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喜欢摸鱼捉虾捞蝌蚪的大小朋友们的几条建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羊咩咩 Author 一只大羊

写在前面


先把建议写在开头。其实是几个问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培养我们/孩子对于大自然关心和保护的能力,也是在让我们自己/孩子去练习对环境、对生命、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的过程。详细内容在文章的最后。


1. 抄网是非常好的自然观察工具,捞出水生生物做观察也是常用的自然观察方式。但在观察的时候 ,注意不要伤害你喜爱的这些小生物。


2. 如果很想带走,那么先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带走?是否只有带走这一种方式才能满足我的目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3. 如果你确定要通过带走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再问问自己:我是否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我是否有一定的把握能够让它们在我的照顾下,健康生长?


4. 如果你也确定自己可以好好照顾它们,那再问问自己需要带走多少?请尽量少地带走。


5. 最后再问问自己,是准备一直养下去吗?还是到了某个阶段就可以放回了?




今天一早去南艳湖(编者注:安徽合肥),在公园里几乎呆了一整天。早上的人虽不算多,但也明显比往日要热闹,预示着今天一天南艳湖的人流量。

我照例前往每日观察小蝌蚪的那片小池塘,自从4月1日蝌蚪出生(形成了蝌蚪的形状并且可以自主活动)以来,这几天它们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观察完准备离开时,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带着大大长长的抄网,说准备在这里钓龙虾。

临走时,我心里隐约有些忐忑,“今天来南艳湖的各个小池塘里捞东西的孩子估计不少,这些小蝌蚪会不会都被带走呀?”但心里还是觉得这个小池塘挺偏的,估计不会有几个人到这里玩。

接下来说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


我路过一个池塘,遇到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大声问他的同伴:“这个网你们还要吗?” 

“不要了,你就让它沉入池塘底部吧。”远处的一个孩子回应道。

“啥?就这样高调地要把废弃的东西扔进池塘吗?”我心想孩子们不至于觉得乱扔垃圾这件事可以这么高调地在公共场合说出来吧。

可接下来,那个拿着抄网的孩子真的把抄网往水塘里一丢,然后说了句:“我丢进去了。” 周围有很多人,我心里犹豫了一下这地方也不归我管,我要不要干预这件事。可脑海里快速闪现一个声音“如果我作为一名自然教育老师,都不能坚定地去制止这样的行为,还指望谁出来说话?”

“嘿,就这样随便把东西扔到水里吗?”我在远处大声对那个孩子喊道,然后走上前。孩子显然被我吓到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走到他面前,跟他说把抄网捡回来。但抄网扔得有些远,他显然够不到。我说“我拉着你,你来试试。”还是够不到,他说他去找找树枝,用树枝给捞回来。

这时我才回头看刚刚给他出主意的同伴,吓得在往远处跑,我冲他喊了一句,但具体喊得啥我也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怎么能给朋友出这样的主意?”

这个小男孩在周围没找到树枝,然后跟我说:“叔叔,要不用你的抄网把它够回来吧?”这时我才想到我的背包里有个抄网。于是我把相机放在一边,放下背包,取出抄网,伸长杆子,一点一点把他的抄网够了回来。此时,这男孩的几个朋友也都围在我旁边了。

“这个抄网应该怎么处理呢?”男孩问我。

“如果你真的不想要了,就找个垃圾桶丢到垃圾桶里,别把人类制造的东西留在自然界。”说完,我就开始收拾东西,几个孩子也就拿着抄网走了。


第二件事:


我在公园看了一下午书,然后又去找了找刚刚出生的小鸭子,没想到一到湖边就遇到了它们,十几只小鸭子在落日的余晖下,太可爱了。不过湖边游客这时候还是不少,一些兴奋的家长和孩子显然吓到了这群宝宝,它们快速地游到可以遮挡的水丛中,甚至超到了妈妈前面。

此时我又想起了那群蝌蚪,心想这一天了,也不知道它们到底怎么样,还是去看看吧。

我来到那群蝌蚪的小水塘边,远处就看到还有两三家正围在水塘边,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走近点,我看到水塘周围全都是水,水草破败很明显,估计今天一天这个小水塘周围都有人在打捞,我的心里咯噔一下:“蝌蚪不会全被捞走了吧?”

