大了,“妈妈”给她的保护就要慢慢离开,这样孩子才能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榆树的枝条和上面的冬芽
为什么这个“小黑点”(榆树的冬芽)上面有这些白色的小绒毛呢?
就像我们冬天冷了,也要穿上羽绒服一样,小嫩芽也要把自己包裹起来,为自己保暖啊。
椴树的苞片和下面垂挂的种子
椴树的苞片像不像飞机?一片像叶子一样的羽翼带着种子宝宝去寻找新的一片天地,生根发芽,繁衍后代。
皂荚树
皂荚树满身是刺,看起来是不是很危险?你敢往上爬吗?
我们常常也会听到很多人说话带着“刺”,其实无外乎,都是想要保护自己。
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因为他们需要呼吸,需要吸收阳光的能量,也需要通过蒸腾,让水分输送到身体中,同时也会散失掉水分和自己的热量。
那为什么冬天又要掉叶子呢?为什么有的又不掉呢?为什么同一种树,种在北方冬天时会集中掉叶子,在南方却不集中掉呢?
当我们“入不敷出”的时候,是不是就需要舍弃呢?植物亦是如此。
冬季集中落叶的背后,也是植物们适应环境的选择
为什么有的树叶上有一层厚厚的蜡,摸起来很光滑的膜呢?
那为什么冬天我们要抹护手霜呢?这样它是不是可以更长时间地锁住我们皮肤的水分和热量呢?植物亦是如此。
用心地观察,会发现植物的每一个特征都好像隐藏着它为了让自己生存下来的各种智慧。
植物对于自身而言,生长使命不外乎两种:生存和繁衍。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特征,每一次自然的演化,几乎都是在随着自然界气候的转变,生存状态的转变,为了能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下去,更好地繁衍下去而做出改变。
因为工作关系,跟幼儿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也是孩子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我”的发展需要而展现出来。当我们面对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候,更多地也是需要通过看到孩子的发展特征和发展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支持,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试图去改变孩子。
植物课上我确实认识了比之前更多的植物,重温了一遍以前生物课应该学会的植物的基本结构的知识(虽然还是记得不那么清楚),但是故意没有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因为名字只是他们的代号而已,很重要,但却又不那么重要。
植物的名字,我觉得不那么重要,是因为名字是最终发现或者研究这种植物的人看到了它,给它起了个名字,这样便于之后大家去辨别它,我们每个发现它的人都可以给它命个名。可是,植物才不会因为我们人类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因这个称呼而影响到自己的生长甚至是演变呢。
但是人却有可能因为我们的称呼而默默地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尤其是孩子。如果我们一直叫孩子“宝宝”,那么很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孩子很难长大,一直处于“宝宝”的状态。
这也是人和植物不一样的地方。人是有情绪情感的,更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在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慢慢吸收到的。
自然不是跟我们的生活截然分开的,除了人与环境的共生共存外,她也传递给我们生活的智慧。懂得生活的人,更能发现美;在自然的美中,也能帮助我们更加坦然、智慧地面对生活,把生活变得更美。
文:露珠
图:露珠、“教你认识北京的植物”课程组
视频内容格式:
“我是盖娅人XX(姓名或自然名)”+“我在XX(地理位置)”+“我正在做XXX(公园散步/煮菜炖肉/手工创作...可以是很生活化的场景)”+“2021,盖娅人儿埋头耕耘,不吹牛皮”固定句式。
注意“横屏”录制!
投稿方式:即日起至2021年1月7日,将视频文件以“我是盖娅人+姓名or自然名”命名,作为附件发送邮件至邮箱:tangli@fongaia.org即可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