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导师有意见,你 get 到这些点了吗?

2016-11-18 sihai_luo 科研圈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木虫”(ID: emuchnet)





硕士、博士们之间谈起各自的导师,经常会变成吐槽大会:要求苛刻、指手画脚、扣发补助、厚此薄彼等等,不一而足,师生关系似乎成了一个学术圈的大问题。本文作者指出,应公正看待导师的“槽点”,而对于学生来说,大可不必怨气冲天,毕竟对于新入学术圈的硕博来说,自身能力的提升才是硬道理。


作者:sihai_luo

编辑:颜惜

题图来源:phdcomics


导师的水平


说句实在话,从综合水平看,新生再怎么厉害,也不如导师,好歹人家能挣一碗饭吃,你还等着学校发那几百块,就凭这一点,你就乖乖的努力,不服气你别读去挣碗更好的饭去。当然,话又说回来,如果所做的东西,导师都懂都会了,那要你做什么。不可否认,某些学校的某些导师水平很有限,但我觉得,正好配上水平有限的学生,相得益彰。别生气大家,水平好一点的,哪会去不入流的地方的不入流的导师那里读研究生呢?

要求苛刻


这个具有双重性,从学知识的角度讲,肯定是越严格越有利,但往往是严格有人骂、不严格也有人骂。实际上,我看到很多人,读博士的时候上厕所或者大家一块喝酒的时候骂老板多苛刻、多严格、太变态。但是发现到了工作岗位上,当时导师逼着我们做的东西,却成了自己的法宝,于是回校和师弟师妹们大谈老板的好,这样的事情到处可见。我还见过某博士快和老板打起来过,但若干年后念念不忘老板的好。


所以我觉得,有些时候能够坦然地对待,博士生没有一点压力肯定不行,要学会正视压力。茶余饭后骂两句老板能够理解,骂过之后别往心里去,努力干活做实验。当然,有人说想混学位等等,这是你的错不是大家的错,回家自己打屁屁去。


导师发飙


导师是人,有时候很忙很烦,如果看到学生磨磨唧唧,说话有时候没有那么客气,听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太往心里去。就像父母打骂孩子,都记仇那天下没有太平,我个人一般都是这样对待的。另外就是,尽可能别对导师撒谎,我有一次忘记要开会出去吃饭了,结果正在吃饭呢,导师短信我为什么没去,我直接说在吃饭,事后自然被批评一顿。我很坦然接受,我忘记是我不对,没有理由。弟兄们说我好假,编个理由在医院万事大吉。但我觉得接受批评比撒谎更好。


厚此薄彼


这个是人之常情,所有好处不会降临到同一个人头上,大多数好处常常会降临到那些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身上。我记得 LQQM 有个老师说过,他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靠得住的学生手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有时候遇到这种事,大智慧的人一般不会去计较那些东西,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力帮别人做一些你会做的事情,学会这一点,受用一辈子的。而你所做的任何事情,老板和实验室兄弟姐妹们心里都明白,不用你专门去怎么办等等。


压榨学生


这个问题应该说在很多地方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础研究,所谓的纵向课题;另一种是横向研究,也就是和公司等打交道。


作为导师,有些费用还是用来帮学生交学费助研费甚至图书费等,所以如果学生一点活没有,那是很难生存的。这个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尤为重要,所以我觉得适当的为实验室作贡献,是应该的,请注意是“适当”这个词。但是,对于差一点的学校,拿自然科学基金就没有那么容易,很多有那种横向课题,这个东西一般就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做了很多时候学不到太多东西,不做老师这一关很难过。我谴责某些导师严重利用学生作横向课题。这个就像社会存在剥削我们没有办法消除一样,只能利用这个机会,寻求自己的机会,多学一些可能在工业界有用的东西,因为横向课题往往是和工业界打交道的,做好了肯定会为自己谋到一条起码作为保底的路子。


但是作为基础研究,我就觉得在说法上值得斟酌。做过研究写过好一些的文章的人都有体会,要做一个好工作并发表在自己学科top几的杂志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反过来思考,没有试验条件,没有导师和实验室其他合作者你能不能做到,将会如何做到,这些知识和能力用金钱如何计算?假如你不念这个研究生,你将会赚到多少money?说得难听一点点,整天唧唧歪歪抱怨跳楼的人,如果真有点本事赚到足够多的钱,能在乎这个学位到这种程度吗?所以凡事都有个思考。


再强调一次,我谴责某些导师严重利用学生作横向课题。这里我很想简单举个例子。某研究生叫我辅导他做课题,写文章的时候,我把文章看了一遍,给出很多修改意见。比如说第一遍可能更多地在格式、参考文献、公式等;第二遍可能集中在思路、内容等;第三遍更细节的语言修改等。如此来回几遍,他就沉不住气了,什么难听的话直接当我面说,说这个你不会改一下吗?你什么都不做还算什么“导师”,什么没本事借助别人发文章等等,那话真的听起来很刺耳,说实话说什么老板压榨学生的人,很多还是这个类型的人。须知一篇文章从工作的思路到写作,很高级的东西无在乎科研思想和表达。


