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 中国文艺评论 2021-11-26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

2020年第4期 总第55期






特别策划·时代精神与艺术表达


编者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文艺只有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才能发时代之先声,启智慧之先河。本期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期推动当代文艺进一步扎根新时代火热的社会实践,随时代而前行。


培根铸魂:文艺的社会功能与实现路径/路侃


内容摘要:培根铸魂体现了文艺的大局观,贯穿于文艺发展史,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新时代文艺的培根铸魂要突出时代性、精神性和人民性,把握生活化、时代化、青春化三个重要维度。文艺作品要有思想的光芒、锐气和力量,通过美的创造、传播和欣赏实现培根铸魂,利用技术创新加深精神感受,提高认识维度。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艺术的根与魂的根本来源,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与社会实践保持紧密联系,从中汲取创作营养。


关键词:培根铸魂 艺术表达 时代性 人民性 文艺功能


文学如何应对时代大考/刘琼


内容摘要:以记录和表现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实践无法脱离时代生活现场。探讨时代精神和文学表达关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时代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时代的底色。建立在这个底色上的文艺创作,是时代的文艺创作。每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和精神气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对个体产生作用。个体感同身受,形成理解力和认知力,发挥想象力和表达力,写出疗治人心、见证时代的作品,推出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创作。这样的理想作者越多,文学才不会辜负时代,文学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才会同步。文学应对时代大考,不仅要及时,更要有效。


关键词:文艺功能 时代精神 艺术表达 文学评论


电视剧表达时代精神的美学经验/陈友军


内容摘要:“时代精神”是衡量电视剧品质的重要尺度,本文旨在探讨“时代精神”审美化的经验以及艺术表达的美学路径。这种经验体现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是其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本质的呈现;现实题材电视剧从不同阶段的现实生活出发,是“时代精神”生长和培育的沃土;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立足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此外,本文还从电视剧作为形式与内容相融通、相统一的“综合审美”,“人民美学”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提升,网络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时代精神”表达的美学路径。


关键词:时代精神 电视剧 电视美学 电视剧理论


△电视剧《大江大河》剧照(来源:豆瓣)


艺术表达时代精神的四重维度/王海龙


内容摘要:时代精神与艺术,是文艺领域经久不衰的理论话题。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需要在时代精神的四重维度——时间性、空间性、人性和真实性——中具体展开。时代精神的时间维度体现为传统、现代、未来三个历时性面向的贯通;空间维度体现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共时性交融;人性维度体现为个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真实维度则体现为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充分协调。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现就体现为历史性传承与现代性创新的统一,民族性彰扬与世界性观照的统一,个体性表达与社会性书写的统一,现实性回应与超越性诉求的统一。而对此最好的诠释,就在每一时代的艺术经典之中。


关键词:时代精神 艺术表达 时间性 空间性 人性 真实性


理论探索


当代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李新 靳秋蕊


内容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找寻新的创作媒介和拓宽创作观念提供了可能。新媒体艺术也正因其与时俱进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观念,在当代艺术中日渐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英国“特纳奖”为考察起点,探索新媒体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合理性进行阐述,从而分析说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特纳奖 新媒体艺术 艺术媒介 艺术特征 发展趋势


△《洛神霓梦》(“瑰丽•犹在境”展览作品,2019)


音乐的符号转换与意义生成——论埃罗·塔拉斯蒂音乐符号学理论的内涵与视角/马圆瑞


内容摘要:芬兰学者埃罗•塔拉斯蒂在符号学、音乐学、哲学等领域均颇有建树。本文将塔拉斯蒂在符号学视域下对音乐本体的独特认识和解读进行梳理,并围绕音乐话语、音乐叙事性、音乐真实性三个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塔拉斯蒂不仅阐释了音乐符号所涉及的音乐话语、叙事、意义生成等问题,还分析了更深层次的符号形体背后所蕴涵的意图,从而用符号学理论重新看待音乐的整体活动和行为,为我们认识音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与逻辑。


关键词:埃罗•塔拉斯蒂 音乐符号学 音乐话语 音乐叙事 音乐真实性 音乐理论

△埃罗•塔拉斯蒂《音乐符号学理论》(来源:豆瓣)


