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减量,就是持续9年做这些小小小事不言弃!| 莲蓬的2021垃圾日记
编者按
过去8年,在自然之友公号有一个“年更”的专栏,不但让小伙伴们念念不忘,更得到大家的持续“催更”和喜欢。专栏作者莲蓬,通过每年记录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带动广大读者参与到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环保生活中来。
莲蓬
自然之友垃圾减量项目主任
“废弃物与生命”课程设计师、培训师
莲蓬的往年日记
2021年,关于垃圾,莲蓬又有哪些心得呢?
最新最全的《莲蓬的2021“垃圾日记”》告诉你!
1月3日
孩子的浅色系校服很难洗,仅上个学期,500毫升的衣领净就用光了7瓶!
买套装的衣领净,标准装与补充装是2+2组合,也就是一套4瓶液体,配两个喷枪(泵头)。我问商家能不能有1+3的选项,因为我不需要那么多泵头,送来也是浪费。商家赞赏我的环保意识,但他们“为了确保产品正常使用”,还是不能降低配送比例。
后记:年底收拾橱柜,发现一瓶临期的厨房油污净补充装,它的喷枪估计跟原配空瓶子一起扔了。于是把闲置的衣领净喷枪安上,尺寸刚刚好。——感谢不同品牌采用标准化型号。只是颜色搭配有些别扭。
1月10日
晒袜子的晾衣架在阳台挂了好些年,塑料小夹子纷纷老化碎裂,大骨架还完好无损。老爸家的刚好相反,骨架折了,小夹子完好。于是小夹子们来我家,安装上去,完美!
后记:塑料真怕晒,不到年底,小夹子又碎裂一批。这次换了金属夹子。
2月1日
春节前打扫屋子,翻出一个陌生的塑料脸盆,盆底已经老化开裂了。好像是N年前老爸送我们的,一次都没用过呢。
不是自己亲手购买的东西,就容易“被遗忘”。我们给老人买东西也一样,尽量别买短期内用不上的,送去之后还要提醒使用。
3月19日
不锈钢保温杯,磕磕碰碰用了十年,粉色漆面斑驳得没法看了,而保温性能还很好。
给它做个“美容”吧:钢丝球刮刮刮,粉色漆全刮掉,变成了银色保温杯!原来有图案的位置刮不干净,还能看出米妮的轮廓,这朦胧效果也不错。
4月10日
收拾储藏室,翻出十多年前去东南亚旅游时买的纪念品,一直装在个塑料袋里。一拎之下,塑料袋裂了!再一捻,碎成一片一片的!
这就是可降解塑料吧?而我最近两年拿到的国产可降解塑料袋,还没有碎掉的,估计是时间不够长。
从去年开始,北京一些超市把普通塑料袋换成了可降解的,很软很薄,价钱略涨一点点,也不算很贵。每次在收银台看见前面顾客购买这种袋子,我就“好心提醒”:“哎呀这袋子不结实吧?您拎的时候手托着点儿,别漏了。”然后再补一句,“以后买东西真得自己带袋子了。”
5月23日
今天有小朋友问我可降解的塑料袋、餐盒是否环保。专业概念不易理解,我便给他提了个新角度:“绝大部分可降解塑料来自于淀粉,也就是粮食。”
科学家们费尽心力提高粮食产量,农民辛苦耕作,然后这些粮食就变成一次性用品,被我们随意取用、随手丢弃,这符合“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国策吗?
说到底,我们真正的敌人是“一次性消费”,而解决之道是从源头减少不必要的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耐用品。例如:出门带五宝(水杯筷子餐盒手帕购物袋)、少点外卖、拒绝过度包装、理智消费。
6月3日
去中医院开了些治咳嗽的汤药,回家自己煎。多年不用的药锅底下裂了细缝,还能凑合用。
旋覆花是用棉纱袋子单独预包装的,熬煮之后的袋子看起来跟药渣一样烂兮兮的。理论上,这种薄棉纱是不是可以跟厨余一起慢慢降解呢?我查北京市垃圾分类标准,没有这么细的要求。
为了不给保洁员添麻烦,我还是剪开袋子,药渣倒进厨余桶,袋子扔进其他垃圾桶。
6月27日
穿了六年左右的家居服扯破了洞,以我自己的手艺,补了肯定很难看,就去小区外的织补店求助。
店里有一些成品卡通图案补丁,适用于童装,鲜艳而突兀。好不容易挑到一只小蓝猫,摆上去正合适,好像在花丛中发现了蝴蝶。
打补丁的手工费,大约是这件特价小背心售价的1/3。
这布料过于单薄,很容易破损变形。以后还是要避免购买这类快消品,因为它们的目标就是让你穿一两季就扔掉换新的。
7月13日
悼念我的药锅。裂了多年都没漏水,却因存放位置不当而摔碎。陶瓷碎片,目前只能属于其他垃圾了。
小伙伴安慰我说:“药锅拜拜,病痛拜拜。”
8月13日
作为“次密接”被居家隔离了14天,今天终于解封了!