压文不发


实际上我也遇到师兄说自己的文章被导师压着等等,前两天硕博版有一位仁兄也这样讲,我泼了一点冷水,搞得连版主都激动起来。实际上,大多数时候,一个文章对于博导而言可有可无(除非具有上Nature、Science、 PRL、 PNAS这类潜质的),而修改一个文章真的很费劲。一个工作交到导师手上,人家要花时间去看蹩脚英语,完了要正确理解你的意思,再根据全局来判断要不要加内容,要不要重新整理等等,实际上这个过程很繁杂,快则几周,慢则几月。如果你的工作可有可无,一般情况导师不太愿意去搞。


前两天那位仁兄就骂我,你没看怎么叫知道写得不好,说实话,没有认真发过几篇本领据top几的杂志的人,写出来的文章投出去我可以找个百八十个小错误,还别说学术问题,就算很多出版的,也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严谨的导师看到这种问题,心里都很不爽。(有的人就算发过若干顶级文章的,也都没有意识到一些规范性问题,别说是初学者)。而前面谈到某位师兄认为被压的工作,后来投到一个较好的期刊,结果被审稿人严重鄙视,说年轻学生不应该整天写这种文章,反过来想就知道导师为什么不感冒。


所以我觉得,导师有时候拖你的东西,不应该太过抱怨,而应该作为自己在进一步提高的契机,每个人刚写个东西都觉得很不错,过几年回头看就知道那有多糟糕。还有就是,你没有强到威胁导师的地位时,一般没有人打压,就象普通教授抄袭没人管一样,但一旦到评院士、评院长的时候,各种打假揭发活动疯狂而至,原因就是涉及到这个神经。我不相信连这种事情都抱怨的人,可以有水平威胁到博导的位置。


风言风语


很多时候,言论一出来,往往都是骂导师如何不好。实际上,事情一旦发生,谁都是找有利于自己的言论说,学生的话里面当然是老师不对。例如武汉的学位问题,不经老板同意发表博士论文工作的问题等等,一般情况都是学生处事不恰当,然后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自以为是。

以讹传讹非常恐怖。有一位导师,我听到关于他的传说是,每个博士都延期,逼着大家干活到晚上11点多,骂得学生哭,和学生谁谁快要打起来,在楼道里面和学生碰见都相互装不认识等等,但事实上绝非如此。我认识的这位老师,虽然有点个性,但是也算和蔼可亲,勤奋努力,每天坚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以后,常常在食堂和学生同吃,遇到自己学生还请客,就连过年,都会到实验室辅导学生写论文等等,但是要求有点严格。传闻中被逼哭的人(不知真假)现在满口感谢,因为他费尽心血的一篇文章,回到单位又是加薪又是升职,不出几年老婆房子孩子都有,经常回去学校看老师。关于延期的情况是,此老师的第一个博士延期2-3个月,后面若干博士如期毕业。


另外一个老师,大家都很怕他,但我觉得奇怪,在我眼里这位老师工作认真严谨,对学生超级好,但是要求规规矩矩,比如不能上课睡觉喝水等,作业画图等都要规规矩矩,写文章等每个概念力求精准等等。而此老师最刻苦的时候48小时以上都没有睡觉做科研。


很多传闻不能听片面之词,很多怕吃苦、不严谨之人,为了找借口推托自己的责任,估计把事实夸大而已,甚至歪曲。遇到刻苦科研、严谨治学的老师,再苦你也得顶住,别一面骂中国科研如何差,一面做得比中国平均还差,那就窝囊了。


付出与索取


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想着自己得到什么,别人应该如何如何对自己,而自己随便也是个好人,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有时候,我们需要为整个研究组、为导师和师兄弟姐妹们想一想,你为大家做了什么。我没有工作过,但是窃以为,实验室需要的是对大家有用的人,社会也一样。如果你对周围的人一无用处,可有可无,那肯定是一个失败者,哪天突然消失,除了家人哭哭,就沉没了。

关于版权


直接一点讲就是署名和署名单位的问题,实际上每个学校单位的规定不太一致,但大体上是实际操作者是第一作者,导师(经费主持人)责任作者。而且读书期间在 A 单位的成果,不经导师同意一般不得自己发表。这是一般的规矩,国际上很多地方通用。所以在发文章的时候,一定多和导师沟通,否则很容易出事情,而且事情可大可小,不要用任何理由来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开脱。前面说到一个人单独发表,导师找上门的,就是这种情况,这是自己的问题,别人不找你麻烦是你幸运,别人找麻烦是应该的。版权在国内搞得有点混乱。当然我也看到某些导师非得把名字放学生前面的,大家可以鄙视一下,但这往往是很差的单位的,这种单位认第一作者不认责任作者。