艺海杂谈


从“国展”看新时期“传统书法”的审美取向/李洪智 高淑燕


内容摘要:从第一届“国展”算起,40年来,传统书法历经复苏、勃兴和回归三个阶段,在“形”“质”层面已经具备了较为充足的储备,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重“法”轻“格”的现象较为突出。以历代经典法书为载体的传统书法是汉字书法的主流,对其进行品评须从形质与气格两个维度展开。书法的形质与气格唇齿相依,好的形质要通过严格的技法训练体现出来,雅的气格则需要学养的浸润方能生成。


关键词:传统书法 审美取向 书法评论 书法史论


电影改编:借用还是生发?/苏妮娜


内容摘要:改编为电影创作提供蓝本,这已经成为一种通行方式。艺术语言的迻译是改编中的规定动作,这种高难度动作使改编超越了原创的复杂与难度。从实践经验中可知,具备较好视觉化特征的文学作品更适于改编,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借故事的层面,应该运用独属于电影的叙事语言来提升原著的精神品质。与语言的转换相比,更深层次的改编是价值观念与叙事理念的切换。要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改编,必须妥善处理和对接观众的接受与审美,重塑观念并重述故事。


关键词:电影创作 文学 改编 电影评论


从媒介融合到文化融合:网络文艺的发展路径/郑焕钊


内容摘要:作为网络数字时代的产物,网络文艺的发展遵循着以技术为中心的媒介融合逻辑。在新旧媒介融合的过程中,网络文艺主动谋划布局产业发展空间,拓展IP经济与媒介整合,而传统媒介文艺也以网络化为趋势,在融入网络文艺中实现着自身转型与融入。


关键词:网络文艺 媒介融合 文化融合 文化经验 平台化


△#嗯~奇妙博物馆(来源:“中国博物馆”抖音号)


中国绘画现代转型的路径/黄禾青


内容摘要: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五四”时期前贤们提出的中国绘画现代转型的方案,以“现代性”的价值观,持续地创建和构筑着中国绘画的表现形态与健康体格。其立意之高,命题之难,使之成为贯穿近百年中国绘画史的世纪性课题。本文在追溯与反思中,探寻这一命题难于实现的原因,揭示了以写实主义为“主线”推动中国绘画现代转型存在的思想误区,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85美术新潮”两次意图借力社会变革实现中国绘画现代转型的时代局限性,并将历史经验与教训置于新时代的语境之中,予以分析、梳理与归纳,探析中国绘画现代转型的终极目的以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绘画 现代转型 路径探析 85美术新潮 美术史论


序跋与书评


当代文艺发展中的制度经验——评《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罗宗宇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系统梳理了70年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及以文艺大众性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从理论上回答历史何以如此的问题,总结提炼了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为研究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提供了学术借鉴。


关键词:当代中国 文艺政策 文艺政策史 文艺评论


△ 《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 王杰、石然著


学术综述


当代美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第八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会议综述/秦莹莹


内容摘要:为了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浙江大学于2019年11月主办了“第八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论坛”,其主题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新动向,当代美学的问题转向和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的新视域。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围绕新的文化现象、艺术领域的开拓、经典美学的再阐释以及美学实践的反思等诸多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 艺术批评 当代美学 学术综述


名家专访


创造艺术的“自己”——访舞蹈家赵汝蘅/采访人:唐坤



赵汝蘅简介: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校,同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曾主演《天鹅湖》《吉赛尔》《仙女们》及《红色娘子军》。1972年因脚伤离开舞台。先后从事教学、排练、艺术研究及对外交流、团长助理工作。1993年之后被文化部先后任命为中央芭蕾舞团常务副团长、团长、党委书记。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在职期间与中央芭蕾舞团领导集体致力于创作中国芭蕾,引进世界古典与现代编导的经典作品,带领芭蕾舞团走向世界主流舞台,同时对舞团进行体制及分配制度的改革。任职期间,引进、复排的剧目有《天鹅湖》《睡美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古典剧目,以及《奥涅金》《卡门》《练习曲》等数十部现当代优秀剧目。主持创作中国版《胡桃夹子》《大红灯笼高高挂》《牡丹亭》《黄河》《梁祝》等中国芭蕾,并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赞誉。曾多次率团赴境外访问演出,并应邀担任瓦尔纳、赫尔辛基、杰克逊、纽约、莫斯科、洛桑、YAGP等世界知名国际舞蹈比赛评委。曾获国家授予的荣誉和多项奖励,及法国文化部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退休后创建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并于2011年创办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20年第4期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的封二