下楼时满心欢喜:“终于又可以分类扔垃圾啦!”——隔离期间我家所有垃圾都装进专门的黑袋子,作为“危险废弃物”被社区统一拉走。
9月12日
自带水杯在“鲜果时间”买珍珠奶茶,店员不仅同意了,还很贴心地先帮我涮了涮杯子。
杯子带刻度,容积刚刚好。可惜今天出门带的吸管是细款,嘬不出珍珠来。不过我有勺子,可以舀着吃。
9月20日
“胡椒厨房”的出餐台上摆着酱料瓶和小塑料杯,需要的顾客自取。儿子挤了一小杯酱料端过来,被我俩批评了:明明直接挤在饭上就可以,何必浪费一次性杯子。
可既然已经拿了,就重复用几次吧。儿子又拿这个杯子去服务台挤了两回,给我俩倒米饭上。
倒进一整杯酱料的结果是,太咸了。
9月23日
前天是中秋节。截至昨天,家里冰箱库存的粽子终于吃完了。今早,月饼也都消灭了,不错不错,效率挺高。只有汤圆还剩了玫瑰馅儿的吃不动。
办公室和家里,大家都是边吃月饼边拆盒子,各类复杂的包装照例要分好类。
简化包装喊了多少年,也有法可依,现在月饼礼盒赠送刀叉礼品的的确少了,但“手提袋+大纸箱+大塑料托+小塑料包+小塑料盒+干燥剂”还是基本配置。也有一些金属盒,留着装东西了。
10月1日
从菜店买了些芹菜莴笋,拎回小区,站在楼下把不要的大叶子择下来扔进厨余垃圾桶,省得拿回家再往外扔了。这也算“净菜进家”吧。
其实菜店门口就有特大号的厨余桶,装着蔫水果和菜叶子,但店家不许顾客往里扔菜叶,因为他们是按量付垃圾费的。
社区的厨余垃圾目前还没听说按量付费。上次听环卫公司收运厨余的师傅抱怨,厨余不收费他们跑得多挣得少。
而一旦厨余按量计费而其他垃圾不按量计费,那么谁认真分类谁就要多交钱,这也是不合理的。有关部门千万要算清楚账再出台政策,北京好不容易提高的厨余分类率,不能倒退啊。
想想两年前,社区厨余有补贴,保洁员们可都从菜店拿菜叶子充当社区厨余呢。此一时彼一时啊。
10月9日
坐高铁去广东出差,8个多小时车程。临出门把剩米饭和快要蔫了的黄瓜胡萝卜炒了,装焖烧杯里,带火车上吃。热乎,还不产生垃圾。
10月13日
回程的火车餐依然自带。
清晨在宾馆旁小铺买了炒粉和卤蛋,装进焖烧杯,又请店家现做了一份“猪杂汤粉不要粉”——仅把猪杂和青菜用高汤滚一下。遗憾的是,来得太早,经典配菜枸杞叶还没备料,只好用生菜代替,感觉失了灵魂。
本地的早餐店,堂食普遍使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就更不用说了,想喝豆浆都只有杯装的没有零打的,只好放弃。对比一下,去年在成都,街边小店基本见不到一次性。
10月20日
今天小区保洁员跟我抱怨,说分好类的厨余被环卫队拒收了,拒收理由是:厨余桶里的七八个馒头和好大一坨剩面条“是餐馆厨余不是居民厨余”。保洁员觉得冤:“凭什么说不是居民扔的?家里做多了吃不完,扔掉很奇怪吗?”最后居委会打电话跟环卫队吵了一架,勉强收了。
我琢磨着,从9月30日起,北京的“非居民厨余垃圾”(也就是餐馆、食堂的厨余)统一实行计量收费,每吨300元。环卫队可能担心有餐馆食堂偷偷把厨余倒进附近小区的厨余桶以逃避缴费。而要防范这种行为,还真有点儿难。
10月22日
在稻香村买散装熟食,还是只能用店家的食品袋。都是疫情闹得,之前是可以自带盒子去皮称重的。
今天前面的顾客买了四两素什锦,要求套两个袋子,怕漏。营业员不同意,说按规定只能给一个免费的,多要就得付费。顾客唠叨几句,无奈走了。
我每次出来买东西,都随身带些二手塑料袋,有时也送给陌生人用,但今天这位顾客明显非常有洁癖,我想了想还是算了。