关于版权问题,无论在哪儿都差不多,在 A 单位资助下的工作,你私自处理成B单位的成果,自然会有问题,除非 A 单位不追究。这个在国际上有时候更严重。这里我深有体会,某人和我合作,前提条件是我责任作者,其所作的难点思路方法等我设计,把主要的推导等都写好,他就做一做就好了,结果文章没写完呢,就要吵着嚷着,他多厉害,我多弱,要靠他发文章,工作是他做的,他要投哪里哪里等。搞得我莫名其妙,当然严格一说也是严重的事情。几乎所有学校对这方面的事情都有要求。


“假如我是导师……”


有一部分人,经常说假如我当导师应该如何如何等,比如多发钱、多关心、和大家相处如兄弟等等。但实际上,我看到的,走到这个位置,往往力不从心。比如发钱,好家伙,说得容易,做着难!一个面上项目,辛辛苦苦搞到手30万/3年,只有5-10%的劳务费,也就是说每年最多拿1万发给大家,假如实验室有10个人,每人一千(导师那一份还没有分,如果分了,5-600有没有?),如果按照过年过节发,每次能发1-200就不错。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人说,我会多多拿项目,实际上大家也知道,项目多学生也多,各种繁杂的应酬活动交流活动等等,往往力不从心。和企业界联系紧密的课题组,经济情况会好一些。现在很多学生懒惰之极,不说不知道反省,多说两句吵着嚷着跳楼放火的,遇到这种学生,上帝也想放水淹之,导师能奈之何?所以话谁都会说,走到那一步做得一个比一个差,要不怎么教师质量越来越差呢?


别把自己当小朋友


实际上,我们发现现在的教育本末倒置,幼儿园教小学的东西,小学教中学,中学教大学,结果很多人到博士了,还没有把幼儿园该学的学好,都奔30甚至超过30的人了,还把自己当个小孩,什么东西等着导师安排,还要导师哄着,骂两句伤自尊,不骂又过不去。说句实在话,30左右的人,还要导师批评,很多时候该多反省自己。是不是阅读大量的文献,是不是给自己做的东西作了计划和安排,自己缺乏的东西是不是按照一定的进度积极准备等等,有时候需要多反省,才可能有进步,否则永远就那样,读多少年都没有用。


学会和各种的老师打交道


学术界不同官场,阿猫可以当官,阿狗也可以。博导再怎么差有些硬件上的东西还是要有的,比如学历、文章、项目(太烂学校的除外,大家别去那种地方读)等都有一定的积累,也就是说有些长处。我们要意识到,导师不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我们要学会怎样去和导师打交道,学习人家的长处,包容人家一些个性化的性格(尤其很多学术牛人,每个人都有很迥异的性格)。


比如 A 导师注重学术发展动向,能看到学科未来走向,此为大牛型;大牛一般不会教你去搭实验台子,也不会手把手叫你小狗子要这样这样。B 导师可能注重实验细节,你问他任何操作层面的东西他都能知道一些,有的人觉得很幸运,此为小牛或者不牛;但可以学他的细节,能够尽快掌握实验方法等,遇到此种情况有时间和国内外牛人联系,获取A导师具有的东西。C 导师注重文章语言,D 导师注重文章细节,E 导师注重逻辑思路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


总之,理智的去思考,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之处。有的人经常说自己导师不懂,实际上仅仅是他不去教你细节而已,你叫将军上阵杀敌,恐怕没有士兵来得实在,但是人家却掌握着大局和千万士兵的身家性命。所以要学会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轻狂而错失很多学习的机会。

阅读更多


▽ 故事

· 当针灸遭遇美国科学家 | 科学认识中医疗法,路在何方?

· 独家专访孟山都CTO:农业的未来不只属于转基因

· 20位学者联名在 Protein Cell 发文否定 NgAgo 基因编辑

· 半个多世纪前他们预言的抗生素之灾,人类终究未能幸免

论文推荐

· 补牙党的福音:这种星形结构能延长牙齿填充料的使用寿命! | Phys.Rev.Lett. 论文推荐

· 破纪录!普通楼燕可连续飞行10个月不落地 | Current Biology 论文推荐

· 自闭症和线粒体 DNA 突变有关 | Plos Genetics 论文推荐

论文导读

·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03 NOV 2016

· Science 一周论文导读 | 04 Nov 2016


内容合作请联系

keyanquan@huanqiukexue.com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我们:


· 关注科学进展与科研生态

· 推荐重要前沿研究

· 发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学术讲座与会议预告。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