中国文艺评论家


陆贵山



陆贵山先生(点击查看《中国文艺评论》名家专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文艺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美学、马列文论、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全国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召集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现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一首席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全国马列研究会顾问。重要著作有:《艺术真实论》、《审美主客体》、《宏观文艺学论纲》、《人论与文学》(合编)、《美学•文论•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主编)、《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文艺理论与文艺思潮》、《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主编)、《唯物史观与文艺思潮》(主编)等,汇辑出版《陆贵山论集》(2卷本)和《陆贵山文集》(8卷本)。《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荣获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被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分别授予“中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和“马列文论研究终身成就奖”。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的封三


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巡礼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




中国音乐学院于1964年建立,素有“中国音乐家的摇篮”“中国音乐的殿堂”的美誉。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国学为根基,独具中国音乐教育和研究特色,培养中国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创作、中国音乐表演等专门人才;以办学理念“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为指导,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校、“全球音乐教育联盟”秘书处学校。


学校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于1980年获得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音乐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拥有54个硕士研究方向,17个博士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培养全面实施“课题制”招生,表演学科全面实行双导师制。设有音乐学系、作曲系、声乐歌剧系、中国器乐系、钢琴系、管弦系、指挥系、艺术管理系、音乐师范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另设有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声乐研究中心、研究生院、音研所、《中国音乐》编辑部、中国音乐研究基地、考级艺术中心和附属中学。建校以来,向海内外输送优秀毕业生近万名,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中国音乐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做出重要贡献。


学科名师荟萃,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49人次,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和特聘教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拔尖人才80人次。另外,三十多人担任全国各专业协会会长、副会长。


为促进学科发展,学校率先倡导和建设“中国乐派”,科学研究主动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2019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乐派研究》《中国声乐艺术研究》。学校积极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音乐研究基地”汇集高端智库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为首都和国家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依托联合国教科文表演艺术委员会领导的“全球音乐教育联盟”,联合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70所世界一流音乐院校,全面实施学分互认、学位互认的联合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交流和互鉴,开创了世界校际间高层次音乐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中国音乐学院携手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于2017年、2018年举办“全球音乐院校校长交流季”,2019年 “中国国际音乐(钢琴教学)大赛”等,产生强烈国际影响。



学科带头人





王黎光,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乐派倡导者、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家。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荣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二十七、二十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影音乐奖,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音乐奖,20世纪90年代中国听众最喜爱的歌曲创作奖,中国流行音乐十年回顾成就奖金奖,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代表作:《唐山大地震》《集结号》,电视剧代表作:《宰相刘罗锅》《京华烟云》;歌曲代表作:《天地之间有杆秤》《桃花缘》《发现》,交响乐代表作:《水歌》;室内乐代表作:《赫哲猎歌》;歌剧代表作:《阿诗玛》,等。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的封底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推介


《郑锦艺术研究》

作者:陈继春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专家推荐意见:著作资料翔实,在一些重要的美术史事件及细节问题上,有较为深入的考辩,是目前有关郑锦研究最为充分的专著。





《中国文艺评论》(刊号CN10-1342/J)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月刊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 2018中国最美期刊


● 中国文艺评论网全文收录(zgwypl.com/zz/)

●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维普网全文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END—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美编:木子




小惊喜走一波儿~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小结了近15天数据(阅读最多、分享最多、精选留言最多和城市分布排行等),今日将答谢“精选留言最多”的前十位艺粉,惊喜赠出本期杂志哦!公号以后还拟有更多互动,您的阅读、分享、留言都是珍贵足迹!广州、北京、济南、合肥、昆明……会是哪些城市的评论家最活跃于咱号呢?一起畅想!


请如下十位后台回复:姓名+联系方式+单位+地址,我们将于近期顺丰寄送,一起期待吧~






···要不再看看···

《中国文艺评论》严正声明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版权声明

重磅|《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刊扩展版

“中国最美期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和征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1期目录与篇目摘要


☞想阅读《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网址建议收藏哦!zgwypl.com/zz/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这里,查看《中国文艺评论》电子版~

理论评论文章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