给稻香村店员点赞。坚持原则,不容易。可惜绝大多数商家过于“服务到位”,往往上赶着给这给那,即使对方并不一定需要。
其实稻香村的食品袋很结实,从来没漏过。
10月26日
楼下垃圾分类桶旁边用来洗手的饮水机水桶被人顺走了!保洁员在群里问了一圈儿,最后只好找个小号水桶扣上去凑合用。
比起安装了洗手池、连接了上下水的小区,我们各楼各院的洗手桶,要么是保洁员从废品站买来的,要么是志愿者捐的,都没花物业居委会的钱。就这么因陋就简的便民“设施”,居然还被人惦记上了。
眼看天要冷了,一降到零下,连洗手桶也没法用了。
10月28日
很多培训、会议、工作坊,现场需要大张纸做讨论记录,通常会购买A1大白纸。我推荐一种替代品——打印店的背胶纸(不知道学名叫啥),也就是大型不干胶背面的衬纸,黄颜色居多,一面是光滑的塑膜,不能写字,另一面是带格子的普通纸,可以写字,且纸张足够大,可自由剪切。
今天出差到上海做培训,不方便把家里库存的“大黄纸”带过去,于是我在酒店附近找了家打印店,讨要这种背胶纸。老板非常开心,抱出来一大卷,还很热情地说:“以后你常来拿!这些都是废纸,我们每天扔掉很多很多。”唉,可惜我不常驻上海呀。
11月1日
做培训,按惯例要准备茶歇。为了减少包装垃圾,我们通常购买大包装的茶叶咖啡,再备些牛奶,如果喝不完就拿回办公室。
这次上海培训因疫情影响,人数骤减,买整袋茶估计喝不完,于是我从北京带了两小盒大红袍和茉莉花茶;咖啡牛奶还是要买,减半吧。三天活动结束,大红袍喝光了,茉莉花茶剩了一小半,剩余的咖啡牛奶请本地小伙伴带回家。
11月10日
喜欢的明星拍了特别漂亮的新广告,我痴痴看了好多遍,真养眼。不过还是不能下单,因为我并不需要这种饮品。
几个月前,群里有位小伙伴问大家:“谁喝XX饮料?我送你两箱!”哈哈,他是为了支持“爱豆”代言的产品,自己实在不爱喝,于是想花钱送朋友。可惜该饮料一向口碑不好,群里也没人要。
近年来,粉丝购买明星代言产品,俗称“氪金”,几乎是约定俗成的“粉丝任务”了,不买代言的粉丝还会被骂“白嫖”——这词太恶心了,不能细想。
美人儿虽好,还是要贯彻我们一向的“零废弃消费”宗旨: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更不能以爱为名逼人花钱。
11月17日
换季收拾衣物,从床板下翻出个陈年的旧枕头。没啥保留价值了,扔掉吧。
小区有旧衣物回收箱,纺织品、书包、鞋子都能扔进去。不过,这枕头里面是荞麦皮……荞麦皮不能算可回收物吧?从原材料来看,扔厨余更合适?
一查北京市“垃分宝典”小程序,果然,算厨余!
于是枕套拆开,拿到楼下把荞麦皮倒进厨余桶。再把枕套拿回家洗洗,留着看还能有啥用。
12月4日
办公室每次订蛋糕都会注明“不要刀叉盘子,不要蜡烛生日帽”,这样最后产生的垃圾很少:包装绳留着捆东西,纸盒子擦一擦作为废纸回收,硬纸托盘一般也能擦干净卖废纸,如果是塑料托盘,就洗干净留着,做活动时用来装茶歇。
但今天,蛋糕盒子一打开大家傻眼了——每一块蛋糕,装在扇形的硬质塑料小盒子里!倒是不用切了。可这么多盒子怎么办?而且我们人数比盒子数多,分吃起来很麻烦。
最后好不容易“刮着盒子”吃完,同事把小盒子洗干净。
留着干吗用呢?有人说育苗,可这尖尖的扇形,远不如圆形矩形好用。
后记:盒子留着装零食了。
12月11日
公交站在更换橱窗里的海报(北京市公交线路图),我问换下来的废纸怎么处理,工人说扔掉。
那有点儿可惜啊,不如,给我一张?