我走到自己前几天连续观察的几处有卵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没了。旁边一位爸爸对女儿说:“你拿好你自己的战利品。”

我试图在水面上仔细找找,这个水面上的几处产卵点,加起来可能有几千只小蝌蚪呢,这一天的功夫,全都没了吗?我捡起一根水草杆,在水面上搅动搅动,几只小蝌蚪游动了起来,然后向水塘中间游去。我的心里稍微有了一些安慰。

希望大部分蝌蚪是在受到惊扰的时候逃走了,而不是都被孩子们带回家了。可我也清楚,从1号到3号,它们聚集在一起,几乎一动不动,想一窝端,实在太容易了。

这些小蝌蚪是黑斑侧褶蛙的宝宝,是我们国家的三有保护动物,保护级别并不高。从对生态影响的角度而言,没有可靠的数据能说明这一群蝌蚪的被带走,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以及在蝌蚪长大的过程中,它们能够顺利成年的概率也是很低的,也就是说,这片池塘里的大部分蝌蚪都可能在变成青蛙之前死亡。

但,黑斑蛙一年只会产卵一次,今天这一天,几只蛙妈妈的宝宝就几乎全都被人类带走了。

我知道带一些小生物回家养,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的事情,这也确实是观察了解一类生物的一种很棒的方式,但这样“一窝端”的行为,实在令我有些伤心无奈。

一周内小水塘里蝌蚪卵的长大与消失


△3月28日,我第一次发现它们

△3月28日
△3月29日
△3月30日
△3月31日
△4月1日,小蝌蚪出来了

△4月2日和4月3日上午,小蝌蚪基本保持跟4月1日同样的状态,本想持续观察它们未来的成长,但4月3日傍晚我再去看,这个水塘边人们活动的痕迹很大,甚至还留下了钓龙虾用的鸡内脏,但小蝌蚪几乎没了。



在此,我想向喜欢在野外打捞、观察、养殖水生生物的家长和小朋友们提一些建议:


1. 抄网是非常好的自然观察工具,捞出水生生物做观察也是常用的自然观察方式。但在观察的时候,注意不要伤害你喜爱的这些小生物。

例如鱼类、蝌蚪离水时间不要太长,小昆虫在拿起来观察的时候注意力气不要太大。观察完之后,尽量放归回它们原先生活的环境。

2. 如果很想带走,那么先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带走?是否只有带走这一种方式才能满足我的目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最开始发现蛙卵的时候,我也考虑着想带些回去观察,我带走是为了能够观察到它的生长过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转念一想,我来南艳湖也非常方便,我完全可以保证每天都来一趟记录它们的变化,这样也能满足我观察它们生长过程的需要,而且是在更自然的环境下,那我还是不带走了吧。

而我跟同事说了这群小蝌蚪的事之后,同事表示如果带回来,可以做更高频率更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我便再次考虑带回来,不过因为这群蝌蚪当时都已经变成蝌蚪的模样了,没有找到刚生出的卵,所以也就再次没有选择带回来。

如果你只是一时兴起,甚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就像“战利品”一样对待这些生命,那希望你能对这些小生命多一些尊重,让它健健康康在大自然里长大,是对它们而言最好的方式,请你一只都不要带走。

3. 如果你确定要通过带走的方式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那再问问自己:我是否了解它的生活习性,我是否有一定的把握能够让它们在我的照顾下,健康生长?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照顾它们,那你可以抓紧在野外的这段时间好好观察,在临走时全部放回。

就像之前我考虑带蝌蚪回来时,也同时我们考虑了办公室的水缸是否有条件满足我们养蝌蚪这件事。

4. 如果你也确定自己可以好好照顾它们,那再问问自己需要带走多少?请尽量少地带走。

也许你有足够的理由带走它们,但你一定要明白,带走的越多,对这个小生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我们是为了观察,加上可能自然死亡的概率,是不是带走几只也就可以了?

前两天我也是在这片小池塘捞出几只自己之前没见过的虾,于是想带回办公室观察,当时一共有5只,我选择了3只体型差距比较大的虾带回了办公室,想看看体型不同的这几种虾,会不会在生活上有什么差异,是不是成长的不同阶段。

5. 最后再问问自己,是准备一直养下去吗?还是到了某个阶段就可以放回了?例如这次的小蝌蚪,如果自己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它的生长过程的话,那么等它变成青蛙之后,当然就可以选择放回自然界。


以上几个建议,其实都是问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在培养我们/孩子对于大自然关心和保护的能力,也是在让我们自己/孩子去练习对环境、对生命、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的过程。

(以上建议对于小龙虾、巴西龟、牛蛙等外来入侵物种除外,这些物种在合肥遇到,可以放心抓回。)