工人大哥很热心,挑了一张最平整的,还帮我撕掉纸上的胶条。我随身带着蛋糕绳子,卷起来捆好,回家!
贴在电脑对着的白墙上,这样开网络会议、讲视频课,就有背景墙了。而且刚好我PPT里有一页就讲到北京市城区的环路,到时候可以直接用背景墙当教具了。
这种大型的广告海报宣传品,贴一段时间就会更换,造成大量垃圾。其实可以寻找再利用途径啊。尤其是明星广告,可以揭下来打包卖给粉丝团,粉丝团再送给粉丝(可线下领取,避免快递垃圾),顺便让大家捐款做公益嘛。
12月17日
在超市看见一个好久没吃过的巧克力牌子在打特价。惯性地掏手机查淘宝,果然也有特价,比超市还便宜几毛钱。
但网购一则慢,二则包装垃圾多,所以,就直接在超市买吧。
自助结账后一查小票,居然多了张超市满减优惠券,算下来比网购还便宜一成。嘿嘿,赚到啦!
12月25日
今天灌装洗衣液时忽然琢磨:桶装洗衣液和补充装洗衣液哪个包装更环保?
前者是HDPE塑料,虽然用料多且略贵,但100%可回收,当然也要考虑回收过程中的耗能和碳排;后者塑料薄而软,用料少,但只能作为其他垃圾丢弃,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污染。
所以该怎么核算呢?
12月30日
我们楼保洁员告诉我,最近废旧玻璃瓶又不能回收了,价格太低,废品回收商没利润。而垃圾楼也不允许玻璃进入,保洁员不能砸手里啊,只能偷偷藏在其他垃圾里蒙混过关。
所以低价可回收物还是急需出台政策,政府指定回收渠道或给回收业者补贴,制定个保底的办法。否则这些玻璃进入焚烧炉,不仅浪费资源,也会损害设备。
另外,去年遗留的“垃圾桶站没有可回收物蓝桶”的问题(点击回顾),今年还是没解决。虽然我们楼厨余分类坚持得不错,但不设蓝桶,总觉得缺失了一大块儿。
12月31日
今年是连续第四年的“一年零购衣”,整个2021年,没买新衣新鞋(内衣裤袜子等消耗品除外)。儿子穿小了的衣服给我好几件,总数反倒增加了。
上周社群组织旧物交换活动,最后剩下些交换不出去的东西,留在办公室给同事们挑。十几件衣服,小伙伴们分了个干净,我收了所有裤子,因为别人穿着都肥。但旧书没人要,都是些励志类,在我看来属于浪费纸张油墨的。
年终聚会仍有闲置物品交换环节,我送出去一个“咱家居然有这么个东西!哪儿来的?”的神秘崭新加湿器,收到一个移动硬盘——刚好是今年很需要的东西。
最羡慕的是,想学音乐的同事,交换到的刚好是一个吉他。
“闲置物品交换”这个方式,不仅利己而且利人。旧物们带着自己的故事找到了新主人,开始了新的“旅程”,也为“垃圾”分类做了贡献(所谓的“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结 语
《莲蓬的垃圾日记》已经陪大家走到了第八个年头,日记中都是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思考。
新的一年,希望我们都能做生活中的“垃圾减量官”,持续践行“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也期待更多伙伴记录自己的《垃圾日记》或《环保日记》。欢迎大家投稿给自然之友,分享您的环保小故事。
互
动
有
礼
互动问题:
今年的垃圾日记,你印象最深或最想立即就去做的是哪一条?
在评论区留言回复,我们将抽取三名幸运读者,赠送由莲蓬推荐作序的《零废弃》。
有没有一本书,能更全面地指导大家践行零废弃呢?看,这本《零废弃》正合适!
书中的零废弃经验,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选择商品,怎样去购物,怎样储存,怎样出行,怎样不浪费食物,怎样自制清洁剂,怎样精简衣橱……对于刚刚入门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是非常细致的行动指南。
点击图片了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