晚上想想今天在南艳湖遇到的这两件事,感慨其实大家是多么喜爱在大自然里探索、玩耍呀,但我们又是多么地不了解大自然、以及该如何跟大自然相处。

两件事反映的现象其实都是多年来的普遍现象:我们走进自然,喜欢留下自己带去的东西,喜欢拿走原本属于自然的东西。我们依然对大自然、对生命缺乏敬畏。

作为一名自然教育从业者,看到这样的现象依然如此频繁,确实会深感无奈。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春天是万物繁衍的季节,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塘一定还会围满了人,欢迎大家把这些建议分享给喜欢在小池塘捞鱼捉虾抓蝌蚪的大小朋友们,希望在享受自然乐趣的同时,尽量降低对自然的伤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大羊咩咩」


更多伙伴的建议


大羊这篇文章发布当晚,就有热心的伙伴第一时间转发到了盖娅社群中,立刻收到了很多伙伴们的点赞、讨论、回忆,及思考。


在理解小朋友们行为的同时,大家也针对性的给出了减少或避免捕捞并能够满足观察热情的极具启发性的建议。


在此一并摘录出来,分享给大家:


QPY

文章写的太好了!已转!

CWF

昨天参加活动,也有个小孩弄了一瓶鱼,然后撒了,好多条已经死了。对于美好的东西,首先应该保护,而不是占有。

QK

是啊,写得太好了,小朋友都喜欢捞,我家娃看到别人捞也想捞,但是我没同意,我说等你做完一个生态鱼缸,直到一个月后,有个机会让她去学做了生态鱼缸,在里面放了泥巴沙子石头,然后种了不同类型的水草,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捞了4条小鱼和田螺放进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鱼在里面好好生活。每天观察,用心照顾。

HQ

虽然小时候夏天也常抓鱼摸螺,还带回去养,但是多数都没能善终,有点愧疚,看到这篇立刻好好反省,分享给大家。

QPY

感谢分享!对孩子们而言,确实很难。孩子以前想捞着玩时,我会耐心跟孩子商量,我们捞鱼是好玩,还能提升手眼协调能力,但是小鱼小虾会因为我们这个爱好失去生命,或者跟妈妈爸爸分开。而且如果是你游来游去的,有个人不停的捞你,捞上来再摸摸捏捏,你会喜欢吗?


提升手眼协调能力有很多种方法,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照料自己,参与家务,帮助家长拎东西...都可以提升手部精细动作,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其他生命生存的基础上呢?


是一时快乐重要,还是让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同理他人更重要呢~


耐心跟孩子说说,不买捞渔网就好

BJ

我们会拿玻璃瓶钓小鱼 ,最后再给倒回去

DWH

“小蝌蚪变青蛙”是每个小孩都觉得很神奇的事情吧,对于我也是一样的。小学时候自然课上讲了小蝌蚪变青蛙,但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的网络和绘本资源,所以好想自己亲眼见证过程,且那时候生活的地方多水,似乎小鱼小虾小蝌蚪都很方便就可以捞到,但是从来没等蝌蚪长出后腿,就发白死掉了。后来上班了,公司的池塘里有很多小蝌蚪,于是捞了放在水培绿萝的玻璃花瓶里,蝌蚪就会吸着绿萝长满绿膜的根一圈一圈的嗦啰,绿萝根上的绿膜会被吃的干干净净的,小蝌蚪也完成了生长过程。但是,好小的一只 可能是单一的生长环境没有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当花瓶再不能满足它生长的时候,我就把它放回池塘了,但是看到了比它大好几十倍的蟾蜍。那时候,才发现,不光是身体可能营养不良,就连生存技能可能也被我耽误了。现在学习资源发达很多了,很多小朋友的绘本都可以把这个过程讲述的非常细致,图片也非常高清 ,而且也有更多友善的方式去观察。

XRK

孩子很小的时候会问 那他们怎么都捞啊?~“他们捞不代表他们是对的,咱家的规则就是不能捞。” 孩子闹一阵看看妈妈坚决不同意也就算了。日子长了也就明白了,还会劝别的小朋友不要捞了。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报名活动   森林幼儿园0-3岁俱乐部班 | 森林幼儿园5~7岁单飞班 | 森林幼儿园4-6岁公园班 | 2022年盖娅博物课系列招募合集:植物、虫虫、鸟儿、石头

 参加培训   2022自然教育基础培训,4月杭州站 | 五一假期全国自然教育基础培训(北京站)4月18日~22日“自然体验师”(初级)集训营~杭州站 | 《四季美学》成人招募:自然音乐家单次体验来啦!

 推荐阅读   吃货福利:乱花渐欲不迷眼,会吃你就认得出 | 春日之美丽邂逅 | 庸常琐碎的城市生活中属于自然的诗意


--扫右下二维码 进入公众号首页 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